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上的三座桥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elo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王家庄进入澜沧江
  
  我家与澜沧江仅一山之隔,但农村孩子从没有机会与闲暇偷偷翻过山梁外出探访。除了读书,平时就在田边地角挥汗或到山坡上砍柴。直到参加工作,我才在去保山的路上,看见鲜活于地图之外真正意义上的澜沧江,并用一个桥墩的距离,于瞬间,经永保桥走马观花地领略了它气势磅礴的风采。
  结缘之后,我便从不同地段多角度地与澜沧江相遇过。无论是上游的云龙旧州,下游的西双版纳,或是中游的漫湾电站,它都曾以不同的姿态和风貌展现在我的眼前。
  有人说,澜沧江像一条巨鞭,被造物主深深抽打进青藏高原和滇西大峡谷之中,因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沿岸很少有人能用江水灌溉农田。其实,澜沧江不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电力资源,还用纵横交错的支流,给两岸广袤的大山和土地带来了温润的气候,养育出丰富的物产。
  这次,我们跋山涉水的目的是到杉阳镇锁水阁外的王家庄。王家庄就坐落在澜沧江东岸险峻雄奇的打鹰山下一块被大江随意抛出的月牙形土地上。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临江的一面仿佛刀削斧砍般陡峭,其上满是高大的龙竹和苦连理树。10多户人家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山傍水,世代耕耘劳作,以出产生姜、稻谷、甘蔗、柑橘而闻名远近。人们的生活说不上富裕,却也自给有余。
  到王家庄只有一条窄窄的山径,蜿蜒而陡峭,进出必须依此道盘山而行,别无它途。王家庄人正是沿着这条一村专用的羊肠小道,将丰富的物产驮出大山,再换回所需的物品。这里离集市虽有几十公里,却也能接受到手机信号和外部信息,也能用锁水阁电站发的电加工农副产品和收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这里的地面卫星接收器,每天像山民的肺一样呼吸着外面的讯息。难怪一起来采风的一位朋友会感慨万千,说这儿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个最适宜人居的地方。其实,这里的人们日日枕青山而眠,卧秀水而居,头顶湛蓝高远的天,丰衣足食于天地之一隅,又与外面的世界息息相通,应称之为“世内桃源”才对。
  时值夏日,河谷地段气候炎热。从王家庄归来的路上,我沿一个沙石堆砌的浅滩,趟着冰凉的清澈江水,进入到澜沧江的一片开阔水域之中。
  坐在江中的一块大石头上,眺望上游百米之外的江水,银花雪浪滚滚而来,近前的江流却悠缓平稳。踏浪而上,转瞬间,我的思绪闪电般奔突到有着大量冰川和永久积雪的高原。那是青海的唐古拉山脉。在那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落雪成冰,冰融为滴,聚滴成涓,形成扎曲、吉曲两条在大地上匍匐而行的小河。当它们在西藏的昌都汇合后,便向东南流人云南,共举上书“澜沧江”的猎猎旌旗,一路狂奔而下,纷纷纳入■江、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等支流,成就水族霸业。进入云南后,澜沧江湍急的水流在横断山脉的千里深谷中左冲右突,留下密布的礁石和众多险滩,形成两岸高山对峙、坡陡险峻的V形峡谷。这一地带,林木茂密,崖上常有白瀑飞挂,正如俗语所说:“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险”。
  经过千里奔袭,澜沧江水依旧带着雪花的体温,用清凉的唇亲吻着我的双脚和插入水中的手指。抚摸清澈的流水,我的目光伴随着它悠悠的波纹,漫漫走远。
  突然,我随水穿梭的目光在西双版纳地界顿了一下,原来是碰到了虎跳石。到了虎跳石,江面渐收,最窄处仅20米左右。此处,岸边奇石嶙峋,绿水青山掩映着灰瓦红墙,江水汹涌澎湃。
  纵贯云南西部,从西双版纳南部出境后,澜沧江从此改称湄公河。正是大胆走出国门的实践,使得澜沧江成长为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大河。不但毅然做了老挝、缅甸的界河,还蜿蜒于老挝、泰国和柬埔寨境内,并在越南南部平静地流入南海,汇入广阔浩荡的太平洋。至此,澜沧江已从涓涓细流壮大成为亚洲第三大河,世界第六大河,全长4880公里。其多年平均年水量约640亿立方米,为黄河的1.2倍。
  由于流经区域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澜沧江水系孕育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淡水鱼类生态系统。整个流域已知鱼类多达1700多种,鱼类多样性在世界大江大河排名中名列第二,仅次于亚玛逊河流域。2000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确定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淡水鱼类生态区域之一。其淡水鱼类年捕获量高达180万吨,价值14亿美元,为世界上最大的内河淡水渔业。这些鱼类资源维持着生活在整个流域内20多个民族65000000人的生计,他们同饮一江水,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其鱼类资源中包括目前已经高度濒危的鲶鱼、伊洛瓦底江豚,以及其他极具商业价值的常见鱼类:倒刺鱼、淡水鲨、黄貂鱼、面瓜鱼、红尾巴鱼等。除此之外,该流域还有其他丰富的水生物种,例如暹逻鳄、淡水龟、蚌类等,以及大量以鱼类为生的水鸟。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珍贵稀有的动物,共同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完美画卷。
  慢慢收回远游的目光,整理身心,我真切感受到澜沧江这条母亲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繁荣与实惠。人们利用澜沧江在云南境内上下游落差达1700多米这个优势,梯级开发了漫湾、小湾、功果等大型水电站,不断向外输送出光和热。就连我所栖居的永平县城的全部生产生活用电,也都是来自于澜沧江的小小支流■江。我和众乡亲,一直生活在澜沧江的哺育与恩泽中,并为自己能生活在紧挨天堂的大峡谷干干净净的山水中,感到由衷的幸福!
  
