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冲撞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s2d3n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老子》“道”的哲学思想入手,解析“道”的哲学架构以及现实意义。并且就“自然”、“小国寡民”等论点与孟子及卢梭等的相关观点进行比较,发现《老子》一书虽有时代局限性,但是其在对于世界认知、社会思考等方面具有不可置疑的先进性。
  【关键词】 《老子》;道;比较;孟子;卢梭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6-0036-02
  在先秦古籍中,《老子》的思想体系最为特别。从对世界的认知入手, 以“道”为核心,建立起以实存的“道”为隐的脉络,以规律的“道”和作为生活准则的“道”为显的线索的哲学体系以及处事框架。企图突破个我的界限,将个我从现实世界中脱拔出来,并为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规律找到一个理论根基,或者说是哲学根据,即为道。
  一、实存意义的“道”
  老子的宇宙观认为宇宙的根源是一种动力。所以六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是说一种实存的“道”。“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实体,可是它并非空有,它是不断变化的,“周行而不殆”,它的本身的不断变化,于是产生了天地万物。
  《老子》中有几章提到了“道”是天地万物创造的本源: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②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④
  用“有”“无”来解释“道”,是因为“道”“不见其形”,又能产生万物。“道法自然”实际上是说,即使“道”这一最高范畴要生效或实现,也必须遵循事物自身。
  从实存的“道”的角度出发,老子介绍了他的世界观,有广而大的事物,具体起来又细而微,主导着世界的发展,一切依照“自然”属性推进。
  二、规律性的“道”
  不论是自然界还是老子所提及的“道”之“自然”,事物都有其变化发展的规律,老子用“反者道之动”来表达这一观点。
  这句话一般有两个解释:
  (一)用作“相反”,表达相反对立
  老子认为事物在相反对立状态下形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且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相反对立的状态经常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孟子 · 告子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不一样的是,老子站在对立转化的角度,落点在于要更好的把握尺度;孟子以说理的方式,表达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这两种不一样的解析角度与两家思想的逻辑不同有关。在解释“自然”与“性”的关系方面,孟子的“自然”观念具有“私”的特点,这与老子有相通之处。孟子所说的良能、良知 ⑤是人天生的本领,老子所讲的“自然”是一种先验的存在,这是二者“私”的共性。作为先验存在的“自然”,在孟子这里直接指向了“性”,并提出味、色、声、嗅属于“生物性自然”,仁、义、礼、智属于“社会性自然”;同时,孟子认为“自然”之“性”是通过“心”来呈现的,这也就是孟子“即心言性”的论证思路。这一点也是老子所没有提及的。
  (二)用作“返回”,表达返本复初
  这一点是说“道”的运动是循环的,循环是“道”所表達的一种规律。老子在第十六章写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鼓励我们“知常”,在“知常”的前提下万物都要回归本根,即虚静。在仔细分析老子关于“虚”“静”的描述,可以看到这两者皆具针对性:老子用“上德若谷”来表扬心境上达到“虚怀若谷”境界的人,这是对个人的要求;再结合老子着重在政治方面立论谈“静”,如“清静为天下正” ⑥,“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⑦等,我们可以把“虚”“静”理解成,这是对于上位者的政治指南以及上位者本身的素质要求。
  考虑到《老子》成书的背景,老子在此批评的是在民权不发达时代,有权利操控一国事务却没有足够能力承担责任的少数贵族群体。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八十章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化的民间生活情景。“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道家并不反对物质的进步,然而在结构并不合理的社会中,物质的发达并不会提高民众的幸福感。于是有了返“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初”。
  “初”是事物最开始的“自然”状态,在老子所经历的发展中,“小国寡民”式的知其文明、守其素朴的乌托邦的小村落即为初始,不存在上位者对于民众的盘剥。关于社会主权与主权者、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解读,卢梭在几个世纪之后的《社会契约论》中有了具体的理想化社会模式。
  在比较老子与卢梭对理想社会的表述时,我们发现,在社会混乱的定量下,由于思维模式不同进而出现了对社会构想的分歧。首先,老子以村落作为社会单位;卢梭以家庭作为社会单位。其次,关于管理者的权利。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也就是说少数集体管理其中的少数民众;卢梭主张每个小的社会单位保留个性,在集体中即在保留独立属性的基础上受到保护。这与两个大陆板块在组建社会之初采用的体制有关:东方社会自由聚居,土地是控制民众的主要手段;西方社会的奴隶制从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私人所属的性质,当然,矛盾也更为尖锐,所以直到资本社会国家体制形成时仍有种族矛盾,且以种族为单位而非以国家为单位兼并。
  老子用“小国寡民”的希望,来解释返本复初。其实这与“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内涵类似,也与落叶归根,春来再生是一样的。区别在于,老子对于看起来相似的事物简单归类于“初”,并定义属性为“虚静”。但实际上,在看不见的地方一切都在变化,当然,这也可以用老子“道”在不断运动,很好的解释。   三、生活准则的“道”
  在形而上的“道”与规律性的“道”落实到现实现象界就成为了生活准则的“道”。作为行为的指标,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处事方式。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可称它为“德”。也就是说“道”是指未经渗入一丝一毫人为的自然状态,“德”是指参与了人为的因素而仍然返回到自然的状态。这与儒家的“德”观有所不同,以孟子为例,孟子关于“德”有“德之自然”的观点,孟子更希望“生”得“中礼”,“成”得“合德”。否则“舍生而取义” ⑧。
  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慈,俭朴等观念都是“德”的基本特性与精神。
  自然无为的意思是指顺应事物自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而不以外在的强制力量去约束。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提出这样的观点:“《老子》全书之旨,可以两言括之:(一)曰治国于无为,(一)曰求胜敌当以卑弱自处而已。” ⑨这样的观点就是“德”在正式生活中的运用。“无为”思想是充分自由的思想,老子认为统治阶层的自我膨胀,威胁了民众的自由与安宁,因而提出“无为”,以图消解统治者的强制性与干预性。至于胜敌以卑弱,是建立于循环发展的规律之上,认为盛后继以衰,强后必流于弱。这与《周易》的太极卦图相同,彼此对立转化,相克相生。
  四、总结
  老子“道”的预设破除了神造说,《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提出,在这一解释下,古代原始宗教的残渣涤荡的一干二净,中国才出现了由合理思维所构成的形而上的宇宙论。在“道”落实在生活中成为的“德”的特性,辅以对立转化规律,抱虚守静为途径,目的是减损人类占有的冲动。这一点上看,老子具有积极救世的情怀。
