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流域傈僳族的生命伦理观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怒江流域的傈僳族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生息、发展,不仅造就了刚毅的民族性格,也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他们对生命的来源和价值也做出思考,本文从傈僳族的神话传说中入手,去探寻傈僳族的生命伦理观。
  【关键词】 创始神话;万物有灵;生命平等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6-0026-02.
  一、怒江流域傈僳族创世神话
  怒江流域傈僳族的创世神话主要包括《天地人的形成》《创世纪》和《开天辟地》三篇,此外还包括《鸡窝星的出现》和《洪水传说》等各类关于创世的神话故事。本文主要以前三篇流传广泛的神话故事作为分析的基点。
  《天地人的形成》讲述的故事主要内容是:远古时代,只有天,没有地。天神木布帕为使天稳当不摇晃,下决心要捏个大地来撑天,他辞别父母妻儿,背上天泥来捏地。
  正当木布帕捏大地的时候,降灾难的魔王尼瓦帝来告诉他,他的独生子死了。木布帕很悲伤,但他仍不停地捏地。
  接着尼瓦帝又来告诉他,他的妻子死了。木布帕听到这个消息,悲痛万分,却仍然忍痛捏地。
  眼看着大地要捏完了,尼瓦帝又来告诉他,他的父母去世了。木布帕一听,将没有捏完的泥土捏成坨坨,扔向造好的平地,有的打进地里,成了峡谷深涧;有的落在地面上,成了高山奇峰。
  因为木布帕来不及捏完地,所以至今地还缺一边,河水就往缺边流淌。大地从此撑起了天,天地便常成为了一对夫妻。
  后来,天神木布帕又用泥土捏了一对猕猴,从此大地上有了“人”。
  一只鹦鹉啄松球,打死了猕猴的孩子,猕猴对天咒道:“树不倒也,没有地方再生,人不死啊,地上容纳不下。”从此,人开始有生有死。天开始索人魂,地开始要人骨。于是人间洪荒年代开始了。
  一天,一对金鸟告诉两兄妹,洪水要淹没大地,叫他们躲在葫芦里避难。
  不久,天大旱。接着,又降大雨,洪水滔天。兄妹俩躲在葫芦里度过了灾难。
  洪水退后,天上出现了九个太阳,七个月亮。金鸟又告诉两兄妹,叫他们设法取到龙王的金弩银箭射日月,征服烈日亮月。
  兄妹用计取到了龙王的金弩银箭,一连射落了八个太阳,留下最亮的一个;射下了六个月亮,留下了最明的那个。从此,大地上和风细细,枯木吐春,只是不见人烟。
  兄妹俩只好分手去找人。最后,他们相遇在一起,但谁也没有找到一个人。
  此时,金鸟飞来劝他们成亲,兄妹都不愿意,金鸟说这是天意,要他们用贝壳卜卦,来验证。他们连卜三次卦,都是一個贝壳底面朝上,一个贝壳底面朝下,兄妹仍不同意。接着,他们又滚磨盘、射针孔验证。最终,兄妹依照天意结成夫妻,生了六男六女。
  六对孩子长大后,一对往北走,成了藏人;一对往南走,成了白族;一对往西走,成了克钦人;一对往东走,成了汉人;一对往怒江走,成了怒族人;一对留在父母身边,就是傈僳族的先人。
  《开天辟地》的神话内容与《天地人的形成》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主要的差异是在神话结局方面。两兄妹在神的启示下结成夫妻,定居在撒拉娃地方,以后,他们生了七子七女,七子七女又一对对相配成婚,分赴各地自谋生活,后来,这七对男女便发展成为汉、傈僳、怒、独龙、纳西、白、藏等民族。
  另一则关于创世的神话是《创世纪》。传说,远古时候,天地相连,人们背柴会碰着天。
  一个妇女对此不满,朝天咒骂:“天啊!你要么再高些,要么你干脆没有!”
