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排倒数第七,但在短短40年里,全国贫困人口减少了7.4亿人。仅仅在2012年至2017年间,贫困人口就减少了6853万人。联合国报告称,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
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更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的脱贫攻坚战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也是在国际传播领域非常值得记录和书写的故事和传奇。本文从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等主流外宣媒体的对外扶贫报道中选取案例,梳理出三方面的共性,希望为未来做相关议题的国际传播提供方向和指引。
深入挖掘 精心写作 精准传播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精准扶贫是世界反贫困领域的最新探索和实践,对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扶贫故事,需要将精准扶贫的内涵、实践和意义讲深、讲透,需要记者深入挖掘、精心写作和精准传播。
深入挖掘,需要记者行“四力”,走进广袤大地,发现好故事。精心写作需要针对外国人的关注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扶贫故事在国际上引发共情和共鸣。精准传播就是区分对象,针对不同群体讲述他们愿意并希望听到的中国故事,尤其是对于那些渴望走出贫穷、过上美好生活的国家和人民,中国的扶贫实践可以为他们提供重要镜鉴。
新华社持续、深入地关注脱贫攻坚。在日常报道中,新华社用中、英、法、西、俄、阿、葡等七种文字,把中国的扶贫故事发表到世界上。2019年,新华社播发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英文文字和视频稿件近1300余条。随着日语、意大利语等国别专线的开通,中国的扶贫故事将在国际上更加精准地传播。
以新华社十八洞村的对外英文报道为例,记者和编辑就曾经从多个角度,深入挖掘了十八洞村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对外传播价值,播发各具特色的对外稿件,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其中,《总书记的“精准扶贫”理念,这样在老挝落地生根》一文从这个村庄与外国领导人的互动说起。2018年6月,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在访华期间,专程奔赴十八洞村,探寻“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本扬详细了解了十八洞村的产业发展、基层党建和谁来抓精准扶贫落实等问题。2019年4月,在老挝传统新年到来之前,十八洞村村民给本扬写信,介绍村里的发展变化。不到两个月后,他给村民回信,写道:“当前,老挝正在全力开展扶贫脱贫,致力于摆脱欠发达状态,十八洞村的成功实践给老挝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接着,这篇报道谈到中国对老挝的版索村进行扶贫援助,帮助当地修路建桥、修建宿舍和操场。后来,在2019年10月,老挝地方政府派出中高级干部到湖南长沙学习,他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就是中国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经验。
从本扬的寻访、信件往来,到中老两国的合作项目和培训,这篇文章小切口、大主题,将不同国家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篇报道在老挝本地媒体和受众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不失为精准采写和传播的一个成功范例。
除了从国际角度切入,新华社关于十八洞的英文报道还立足于村庄变化,描绘普通人生活的改变。当记者得知村里“老大难”——40多岁还没有结婚的光棍施六金要结婚,马上采写了《贫穷的农村单身汉“脱单”》,定格普通人命运改变的温情时刻。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农村女性在择偶条件上有了显著改变,记者采写了《精准扶贫逐渐改变中国贫困农村女青年婚恋观》,记录了这一微妙的变化,显示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中国扶贫工作队长的一天》选取了3位比较有代表性又有特色的扶贫干部作为故事主角,展现他们的日常工作。这三篇对外稿件真实、细致、有趣,以平实的手法展现了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容易让受众理解和接受。
中国的扶贫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力和网络扶贫、消费扶贫、定点扶贫、军队帮扶、企业和社会组织扶贫、东西部协作、教育扶贫以及扶贫志愿服务活动等各个方面,有很多精彩故事,值得我们去深入采写和讲述。
创新表达 融合报道 融入国际话语体系
中国的扶贫实践日新月异,需要我们以巧妙的角度、新颖的传播手段,向海外受众充分展现。《中国日报》曾经用一个版面的图文故事讲述了河北一个小村庄的扶贫故事,而故事中,扶贫的关键词是瑜伽。尽管瑜伽与扶贫没有直接联系,却成功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篇报道讲述了张家口市张北县玉狗梁村第一书记卢文震将瑜伽与村民盘腿坐炕、拉风箱、田间劳动等动作联系起来, 设计了“农民生活瑜伽操”,另外以北京联合张家口市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为契机,村里大力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报道角度新颖,村民在田野上、炕上练习瑜伽动作的照片视觉冲击力强,引发了美国《纽约时报》、印度《星期天卫报》等海外媒体关注和跟进。
