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类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zh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大庆职业学院化学工程系现代学徒制开展的实际情况,对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与实践应用、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互聘共用双导师队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化工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
  2014年8月,教育部發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进入了实质推进阶段。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切合实际的实现形式并形成特色。当前的重点任务是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互聘共用双导师队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大庆职业学院化工系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对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重点工作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方式,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实现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的有机衔接。我院化学工程系与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大连福佳集团、江苏恒力集团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以学徒的身份到企业工作,享受薪资待遇,并由企业师傅和在校教师双师辅导,由企业和学院共同给出实习成绩。
  二、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从新时期化工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出发,制订“2+3+X”的培养模式,其中“2”代表校、企双元参与,“3”代表从理念、行为和技能三个方向进行培养,“X”代表学生专业技能的深化与拓展迁移。本模式重点在于找到职业岗位目标需求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契合点,实现学校与企业对接,完善我院化工人才的培养制度,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实现高水准就业。
  三、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与实践应用
  根据“2+3+X”的培养模式,设计了多工种、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多工种包含化工总控工、分析检验工、炼油工、安全员,同时对专业知识薄弱又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办公软件、文化宣传等拓展训练。分层次教学要求全员参加基础训练,根据学生特点和企业需求进行筛选后,分方向进行专业技能提高训练。本阶段训练紧密结合企业需求,由企业师傅和在校教师共同指导,完成本阶段训练后,要求学生能认同化工企业文化,独立完成岗位任务。对专业提高训练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按照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进行精英训练,并参加对应工种的技能大赛。
  方案首先应用于2015级订单企业江苏恒力和中煤蒙大的人才培养。在校期间参加精英训练的学生,先后获得2017全国化工安全生产技术技能竞赛二等奖、2017年黑龙江省工业分析检验比赛一等奖、黑龙江省第六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顶岗后实现了学生短适应期甚至是零适应期上岗。
  四、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由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顶岗前必须有充分的理论和实操基础。为打造真实的职业场景,我系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场景化建设指导,如按功能对实训场地和装置进行区域划线,设立安全警示牌等。同时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课程。例如:在化工单元操作的实训教学中,除原有的技术训练外,通过扮演职业角色,落实岗位责任制。另外,我系根据企业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员工培训。目前已开展危化品取复证培训班、质量监督培训班、检验岗位培训班共22期,累计培训1000人以上。同时,还为企业提供化工总控工和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技能鉴定,与企业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五、建设互聘共用双导师队伍
  合作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与专业教师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和课程考核评价标准,承担教学任务、技能指导等工作。专任教师要求具有“三师”素质,定期参加技能培训,定期到学生工作的企业实践学习。
  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是化工企业的重中之重,需要有严格的制度作为保障。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了化工实训管理制度,对实训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实训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环境保护、设备管理、职业健康、事故处理、检查改进等各项工作进行规范。
  七、总结
  我校在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化工院校生源少和化工企业用工难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在做好以上几方面工作的同时,以学生为本,根据学情变化,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并不断完善改革配套课程。
  参考文献:
  [1]刘文秋,郑瑞宏.现代学徒制培养煤化工技能人才探索——以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5):27-29.
  [2]童孟良,唐淑贞,刘绚艳.高职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6,12(4):27-30.
其他文献
为了验证无损检测方法和仪器的准确性,在检测模型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缺陷设置方法.在不填充其他物品的情况下,制作出存在一定长度和体积缺陷的大比例模型.检测人员使用冲
采用FLAC^3D程序建立数值模型,针对高层建筑物群桩基础不同工况,对邻近已有隧道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群桩与隧道的净距离对隧道沉降有较大影响,工程中布置群桩基础
老年人鼻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常伴有合并症。多在前鼻镜下不能判断出血位置,甚至需要血管结扎和栓塞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先后有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报道,认为其安全有
提出了一种采用带有间断频率的经验模式分解(EMD)与自然激励法(NExT)相结合的新的模态时域识别方法,并在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数值模拟与工程实例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