  这事激怒了上天,连降九天九夜大雨,人世间变成一片汪洋大海。
  雨后天地分开了,人类也淹死了,只有哥哥名叫列喜列刹,妹妹叫沙喜沙刹的两兄妹,躲在一个大葫芦里,随洪水漂流而幸存下来。为了繁衍人类,哥哥向妹妹求婚。
  妹妹说,兄妹是一个母亲生的,不能结为夫妻。兄妹商量,各自去寻找配偶。
  后来,兄妹相逢于大地的中央,哥哥再次向妹妹求婚。妹妹提出要向天发誓,征得上天的同意方能结婚。于是哥哥用弩箭射妹妹的骨针孔,一箭穿过,妹妹仍不同意。兄妹又从山坡上滚磨盘,结果两扇磨盘滚合在一起,兄妹便结为了夫妻,生了五个孩子。
  生下第一个孩子时,列喜列刹丢一块白布在地上,对婴儿说,让你变成汉族。生下第二个孩子时,丢一根竹签卦在地上说,让你变成傈僳族。生下第三个孩子时,丢一块黑布在地上说,让你变成诺苏(彝族)。生下第四个孩子时,丢一根木棍在地上说,让你变成俅帕(独龙族)。生下第五个孩子时,用簸箕盖在地上说,让你变成怒族。
  二、怒江流域傈僳族创世神话所体现出的生命伦理观
  (一)朴素的生命天授观念
  从上文三个神话故事的介绍可知:生命从何而来?我们从何而来?是怒江傈僳族先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面对苍茫的大山和湍急的河流,他们将自己的思维寄托到了苍穹,寄托到了非自然的力量,自然崇拜由此产生,比如传说中的天神木布帕和邪恶之神尼瓦帝。
  另外,怒江傈僳族的传统宗教中有被称为“俄瓜尼”的天神(也被称为“乌沙”);有着被称为“米斯”的山神等神灵。
  由此可见,在回答生命源自何处时,生命天授也成为了怒江傈僳族先民的必然选择。此外,在神话故事中还可以看到,在先民们面临极大的困境时,给他们带来希望的都是上天。金鸟的提示、若干次的占卜、若干次的滚磨盘,这些都说明了,上天在引导着先民们的方向,为他们指示着未来。
  (二)坚持抗争的生命观
  生命天授是很多少数民族共同的选择,并且较多的少数民族传说中都表达了对天地的崇敬和畏惧,但是在怒江傈僳族的《天地人的形成》和《创世纪》两则创世神话中却可以清晰地看到,神话中出现了先民与“天”的“抗争”。《天地人的形成》中代表人类雏形的猕猴对上天的态度、《创世纪》中妇女对上天的情绪都说明上天赐予了人类繁衍生息的机会,但与之伴随的也有各种各样的考验。这说明了怒江傈僳族先民对于上天的基本观念,也证明他们对于生命需要抗争的理念的推崇。   对于上天尊敬表现为傈僳族先民对神灵的尊敬,表现为对上天的感恩和信仰,但是他们对于上天也有着自己的观念。生命并非诸事皆顺,而需要人们的努力和抗争,努力挣脱自然的束缚,才能有自由和快乐的生存。
  (三)多民族同源的思想
  多民族同源的思想是怒江傈僳族創世神话中另一个较大的特点,一个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的特殊之处。
  在《天地人的形成》《创世纪》《开天辟地》三则神话中可以看出,不论傈僳族的先民从何而来,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神灵创造的生命不止傈僳族一种,而是包括与傈僳族共同生活的怒江流域的几个民族,从独龙族到藏族。这样的多民族同源思想的形成可能无法准确解释,但是在独龙族、怒族的创世神话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也有着相似的洪水传说。
  相似性应该可以让我们去推测,怒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有着民族间的认知,或出现过民族间的交流。事实也证明,怒江流域的傈僳族多与怒族、独龙族、藏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四)生命的平等的观念
  多民族的同源可以证明在怒江傈僳族先民的眼中,其他少数民族与自己的平等性。
  虽然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怒江地区少数民族之间的纷争,但是在其创世神话中却毫无保留地体现了生命平等性。这种平等的思想不仅体现在民族之间,也体现在本民族、家族、家庭成员之间。时至今日,怒江傈僳族还保留着平等分配食物的习惯,家庭成员间不论年龄、性别均需要平均分配,其中婴儿的部分由其母亲负责的传统习俗。
  (五)万物有灵的观念
  怒江傈僳族生命平等的思想还体现在认可万物有灵的思想上。
  在创世神话中可见傈僳族先民们赋予了猕猴以生命,并且认知为是人类的最先形态;他们赋予了金鸟与人沟通的能力。这些都能证明傈僳族先民对万物有灵的认知。
  除此之外,怒江傈僳族的姓氏中包含蜂氏、荞氏、虎氏等。
  关于氏族的起源也有很多的传说,例如虎氏的起源就认为虎氏源于老虎幻化为人类,与一名女青年结成婚姻关系。可见万物有灵的思想在傈僳族人民心中的地位。因此,在怒江流域傈僳族的民族禁忌中,就有着何时狩猎、何时不狩猎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傈僳族、怒族、白族(勒墨人)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6.
