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老子》“道”的哲学思想入手,解析“道”的哲学架构以及现实意义。并且就“自然”、“小国寡民”等论点与孟子及卢梭等的相关观点进行比较,发现《老子》一书虽有时代局限性,但是其在对于世界认知、社会思考等方面具有不可置疑的先进性。
【关键词】 《老子》;道;比较;孟子;卢梭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6-0036-02
在先秦古籍中,《老子》的思想体系最为特别。从对世界的认知入手, 以“道”为核心,建立起以实存的“道”为隐的脉络,以规律的“道”和作为生活准则的“道”为显的线索的哲学体系以及处事框架。企图突破个我的界限,将个我从现实世界中脱拔出来,并为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规律找到一个理论根基,或者说是哲学根据,即为道。
一、实存意义的“道”
老子的宇宙观认为宇宙的根源是一种动力。所以六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是说一种实存的“道”。“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实体,可是它并非空有,它是不断变化的,“周行而不殆”,它的本身的不断变化,于是产生了天地万物。
《老子》中有几章提到了“道”是天地万物创造的本源: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②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④
用“有”“无”来解释“道”,是因为“道”“不见其形”,又能产生万物。“道法自然”实际上是说,即使“道”这一最高范畴要生效或实现,也必须遵循事物自身。
从实存的“道”的角度出发,老子介绍了他的世界观,有广而大的事物,具体起来又细而微,主导着世界的发展,一切依照“自然”属性推进。
二、规律性的“道”
不论是自然界还是老子所提及的“道”之“自然”,事物都有其变化发展的规律,老子用“反者道之动”来表达这一观点。
这句话一般有两个解释:
(一)用作“相反”,表达相反对立
老子认为事物在相反对立状态下形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且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相反对立的状态经常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孟子 · 告子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不一样的是,老子站在对立转化的角度,落点在于要更好的把握尺度;孟子以说理的方式,表达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这两种不一样的解析角度与两家思想的逻辑不同有关。在解释“自然”与“性”的关系方面,孟子的“自然”观念具有“私”的特点,这与老子有相通之处。孟子所说的良能、良知 ⑤是人天生的本领,老子所讲的“自然”是一种先验的存在,这是二者“私”的共性。作为先验存在的“自然”,在孟子这里直接指向了“性”,并提出味、色、声、嗅属于“生物性自然”,仁、义、礼、智属于“社会性自然”;同时,孟子认为“自然”之“性”是通过“心”来呈现的,这也就是孟子“即心言性”的论证思路。这一点也是老子所没有提及的。
(二)用作“返回”,表达返本复初
这一点是说“道”的运动是循环的,循环是“道”所表達的一种规律。老子在第十六章写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鼓励我们“知常”,在“知常”的前提下万物都要回归本根,即虚静。在仔细分析老子关于“虚”“静”的描述,可以看到这两者皆具针对性:老子用“上德若谷”来表扬心境上达到“虚怀若谷”境界的人,这是对个人的要求;再结合老子着重在政治方面立论谈“静”,如“清静为天下正” ⑥,“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⑦等,我们可以把“虚”“静”理解成,这是对于上位者的政治指南以及上位者本身的素质要求。
考虑到《老子》成书的背景,老子在此批评的是在民权不发达时代,有权利操控一国事务却没有足够能力承担责任的少数贵族群体。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八十章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化的民间生活情景。“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道家并不反对物质的进步,然而在结构并不合理的社会中,物质的发达并不会提高民众的幸福感。于是有了返“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初”。
“初”是事物最开始的“自然”状态,在老子所经历的发展中,“小国寡民”式的知其文明、守其素朴的乌托邦的小村落即为初始,不存在上位者对于民众的盘剥。关于社会主权与主权者、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解读,卢梭在几个世纪之后的《社会契约论》中有了具体的理想化社会模式。
在比较老子与卢梭对理想社会的表述时,我们发现,在社会混乱的定量下,由于思维模式不同进而出现了对社会构想的分歧。首先,老子以村落作为社会单位;卢梭以家庭作为社会单位。其次,关于管理者的权利。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也就是说少数集体管理其中的少数民众;卢梭主张每个小的社会单位保留个性,在集体中即在保留独立属性的基础上受到保护。这与两个大陆板块在组建社会之初采用的体制有关:东方社会自由聚居,土地是控制民众的主要手段;西方社会的奴隶制从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私人所属的性质,当然,矛盾也更为尖锐,所以直到资本社会国家体制形成时仍有种族矛盾,且以种族为单位而非以国家为单位兼并。
老子用“小国寡民”的希望,来解释返本复初。其实这与“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内涵类似,也与落叶归根,春来再生是一样的。区别在于,老子对于看起来相似的事物简单归类于“初”,并定义属性为“虚静”。但实际上,在看不见的地方一切都在变化,当然,这也可以用老子“道”在不断运动,很好的解释。 三、生活准则的“道”
