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一轮科技赋能,使得工程专业细分粒度变小、复合性实践要求增强,进而推动学科融合和专业重塑。新工科要求技术人才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需要更加个性化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符合雄安新区建设的人才需求。依托雄安建设发展,通过政府、企业和院校三方聚力,建立多元化的能力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分布到新区企业节点和产业创新中,以培养模式的技术化推动新工科人才发展,造就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管理和技能人才,形成雄安特色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工科;雄安新区;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落后与先进并存、传统与现代共生,需要积极探讨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努力打造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这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世界级的平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可有的放矢展开。
一、新工科的源起以及院校教育面临的挑战
信息行业中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颠覆性技术的学科赋能,使得文理和工科内部边界模糊,专业细分粒度变小,复合性实践要求增强,推动了专业融合、课程融合。在学科体系重塑中,多学科、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的教学思想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中。新工科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因应技术实现了学科的自主细分和自由交叉,而提出的人才培养共识。
传统学科教学体系,有利于打好学科知识基础,但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自主发展、创新实践等方面不足。在新工科语境下,学习将不再仅仅是把不懂的学会,而是运用系统性、综合性的思维做出选择判断,学会借助各方力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雄安新区建设目标及与新工科涉及行业的关系
雄安新区建设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设计建设,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引领创新发展。这离不开科技的创新,而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创新。雄安建设有内在的产业创新需求,产业创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求,则集中反映在新工科建设的过程中。新工科可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面向新型产业和业态,关注技术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及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另一方面是工科新的要求。新工科要求更加个性化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以培养技术人才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
雄安新区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实践方向和世界级的平台,而新工科学科理论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理论方向和教改平台。雄安发展和新工科教学都要求与产业发展相匹配,达成学校教育和产业协同的有机结合。传统人才培养面临培养目标不明确,“产学研”合作水平不高,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更无法满足雄安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迫切需要变革调整。
三、新工科人才雄安新区培养模式
(一)雄安新区新工科人力资源现状
一方面,根据保定经济统计年鉴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雄安新区当地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新工科行业及其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较低,老龄化问题目趋严峻,创新源泉不足,在一定时期人力资源现状将无法满足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雄安建设作为国家的千年规划,将集聚全国各行业尖端人才,国内外优势企业也势必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如何立足现有,有针对的开展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雄安建设,是新区可持续建设发展的关键。
(二)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以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大数据和精准数据相结合的人才供需监测评估决策模型和运行平台,集成搜索信息、位置信息和招聘信息,以通用和急需的高精尖领军人才供需模型为核心,整合分析全網人才情绪、潜在意愿、地域分布和职业选择数据库,完整勾画人才流动动态供需情景,建立通用和高端人才能力评估模型,对人才需求结构形成战略性总体判断。雄安的产业发展突出科技人才,包括技术研发型和产业应用型,这类人才引进是主体,应占40%以上;城市管理和高端服务、文化创意型人才占20%,其他城市发展需要人才以本地居民技能培训,转型、转岗为主要供给。
2、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开拓人才培养渠道。雄安新区建设是一个持续用力的过程,而以新工科等为标志的学科体系调整也需要不断深化。在这一进程中,突破专业评价模式,促进学科协同发展,推进办学资源共享,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是满足人才需求的关键所在。首先,重塑新工科专业知识体系边界,重构学科专业知识架构,以产业发展需求牵引原有课程体系改革,将新工科建设融入雄安建设,探索实践新工科+ 雄安新区育人模式路径方法。其次,探索技术赋能专业演变的规律,打造多学科融合的“教师”队伍,面向工程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雄安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再次,探索创造多维度学习空间,革新实验模式和方法,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拓展学生素质。最后,创新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共享机制,广泛开展精品课程、师资培训、联合实验室、教师联盟会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项目,构建嵌入式人才标准和认证框架体系,改革创新协同育人模式。3、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促进在地人员就业创业。雄安新区当前约100万农村人口,其发展既要吸引高端人才集聚,也需要为所有城市居民和建设者提供成长空间、舞台和机会。首先,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通过实现制度的技术化,依托技术的培训适配功能,不断调整适应就业创业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其次,针对当地农民工、去产能企业职工、企业职工等人群,分别开展线上和线下两个空间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改变当地居民工作技能、思想理念、就业结构。再次,构建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模型和技能提升多聚到激励模型,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发展和质量评估的自主监管,实施现代服务业技能培养启航计划,技能人才培养提升计划和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振兴计划等,促进就业创业,使其既分享城市发展红利,又为城市发展创造价值。
四、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预期及分析
雄安新区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人才聚集和发挥作用也需要过程。雄安产业发展依托新工科技术进行辅助决策,突出高科技、绿色、生态与环保,面向高端人才和在地居民,区分科技人才、城市管理和高端服务人才、文化创意型人才和其他人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在新工科领域内,通过建立多元化能力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分布到企业节点,依托网络实现模式共享,推动行业人才主动参与雄安产业再造。这种以科技为驱动,推动科技人才发展的迭代模式,可培养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一大批具备整合能力、全球视野、领导能力、实践能力的工程管理人才、一大批为城市发展创造价值的工程技能人才,切实满足雄安可持续化建设发展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郭金玲.雄安新区助推河北高校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111-112.
[2]曾红颖.雄安新区人才发展战略思考[J].前线,2018(35):79-81.
[3]沈娴,连婷.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风,2018,12:226.
