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画的认知、教育、审美、娱乐功能,结合当代社会的特点,提出现代社会中中国画社会功能的缺失。使读者能够认识到其问题并加以重视,并使中国画得到更好地发展,真正发挥其社会功能为社会造福。
【关键词】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中国传统绘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融汇着整个中国画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中国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当代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画除自身重要的艺术价值外,其社会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画的社会功能分为: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一、认知功能
中国画往往通过记录典型的形象反映生活,画面中所描绘的景象,可以帮助观者很好地认识社会。尤其是古代中国绘画,它的历史意义是非常大的,通过画面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生活习俗、人物特点等很多方面,从而达到认知真理、了解历史、联想现实的作用。通过欣赏战国楚墓室出土的《人物龙凤图》可以想到“楚灵王好腰细,国中多饿死”这样一种现实,作品中描绘的是一个身着宽袖长袍的女子,她的腰非常细,这很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一种审美取向。再比较唐代仕女形象和清代仕女形象,会发现在不同时期的审美取向也是大不相同的:唐代以肥为美,而清代比较喜欢瘦弱的。再比如北宋《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反映了当时社会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很好的帮助观者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因此,观者可以在这些古代中国画作品中了解到一些我们这个时代看不到的东西。
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画家在创作时应以反映社会最真实的一面为己任,做到反映客观事实,表现主观世界。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所谓前卫艺术、新思潮艺术的出现,反映的却是一些荒诞、无趣的东西。完全忽略了中国画根本的精神内涵,不再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而是以一些行为艺术作为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追求所谓的“新”“奇”,制造一些脱离中国本土文化发展的“中国形象”,从而影响一些人对世界、社会、人类本质及生活的认识和态度,起到的是消极的作用。
二、教育功能
中国画反映的是“真”“善”“美”的思想内涵,中国画作品能起到一种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也就是观者在欣赏中国画作品的过程中,通过画面所表达的内容,思想上得到教育,内心得到启迪,从而使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一件好的中国画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对社会有教化作用。比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此画是根据西晋张华所写的《女史箴》记录的一幅作品,“箴”是用来规范他人的一种文体,张华以宫中女史的口吻来规劝、教育这些嫔妃妇女修德养性,最终达到一种宣扬对圣主衷心、对神有敬心、对夫君要顺从,凡此种种女性的箴条,为了更好地去管理这些妃嫔之间的关系,顾恺之就将这个箴言用图画的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
中国画的教育功能是其很重要的一项社会功能,有责任的画家会将作品的“真”“善”“美”作为审美理想,将善恶的标准作为衡量作品的标准。画家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否则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就不会有任何教育意义。近年来一些消极、暴力、泄愤的艺术形式直接影响波及到艺术院校的学生,误导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偏离了美学思想。更有一些画家的作品,为了迎合市场、追求价值,忽略了中国画的教育功能,以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
三、审美功能
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本身就是美的,观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得到享受与满足,中国画的意义在于表现美,并使观者产生共鸣。中国画的审美功能是其他社会功能的基础,欣赏作品时观者被作品中的内容感动,使之产生共鸣,才能达到其审美功能。中国画的审美功能主要表现在能陶冶人的情操,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有助于高尚人格的塑造。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往往是通过构图、用笔、韵律、节奏及黑白灰关系来体现的,从古至今我国的绘画史上有大量这样的中国画作品。比如齐白石的作品强调诗书画印并用的形式美,强调以情寄景、以理观景、以心观景的原则。从中国画重意、重情感的抒发、重外在形式美等方面就可以看出中国画自身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功能。因此,不难看出齐白石的作品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符合中国画社会功能的主旋律。
然而一幅作品中,如果没有了美,就必然是走向相反的方向,过于模仿西方、照搬西方是行不通的。当代中国画作品中有种以丑为美的现象存在,画家将其称作“创新”,这种创新失去了“真”“善”“美”的意义,作品中的审美功能就没有了。
四、娱乐功能
观者在欣赏一幅内外兼修的中国画作品时,会从精神上得到享受,审美上得到愉悦,使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这就是中国画的娱乐功能。大多数的观者欣赏中国画作品主要是为了享受、放松,中国画作品通过作品的内容、色彩等方面使观者直观的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比起语言更具有直观性。正如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画论》中所说:“余观古之登山者,皆有游名山记,纵其文章高妙,善于摹写,极力形容,处处精道,然于语言文字之间,使人想象终不得其面目。不若画之缣素,则其山水之幽深,烟云之吞吐,一举目皆在,而得以神游期间,顾不胜与文章万万耶。”何良俊认为游记写的再好、再妙、再细致,也不如绘画形象、生动,这就是中国画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娱乐功能的一种表现。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社会中,中国画的娱乐功能给观者带来了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但与此同时,有些中国画作品却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各种抄袭、复制的作品充斥着观者的眼睛,给观者带来视觉的疲劳。这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缺失了審美的愉悦,使观者达不到放松身心的作用。
结语
