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现状与对策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5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然而不断上升的学费和生活成本,给经济困难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并使得贫困生群体逐年扩大。近年来,政府、社会和学校积极制定相关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因经济困难导致的精神贫困我们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如何在做好经济资助的同时做好精神扶贫工作对于开展贫困大学生工作和帮助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贫困生;现状;原因;对策
  
  1.我国贫困大学生概况
  首先我国贫困大学生构成复杂,他们主要来自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灾区的农村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个别是因为父母重大疾病或突然意外导致的贫困。
  其次贫困生人数逐年增加,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2],2010年至今,随着高校扩招和经济危机等原因,贫困生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大。
  这些贫困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压力,依靠助学贷款上学而且生活上比较拮据,在衣、食、住等方面较之其他同学差距很大[1]。在精神上贫困生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使部分贫困生趋于封闭、自卑,情绪偏激等心理障碍,马加爵惨剧、杨元元事件等背后都有着心理障碍的背影,因此如果不能给予这些同学及时、正确的疏导,轻者影响自身发展,严重对社会产生危害。
  2.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各部门的关注和资助,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保障,但近年来高校中频繁出现的自杀等悲剧引起了众多教育学者的关注,并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精神贫困的主要表现概括如下:
  2.1 自卑气馁心理
  自卑心理是贫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态。首先贫困生承受着家庭经济的压力,在生活条件上与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形成的巨大反差。而且贫困生内心敏感,这种反差很容易在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强烈的刺激。加之在个人特长等方面较其他同学逊色,他们总觉得低人一等,在同学交往尤其是和异性交往时往往自惭形秽,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卑的心理[3]。
  此外,有些贫困生在经济上完全依靠国家和学校提供的“物质资助”政策,但他们学习不努力,精神上却颓废,严重缺乏自立自强精神。
  2.2 嫉妒敏感心理
  在与贫困生接触的过程中,笔者和笔者的同事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发现贫困生的内心敏感,而且极易产生嫉妒,具体表现为对个人评价的敏感,对生活不公平的不满和对条件优越同学的嫉妒。
  客观地讲,贫困生在智力等自身条件上都不比家庭富裕的同学差, 但却因为家庭未能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条件,限制了个人的进步。有些贫困生能正确对待这个问题,但有些贫困生却相反,他们在看到某些同学身着名牌服装、花钱如流水,而自己却要为每天的生活费精打细算时,会觉得命运不公,尤其是当某些富裕的学生表现出优越感和傲慢的态度时,往往会强烈的刺激贫困生,使他们产生嫉妒,甚至仇视。
  2.3 封闭孤独心理
  贫困生由于自信心不强,自己在内心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其次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和成长经历的巨大差异,贫困生的见识和眼界一般较窄,与其他同学共同话题不多,因此他们有意无意地与同学疏远,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此外,现在校园交往也需要经济基础,贫困生由于囊中羞涩,与同学交往也会增加经济负担,长此以往便容易形成封闭孤独的心理。
  2.4 脆弱偏激心理
  部分贫困生由于自卑、对外界敏感、自尊心强烈,自己心理敏感,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他们经常表面上很自强,甚至有些自负,但内心深处却很脆弱。这就会导致他们的心胸不够宽广和不够宽容,使他们不能正确、合理、客观、宽容的对待周围的事物,因此他们常常对周围的人和发生的事带有成见和偏见,而且总以偏激的方式表现出来。具体表现为特立独行、爱钻牛角尖、认死理、唯我独尊等。
  2.5 缺乏诚信道德
  在经济压力面前,有些贫困生忘记了做人基本准则,唯利益是图,无视校规校级,幻想不劳而获,直至走上偷盗、诈骗他人财物的不归道路。另据了解,很多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贫困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想方设法拖欠贷款、逃避还款。据统计,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达28.4%[4],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学校的信誉,更极大的损害了集体和国家利益,也使贫困生本人心理扭曲。
  3.造成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主要原因
  3.1 经济压力
  这是造成贫困生精神贫困的最直接、最根本原因。首先,每年上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贫困生往往依靠向亲友筹借、社会资助和助学贷款等途径来维系。因此他们长期处于巨大的经济压力之中,容易产生自卑感,形成焦虑等不良心理。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社会环境不断刺激学生消费,但消费需要经济基础,这也无疑给贫困生带来了一定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5]。
  3.2 学习压力
  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低保家庭,他们身上肩负着父母甚至是整个家族的期望。这种期望使得他们只许成功不能失败。但在大学校园,大家都是佼佼者, 竞争激烈,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竞争优势已然不在,他们面临着重新定位。而中学期间教育条件和文化氛围的相对落后,使得贫困生很少有机会培养个人技能和特长。加之大学期间他们在学习之余还要求勤工俭学,这也或多或少的分担了他们的学习精力。
  3.3 人际交往压力
  高中枯燥单一的学习生活,让是所有步入大学的学生产生强烈的交往意愿,他们期待沟通、渴望友谊,并勇敢恋爱。然而教育经历和生活阅历的差异,他们的见识要局限很多,环境适应能力也不如其他学生强。而且贫困生缺乏个人技能和特长发展,在兴趣爱好上投入相对较少,这使得他们在与其他同学聊天、社团工作、集体活动时,常常相形见绌、自感寒酸,内心产生强烈的人际交往压力。
  3.4 就业压力
  大学期间,大家都努力学习,考级考证,为就业找工作增加筹码,这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然而,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而贫困生大多没有可依靠的社会关系,其自身气质、言谈举止等方面也有不足,这些客观条件更使得他们处在弱势。而且,他们自身需要尽快找到相对高报酬的工作以尽快改善家庭经济状况,面对当前如此严峻的就业前景,承受着如此大的就业压力,他们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忧虑,产生沮丧等情绪, 这一压力同样影响着他们的人格与心理健康[6]。
  3.5 人情压力
  家人的含辛茹苦,亲朋好友的关注,社会的热心资助,减轻了他们经济负担的同时却也使他们背上了沉重的人情债,尤其是社会上的某些善意资助,如果实施不当,使得学生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施舍,就会无形中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4.多途径帮助贫困大学生“精神脱贫”
  2006年3月9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胡锦涛强调,“要加强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加大政府助学力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7]。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目前贫困生在校期间经济压力基本解决,但贫困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却日益突出,如何更好地解决贫困生的“精神贫困”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其自强自立意识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贫困”问题与贫困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从而帮助他们走出精神贫困,