  老子作为中国哲学的里程碑式人物,有着完整的哲学架构以及适配的逻辑,作为早期的认知具有很大的突破性,在解读宇宙,解读社会中有独特的见解,不同于儒家明晃晃的积极入世以展抱负的指导思想,老子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用短短文字将为人、为政、治国的要求,甚至社会体制与生活样式都做了介绍并适当的做出例证。这些语言中又能析出如“虚怀若谷”之类精华的成语,《老子》一书当之无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注释:
  ①《老子 · 第一章》。
  ②《老子 · 第四章》。
  ③《老子 · 第四十章》。
  ④《老子 · 第四十二章》。
  ⑤《孟子 · 尽心上》。
  ⑥《老子 · 第四十五章》。
  ⑦《老子 · 三十七章》。
  ⑧《孟子 · 告子上》。
  ⑨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228页。
  參考文献:
  [1]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10.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9.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
  [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7]张恒.另一种自然之道——儒家哲学“德性自然”发微[J].烟台大学学报,2019.
  作者简介:
  宋博,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南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古代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印第安人营地》以其独特的电报式话语形式真实地展现了人在痛苦中的挣扎状态,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叙述中,隐藏着作者对于生命更为深刻的感悟。本文试从直接引语、矛盾、空白设置等角度来解析文本带给读者的独特审美体验。  【关键词】 《印第安人营地》;人性冷漠;悲剧意蕴;阐释空间;硬汉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
期刊
【摘要】 本文从“释氏辅教之书”的概念入手,对“释氏辅教图文”对进行了简要说明,以《法苑珠林 · 感应缘》和敦煌壁画为例,采用图文对比的方式,得出虽然图文为佛教宣教的两种不同手段,但是在传播过程中同样都收到来自佛教以外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法苑珠林;敦煌壁画;图文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6-0033-03  一
期刊
【摘要】 怒江流域的傈僳族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生息、发展,不仅造就了刚毅的民族性格,也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他们对生命的来源和价值也做出思考,本文从傈僳族的神话传说中入手,去探寻傈僳族的生命伦理观。  【关键词】 创始神话;万物有灵;生命平等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6-0026-02.  一、怒江流域傈僳族创世神话  
期刊
【摘要】日本现代文学大师大江健三郎是以写反战作品而闻名于世的,其中 《个人的体验》是他最杰出的反战作品,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不仅充分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和“反对战争”的文学创作理念,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反战作品的独特写作技巧——以小见大。此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和论述这部反战小说以小见大的写作艺术。  【关键词】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写作艺术  【中图分类号】I1
期刊
【摘要】 本文按照主要食材、造型、时令和季节、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对古风菜分为四类研究。在这四类古风菜中,结合菜品提供了起名方法,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和古风菜名的灵动性,同时体验了古风菜名蕴含的情感,体悟了一些人生的哲理。  【关键词】 古风菜名;分类;起名方法;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6-0051-02  基
期刊
【摘要】 眉山市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具有未来视角的、具有活力的城市,城市品牌形象亟待重塑。本文通过分析眉山城市标志存在的问题,简述当下国内外城市品牌形象的设计发展动态,探索眉山市在城市品牌形象的设计方向,通过整合眉山市的资源要素,解读城市底蕴,从而为眉山城市品牌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眉山市;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重塑;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以斯蒂芬·克莱恩《快马骑士》和《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冲突》两首战争主题诗歌为例,旨在探究克莱恩的诗歌主题表现形式所包含的文学特征。他的诗借意象描述,运用印象主义图像塑造手段勾勒诗境,并结合象征手法的运用表达主题。未呈现的描述留给读者思考空间,让读者最终领会到诗歌的引申含义。  【关键词】战争诗歌;印象主义;象征手法;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 萨特强调决定人的本质的存在是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而这个自由选择就是存在,这也就是“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人成为什么样的存在,主要取决于自我主观上的自由选择、设计与规划。因为他的哲学更多是关心人的存在与人的自由选择,他称自己的哲学为“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但是萨特的哲学强调人的主观自由性的同时却脱离了社会团体和社会现实,所以他的存在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有着较大不同,而且也并没
期刊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创意的时代悄然来临,文化创意产业化随之在深度和广度上展开大范围的扩展,数字创意技术优势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发展,丰富文化创意产业类型,并且还可以通过集成创新推進文化与先进科技的结合。本文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了文创产业化进程当中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化;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多次遭受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很多思想先进的爱国人士深感肩负的民族责任重大,萌发了创业救国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精彩的一笔。本文针对近代创业救国思想和行动这一主题展开研究,阐述了近代创业救国思想的萌芽和诞生,以及创业救国道路的探索和实施行动,对近代创业救国思想和行动的意义进行了论证和反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