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语》对孝的论述是极为细致而又深刻的,总体而言它将孝道分为养体、养色、养志三级,三级逐层深入,达到对孝的完美阐释。本文将《论语》中有关于孝的内容与个人生活体验相结合,以理解这三层次的具体内容及其蕴含的内在情感,并将孝在家庭中发挥的效力进一步延伸至社会,以展示孝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论语》;养体;养色;养志;家庭;社会
在中国这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国度里,维护家庭和谐安乐的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论语》论孝,更是以其细腻的感情,层层深入的方式,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品读《论语》中有关孝的语录,我们会发现孔子将孝分为逐次递进的三个层级:养体、养色、养志,只有逐一做好,才能达到至孝之境。
第一个层级为养体,即保障双亲基本的日常生活,它既是基础也是为孝的最低要求。《论语》中:“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食其馔,曾是以为孝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得很不客气但却坚定地表达了他的立场,单单养体远远不够,孝有更大的要求。尽管他口中所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立足于春秋末期,却也直击当今社会的养老问题。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养老就是能保证老人身体健康。与那些新闻报道里层出不穷的老人饿死家中事件相比,这样的赡养似乎不错,但如果有一台时光刻录机,能将孩子生命之初与父母生命之末的场景对比播放,便会发觉这些其实远远不够。
曾经父母为一个新生命的来到欢呼雀跃,把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统统给予他。可当他们老去,老到不能再为所爱之人做些什么,老到生命每天的吃喝都是在等待死亡,那时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金钱、医疗这些都只能勉强延长生命的长度,若生命中没有了被人留恋、关爱的日子,那么生与死又有何异?所以,如果人们以为养体就足够,那么只会造成一个我们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父母体虽养,然心亦伤。
养色是孝的第二层级。《论语》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先生食其馔,曾是以为孝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注解道:“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程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我们可以看到朱熹对色难的理解倾向于“对待父母一直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的一件事”。程子更进一步分析子夏言语过于直率,对父母缺少温润之色,因而孔子劝其注重“色”。
关于色难还有另一解释。东汉包咸《论语章句》中注解为:“色难,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何晏、邢昺的《论语注疏》中不仅收录了包咸的解释,还写道:“马曰:孔子喻子夏,服劳先食,汝谓此为孝?未孝也。承顺父母颜色,乃为孝也。正义曰:此章言为孝必须承顺父母颜色也。”他们则将色难理解为“从父母的神色中体察他们的心思,这是件难事。”
暂且抛开学术上孰对孰错,单从情感角度去理解,二者各有其理。它们都要求子女的孝要更加细致,不是简单的养,而是深入人心的爱。前一种强调在父母面前控制自己的神色。一方面,日益年迈的父母时常如孩童时的我们,我们的斥责、脸色只会加重他们的自责和难过。回忆儿时,他们耐着性子从抓筷子起,一样样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因而对待他们的错误我们更应以温柔回应。另一方面,作为长辈他们受到小辈的指责,哪怕心中已意识到错误也断然不会轻易承认,所以作为子女,我们的态度就应更谦和,语气更委婉,学习《论语》提及的闵子骞的气度,以包容去接纳。
《论语.先进》中“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其父母昆弟之言。’”古书记载,闵子骞后母偏心,给亲儿子棉衣里絮蚕丝而在闵子骞的棉衣里絮芦花。事情被其父亲发现,决意休妻,闵子骞却劝说道:“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以自己一人之苦成全阖家之乐。
毕竟家庭不同于社会,并非所有行为都要严格区分对错好坏,如果能以包容以亲情之爱化解矛盾,那么何乐而不为呢?《论语》中另一则例子亦可以证明这一点。
《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叶公以为父亲侵害他人利益,儿子予以揭发是正直之举;而孔子认为,揭发只是偏激而简单的正直,真正直而理的做法是“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孔子所言看似是法所不容的包庇之行,实则是化解问题的迂回之策。
首先我们来看“攘羊”这一行为,把从别人家跑来的家禽占为己有属不当得利,但其性质恶劣程度远低于偷盗抢劫,实属“民不告官不究”,此时若儿子以正义为名告发父亲,这个家庭又会走向何处?父亲名誉扫地自此一蹶不振,父子关系恶化,亲人感情淡漠,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些都是不可修复的裂痕,难道这是儿子想要看见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大义灭亲实属无奈之举,但对于这类生活琐事,儿子这般怕是得不偿失了。而“隐”并非掩盖事实,纵容恶行,而是用一种更周全有效的方式化解问题。一方面可以对父亲以“色”的态度进行婉言劝解;另一方面则向被攘羊之家郑重道歉,并协商相关补偿事宜,这样即可在维持家庭和睦的同时解决攘羊问题,直则在其中矣。
“色难”后一种理解在情感上更加细腻深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观察父母的神色,了解其所思所想。父母总是这个世上最“心口不一”的人。他们需要体谅却憋在心里不给孩子添麻烦,他们心里难过却对你说孩子没事。与之相比,为人儿女的我们时常太自私也太粗心。自己有所求又不愿直说,便旁敲侧击,用夸张神色想让父母主动察觉,而他们却刚好相反努力去隐藏。所以对父母察其言、观其色、顺其意、行其事、亦是孝顺的体现。