在形而上的“道”与规律性的“道”落实到现实现象界就成为了生活准则的“道”。作为行为的指标,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处事方式。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可称它为“德”。也就是说“道”是指未经渗入一丝一毫人为的自然状态,“德”是指参与了人为的因素而仍然返回到自然的状态。这与儒家的“德”观有所不同,以孟子为例,孟子关于“德”有“德之自然”的观点,孟子更希望“生”得“中礼”,“成”得“合德”。否则“舍生而取义” ⑧。
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慈,俭朴等观念都是“德”的基本特性与精神。
自然无为的意思是指顺应事物自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而不以外在的强制力量去约束。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提出这样的观点:“《老子》全书之旨,可以两言括之:(一)曰治国于无为,(一)曰求胜敌当以卑弱自处而已。” ⑨这样的观点就是“德”在正式生活中的运用。“无为”思想是充分自由的思想,老子认为统治阶层的自我膨胀,威胁了民众的自由与安宁,因而提出“无为”,以图消解统治者的强制性与干预性。至于胜敌以卑弱,是建立于循环发展的规律之上,认为盛后继以衰,强后必流于弱。这与《周易》的太极卦图相同,彼此对立转化,相克相生。
四、总结
老子“道”的预设破除了神造说,《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提出,在这一解释下,古代原始宗教的残渣涤荡的一干二净,中国才出现了由合理思维所构成的形而上的宇宙论。在“道”落实在生活中成为的“德”的特性,辅以对立转化规律,抱虚守静为途径,目的是减损人类占有的冲动。这一点上看,老子具有积极救世的情怀。
老子作为中国哲学的里程碑式人物,有着完整的哲学架构以及适配的逻辑,作为早期的认知具有很大的突破性,在解读宇宙,解读社会中有独特的见解,不同于儒家明晃晃的积极入世以展抱负的指导思想,老子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用短短文字将为人、为政、治国的要求,甚至社会体制与生活样式都做了介绍并适当的做出例证。这些语言中又能析出如“虚怀若谷”之类精华的成语,《老子》一书当之无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注释:
①《老子 · 第一章》。
②《老子 · 第四章》。
③《老子 · 第四十章》。
④《老子 · 第四十二章》。
⑤《孟子 · 尽心上》。
⑥《老子 · 第四十五章》。
⑦《老子 · 三十七章》。
⑧《孟子 · 告子上》。
⑨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228页。
參考文献:
[1]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10.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9.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
[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7]张恒.另一种自然之道——儒家哲学“德性自然”发微[J].烟台大学学报,2019.
作者简介:
宋博,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南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古代文学。
【关键词】 《老子》;道;比较;孟子;卢梭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6-0036-02
在先秦古籍中,《老子》的思想体系最为特别。从对世界的认知入手, 以“道”为核心,建立起以实存的“道”为隐的脉络,以规律的“道”和作为生活准则的“道”为显的线索的哲学体系以及处事框架。企图突破个我的界限,将个我从现实世界中脱拔出来,并为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规律找到一个理论根基,或者说是哲学根据,即为道。
一、实存意义的“道”
老子的宇宙观认为宇宙的根源是一种动力。所以六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是说一种实存的“道”。“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实体,可是它并非空有,它是不断变化的,“周行而不殆”,它的本身的不断变化,于是产生了天地万物。
《老子》中有几章提到了“道”是天地万物创造的本源: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②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④
用“有”“无”来解释“道”,是因为“道”“不见其形”,又能产生万物。“道法自然”实际上是说,即使“道”这一最高范畴要生效或实现,也必须遵循事物自身。
从实存的“道”的角度出发,老子介绍了他的世界观,有广而大的事物,具体起来又细而微,主导着世界的发展,一切依照“自然”属性推进。
二、规律性的“道”
不论是自然界还是老子所提及的“道”之“自然”,事物都有其变化发展的规律,老子用“反者道之动”来表达这一观点。
这句话一般有两个解释:
(一)用作“相反”,表达相反对立
老子认为事物在相反对立状态下形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且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相反对立的状态经常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孟子 · 告子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不一样的是,老子站在对立转化的角度,落点在于要更好的把握尺度;孟子以说理的方式,表达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这两种不一样的解析角度与两家思想的逻辑不同有关。在解释“自然”与“性”的关系方面,孟子的“自然”观念具有“私”的特点,这与老子有相通之处。孟子所说的良能、良知 ⑤是人天生的本领,老子所讲的“自然”是一种先验的存在,这是二者“私”的共性。作为先验存在的“自然”,在孟子这里直接指向了“性”,并提出味、色、声、嗅属于“生物性自然”,仁、义、礼、智属于“社会性自然”;同时,孟子认为“自然”之“性”是通过“心”来呈现的,这也就是孟子“即心言性”的论证思路。这一点也是老子所没有提及的。
(二)用作“返回”,表达返本复初