作者简介:
李微(1978.12),男,汉族,河北定州人,博士,讲师,从事通信与信息工程、大数据技术等研究
课题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JRSHZ-2020-02048);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20-AFCEC-388)
关键词:新工科;雄安新区;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落后与先进并存、传统与现代共生,需要积极探讨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努力打造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这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世界级的平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可有的放矢展开。
一、新工科的源起以及院校教育面临的挑战
信息行业中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颠覆性技术的学科赋能,使得文理和工科内部边界模糊,专业细分粒度变小,复合性实践要求增强,推动了专业融合、课程融合。在学科体系重塑中,多学科、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的教学思想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中。新工科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因应技术实现了学科的自主细分和自由交叉,而提出的人才培养共识。
传统学科教学体系,有利于打好学科知识基础,但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自主发展、创新实践等方面不足。在新工科语境下,学习将不再仅仅是把不懂的学会,而是运用系统性、综合性的思维做出选择判断,学会借助各方力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雄安新区建设目标及与新工科涉及行业的关系
雄安新区建设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设计建设,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引领创新发展。这离不开科技的创新,而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创新。雄安建设有内在的产业创新需求,产业创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求,则集中反映在新工科建设的过程中。新工科可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面向新型产业和业态,关注技术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及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另一方面是工科新的要求。新工科要求更加个性化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以培养技术人才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
雄安新区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实践方向和世界级的平台,而新工科学科理论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理论方向和教改平台。雄安发展和新工科教学都要求与产业发展相匹配,达成学校教育和产业协同的有机结合。传统人才培养面临培养目标不明确,“产学研”合作水平不高,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更无法满足雄安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迫切需要变革调整。
三、新工科人才雄安新区培养模式
(一)雄安新区新工科人力资源现状
一方面,根据保定经济统计年鉴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雄安新区当地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新工科行业及其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较低,老龄化问题目趋严峻,创新源泉不足,在一定时期人力资源现状将无法满足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雄安建设作为国家的千年规划,将集聚全国各行业尖端人才,国内外优势企业也势必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如何立足现有,有针对的开展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雄安建设,是新区可持续建设发展的关键。
(二)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以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大数据和精准数据相结合的人才供需监测评估决策模型和运行平台,集成搜索信息、位置信息和招聘信息,以通用和急需的高精尖领军人才供需模型为核心,整合分析全網人才情绪、潜在意愿、地域分布和职业选择数据库,完整勾画人才流动动态供需情景,建立通用和高端人才能力评估模型,对人才需求结构形成战略性总体判断。雄安的产业发展突出科技人才,包括技术研发型和产业应用型,这类人才引进是主体,应占40%以上;城市管理和高端服务、文化创意型人才占20%,其他城市发展需要人才以本地居民技能培训,转型、转岗为主要供给。
2、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开拓人才培养渠道。雄安新区建设是一个持续用力的过程,而以新工科等为标志的学科体系调整也需要不断深化。在这一进程中,突破专业评价模式,促进学科协同发展,推进办学资源共享,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是满足人才需求的关键所在。首先,重塑新工科专业知识体系边界,重构学科专业知识架构,以产业发展需求牵引原有课程体系改革,将新工科建设融入雄安建设,探索实践新工科+ 雄安新区育人模式路径方法。其次,探索技术赋能专业演变的规律,打造多学科融合的“教师”队伍,面向工程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雄安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再次,探索创造多维度学习空间,革新实验模式和方法,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拓展学生素质。最后,创新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共享机制,广泛开展精品课程、师资培训、联合实验室、教师联盟会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项目,构建嵌入式人才标准和认证框架体系,改革创新协同育人模式。3、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促进在地人员就业创业。雄安新区当前约100万农村人口,其发展既要吸引高端人才集聚,也需要为所有城市居民和建设者提供成长空间、舞台和机会。首先,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通过实现制度的技术化,依托技术的培训适配功能,不断调整适应就业创业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其次,针对当地农民工、去产能企业职工、企业职工等人群,分别开展线上和线下两个空间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改变当地居民工作技能、思想理念、就业结构。再次,构建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模型和技能提升多聚到激励模型,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发展和质量评估的自主监管,实施现代服务业技能培养启航计划,技能人才培养提升计划和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振兴计划等,促进就业创业,使其既分享城市发展红利,又为城市发展创造价值。
四、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预期及分析
雄安新区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人才聚集和发挥作用也需要过程。雄安产业发展依托新工科技术进行辅助决策,突出高科技、绿色、生态与环保,面向高端人才和在地居民,区分科技人才、城市管理和高端服务人才、文化创意型人才和其他人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在新工科领域内,通过建立多元化能力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分布到企业节点,依托网络实现模式共享,推动行业人才主动参与雄安产业再造。这种以科技为驱动,推动科技人才发展的迭代模式,可培养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一大批具备整合能力、全球视野、领导能力、实践能力的工程管理人才、一大批为城市发展创造价值的工程技能人才,切实满足雄安可持续化建设发展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郭金玲.雄安新区助推河北高校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111-112.
[2]曾红颖.雄安新区人才发展战略思考[J].前线,2018(35):79-81.
[3]沈娴,连婷.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风,2018,12:226.
作者简介:
李微(1978.12),男,汉族,河北定州人,博士,讲师,从事通信与信息工程、大数据技术等研究
课题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JRSHZ-2020-02048);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20-AFCEC-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