以上两种色难有一个共同的前提便是子女要在父母身边,否则一切都难以实现。《论语.里仁》中“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在保证这一前提。朱子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解:“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定省广而音问疏;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游必有方,如己告云之东,既不敢更贬谪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范氏曰:自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孝矣。” 朱子以最简练的语言阐述了孔子所言的理由:“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古代的交通通信与现今相差甚远,孩子远游势必会造成相互间的思念与担心。儿不知父母近况,即使父母罹难,也难以及时得知并赶回。电视剧中的经典桥段,儿子千里迢迢从外地赶去医院见老父最后一面,但最终见到的却只是一张铺着白床单的空床,这般情节正是这一普遍社会现象的缩影。中国人对未知的事情向来怀有千般忧虑,同样,父母不知孩子状况定会百般猜测,忧心忡忡。
“父母在,不远游”并非否认人离家去追求富有、权力的价值与意义,只是在提醒众人请别忘记距离、时间永远是践行孝道的两大阻碍,切要小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养志是孝的最高层次,作为最高级别自然包含更多的要求。在我的理解中养志即养心,子女如若能使父母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安宁,便真正配得上孝子二字。
保证自己平安,是对父母的养志之举。《论语》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四书章句集注》注解:“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以为心,则凡可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旧说: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亦同。”可见保重自己也是孝的表现。儿时看《哪吒传奇》,任性哪吒不理会“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顾及泪眼滂沱近乎崩溃的母亲,执意削骨还父削肉还母,这般不爱惜自己自残,让父母怎能不体会十指穿心之痛苦!许多失独老人本该享晚年清福,却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残酷现实,他们内心里多希望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回孩子,却无奈被现实击得粉碎,所以爱自己,也是在践行孝道。
继承父母之志,是养志之举。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遗志讨伐商纣,孔子赞其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论语·子张》中也记载“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亦是表达同样的道理。放眼当今,许多父母努力供养孩子考名牌大学实则也是在弥补自己的遗憾。有多少大学梦,承载了两代人的愿望与努力,所以继承志愿,也是爱他们。
子女努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也是养志之举。孩子是父母最大的骄傲,一旦子女取得进步或成就,当面他们可能不动声色,但背后一定带着一脸自得走亲访友。或许每个孩子儿时都气愤父母将自己与别人家孩子相比,但那却是父母对孩子热切期盼的显著表现,因而让自己更优秀,也是对他们爱的回报。
对孝的三个层级,不仅要在父母生前践行,即使父母逝世也应该一如既往地保持。《论语》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志。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观其孝养的态度;父亲去世,观察他的举止是否还充满了对父亲的思念,尤其在守孝三年期间,如若行为都能合乎要求,可谓孝。
父母丧亡是生命中极深刻的痛,子女不能永远沉浸在哀恸中,却更不能随时间的流逝、心中伤痛的愈合、身边琐事的堆积,便忘记最亲爱的人。曾经他们所给予的不论是严格还是温柔都是不可取代的珍贵。所以,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有多少身外之事纷扰,都请在心里扫出一块最纯净的地方留给他们,用以报答那份还不起也还不尽的爱。
儒家将孝的地位推崇的很高,因为孝的影响力并非只局限于家庭,更扩展到国家。《论语》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善事父母,善事兄长,却敢犯上的人是很少有的;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是从来没有过的。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中写道:“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上句所言孝是仁之本,君子务本,则仁道自此而生也。”以及孝子品行的延伸。朱子解释中提到“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这里的和顺表现于家庭,更可以延伸至社会。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具有极强的相似性,所以能对父母和顺,自然可以延伸至对君主的忠义、顺德,也正因为此,古代选官才会有“举孝廉”一说。下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将孝视为仁之本。程子曰:“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谓仁以孝弟为本。”以亲亲原则奉养父母,一定程度上也可如孔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推己及人,“泛爱众而亲仁”。
总而言之,孝是立家立国不可丢弃的传统,而《论语》中孝的细致化和深刻化,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努力践行。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2013年
2《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中华书局,2012年
3《论语注疏》何晏注、邢昺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论语详解》白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论语论孝