中国画作为中国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画的价值就体现在它是通过画家的艺术创作活动将社会中美的一面展现出来,再通过观者的欣赏过程使观者认识到美,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认知、教育、审美的社会功能。这足以证明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当代中国画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好中国画最本质的含义,发挥其强大的社会功能,不能使中国画的社会功能失去其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兆复.中国画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彭德.中国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关键词】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中国传统绘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融汇着整个中国画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中国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当代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画除自身重要的艺术价值外,其社会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画的社会功能分为: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一、认知功能
中国画往往通过记录典型的形象反映生活,画面中所描绘的景象,可以帮助观者很好地认识社会。尤其是古代中国绘画,它的历史意义是非常大的,通过画面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生活习俗、人物特点等很多方面,从而达到认知真理、了解历史、联想现实的作用。通过欣赏战国楚墓室出土的《人物龙凤图》可以想到“楚灵王好腰细,国中多饿死”这样一种现实,作品中描绘的是一个身着宽袖长袍的女子,她的腰非常细,这很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一种审美取向。再比较唐代仕女形象和清代仕女形象,会发现在不同时期的审美取向也是大不相同的:唐代以肥为美,而清代比较喜欢瘦弱的。再比如北宋《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反映了当时社会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很好的帮助观者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因此,观者可以在这些古代中国画作品中了解到一些我们这个时代看不到的东西。
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画家在创作时应以反映社会最真实的一面为己任,做到反映客观事实,表现主观世界。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所谓前卫艺术、新思潮艺术的出现,反映的却是一些荒诞、无趣的东西。完全忽略了中国画根本的精神内涵,不再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而是以一些行为艺术作为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追求所谓的“新”“奇”,制造一些脱离中国本土文化发展的“中国形象”,从而影响一些人对世界、社会、人类本质及生活的认识和态度,起到的是消极的作用。
二、教育功能
中国画反映的是“真”“善”“美”的思想内涵,中国画作品能起到一种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也就是观者在欣赏中国画作品的过程中,通过画面所表达的内容,思想上得到教育,内心得到启迪,从而使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一件好的中国画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对社会有教化作用。比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此画是根据西晋张华所写的《女史箴》记录的一幅作品,“箴”是用来规范他人的一种文体,张华以宫中女史的口吻来规劝、教育这些嫔妃妇女修德养性,最终达到一种宣扬对圣主衷心、对神有敬心、对夫君要顺从,凡此种种女性的箴条,为了更好地去管理这些妃嫔之间的关系,顾恺之就将这个箴言用图画的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
中国画的教育功能是其很重要的一项社会功能,有责任的画家会将作品的“真”“善”“美”作为审美理想,将善恶的标准作为衡量作品的标准。画家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否则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就不会有任何教育意义。近年来一些消极、暴力、泄愤的艺术形式直接影响波及到艺术院校的学生,误导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偏离了美学思想。更有一些画家的作品,为了迎合市场、追求价值,忽略了中国画的教育功能,以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
三、审美功能
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本身就是美的,观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得到享受与满足,中国画的意义在于表现美,并使观者产生共鸣。中国画的审美功能是其他社会功能的基础,欣赏作品时观者被作品中的内容感动,使之产生共鸣,才能达到其审美功能。中国画的审美功能主要表现在能陶冶人的情操,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有助于高尚人格的塑造。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往往是通过构图、用笔、韵律、节奏及黑白灰关系来体现的,从古至今我国的绘画史上有大量这样的中国画作品。比如齐白石的作品强调诗书画印并用的形式美,强调以情寄景、以理观景、以心观景的原则。从中国画重意、重情感的抒发、重外在形式美等方面就可以看出中国画自身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功能。因此,不难看出齐白石的作品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符合中国画社会功能的主旋律。
然而一幅作品中,如果没有了美,就必然是走向相反的方向,过于模仿西方、照搬西方是行不通的。当代中国画作品中有种以丑为美的现象存在,画家将其称作“创新”,这种创新失去了“真”“善”“美”的意义,作品中的审美功能就没有了。
四、娱乐功能
观者在欣赏一幅内外兼修的中国画作品时,会从精神上得到享受,审美上得到愉悦,使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这就是中国画的娱乐功能。大多数的观者欣赏中国画作品主要是为了享受、放松,中国画作品通过作品的内容、色彩等方面使观者直观的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比起语言更具有直观性。正如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画论》中所说:“余观古之登山者,皆有游名山记,纵其文章高妙,善于摹写,极力形容,处处精道,然于语言文字之间,使人想象终不得其面目。不若画之缣素,则其山水之幽深,烟云之吞吐,一举目皆在,而得以神游期间,顾不胜与文章万万耶。”何良俊认为游记写的再好、再妙、再细致,也不如绘画形象、生动,这就是中国画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娱乐功能的一种表现。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社会中,中国画的娱乐功能给观者带来了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但与此同时,有些中国画作品却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各种抄袭、复制的作品充斥着观者的眼睛,给观者带来视觉的疲劳。这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缺失了審美的愉悦,使观者达不到放松身心的作用。
结语
中国画作为中国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画的价值就体现在它是通过画家的艺术创作活动将社会中美的一面展现出来,再通过观者的欣赏过程使观者认识到美,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认知、教育、审美的社会功能。这足以证明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当代中国画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好中国画最本质的含义,发挥其强大的社会功能,不能使中国画的社会功能失去其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兆复.中国画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彭德.中国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