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的教育界,提得最多的恐怕要数新课标了。教师应利用新理念、新观点采取有效方法指导学生完善自己的数学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标 情境氛围 评价
新课标指出,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里所谓的“现实”既可以是学生在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的直观性层面上的现实状态,也可以是学生在其他学习途径中思考或操作的思维层面上的现实状态。对处于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心理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现实”的含义是不同的,选取有关“现实”素材和创设有关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差异性与层次性,从而准确把握学生认知冲突的临界点。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情境的创设、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及评价等三方面,提一点初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为数学课搭建“软件工程”
数学的学习必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吸引学生投入,这成为在新课标下一线教师们投身课改所追求的潮流与时尚。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应创设哪些情境呢?
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怎样打电话省钱?”“压岁钱怎样花?”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可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也可将问题情境活动化,确保每个个体的有效参与。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
2.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铺地砖问题”等,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有的问题情境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可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观察、思考。如:组织学生到商店观察购物情况后,回到教室开展角色游戏“小小商店”,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活动中掌握四则运算知识。
3.创设大课堂情境。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使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如“分数”问题,在课后可以让学生去超市调查、寻找有关的分数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际,调查了解有关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
二、 评价体系的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纲要的学习,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课堂学习中的过程评价。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过程,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投入地学习,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我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参与度、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表现、合作能力的强弱。为此,我会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测查。我设计了很多奖项,如智慧奖、口才奖、巧手奖、工整奖、进步奖、能手奖,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有精彩发言,发给口才奖,如果他的思考方法有创意,发给智慧奖,作业工整,发给工整奖……这样一来,既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以不同方面肯定了他们的成绩,考察了他们课堂的参与度、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
2.作业中的过程评价。教育心理学证明:学习必须获得信息的反馈,没有反馈的学习收效甚微,甚至无效;而反馈愈及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愈浓,学习效率就愈高。在布置完课堂作业后,我总是手握红笔,在学生间巡视,对学生做对的题目及时打上“√”,对学生在作业中有进步或有创造性的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在批改作业时我采用了分步评价法,即不只看最后结果,而注重看学生的做题过程和思维过程,学生的作业如果表现突出,如字迹工整、满分、有进步、解出了难题,我都让他们到学习组长那里去加分。期末,对作业总加分的前几名给予奖励。在作业批改中,我借鉴作文课给学生作文写评语的教法,在学生作业的精彩或疑问处经常加以批语提示,比如:你真聪明!你的解法很妙!做得真好!再把字写大一些就更好了!或者随手画几个“五角星”。
总之,《新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正确评价中得到肯定、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使自己在各方面都不断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标 情境氛围 评价
新课标指出,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里所谓的“现实”既可以是学生在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的直观性层面上的现实状态,也可以是学生在其他学习途径中思考或操作的思维层面上的现实状态。对处于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心理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现实”的含义是不同的,选取有关“现实”素材和创设有关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差异性与层次性,从而准确把握学生认知冲突的临界点。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情境的创设、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及评价等三方面,提一点初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为数学课搭建“软件工程”
数学的学习必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吸引学生投入,这成为在新课标下一线教师们投身课改所追求的潮流与时尚。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应创设哪些情境呢?
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怎样打电话省钱?”“压岁钱怎样花?”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可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也可将问题情境活动化,确保每个个体的有效参与。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
2.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铺地砖问题”等,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有的问题情境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可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观察、思考。如:组织学生到商店观察购物情况后,回到教室开展角色游戏“小小商店”,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活动中掌握四则运算知识。
3.创设大课堂情境。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使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如“分数”问题,在课后可以让学生去超市调查、寻找有关的分数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际,调查了解有关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
二、 评价体系的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纲要的学习,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课堂学习中的过程评价。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过程,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投入地学习,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我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参与度、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表现、合作能力的强弱。为此,我会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测查。我设计了很多奖项,如智慧奖、口才奖、巧手奖、工整奖、进步奖、能手奖,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有精彩发言,发给口才奖,如果他的思考方法有创意,发给智慧奖,作业工整,发给工整奖……这样一来,既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以不同方面肯定了他们的成绩,考察了他们课堂的参与度、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
2.作业中的过程评价。教育心理学证明:学习必须获得信息的反馈,没有反馈的学习收效甚微,甚至无效;而反馈愈及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愈浓,学习效率就愈高。在布置完课堂作业后,我总是手握红笔,在学生间巡视,对学生做对的题目及时打上“√”,对学生在作业中有进步或有创造性的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在批改作业时我采用了分步评价法,即不只看最后结果,而注重看学生的做题过程和思维过程,学生的作业如果表现突出,如字迹工整、满分、有进步、解出了难题,我都让他们到学习组长那里去加分。期末,对作业总加分的前几名给予奖励。在作业批改中,我借鉴作文课给学生作文写评语的教法,在学生作业的精彩或疑问处经常加以批语提示,比如:你真聪明!你的解法很妙!做得真好!再把字写大一些就更好了!或者随手画几个“五角星”。
总之,《新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正确评价中得到肯定、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使自己在各方面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