郭佩姝(山西大学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论语》对孝的论述是极为细致而又深刻的,总体而言它将孝道分为养体、养色、养志三级,三级逐层深入,达到对孝的完美阐释。本文将《论语》中有关于孝的内容与个人生活体验相结合,以理解这三层次的具体内容及其蕴含的内在情感,并将孝在家庭中发挥的效力进一步延伸至社会,以展示孝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论语》;养体;养色;养志;家庭;社会
在中国这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国度里,维护家庭和谐安乐的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论语》论孝,更是以其细腻的感情,层层深入的方式,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品读《论语》中有关孝的语录,我们会发现孔子将孝分为逐次递进的三个层级:养体、养色、养志,只有逐一做好,才能达到至孝之境。
第一个层级为养体,即保障双亲基本的日常生活,它既是基础也是为孝的最低要求。《论语》中:“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食其馔,曾是以为孝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得很不客气但却坚定地表达了他的立场,单单养体远远不够,孝有更大的要求。尽管他口中所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立足于春秋末期,却也直击当今社会的养老问题。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养老就是能保证老人身体健康。与那些新闻报道里层出不穷的老人饿死家中事件相比,这样的赡养似乎不错,但如果有一台时光刻录机,能将孩子生命之初与父母生命之末的场景对比播放,便会发觉这些其实远远不够。 曾经父母为一个新生命的来到欢呼雀跃,把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统统给予他。可当他们老去,老到不能再为所爱之人做些什么,老到生命每天的吃喝都是在等待死亡,那时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金钱、医疗这些都只能勉强延长生命的长度,若生命中没有了被人留恋、关爱的日子,那么生与死又有何异?所以,如果人们以为养体就足够,那么只会造成一个我们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父母体虽养,然心亦伤。
养色是孝的第二层级。《论语》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先生食其馔,曾是以为孝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注解道:“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程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我们可以看到朱熹对色难的理解倾向于“对待父母一直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的一件事”。程子更进一步分析子夏言语过于直率,对父母缺少温润之色,因而孔子劝其注重“色”。
关于色难还有另一解释。东汉包咸《论语章句》中注解为:“色难,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何晏、邢昺的《论语注疏》中不仅收录了包咸的解释,还写道:“马曰:孔子喻子夏,服劳先食,汝谓此为孝?未孝也。承顺父母颜色,乃为孝也。正义曰:此章言为孝必须承顺父母颜色也。”他们则将色难理解为“从父母的神色中体察他们的心思,这是件难事。”
暂且抛开学术上孰对孰错,单从情感角度去理解,二者各有其理。它们都要求子女的孝要更加细致,不是简单的养,而是深入人心的爱。前一种强调在父母面前控制自己的神色。一方面,日益年迈的父母时常如孩童时的我们,我们的斥责、脸色只会加重他们的自责和难过。回忆儿时,他们耐着性子从抓筷子起,一样样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因而对待他们的错误我们更应以温柔回应。另一方面,作为长辈他们受到小辈的指责,哪怕心中已意识到错误也断然不会轻易承认,所以作为子女,我们的态度就应更谦和,语气更委婉,学习《论语》提及的闵子骞的气度,以包容去接纳。
《论语.先进》中“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其父母昆弟之言。’”古书记载,闵子骞后母偏心,给亲儿子棉衣里絮蚕丝而在闵子骞的棉衣里絮芦花。事情被其父亲发现,决意休妻,闵子骞却劝说道:“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以自己一人之苦成全阖家之乐。
毕竟家庭不同于社会,并非所有行为都要严格区分对错好坏,如果能以包容以亲情之爱化解矛盾,那么何乐而不为呢?《论语》中另一则例子亦可以证明这一点。
《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叶公以为父亲侵害他人利益,儿子予以揭发是正直之举;而孔子认为,揭发只是偏激而简单的正直,真正直而理的做法是“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孔子所言看似是法所不容的包庇之行,实则是化解问题的迂回之策。
首先我们来看“攘羊”这一行为,把从别人家跑来的家禽占为己有属不当得利,但其性质恶劣程度远低于偷盗抢劫,实属“民不告官不究”,此时若儿子以正义为名告发父亲,这个家庭又会走向何处?父亲名誉扫地自此一蹶不振,父子关系恶化,亲人感情淡漠,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些都是不可修复的裂痕,难道这是儿子想要看见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大义灭亲实属无奈之举,但对于这类生活琐事,儿子这般怕是得不偿失了。而“隐”并非掩盖事实,纵容恶行,而是用一种更周全有效的方式化解问题。一方面可以对父亲以“色”的态度进行婉言劝解;另一方面则向被攘羊之家郑重道歉,并协商相关补偿事宜,这样即可在维持家庭和睦的同时解决攘羊问题,直则在其中矣。
“色难”后一种理解在情感上更加细腻深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观察父母的神色,了解其所思所想。父母总是这个世上最“心口不一”的人。他们需要体谅却憋在心里不给孩子添麻烦,他们心里难过却对你说孩子没事。与之相比,为人儿女的我们时常太自私也太粗心。自己有所求又不愿直说,便旁敲侧击,用夸张神色想让父母主动察觉,而他们却刚好相反努力去隐藏。所以对父母察其言、观其色、顺其意、行其事、亦是孝顺的体现。