新华社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融合报道的形式应用于扶贫领域的报道。2019年下半年,新华社派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行进式融媒体采访报道小分队,深入“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其中,新华社对外部一位外籍记者跟随其中一个小分队,赴西藏、云南迪庆和怒江地区,播发了体验式报道《“洋记者”见证“世界屋脊”脱贫奇迹》。视频里,外籍記者采访了在青稞田劳作的普通农民、护林员、企业家和非遗传承人等,以普通人的故事,展现了西藏以及各省藏区力争完成脱贫目标的图景,回应外媒习惯性地抹黑和诋毁。外籍记者的讲述为报道增添了国际视野,体验式报道真实性、互动性强,在脸书、推特和优兔等平台播发后,得到网友的点赞。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则利用其电视制作和国际合作的优势,推动更多受众了解中国扶贫故事。2019年7月,CGTN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脱贫攻坚》(China’s War on Poverty)在美国公共电视网南加州电视台播出。该片由美国资深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博士撰稿,为国际社会倾听中国扶贫故事和中国声音提供了更广阔的的平台。
全面深刻 各具特色 各显神通
除报道外,主流外宣机构通过图片展、书籍、专场活动等,让更多的人对中国的扶贫有直观、深刻的感受。
2019年4月,“追寻美好生活”中国脱贫成就展在布鲁塞尔欧洲议会大厦展出,展览由国务院新闻办、吉林省政府等共同主办,40余幅照片分为国家战略、聚焦精准、合力攻坚、减贫成效、合作共享五部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普通中国人在追求幸福道路上的崭新实践。展览曾于2018年6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引起了联合国官员、访问者的关注。
新华社出版的《中国扶贫故事》一书,用100个真实、生动的案例和样本,记叙过去五年多来中国扶贫领域的深刻变化。书籍分“人类奇迹”“中国创造”“梦想成真”“全球共享”四章,讲述了中国反贫困是怎样一个壮举;中国人究竟“发明”了哪些创举来降低贫困发生率;当年贫穷之地、困苦之人,如今生存境遇得到了怎样的改善;扶贫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事,它还托举着全人类共同的进步事业。
《中国扶贫案例故事选编》(The Way Forward:Stories of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共同编纂而成,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出版,这也是国内首部由外国人执笔撰写、全面介绍中国减贫成就的英文图书。书中选取了22个有代表性的案例,介绍了中国为世界减贫贡献的智慧和方案。这些案例让更多的外国人看到、看懂了中国的减贫事业,让中国故事传播得更远。
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更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的脱贫攻坚战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也是在国际传播领域非常值得记录和书写的故事和传奇。本文从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等主流外宣媒体的对外扶贫报道中选取案例,梳理出三方面的共性,希望为未来做相关议题的国际传播提供方向和指引。
深入挖掘 精心写作 精准传播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精准扶贫是世界反贫困领域的最新探索和实践,对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扶贫故事,需要将精准扶贫的内涵、实践和意义讲深、讲透,需要记者深入挖掘、精心写作和精准传播。
深入挖掘,需要记者行“四力”,走进广袤大地,发现好故事。精心写作需要针对外国人的关注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扶贫故事在国际上引发共情和共鸣。精准传播就是区分对象,针对不同群体讲述他们愿意并希望听到的中国故事,尤其是对于那些渴望走出贫穷、过上美好生活的国家和人民,中国的扶贫实践可以为他们提供重要镜鉴。
新华社持续、深入地关注脱贫攻坚。在日常报道中,新华社用中、英、法、西、俄、阿、葡等七种文字,把中国的扶贫故事发表到世界上。2019年,新华社播发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英文文字和视频稿件近1300余条。随着日语、意大利语等国别专线的开通,中国的扶贫故事将在国际上更加精准地传播。
以新华社十八洞村的对外英文报道为例,记者和编辑就曾经从多个角度,深入挖掘了十八洞村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对外传播价值,播发各具特色的对外稿件,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其中,《总书记的“精准扶贫”理念,这样在老挝落地生根》一文从这个村庄与外国领导人的互动说起。2018年6月,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在访华期间,专程奔赴十八洞村,探寻“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本扬详细了解了十八洞村的产业发展、基层党建和谁来抓精准扶贫落实等问题。2019年4月,在老挝传统新年到来之前,十八洞村村民给本扬写信,介绍村里的发展变化。不到两个月后,他给村民回信,写道:“当前,老挝正在全力开展扶贫脱贫,致力于摆脱欠发达状态,十八洞村的成功实践给老挝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接着,这篇报道谈到中国对老挝的版索村进行扶贫援助,帮助当地修路建桥、修建宿舍和操场。后来,在2019年10月,老挝地方政府派出中高级干部到湖南长沙学习,他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就是中国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经验。