  [2]福贡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6.
  [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0.
  [4]云南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编.傈僳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2.
  作者简介:
  杨星,云南维西人,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禁毒法、民族法。
  吴彦龙,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 《时间的面孔》中安黎的批判思想涉及的领域广阔,有现实人性、社会官场、宗教信仰以及中西方思想等方面,在众多的领域里渗透不同的批判性。安黎在小说中将人性之恶、官场丑相、宗教虚伪、中西方思潮的差别一一暴露,对社会的思想教化、社会变革以及批判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 安黎;《时间的面孔》;批判;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
期刊
【摘要】生态美学作为当代新兴的学科,试图引导人们走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包括自身)和谐平衡的审美境界。中国古代道家的思想,尤其是《老子》的思想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其在自然、社会和人生三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的生态美学思想,对构建当代生态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在人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和谐相处方面给予了诸多现实意义的启发。  【关键词】老子;生态美
期刊
【摘要】 《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 · 霍桑的代表作品。该小说一经问世,立刻引起轰动,引起很大反响。《红字》将文中的四个主要人物的灵魂细致描绘,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红字》的主旨就是探索和展现灵魂被压抑、被扭曲之后的种种现象,营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对四个主要人物的刻画,表现出霍桑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并由此揭示小说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海丝特、丁梅斯代尔、
期刊
【摘要】 在俄罗斯文学中,或者说在20世纪的俄罗斯文化中,弗拉季斯拉夫·费里齐阿诺维奇·霍达谢维奇的创作是一个值得引人注意的现象。作为俄罗斯域外文学“第一浪潮”的著名诗人和批评家,霍达谢维奇以自己不同于其他文学评论家的创作风格在20世纪俄罗斯文学领域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璀璨的宝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俄罗斯侨民文学先驱人物霍达谢维奇的评论文章,揭示其文学批评的特点。  【关键词】 霍达谢维奇;文学批评;特
期刊
【摘要】宋词与唐诗并为双绝,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高峰,北宋初期词坛多承晚唐五代的曲子词,以描写男女情爱为主,相较后世题材狭隘,手法浅薄,但这一时期被认为是词文化的“定型期”和“勃发期”。在词文化的发展中有着标志性的特点。本文以张先、晏殊、柳永等人的作品分析为主要方向,辅以北宋时文坛情况,来论证这一词坛沉寂时期对后世宋词鼎盛的重要奠基作用。  【关键词】北宋初年;词文化;张先;晏殊  【中图分类号】I2
期刊
【摘要】 《指环王》是英国作家托尔金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各种族为追求自由联合反抗黑暗统治的故事。文中各方争夺魔戒的行为和动机,反映出了不同的人性特点和善恶是非观,这也是《指环王》饱受好评的魅力所在。本文以《指环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书中不同角色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探究了书中反派人物丑陋人性的代表、成因、意义。  【关键词】 指环王;原型;意象;欲望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陶渊明在其开创的“田园诗”中构建的美好的精神家园令后世文人钦慕和追捧,也是追求诗和远方的现代都市人的心中的渴望。那么,“田园诗”中构建的精神家园的内容、诗人品格又是如何呢?本文通过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来走近陶渊明的精神家园,为我们自己建设一座美好的精神家园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 田园诗;精神家园;诗意的栖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 空间理论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是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在书中他认为空间包括三个层面: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及社会空间。社会空间的加入,打破了传统认识论的二元对立模式,空间不只是客观存在物,实质上也是反映人主观情感的主观空间。《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所著的文学批评著作,其中的核心思想“境界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学中“意境说”的延续,他强调好的作品需要情景合一,以人本主义理想为核心。所以“境界
期刊
【摘要】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印第安人营地》以其独特的电报式话语形式真实地展现了人在痛苦中的挣扎状态,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叙述中,隐藏着作者对于生命更为深刻的感悟。本文试从直接引语、矛盾、空白设置等角度来解析文本带给读者的独特审美体验。  【关键词】 《印第安人营地》;人性冷漠;悲剧意蕴;阐释空间;硬汉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
期刊
【摘要】 本文从“释氏辅教之书”的概念入手,对“释氏辅教图文”对进行了简要说明,以《法苑珠林 · 感应缘》和敦煌壁画为例,采用图文对比的方式,得出虽然图文为佛教宣教的两种不同手段,但是在传播过程中同样都收到来自佛教以外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法苑珠林;敦煌壁画;图文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6-0033-03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