以上两种色难有一个共同的前提便是子女要在父母身边,否则一切都难以实现。《论语.里仁》中“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在保证这一前提。朱子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解:“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定省广而音问疏;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游必有方,如己告云之东,既不敢更贬谪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范氏曰:自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孝矣。”
朱子以最简练的语言阐述了孔子所言的理由:“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古代的交通通信与现今相差甚远,孩子远游势必会造成相互间的思念与担心。儿不知父母近况,即使父母罹难,也难以及时得知并赶回。电视剧中的经典桥段,儿子千里迢迢从外地赶去医院见老父最后一面,但最终见到的却只是一张铺着白床单的空床,这般情节正是这一普遍社会现象的缩影。中国人对未知的事情向来怀有千般忧虑,同样,父母不知孩子状况定会百般猜测,忧心忡忡。
“父母在,不远游”并非否认人离家去追求富有、权力的价值与意义,只是在提醒众人请别忘记距离、时间永远是践行孝道的两大阻碍,切要小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养志是孝的最高层次,作为最高级别自然包含更多的要求。在我的理解中养志即养心,子女如若能使父母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安宁,便真正配得上孝子二字。
保证自己平安,是对父母的养志之举。《论语》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四书章句集注》注解:“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以为心,则凡可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旧说: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亦同。”可见保重自己也是孝的表现。儿时看《哪吒传奇》,任性哪吒不理会“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顾及泪眼滂沱近乎崩溃的母亲,执意削骨还父削肉还母,这般不爱惜自己自残,让父母怎能不体会十指穿心之痛苦!许多失独老人本该享晚年清福,却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残酷现实,他们内心里多希望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回孩子,却无奈被现实击得粉碎,所以爱自己,也是在践行孝道。 继承父母之志,是养志之举。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遗志讨伐商纣,孔子赞其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论语·子张》中也记载“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亦是表达同样的道理。放眼当今,许多父母努力供养孩子考名牌大学实则也是在弥补自己的遗憾。有多少大学梦,承载了两代人的愿望与努力,所以继承志愿,也是爱他们。
子女努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也是养志之举。孩子是父母最大的骄傲,一旦子女取得进步或成就,当面他们可能不动声色,但背后一定带着一脸自得走亲访友。或许每个孩子儿时都气愤父母将自己与别人家孩子相比,但那却是父母对孩子热切期盼的显著表现,因而让自己更优秀,也是对他们爱的回报。
对孝的三个层级,不仅要在父母生前践行,即使父母逝世也应该一如既往地保持。《论语》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志。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观其孝养的态度;父亲去世,观察他的举止是否还充满了对父亲的思念,尤其在守孝三年期间,如若行为都能合乎要求,可谓孝。
父母丧亡是生命中极深刻的痛,子女不能永远沉浸在哀恸中,却更不能随时间的流逝、心中伤痛的愈合、身边琐事的堆积,便忘记最亲爱的人。曾经他们所给予的不论是严格还是温柔都是不可取代的珍贵。所以,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有多少身外之事纷扰,都请在心里扫出一块最纯净的地方留给他们,用以报答那份还不起也还不尽的爱。
儒家将孝的地位推崇的很高,因为孝的影响力并非只局限于家庭,更扩展到国家。《论语》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善事父母,善事兄长,却敢犯上的人是很少有的;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是从来没有过的。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中写道:“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上句所言孝是仁之本,君子务本,则仁道自此而生也。”以及孝子品行的延伸。朱子解释中提到“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这里的和顺表现于家庭,更可以延伸至社会。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具有极强的相似性,所以能对父母和顺,自然可以延伸至对君主的忠义、顺德,也正因为此,古代选官才会有“举孝廉”一说。下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将孝视为仁之本。程子曰:“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谓仁以孝弟为本。”以亲亲原则奉养父母,一定程度上也可如孔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推己及人,“泛爱众而亲仁”。
总而言之,孝是立家立国不可丢弃的传统,而《论语》中孝的细致化和深刻化,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努力践行。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2013年
2《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中华书局,2012年
