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膜表面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抗黑素细胞抗体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性及亚型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使用活细胞ELISA检测了334例不同亚型及病期的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膜表面抗原IgG自身抗体。

结果

活动期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有67%检出抗黑素细胞IgG抗体,稳定期寻常型白癜风患者IgG抗黑素细胞抗体阳性率为30.3%;活动期节段型白癜风阳性率为40.54%,稳定期节段型白癜风的阳性率为21.42%。活动期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寻常型白癜风、活动期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及正常人;活动期节段型白癜风患者抗黑素细胞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人。

结论

白癜风患者体内广泛存在抗黑素细胞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机制可能在寻常型和节段型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我们从1985年起使用90Sr敷贴器治疗增生性瘢痕,并与单纯手术疗法、手术加90Sr治疗作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1948年澳大利亚人MacCallum等[1]首次在患者皮肤溃疡中发现了Mu。1961年Clancey等[2]报道了乌干达Buruli地区大宗病例后,此病便命名为Buruli溃疡,并沿用至今。此病主要流行于非洲、东南亚、拉丁美洲和西太平洋地区,已有26个国家相继报道,而西非是近10年来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地区,几乎波及到几内亚湾沿岸所有的国家。以乌干达、刚果(民)、科特迪瓦、加纳和贝宁为重灾区,某些地
期刊
目的 鉴定更多的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突变以研究EBS基因型和表型关系,为EBS的遗传咨询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A直接测序明确基因突变位点和突变方式.结果 家系Ⅰ用蛋白K14L12区存在V268D错义突变,家系Ⅱ角蛋白K5L12区存在N3295错义突变.结论 进一步证明K5/K14的L12区是许多EBS-Weber-Cockayne突变
1998年7月至1999年7月我们对淋球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阴性,仍有尿道炎症状的66例男性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感染情况,结果报道如下。
新近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证实它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致病性T细胞比角质形成细胞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而认为该病皮损的发生是基于T细胞的免疫发病机制[1,2]。1991年,Nicolas等[3]首次应用选择性的T细胞免疫抑制剂抗CD4单克隆抗体静脉内注射治疗严重银屑病,疗效良好但不良反应明显。尔后,系统应用选择性针对淋巴细胞的白介素-2(IL-2)与白喉毒素片段的融合毒素(DAB389IL-2)治疗银屑
5例女患者分别于文眉6~12个月后局部发生异物反应.自觉局部疾痒,脱屑.有2例曾用电离子治疗无效,另3例曾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或封闭治疗均无效,就诊时患接触性皮炎6个月至2年不等,检查见眉弓处有红斑或浸润性斑块,上覆干燥性鳞屑或浆液性痂皮.
期刊
银屑病为表皮增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良性增生,而恶性肿瘤为无限制的持续性增生,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它们可以伴发。为探讨它们的发病关系,现将我们收治和在有关肿瘤科室会诊的50例银屑病伴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