这一点是说“道”的运动是循环的,循环是“道”所表達的一种规律。老子在第十六章写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鼓励我们“知常”,在“知常”的前提下万物都要回归本根,即虚静。在仔细分析老子关于“虚”“静”的描述,可以看到这两者皆具针对性:老子用“上德若谷”来表扬心境上达到“虚怀若谷”境界的人,这是对个人的要求;再结合老子着重在政治方面立论谈“静”,如“清静为天下正” ⑥,“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⑦等,我们可以把“虚”“静”理解成,这是对于上位者的政治指南以及上位者本身的素质要求。
考虑到《老子》成书的背景,老子在此批评的是在民权不发达时代,有权利操控一国事务却没有足够能力承担责任的少数贵族群体。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八十章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化的民间生活情景。“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道家并不反对物质的进步,然而在结构并不合理的社会中,物质的发达并不会提高民众的幸福感。于是有了返“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初”。
“初”是事物最开始的“自然”状态,在老子所经历的发展中,“小国寡民”式的知其文明、守其素朴的乌托邦的小村落即为初始,不存在上位者对于民众的盘剥。关于社会主权与主权者、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解读,卢梭在几个世纪之后的《社会契约论》中有了具体的理想化社会模式。
在比较老子与卢梭对理想社会的表述时,我们发现,在社会混乱的定量下,由于思维模式不同进而出现了对社会构想的分歧。首先,老子以村落作为社会单位;卢梭以家庭作为社会单位。其次,关于管理者的权利。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也就是说少数集体管理其中的少数民众;卢梭主张每个小的社会单位保留个性,在集体中即在保留独立属性的基础上受到保护。这与两个大陆板块在组建社会之初采用的体制有关:东方社会自由聚居,土地是控制民众的主要手段;西方社会的奴隶制从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私人所属的性质,当然,矛盾也更为尖锐,所以直到资本社会国家体制形成时仍有种族矛盾,且以种族为单位而非以国家为单位兼并。
老子用“小国寡民”的希望,来解释返本复初。其实这与“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内涵类似,也与落叶归根,春来再生是一样的。区别在于,老子对于看起来相似的事物简单归类于“初”,并定义属性为“虚静”。但实际上,在看不见的地方一切都在变化,当然,这也可以用老子“道”在不断运动,很好的解释。 三、生活准则的“道”
在形而上的“道”与规律性的“道”落实到现实现象界就成为了生活准则的“道”。作为行为的指标,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处事方式。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可称它为“德”。也就是说“道”是指未经渗入一丝一毫人为的自然状态,“德”是指参与了人为的因素而仍然返回到自然的状态。这与儒家的“德”观有所不同,以孟子为例,孟子关于“德”有“德之自然”的观点,孟子更希望“生”得“中礼”,“成”得“合德”。否则“舍生而取义” ⑧。
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慈,俭朴等观念都是“德”的基本特性与精神。
自然无为的意思是指顺应事物自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而不以外在的强制力量去约束。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提出这样的观点:“《老子》全书之旨,可以两言括之:(一)曰治国于无为,(一)曰求胜敌当以卑弱自处而已。” ⑨这样的观点就是“德”在正式生活中的运用。“无为”思想是充分自由的思想,老子认为统治阶层的自我膨胀,威胁了民众的自由与安宁,因而提出“无为”,以图消解统治者的强制性与干预性。至于胜敌以卑弱,是建立于循环发展的规律之上,认为盛后继以衰,强后必流于弱。这与《周易》的太极卦图相同,彼此对立转化,相克相生。
四、总结
老子“道”的预设破除了神造说,《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提出,在这一解释下,古代原始宗教的残渣涤荡的一干二净,中国才出现了由合理思维所构成的形而上的宇宙论。在“道”落实在生活中成为的“德”的特性,辅以对立转化规律,抱虚守静为途径,目的是减损人类占有的冲动。这一点上看,老子具有积极救世的情怀。
老子作为中国哲学的里程碑式人物,有着完整的哲学架构以及适配的逻辑,作为早期的认知具有很大的突破性,在解读宇宙,解读社会中有独特的见解,不同于儒家明晃晃的积极入世以展抱负的指导思想,老子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用短短文字将为人、为政、治国的要求,甚至社会体制与生活样式都做了介绍并适当的做出例证。这些语言中又能析出如“虚怀若谷”之类精华的成语,《老子》一书当之无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注释:
①《老子 · 第一章》。
②《老子 · 第四章》。
③《老子 · 第四十章》。
④《老子 · 第四十二章》。
⑤《孟子 · 尽心上》。
⑥《老子 · 第四十五章》。
⑦《老子 · 三十七章》。
⑧《孟子 · 告子上》。
⑨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228页。
參考文献:
[1]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10.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9.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
[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7]张恒.另一种自然之道——儒家哲学“德性自然”发微[J].烟台大学学报,2019.
作者简介:
宋博,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南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