3《论语注疏》何晏注、邢昺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论语详解》白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关键词:《论语》;养体;养色;养志;家庭;社会
在中国这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国度里,维护家庭和谐安乐的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论语》论孝,更是以其细腻的感情,层层深入的方式,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品读《论语》中有关孝的语录,我们会发现孔子将孝分为逐次递进的三个层级:养体、养色、养志,只有逐一做好,才能达到至孝之境。
第一个层级为养体,即保障双亲基本的日常生活,它既是基础也是为孝的最低要求。《论语》中:“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食其馔,曾是以为孝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得很不客气但却坚定地表达了他的立场,单单养体远远不够,孝有更大的要求。尽管他口中所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立足于春秋末期,却也直击当今社会的养老问题。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养老就是能保证老人身体健康。与那些新闻报道里层出不穷的老人饿死家中事件相比,这样的赡养似乎不错,但如果有一台时光刻录机,能将孩子生命之初与父母生命之末的场景对比播放,便会发觉这些其实远远不够。
曾经父母为一个新生命的来到欢呼雀跃,把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统统给予他。可当他们老去,老到不能再为所爱之人做些什么,老到生命每天的吃喝都是在等待死亡,那时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金钱、医疗这些都只能勉强延长生命的长度,若生命中没有了被人留恋、关爱的日子,那么生与死又有何异?所以,如果人们以为养体就足够,那么只会造成一个我们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父母体虽养,然心亦伤。
养色是孝的第二层级。《论语》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先生食其馔,曾是以为孝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注解道:“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程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我们可以看到朱熹对色难的理解倾向于“对待父母一直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的一件事”。程子更进一步分析子夏言语过于直率,对父母缺少温润之色,因而孔子劝其注重“色”。
关于色难还有另一解释。东汉包咸《论语章句》中注解为:“色难,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何晏、邢昺的《论语注疏》中不仅收录了包咸的解释,还写道:“马曰:孔子喻子夏,服劳先食,汝谓此为孝?未孝也。承顺父母颜色,乃为孝也。正义曰:此章言为孝必须承顺父母颜色也。”他们则将色难理解为“从父母的神色中体察他们的心思,这是件难事。”
暂且抛开学术上孰对孰错,单从情感角度去理解,二者各有其理。它们都要求子女的孝要更加细致,不是简单的养,而是深入人心的爱。前一种强调在父母面前控制自己的神色。一方面,日益年迈的父母时常如孩童时的我们,我们的斥责、脸色只会加重他们的自责和难过。回忆儿时,他们耐着性子从抓筷子起,一样样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因而对待他们的错误我们更应以温柔回应。另一方面,作为长辈他们受到小辈的指责,哪怕心中已意识到错误也断然不会轻易承认,所以作为子女,我们的态度就应更谦和,语气更委婉,学习《论语》提及的闵子骞的气度,以包容去接纳。
《论语.先进》中“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其父母昆弟之言。’”古书记载,闵子骞后母偏心,给亲儿子棉衣里絮蚕丝而在闵子骞的棉衣里絮芦花。事情被其父亲发现,决意休妻,闵子骞却劝说道:“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以自己一人之苦成全阖家之乐。
毕竟家庭不同于社会,并非所有行为都要严格区分对错好坏,如果能以包容以亲情之爱化解矛盾,那么何乐而不为呢?《论语》中另一则例子亦可以证明这一点。
《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叶公以为父亲侵害他人利益,儿子予以揭发是正直之举;而孔子认为,揭发只是偏激而简单的正直,真正直而理的做法是“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孔子所言看似是法所不容的包庇之行,实则是化解问题的迂回之策。
首先我们来看“攘羊”这一行为,把从别人家跑来的家禽占为己有属不当得利,但其性质恶劣程度远低于偷盗抢劫,实属“民不告官不究”,此时若儿子以正义为名告发父亲,这个家庭又会走向何处?父亲名誉扫地自此一蹶不振,父子关系恶化,亲人感情淡漠,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些都是不可修复的裂痕,难道这是儿子想要看见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大义灭亲实属无奈之举,但对于这类生活琐事,儿子这般怕是得不偿失了。而“隐”并非掩盖事实,纵容恶行,而是用一种更周全有效的方式化解问题。一方面可以对父亲以“色”的态度进行婉言劝解;另一方面则向被攘羊之家郑重道歉,并协商相关补偿事宜,这样即可在维持家庭和睦的同时解决攘羊问题,直则在其中矣。
“色难”后一种理解在情感上更加细腻深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观察父母的神色,了解其所思所想。父母总是这个世上最“心口不一”的人。他们需要体谅却憋在心里不给孩子添麻烦,他们心里难过却对你说孩子没事。与之相比,为人儿女的我们时常太自私也太粗心。自己有所求又不愿直说,便旁敲侧击,用夸张神色想让父母主动察觉,而他们却刚好相反努力去隐藏。所以对父母察其言、观其色、顺其意、行其事、亦是孝顺的体现。