从本扬的寻访、信件往来,到中老两国的合作项目和培训,这篇文章小切口、大主题,将不同国家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篇报道在老挝本地媒体和受众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不失为精准采写和传播的一个成功范例。
除了从国际角度切入,新华社关于十八洞的英文报道还立足于村庄变化,描绘普通人生活的改变。当记者得知村里“老大难”——40多岁还没有结婚的光棍施六金要结婚,马上采写了《贫穷的农村单身汉“脱单”》,定格普通人命运改变的温情时刻。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农村女性在择偶条件上有了显著改变,记者采写了《精准扶贫逐渐改变中国贫困农村女青年婚恋观》,记录了这一微妙的变化,显示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中国扶贫工作队长的一天》选取了3位比较有代表性又有特色的扶贫干部作为故事主角,展现他们的日常工作。这三篇对外稿件真实、细致、有趣,以平实的手法展现了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容易让受众理解和接受。
中国的扶贫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力和网络扶贫、消费扶贫、定点扶贫、军队帮扶、企业和社会组织扶贫、东西部协作、教育扶贫以及扶贫志愿服务活动等各个方面,有很多精彩故事,值得我们去深入采写和讲述。
创新表达 融合报道 融入国际话语体系
中国的扶贫实践日新月异,需要我们以巧妙的角度、新颖的传播手段,向海外受众充分展现。《中国日报》曾经用一个版面的图文故事讲述了河北一个小村庄的扶贫故事,而故事中,扶贫的关键词是瑜伽。尽管瑜伽与扶贫没有直接联系,却成功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篇报道讲述了张家口市张北县玉狗梁村第一书记卢文震将瑜伽与村民盘腿坐炕、拉风箱、田间劳动等动作联系起来, 设计了“农民生活瑜伽操”,另外以北京联合张家口市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为契机,村里大力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报道角度新颖,村民在田野上、炕上练习瑜伽动作的照片视觉冲击力强,引发了美国《纽约时报》、印度《星期天卫报》等海外媒体关注和跟进。
新华社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融合报道的形式应用于扶贫领域的报道。2019年下半年,新华社派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行进式融媒体采访报道小分队,深入“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其中,新华社对外部一位外籍记者跟随其中一个小分队,赴西藏、云南迪庆和怒江地区,播发了体验式报道《“洋记者”见证“世界屋脊”脱贫奇迹》。视频里,外籍記者采访了在青稞田劳作的普通农民、护林员、企业家和非遗传承人等,以普通人的故事,展现了西藏以及各省藏区力争完成脱贫目标的图景,回应外媒习惯性地抹黑和诋毁。外籍记者的讲述为报道增添了国际视野,体验式报道真实性、互动性强,在脸书、推特和优兔等平台播发后,得到网友的点赞。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则利用其电视制作和国际合作的优势,推动更多受众了解中国扶贫故事。2019年7月,CGTN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脱贫攻坚》(China’s War on Poverty)在美国公共电视网南加州电视台播出。该片由美国资深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博士撰稿,为国际社会倾听中国扶贫故事和中国声音提供了更广阔的的平台。
全面深刻 各具特色 各显神通
除报道外,主流外宣机构通过图片展、书籍、专场活动等,让更多的人对中国的扶贫有直观、深刻的感受。
2019年4月,“追寻美好生活”中国脱贫成就展在布鲁塞尔欧洲议会大厦展出,展览由国务院新闻办、吉林省政府等共同主办,40余幅照片分为国家战略、聚焦精准、合力攻坚、减贫成效、合作共享五部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普通中国人在追求幸福道路上的崭新实践。展览曾于2018年6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引起了联合国官员、访问者的关注。
新华社出版的《中国扶贫故事》一书,用100个真实、生动的案例和样本,记叙过去五年多来中国扶贫领域的深刻变化。书籍分“人类奇迹”“中国创造”“梦想成真”“全球共享”四章,讲述了中国反贫困是怎样一个壮举;中国人究竟“发明”了哪些创举来降低贫困发生率;当年贫穷之地、困苦之人,如今生存境遇得到了怎样的改善;扶贫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事,它还托举着全人类共同的进步事业。
《中国扶贫案例故事选编》(The Way Forward:Stories of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共同编纂而成,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出版,这也是国内首部由外国人执笔撰写、全面介绍中国减贫成就的英文图书。书中选取了22个有代表性的案例,介绍了中国为世界减贫贡献的智慧和方案。这些案例让更多的外国人看到、看懂了中国的减贫事业,让中国故事传播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