  首先,在对贫困生进行资助前,首先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认识到资助是党和政府、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一种关爱,是要帮助其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是要他们珍惜上学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避免他们把扶贫助困单纯的看成是一种经济资助。
  其次,在经济资助工作中应采用“奖勤”的方式,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获取补助。以帮助贫困生克服“等、靠、要”的消极依赖思想,帮助他们形成自立自强,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4.2 进一步完善学校资助体系,切实为贫困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首先,学校应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等资助制度和措施,保证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其次,学校应开拓校内勤工助学渠道。在学校的后勤管理中如校园等公共区域的保洁,校内食堂餐饮等工作中聘用一部分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这样不仅能帮助他们解决部分生活费,也能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三,学校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助学。高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与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一方面争取他们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工作并减轻经济负担[8]。第四,用心安排在校贫困学生的假期生活。每到寒署假,都会有贫困生会为节省路费而选择留校。高校除了在给他们安排勤工俭学岗位外, 还可安排一些文体活动。比如春节前,院、系领导和留校学生一起吃团年饭;离学校近的教职工可以将贫困生接到自己家里过年,让其感觉到家的关怀。
  4.3 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由于贫困生的特殊身份和艰难处境,他们不仅承担着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负担。我们对贫困生的资助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笔者认为高校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工作:一要重视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学校应该配备专职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对入学初和就业前的贫困生进行普查和重点约谈,对存在问题的贫困生要重点关注和辅导。二是学校应创造条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进行系统的教学,教授学生基本的心理常识,使他们掌握基本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使自己在遇到心理波动时能及时对自己进行心理调适。三要充分发挥老师和同学的作用。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老师容易获得贫困生信任,同学则容易获得贫困生认同感,所里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参与,才能建立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4.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对贫困生而言,校园文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状态。因此首先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班级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其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自立自强的好榜样, 设立贫困学生奖励项目,对优秀贫困大学生先进事例进行跟踪报道,通过榜样启迪贫困生,鼓励他们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国贫困大学生研究报告[R].中南民族大学.
  [2]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J].中国教育报,2010-8-13.
  [3]李翔.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7,1.
  [4]人民网.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被判,助贷违约率高达28.4%.2006-05-22.[2009-08-20].http://edu.people.com.cn/GB/1053/4391460.htm.
  [5]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压力解析[N].中国青年报,2006-05-07.
  [6]李胜新,王春生.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对策.2008-2
  [7]锦涛.加大政府助学力度,促进教育协调发展[N].北京:新京报.http://news.sohu.com.
  [8]蒋庆华.坚持资助育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并根据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和传统武术的体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阐述了传统武术应走进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原因,并提出传统武术在中小学的发展思路。研究认为,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武术不但可以弥补学校武术教学存在的不足,而且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保证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传统武术;中小学;体育教学;运用  1.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
公司治理的核心在董事会。董事会要做到公司永续经营,就必须要确保公司经营层随时有合适的继任者或者接班人,并为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接班人计划,实现企业权力安排的顺利过渡。
期刊
中国人越来越有钱,中国寓人越来越多,就连老外也开始羡慕国内寓人增加的速度。随着百姓私人财富的急剧增长,对高效率的财富管理需求日趋强烈,私人理财已成为目前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但对于口袋越来越鼓的老百姓来说:面对专业度较高且十分复杂的私人理财业务,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能够得到实惠。还有,一旦老百姓有理财需求,他们会不会像生病了就找自己的私人医生,碰见法律问题就顺手给自己的私人律师拨个电话一样方便呢?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视听艺术表现形式,深入阐述多媒体课件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致性原则、简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变化性原则。  【关键词】视听艺术;多媒体;有效途径    多媒体课件中涉及的媒体信息越多,其相互间的协调就越重要,如果对它们间的关系处理不好的话,极易使人们的感官互相冲突,影响学习效果。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有审美情趣的教学过程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
建筑工程造价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造价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同时对于工程项目不同施工阶段的费用使用和资金投入情况也要有全面、详尽的了解.建筑工程造价有
本文通过介绍GB/T19000-2008等相关标准对过程方法的要求,列出了企业在贯彻执行过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应用过程方法、提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
春节其间,人情往来密集,为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复发反弹,加强公务用车管理,打击公车私用违纪行为,1月15日,营口市鲅鱼圈区纪委联合区交警大队、区电视台等相关单位,就全区公务用车
有关资料表明,澳洲有69%的居民拥有自住房,其余31%在租住或正在寻找合适的房产购买.可以预期,房屋买卖租赁的需求会持续增长,这是悉尼地产物业格外受投资者和物业发展商偏爱
宝万之争无疑是近段时间最引爆眼球的资本大战,各方动作频频,大招迭出,角色不断转换,年度商战大片精彩连连。围绕宝万之争,各种评论甚嚣尘上,不同观点碰撞交锋,让人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