以上两种色难有一个共同的前提便是子女要在父母身边,否则一切都难以实现。《论语.里仁》中“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在保证这一前提。朱子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解:“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定省广而音问疏;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游必有方,如己告云之东,既不敢更贬谪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范氏曰:自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孝矣。” 朱子以最简练的语言阐述了孔子所言的理由:“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古代的交通通信与现今相差甚远,孩子远游势必会造成相互间的思念与担心。儿不知父母近况,即使父母罹难,也难以及时得知并赶回。电视剧中的经典桥段,儿子千里迢迢从外地赶去医院见老父最后一面,但最终见到的却只是一张铺着白床单的空床,这般情节正是这一普遍社会现象的缩影。中国人对未知的事情向来怀有千般忧虑,同样,父母不知孩子状况定会百般猜测,忧心忡忡。
“父母在,不远游”并非否认人离家去追求富有、权力的价值与意义,只是在提醒众人请别忘记距离、时间永远是践行孝道的两大阻碍,切要小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养志是孝的最高层次,作为最高级别自然包含更多的要求。在我的理解中养志即养心,子女如若能使父母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安宁,便真正配得上孝子二字。
保证自己平安,是对父母的养志之举。《论语》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四书章句集注》注解:“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以为心,则凡可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旧说: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亦同。”可见保重自己也是孝的表现。儿时看《哪吒传奇》,任性哪吒不理会“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顾及泪眼滂沱近乎崩溃的母亲,执意削骨还父削肉还母,这般不爱惜自己自残,让父母怎能不体会十指穿心之痛苦!许多失独老人本该享晚年清福,却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残酷现实,他们内心里多希望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回孩子,却无奈被现实击得粉碎,所以爱自己,也是在践行孝道。
继承父母之志,是养志之举。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遗志讨伐商纣,孔子赞其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论语·子张》中也记载“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亦是表达同样的道理。放眼当今,许多父母努力供养孩子考名牌大学实则也是在弥补自己的遗憾。有多少大学梦,承载了两代人的愿望与努力,所以继承志愿,也是爱他们。
子女努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也是养志之举。孩子是父母最大的骄傲,一旦子女取得进步或成就,当面他们可能不动声色,但背后一定带着一脸自得走亲访友。或许每个孩子儿时都气愤父母将自己与别人家孩子相比,但那却是父母对孩子热切期盼的显著表现,因而让自己更优秀,也是对他们爱的回报。
对孝的三个层级,不仅要在父母生前践行,即使父母逝世也应该一如既往地保持。《论语》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志。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观其孝养的态度;父亲去世,观察他的举止是否还充满了对父亲的思念,尤其在守孝三年期间,如若行为都能合乎要求,可谓孝。
父母丧亡是生命中极深刻的痛,子女不能永远沉浸在哀恸中,却更不能随时间的流逝、心中伤痛的愈合、身边琐事的堆积,便忘记最亲爱的人。曾经他们所给予的不论是严格还是温柔都是不可取代的珍贵。所以,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有多少身外之事纷扰,都请在心里扫出一块最纯净的地方留给他们,用以报答那份还不起也还不尽的爱。
儒家将孝的地位推崇的很高,因为孝的影响力并非只局限于家庭,更扩展到国家。《论语》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善事父母,善事兄长,却敢犯上的人是很少有的;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是从来没有过的。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中写道:“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上句所言孝是仁之本,君子务本,则仁道自此而生也。”以及孝子品行的延伸。朱子解释中提到“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这里的和顺表现于家庭,更可以延伸至社会。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具有极强的相似性,所以能对父母和顺,自然可以延伸至对君主的忠义、顺德,也正因为此,古代选官才会有“举孝廉”一说。下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将孝视为仁之本。程子曰:“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谓仁以孝弟为本。”以亲亲原则奉养父母,一定程度上也可如孔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推己及人,“泛爱众而亲仁”。
总而言之,孝是立家立国不可丢弃的传统,而《论语》中孝的细致化和深刻化,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努力践行。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2013年
2《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中华书局,2012年
3《论语注疏》何晏注、邢昺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论语详解》白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论语论孝
