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快速有效发展,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一块重要拼图,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大量技术型人才,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一直被企业和社会所诟病,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所亟需解决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也变得更加的意义深远。本文将简单的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并针对如何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将就业作为根本导向的教育,其旨在培养为企业建设、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方面入手,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过于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而“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培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棘手。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随着“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工匠精神成为各行各业的追求。何为工匠精神,首先是指社会劳动者在其职业活动中所体现的职业精神、职业态度和职业观念。同时是指以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首的工匠劳动者对其生产产品的品质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对自身敬畏、对本职工作执着、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具体而言:
1 对待工作的态度严谨、一丝不苟
在工作和生产中秉承严谨、认真、细致和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及标准生产产品,不急功近利,不追求短期的利益,而是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考虑问题,保证产品的品质和质量。
2 对产品的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完美,对产品的质量永远不满足,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对自身要求严格,非常主要细节,愿意在细节上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让产品达到完美。严格执行产品的检测标准,追求产品完美和卓越的品质。在追求产品品质的过程中能够持之以恒,对工作所能处理的事情高度集中,耐心的重复工作,坚持一年如一日反复的改进与磨练,并通过不断重复,总结经验,提炼重点,不断创新改进。
3 专业、敬业的精神
为了追求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做到刻苦研究,为达到精湛的技术,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中。将工作作为毕生的事业而为之奋斗。对技术高超的匠人保持敬畏之心,并潜心好学,不断提升自身技艺。
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阶段,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需求将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为企业培养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一线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就是高职学生相较于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优势所在,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就必须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工作做好,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新一代的高素质技术劳动者。
2 工匠精神是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将就业作为根本导向的教育,其旨在培养为企业建设、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无论学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将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精神,对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有积极的作用。当前具有高素质职业精神的学生是企业追求的焦点,这些人往往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高职院校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工匠精神都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
三高職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1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匠精神
首先从思想层面上高度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组织专家学者讨论分析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中的讲话,深度解剖《中国制造 2025》。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教材的选定、实验实训的配套落实等方面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扎实的基础;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中,通过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开展主题班会等渠道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引导,使其了解“工匠精神”的真正含义,了解“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学生要树立起职业自信,通过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与需要,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在我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变过程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形成更为正确的职业态度,将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从思想上稳固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2 打造渗透工匠精神的专业和实践课堂
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将“工匠精神”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根据实际情况,把理论教学转变成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将学生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参与和自发学习。在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同时结合本行业和本专业的特点,分析该岗位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并将其作为专业教学的内容,纳入考核之中,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工匠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工匠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高职学生需要安排的实习实践,这些实习实践既能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是职业精神转为从业者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实践实习中结合专业特点,将“工匠精神”与具体的职业情景紧密关联,让学生在岗位中体验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感受工匠精神的实质和价值,并将其作为自身的信仰和追求。在实践中不断历练和强化“工匠精神”要做到:首先要重视课堂实践。在课堂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职业素养、等课堂的育人主阵地功能;其次要丰富校园实践,学校定期开展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活动。最后要拓展校外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定期校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3 聘请名师工匠授课,传承技艺
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也是践行者,其自身具备强烈的“工匠精神”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聘请校外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高超技术技能的名师工匠给学生授课。名师工匠更具有权威性,更容易让学生产生认同感,且名师工匠的技术技能更贴近生产时间,能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与企业对接。
4 塑造培育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对全校师生行为规范,道德规范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将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倡导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精神,营造注重创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文化氛围,提升全校师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提高学校的文化软实力。
结束语
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转型,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是任重而道远的,确保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输出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为了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生存,必须正确领会工匠精神的真正含义以及重要性,并应切切实实落实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担负起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晓芳.民办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18:36.
[2]刘姣瑶.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9-12.
[3]李莉.探析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J].基层教育,2019:185.
作者简介:门玉康(1989-),男,讲师,学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项目名称: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工匠精神”(18SVE048)
(作者单位:青岛工学院)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将就业作为根本导向的教育,其旨在培养为企业建设、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方面入手,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过于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而“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培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棘手。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随着“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工匠精神成为各行各业的追求。何为工匠精神,首先是指社会劳动者在其职业活动中所体现的职业精神、职业态度和职业观念。同时是指以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首的工匠劳动者对其生产产品的品质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对自身敬畏、对本职工作执着、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具体而言:
1 对待工作的态度严谨、一丝不苟
在工作和生产中秉承严谨、认真、细致和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及标准生产产品,不急功近利,不追求短期的利益,而是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考虑问题,保证产品的品质和质量。
2 对产品的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完美,对产品的质量永远不满足,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对自身要求严格,非常主要细节,愿意在细节上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让产品达到完美。严格执行产品的检测标准,追求产品完美和卓越的品质。在追求产品品质的过程中能够持之以恒,对工作所能处理的事情高度集中,耐心的重复工作,坚持一年如一日反复的改进与磨练,并通过不断重复,总结经验,提炼重点,不断创新改进。
3 专业、敬业的精神
为了追求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做到刻苦研究,为达到精湛的技术,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中。将工作作为毕生的事业而为之奋斗。对技术高超的匠人保持敬畏之心,并潜心好学,不断提升自身技艺。
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阶段,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需求将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为企业培养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一线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就是高职学生相较于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优势所在,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就必须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工作做好,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新一代的高素质技术劳动者。
2 工匠精神是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将就业作为根本导向的教育,其旨在培养为企业建设、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无论学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将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精神,对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有积极的作用。当前具有高素质职业精神的学生是企业追求的焦点,这些人往往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高职院校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工匠精神都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
三高職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1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匠精神
首先从思想层面上高度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组织专家学者讨论分析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中的讲话,深度解剖《中国制造 2025》。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教材的选定、实验实训的配套落实等方面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扎实的基础;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中,通过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开展主题班会等渠道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引导,使其了解“工匠精神”的真正含义,了解“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学生要树立起职业自信,通过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与需要,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在我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变过程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形成更为正确的职业态度,将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从思想上稳固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2 打造渗透工匠精神的专业和实践课堂
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将“工匠精神”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根据实际情况,把理论教学转变成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将学生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参与和自发学习。在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同时结合本行业和本专业的特点,分析该岗位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并将其作为专业教学的内容,纳入考核之中,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工匠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工匠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高职学生需要安排的实习实践,这些实习实践既能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是职业精神转为从业者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实践实习中结合专业特点,将“工匠精神”与具体的职业情景紧密关联,让学生在岗位中体验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感受工匠精神的实质和价值,并将其作为自身的信仰和追求。在实践中不断历练和强化“工匠精神”要做到:首先要重视课堂实践。在课堂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职业素养、等课堂的育人主阵地功能;其次要丰富校园实践,学校定期开展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活动。最后要拓展校外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定期校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3 聘请名师工匠授课,传承技艺
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也是践行者,其自身具备强烈的“工匠精神”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聘请校外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高超技术技能的名师工匠给学生授课。名师工匠更具有权威性,更容易让学生产生认同感,且名师工匠的技术技能更贴近生产时间,能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与企业对接。
4 塑造培育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对全校师生行为规范,道德规范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将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倡导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精神,营造注重创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文化氛围,提升全校师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提高学校的文化软实力。
结束语
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转型,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是任重而道远的,确保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输出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为了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生存,必须正确领会工匠精神的真正含义以及重要性,并应切切实实落实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担负起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晓芳.民办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18:36.
[2]刘姣瑶.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9-12.
[3]李莉.探析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J].基层教育,2019:185.
作者简介:门玉康(1989-),男,讲师,学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项目名称: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工匠精神”(18SVE048)
(作者单位:青岛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