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六大核心素养,吴江区将其具体化为18个品格在内的系列品格课程。在这18个品格中依照学校年度品格课程开展情况及班情,本文主要探究了班级“明辨”品格课程建构的背景以及建构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班级;“明辨”品格;建构
为了深入回答中国教育"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中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吴江区将六大核心素养分化和具体化,2017年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德善”品格课程。作为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学校,我校今年选取“明辨”品格,展开了“明辨天下是与非,清晰人生安与危”主题的德善品格校本课程。
“明辨”品格对应的是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明辨”一词在中国古籍中曾多次出现,如“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言忠信,行笃敬,本也;博闻明辨,末也。"(·姚鼐《赠孔撝约假归序》)等等。明辨是批判性思维在中国话语下的表达。批判性思维过程是一个包含表达怀疑、从多元视角看问题(提出替代想法),并在论证的基础上形成最佳判断的过程。[]无论是向外到万千世界还是向内到自身精神世界,在取舍、是非等判断上都要进行辩证性、批判性地分辨,这样才有助于构建正确的、健全的思维体系。因而可见,“明辨”是个体成为独立人格的关键之一。
一 、班级“明辨”品格课程建构的背景
1.新时代对青少年的要求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面对着复杂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时代发展,新旧思想、不同文化、价值的交替、撞击,青年一代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着睿智、從容的姿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路。2014年,习见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明辨”是指“明辨是非、善于决断抉择。”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有明辨之思,只有这样,人生才能选对的路,正的路。无论从个人成长还是国家的发展角度考虑,明辨品格在学生德育教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2.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理论,我们可以得知,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体,对事物可以进行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地思考判断。具备了初步的辩证思想,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思辨因受认知发展的局限,还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在对外界事物进行判断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初中阶段又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学生所处的外界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不友好,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包裹着尚不能正确分辨的初中生周围,稍有不慎,一个存有偏差的判断可能就会让一些学生承受这个年纪难以承受的错误、苦果。如不能明辨友谊真伪,偏听他人之言,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等。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与实施“明辨”品格课程至关重要。
3.校情、学情的客观要求
我校的生源构成情况比较复杂,一小部分是吴江本地人,更多的是新吴江人。大部分学生因父母在吴江工作的缘故,从而在吴江定居读书。这些学生的家长有些因为学历较低不懂得儿童教育、有些因为忙于工作没有空管孩子等,这使得我校学生整体“明辨”品格塑造较弱。在班级管理中,常常会遇到学生为人处世过于幼稚或者过于偏激。如笔者曾询问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是幸福的,让笔者诧异的是,有部分学生回答没有人管的生活是幸福的。再如笔者班级曾有位学生思想非常偏颇,多次犯错,却从不认为自己做错了,甚至认为靠暴力解决问题是正确的。这些客观存在的校情和学情,让班级“明辨”品格课程的建构迫在眉睫。
二、班级“明辨”品格课程建构的策略探究
在以往的品格教育中,知识本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品格的教育基本单纯地以专门课程如“道德与法治”等展开。专门的课程教学教授品格相关的知识,这是显性的品格教育。显性的品格教育可以将品格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以凝练概括性的知识呈现给学生,但一味的将品格与品格相关的理论知识等同是不可取的。品格教育有别于学科教学,品格教育的目的是最终为学生所接纳,内化成自己的精神品格,外化为行为习惯,最终为个体生命体验服务的。因而,品格教育更多应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班级教育教学中。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明辨”品格课程建构的策略。
1.借力传统文化、链接“时间”共情
传统文化是国人精神世界建构的根基,悠悠中华五千年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明辨”财富。在日常班级教学管理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跨越时间界限,在认知和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内化为自己“明辨”品格的一部分。如可以选取古代“明辨”的事例,树立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塑造、建构“明辨”品格。如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在南宋土崩瓦解、国将不国之时,面临着是接受元军的高官厚禄的诱惑还是忠于国家两者的选择,最终文天祥选择了后者,成为了中华民族史上流芳后世的爱国英雄。文天祥正确的判断,为后人做了楷模,榜样。今天的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或许也会遇到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情况,那么文天祥的事例会让学生受到一定启迪,做出清晰、辩证性的判断。将明辨性思维培养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开展隐性式的思维教育,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借助文天祥的事例来学习“明辨”,不仅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明辨”品格,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传统文化,熏陶了爱国精神。
2.打破传统课堂界限 贯穿“空间”融和
“明辨”品格课程的建构不同于一般基础学科课程。基础学科课程主要是以课堂的形式进行。品格课程的界限较为模糊,可以以课堂形式进行,如班会课进行“明辨”课程相关内容的课堂教学,也可以将课堂的界限模糊化,贯穿到各个学科课程中,或者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凡是可以“明辨”品格教育的地方皆可为课堂。如在走廊上遇到学生出口成脏,满嘴污言秽语的打闹时,可以实时实地的进行“明辨”品格教育,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进行清晰的判断这种行为的好与坏,以及带来的影响等。老师们运用教育智慧,引导学生进行辩证的、精准的辨别对错,这样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如若要避免“谓之愚”,达到“谓之知”的高度,那么就要完善“明辨”品格,班级“明辨”品格课程建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初中学生塑造、完善“明辨”品格。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心有“明辨”品格,无论何时,他们都可以分是非、明得失,以自信稳重的新青年姿态,大步走向前方。
参考文献
[1]武晓蓓 《批判思维的中国话语表达——“明辨”》,《逻辑与科学方法论》,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年第32卷第8期,p15
