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与课程改革的整合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832793x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94-01
  虽然课程改革与现实教育状况有一些矛盾,虽然我们在课程改革中有一些疑惑,但是几年的课程改革实施让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反省,促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课程改革之初,我对它描绘的远景心仪万分,但对课程改革理念与现实的矛盾疑虑重重。因而,对实施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时还会抵制课程改革的一些观念和做法。比如教案设计中的教学要求,过去就是简单的教学目标,而现在要体现什么三维标准,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和全局去把握,用高效的方法让学生将知识提升为能力,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来,单从教案设计就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基于此,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所组建的、便是新的收获。
  
  一、新课程改革对作为教学的要求
  
  大家知道,作为是学生和老师都头疼的事,以往学生作为,习惯于从作为书中去模仿,或者胡编故事,不是空洞,就是套话多,废话多。学生往往不会认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写出的文章总让人感觉别扭,不真实的感觉。而《新课程标准》对作文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近几年中考作文导向是,“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我对作为教学尝试就是让学生能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口抒我情的境界。我简单地讲述了这一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去体会。四十分钟后学生的作文陆陆续续交上来了,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几遍,真是让我感动。其中一位同学写的是《沉重的母爱》:如果说爱是冬日里的阳光,如果说爱是沙漠里的清泉,如果说爱是夜空中的歌谣。那么,母亲就是那火红的太阳,母亲就是那清泉的源头,母亲就是那引吭高歌的歌手。
  记得从小祖母就对我说起的那段话:孩子,你母亲离开家了,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了……直到我真正懂事时,我才知道母亲和父亲因感情不合而离异了。在我的记忆中,视乎没有母亲的笑容和爱。
  有一次,我这朋友家玩,朋友不下心摔倒了,膝盖摔破了皮,他的母亲便急忙跑过来,气喘吁吁地问:“孩子,没事吧!摔着哪了?来,坐下让妈妈看看。”然后便小心翼翼地扶他坐下,看着他膝上那鲜红的伤口,心疼得连眼泪都下来了,接着又用酒精轻轻地为他清洗伤口……看到这一幕,我是多么希望它能发生在我的身上呀,哪怕只有一次也好啊!母亲,您在哪儿,您可知道在这个世界的一角,还有一个泪流满面的的儿子在等待着您,渴望着能够享受那原本属于他的爱!虽然只摘录了一个片段,故事很普通,可是从字里行间却透射出了一份渴望母爱的真情。牛刀小试,初战告捷。我便时不时地运用这种回归自然的方式教学,常常收到奇效。
  
  二、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在探索过程中,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又在不断地产生,我逐渐地领悟到课程改革精神的一些实质,并非教学形式的改变那么简单。一次听语文课,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就老师在工作中遇到的烦恼发表看法,并提出应对方案。学生积极探究,纷纷举手。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可是几乎每一次,教师都夸奖说“你真棒”、“你真聪明”等高度赞扬的话。学生的很多回答是重复的,也有部分是片面的,但老师都一味地肯定。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激励为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但情况是一味地肯定也等于是遗留了大量的问题。教师的评价 成了机械重复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看似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看似师生间关系平等、和谐,实质上学生的意见并未得到尊重,因为他们的看法并未得到认真的对待,更不用说得到引导和提高了。教师仍局限于预先设定的教学环节,并未适当地利用现场生成的教学资源,并没有实现学生的主体性。看来,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取决于教师是否从心底里尊重学生的思维,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很多观摩课中都有这样的形式与本质背离的情况。当然在我自己的课堂中也有类似的这些情况,反思自身的教学便成了以后教学的经验。
  
  三、语文学科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性
  
  在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复杂的情况。如课程改革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让对感情、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替代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有时为了达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综合的要求,便好像上综合课,甚至有时上起课来就成了对某一学科知识的注解。在观摩课中这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直到后来,经过学习培训,经过反复实践,才找到了新的平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同等重要的,不能过分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或淡化另一方面。比如:淡化工具性,就是别影响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久而久之也会影响人文教育效果。语文课也应该有语文味,比如文学美就不是其他学科可以代替的。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科综合和渗透不应破坏语文的本色,语文中的其他学科知识也应有鲜明的语文色彩,这就是语文教学与课程改革真正的有机整合。经过模仿,经过反复实践,总算领略了课程改革带给语文教学的真正改变。我想,我对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理解和实施需要如此漫长 的过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出色的课程改革者则是较为艰难了。不过我深信,课程改革——时代精神的体现——将有力的促进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为这项事业而奋斗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需要和职责。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深入发展,通过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和创新,逐步使课程改革的主旨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在课改中为了促使学生全方位得到发展,就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就不能机械的照搬,要做到“取其精华”,必须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作出必要调整,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和学生观。  新课程的主旨就是要注重学生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教师如何引导、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用具体数字教给学生如何每天读书,进而养成一种读书的好习惯。  【关键词】培养 阅读 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说到底就是阅读能力”。作为中学生阅读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    一、要让学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我逐步认识到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并在了解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还要积极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数学教学  探究新知 思想知识    一、在探究新知中为学生提供活动机会    如:《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
数学学习离不开讨论、讲解问题,更离不开思考、改错。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总有一部分学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大家研究问题时,他们不注意听讲,不参与讨论。作业发下来,他们不细致思考问题,不独立改错,找本正确答案直接抄得数。针对这两个问题,我多次讲道理,提要求,都不见成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位老师那里看到一本好书:《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同学生的数学学习关系十分紧密,我便分几次将好的
【摘 要】如何来做好“问题生”的转化工作呢?我认为我们心中得有一把善良、大智、大勇的转化“问题生”的剑,适当的场合不妨亮一亮“剑”。  【关键词】转化 问题生 亮剑    前段时间《亮剑》这部电视剧正在如火如荼的播放,“亮剑”的这种精神深深的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我也是成千上万中的一个。不仅在部队建设中要有“亮剑”的精神,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也应该有“亮剑”的精神,特别是在转化“问题生”更应该有这种
研究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教师只有研究好学生,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最终实现学生在数学上的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充分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准备阶段,而备学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效果的好坏,最后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如果在课前准备时,教师能更多的了解学生的需要,那么一切的准备工作就会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20-02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提升,是在人的生命里完成的。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所以学生是教育的真正主体,人的自主活动应当也可以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要承载物。教学--学习在学生整个生活中具有核心地位,学生自主发展需要良好的教学生态,这是提升生命的质量,发挥教育的价值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教学生态,会极大促进学生的
中图分类号:I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27-01  碰到熟识的人,几乎每个人都异口同声说:“做教师真美呀!一年有令人羡慕的寒暑假,基本三个月呢!可以休息,工资还照拿,多幸福啊……”   可是,谁的工作有教师这么辛苦呢?谁又了解教师的苦呀?  作为山区寄宿制学校的教师,每天早上6点起床,夜里基本9点以后才能休息,如果再加上值周,夜里11点能休息就是好的
[摘要]本文指出现在大多数教师对课堂评价语言理解的误区,并谈了自己对课堂评价语言的看法。提出了课堂评价的三要和四不要。  [关键词]课堂评价 误区 具体 准确 有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的确,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课堂教学的创新,赏识教育也越来越受到诸多教师的青睐。但似乎对于课堂评价的理解也步入了一个误区。多数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完成了指定的任务,都无限的加以表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