郭佩姝(山西大学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论语》对孝的论述是极为细致而又深刻的,总体而言它将孝道分为养体、养色、养志三级,三级逐层深入,达到对孝的完美阐释。本文将《论语》中有关于孝的内容与个人生活体验相结合,以理解这三层次的具体内容及其蕴含的内在情感,并将孝在家庭中发挥的效力进一步延伸至社会,以展示孝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论语》;养体;养色;养志;家庭;社会
在中国这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国度里,维护家庭和谐安乐的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论语》论孝,更是以其细腻的感情,层层深入的方式,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品读《论语》中有关孝的语录,我们会发现孔子将孝分为逐次递进的三个层级:养体、养色、养志,只有逐一做好,才能达到至孝之境。
第一个层级为养体,即保障双亲基本的日常生活,它既是基础也是为孝的最低要求。《论语》中:“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食其馔,曾是以为孝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得很不客气但却坚定地表达了他的立场,单单养体远远不够,孝有更大的要求。尽管他口中所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立足于春秋末期,却也直击当今社会的养老问题。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养老就是能保证老人身体健康。与那些新闻报道里层出不穷的老人饿死家中事件相比,这样的赡养似乎不错,但如果有一台时光刻录机,能将孩子生命之初与父母生命之末的场景对比播放,便会发觉这些其实远远不够。 曾经父母为一个新生命的来到欢呼雀跃,把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统统给予他。可当他们老去,老到不能再为所爱之人做些什么,老到生命每天的吃喝都是在等待死亡,那时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金钱、医疗这些都只能勉强延长生命的长度,若生命中没有了被人留恋、关爱的日子,那么生与死又有何异?所以,如果人们以为养体就足够,那么只会造成一个我们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父母体虽养,然心亦伤。
养色是孝的第二层级。《论语》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先生食其馔,曾是以为孝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注解道:“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程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我们可以看到朱熹对色难的理解倾向于“对待父母一直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的一件事”。程子更进一步分析子夏言语过于直率,对父母缺少温润之色,因而孔子劝其注重“色”。
关于色难还有另一解释。东汉包咸《论语章句》中注解为:“色难,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何晏、邢昺的《论语注疏》中不仅收录了包咸的解释,还写道:“马曰:孔子喻子夏,服劳先食,汝谓此为孝?未孝也。承顺父母颜色,乃为孝也。正义曰:此章言为孝必须承顺父母颜色也。”他们则将色难理解为“从父母的神色中体察他们的心思,这是件难事。”
暂且抛开学术上孰对孰错,单从情感角度去理解,二者各有其理。它们都要求子女的孝要更加细致,不是简单的养,而是深入人心的爱。前一种强调在父母面前控制自己的神色。一方面,日益年迈的父母时常如孩童时的我们,我们的斥责、脸色只会加重他们的自责和难过。回忆儿时,他们耐着性子从抓筷子起,一样样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因而对待他们的错误我们更应以温柔回应。另一方面,作为长辈他们受到小辈的指责,哪怕心中已意识到错误也断然不会轻易承认,所以作为子女,我们的态度就应更谦和,语气更委婉,学习《论语》提及的闵子骞的气度,以包容去接纳。
《论语.先进》中“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其父母昆弟之言。’”古书记载,闵子骞后母偏心,给亲儿子棉衣里絮蚕丝而在闵子骞的棉衣里絮芦花。事情被其父亲发现,决意休妻,闵子骞却劝说道:“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以自己一人之苦成全阖家之乐。
毕竟家庭不同于社会,并非所有行为都要严格区分对错好坏,如果能以包容以亲情之爱化解矛盾,那么何乐而不为呢?《论语》中另一则例子亦可以证明这一点。
《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叶公以为父亲侵害他人利益,儿子予以揭发是正直之举;而孔子认为,揭发只是偏激而简单的正直,真正直而理的做法是“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孔子所言看似是法所不容的包庇之行,实则是化解问题的迂回之策。
首先我们来看“攘羊”这一行为,把从别人家跑来的家禽占为己有属不当得利,但其性质恶劣程度远低于偷盗抢劫,实属“民不告官不究”,此时若儿子以正义为名告发父亲,这个家庭又会走向何处?父亲名誉扫地自此一蹶不振,父子关系恶化,亲人感情淡漠,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些都是不可修复的裂痕,难道这是儿子想要看见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大义灭亲实属无奈之举,但对于这类生活琐事,儿子这般怕是得不偿失了。而“隐”并非掩盖事实,纵容恶行,而是用一种更周全有效的方式化解问题。一方面可以对父亲以“色”的态度进行婉言劝解;另一方面则向被攘羊之家郑重道歉,并协商相关补偿事宜,这样即可在维持家庭和睦的同时解决攘羊问题,直则在其中矣。
“色难”后一种理解在情感上更加细腻深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观察父母的神色,了解其所思所想。父母总是这个世上最“心口不一”的人。他们需要体谅却憋在心里不给孩子添麻烦,他们心里难过却对你说孩子没事。与之相比,为人儿女的我们时常太自私也太粗心。自己有所求又不愿直说,便旁敲侧击,用夸张神色想让父母主动察觉,而他们却刚好相反努力去隐藏。所以对父母察其言、观其色、顺其意、行其事、亦是孝顺的体现。