[2] 苗长青、雷子宸《高校学生明辨性思维培养:内涵·经验·启示———基于国外明辨性思维培养实践的考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40卷第 30 期, p 21
【关键词】核心素养;班级;“明辨”品格;建构
为了深入回答中国教育"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中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吴江区将六大核心素养分化和具体化,2017年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德善”品格课程。作为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学校,我校今年选取“明辨”品格,展开了“明辨天下是与非,清晰人生安与危”主题的德善品格校本课程。
“明辨”品格对应的是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明辨”一词在中国古籍中曾多次出现,如“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言忠信,行笃敬,本也;博闻明辨,末也。"(·姚鼐《赠孔撝约假归序》)等等。明辨是批判性思维在中国话语下的表达。批判性思维过程是一个包含表达怀疑、从多元视角看问题(提出替代想法),并在论证的基础上形成最佳判断的过程。[]无论是向外到万千世界还是向内到自身精神世界,在取舍、是非等判断上都要进行辩证性、批判性地分辨,这样才有助于构建正确的、健全的思维体系。因而可见,“明辨”是个体成为独立人格的关键之一。
一 、班级“明辨”品格课程建构的背景
1.新时代对青少年的要求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面对着复杂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时代发展,新旧思想、不同文化、价值的交替、撞击,青年一代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着睿智、從容的姿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路。2014年,习见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明辨”是指“明辨是非、善于决断抉择。”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有明辨之思,只有这样,人生才能选对的路,正的路。无论从个人成长还是国家的发展角度考虑,明辨品格在学生德育教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2.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理论,我们可以得知,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体,对事物可以进行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地思考判断。具备了初步的辩证思想,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思辨因受认知发展的局限,还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在对外界事物进行判断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初中阶段又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学生所处的外界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不友好,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包裹着尚不能正确分辨的初中生周围,稍有不慎,一个存有偏差的判断可能就会让一些学生承受这个年纪难以承受的错误、苦果。如不能明辨友谊真伪,偏听他人之言,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等。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与实施“明辨”品格课程至关重要。
3.校情、学情的客观要求
我校的生源构成情况比较复杂,一小部分是吴江本地人,更多的是新吴江人。大部分学生因父母在吴江工作的缘故,从而在吴江定居读书。这些学生的家长有些因为学历较低不懂得儿童教育、有些因为忙于工作没有空管孩子等,这使得我校学生整体“明辨”品格塑造较弱。在班级管理中,常常会遇到学生为人处世过于幼稚或者过于偏激。如笔者曾询问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是幸福的,让笔者诧异的是,有部分学生回答没有人管的生活是幸福的。再如笔者班级曾有位学生思想非常偏颇,多次犯错,却从不认为自己做错了,甚至认为靠暴力解决问题是正确的。这些客观存在的校情和学情,让班级“明辨”品格课程的建构迫在眉睫。
二、班级“明辨”品格课程建构的策略探究
在以往的品格教育中,知识本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品格的教育基本单纯地以专门课程如“道德与法治”等展开。专门的课程教学教授品格相关的知识,这是显性的品格教育。显性的品格教育可以将品格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以凝练概括性的知识呈现给学生,但一味的将品格与品格相关的理论知识等同是不可取的。品格教育有别于学科教学,品格教育的目的是最终为学生所接纳,内化成自己的精神品格,外化为行为习惯,最终为个体生命体验服务的。因而,品格教育更多应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班级教育教学中。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明辨”品格课程建构的策略。
1.借力传统文化、链接“时间”共情
传统文化是国人精神世界建构的根基,悠悠中华五千年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明辨”财富。在日常班级教学管理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跨越时间界限,在认知和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内化为自己“明辨”品格的一部分。如可以选取古代“明辨”的事例,树立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塑造、建构“明辨”品格。如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在南宋土崩瓦解、国将不国之时,面临着是接受元军的高官厚禄的诱惑还是忠于国家两者的选择,最终文天祥选择了后者,成为了中华民族史上流芳后世的爱国英雄。文天祥正确的判断,为后人做了楷模,榜样。今天的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或许也会遇到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情况,那么文天祥的事例会让学生受到一定启迪,做出清晰、辩证性的判断。将明辨性思维培养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开展隐性式的思维教育,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借助文天祥的事例来学习“明辨”,不仅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明辨”品格,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传统文化,熏陶了爱国精神。
2.打破传统课堂界限 贯穿“空间”融和
“明辨”品格课程的建构不同于一般基础学科课程。基础学科课程主要是以课堂的形式进行。品格课程的界限较为模糊,可以以课堂形式进行,如班会课进行“明辨”课程相关内容的课堂教学,也可以将课堂的界限模糊化,贯穿到各个学科课程中,或者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凡是可以“明辨”品格教育的地方皆可为课堂。如在走廊上遇到学生出口成脏,满嘴污言秽语的打闹时,可以实时实地的进行“明辨”品格教育,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进行清晰的判断这种行为的好与坏,以及带来的影响等。老师们运用教育智慧,引导学生进行辩证的、精准的辨别对错,这样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如若要避免“谓之愚”,达到“谓之知”的高度,那么就要完善“明辨”品格,班级“明辨”品格课程建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初中学生塑造、完善“明辨”品格。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心有“明辨”品格,无论何时,他们都可以分是非、明得失,以自信稳重的新青年姿态,大步走向前方。
参考文献
[1]武晓蓓 《批判思维的中国话语表达——“明辨”》,《逻辑与科学方法论》,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年第32卷第8期,p15
[2] 苗长青、雷子宸《高校学生明辨性思维培养:内涵·经验·启示———基于国外明辨性思维培养实践的考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40卷第 30 期, p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