以上两种色难有一个共同的前提便是子女要在父母身边,否则一切都难以实现。《论语.里仁》中“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在保证这一前提。朱子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解:“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定省广而音问疏;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游必有方,如己告云之东,既不敢更贬谪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范氏曰:自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孝矣。”
朱子以最简练的语言阐述了孔子所言的理由:“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古代的交通通信与现今相差甚远,孩子远游势必会造成相互间的思念与担心。儿不知父母近况,即使父母罹难,也难以及时得知并赶回。电视剧中的经典桥段,儿子千里迢迢从外地赶去医院见老父最后一面,但最终见到的却只是一张铺着白床单的空床,这般情节正是这一普遍社会现象的缩影。中国人对未知的事情向来怀有千般忧虑,同样,父母不知孩子状况定会百般猜测,忧心忡忡。
“父母在,不远游”并非否认人离家去追求富有、权力的价值与意义,只是在提醒众人请别忘记距离、时间永远是践行孝道的两大阻碍,切要小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养志是孝的最高层次,作为最高级别自然包含更多的要求。在我的理解中养志即养心,子女如若能使父母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安宁,便真正配得上孝子二字。
保证自己平安,是对父母的养志之举。《论语》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四书章句集注》注解:“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以为心,则凡可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旧说: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亦同。”可见保重自己也是孝的表现。儿时看《哪吒传奇》,任性哪吒不理会“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顾及泪眼滂沱近乎崩溃的母亲,执意削骨还父削肉还母,这般不爱惜自己自残,让父母怎能不体会十指穿心之痛苦!许多失独老人本该享晚年清福,却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残酷现实,他们内心里多希望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回孩子,却无奈被现实击得粉碎,所以爱自己,也是在践行孝道。 继承父母之志,是养志之举。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遗志讨伐商纣,孔子赞其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论语·子张》中也记载“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亦是表达同样的道理。放眼当今,许多父母努力供养孩子考名牌大学实则也是在弥补自己的遗憾。有多少大学梦,承载了两代人的愿望与努力,所以继承志愿,也是爱他们。
子女努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也是养志之举。孩子是父母最大的骄傲,一旦子女取得进步或成就,当面他们可能不动声色,但背后一定带着一脸自得走亲访友。或许每个孩子儿时都气愤父母将自己与别人家孩子相比,但那却是父母对孩子热切期盼的显著表现,因而让自己更优秀,也是对他们爱的回报。
对孝的三个层级,不仅要在父母生前践行,即使父母逝世也应该一如既往地保持。《论语》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志。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观其孝养的态度;父亲去世,观察他的举止是否还充满了对父亲的思念,尤其在守孝三年期间,如若行为都能合乎要求,可谓孝。
父母丧亡是生命中极深刻的痛,子女不能永远沉浸在哀恸中,却更不能随时间的流逝、心中伤痛的愈合、身边琐事的堆积,便忘记最亲爱的人。曾经他们所给予的不论是严格还是温柔都是不可取代的珍贵。所以,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有多少身外之事纷扰,都请在心里扫出一块最纯净的地方留给他们,用以报答那份还不起也还不尽的爱。
儒家将孝的地位推崇的很高,因为孝的影响力并非只局限于家庭,更扩展到国家。《论语》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善事父母,善事兄长,却敢犯上的人是很少有的;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是从来没有过的。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中写道:“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上句所言孝是仁之本,君子务本,则仁道自此而生也。”以及孝子品行的延伸。朱子解释中提到“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这里的和顺表现于家庭,更可以延伸至社会。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具有极强的相似性,所以能对父母和顺,自然可以延伸至对君主的忠义、顺德,也正因为此,古代选官才会有“举孝廉”一说。下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将孝视为仁之本。程子曰:“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谓仁以孝弟为本。”以亲亲原则奉养父母,一定程度上也可如孔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推己及人,“泛爱众而亲仁”。
总而言之,孝是立家立国不可丢弃的传统,而《论语》中孝的细致化和深刻化,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努力践行。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2013年
2《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中华书局,2012年
3《论语注疏》何晏注、邢昺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论语详解》白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