  寻访霁虹桥
  
  能同几位摄影记者到巍巍横断山脉中的杉阳古镇采访,非常高兴,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到杉阳。在这之前,有关杉阳和从杉阳鱼贯而过的这条著名西南丝绸之路的文章,我已拜读过许多,它们为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令人景仰。
  今天要看的霁虹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铁索桥,距县城60多公里。
  一行人扛着摄像器材,踩着被马蹄和千年的风雨打磨得无比光滑的路石,在滇西红峡谷中沿博南古道旧迹,从杉阳向西进发,穿岩洞、跨凤鸣桥、过弯子村,一步步逼近目的地。
  走在残缺不全的石砌的古驿道上,气喘如驴的我们仿佛已触摸到了历史激荡的脉搏,一个个感慨万千。攀爬中,正当挥汗如雨、无比焦渴的时候,向导指了指前边,说:“这叫和尚水井”。我们便紧握手中的矿泉水空瓶,一拥而上。在这干焦如焚的山梁上,得此甘泉,我多少为自己,也为曾经跋涉在生命苦旅中的马帮和先人们,寻找到了一丝清凉的慰籍。喝过水,用井边的木瓢舀水洗了手和脸,添满矿泉水瓶,歇歇脚,每个人都有种脱去凡尘的空灵,增添了重新上路的勇气与信心。
  过了和尚水井,紧走几步,转过弯,前面有一牌坊矗立在道上,上书“觉路遥远”四字,据说为康熙皇帝手书,的确不同凡响。跑过去看看另一面,却是“雄关耸峙”。当向导告诉我们这儿叫“江顶寺”时,我们看到了一处废墟,灰色的残砖断瓦中依稀绽出了青翠的玉米苗,旁边还有一片柑橘树正吐着白花、挑着青果。
  离开江顶寺,沿着九曲十八盘的陡峭山路直下,我们好像被升降机从数千米的高空,垂直投降到了老早就已看到的澜沧江边上。
  宽阔而汹涌澎湃的澜沧江上,那座曾经飞架两岸的霁虹桥,是这条古驿道上的咽喉。古为舟筏渡口,西汉时称兰津古渡,东汉曾流传“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的歌谣。在南方丝绸之路出现之前两世纪,从四川西昌起,经云南姚安、下关、保山,进入缅甸、印度等国的“西南丝道”就已形成。此处东汉永平年初架起藤篾桥,元贞年(1295年)改架木桥,得名霁虹桥;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改建铁索桥,清康熙年间重修。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曾派30余架飞机在霁虹桥上空轰炸,因地势险要,古桥得以幸免。据1981年实测,霁虹桥总长113.4米,净跨径为57.3米,桥宽3.7米,由18根铁索链悬吊两岸,上铺桥板。两岸桥墩用条石砌成半园形,墩上建有关楼和过亭。桥东原有武候祠、玉皇阁,桥西有观音阁、古堡、御书楼等古建筑。可惜,这一切均已毁于1986年那场巨大的泥石流,现只剩12根每扣粗长如手臂,固定在埋入地下几米深的铁铸万年桩上的铁链,各自凄清地沉浸在滔滔江水之中。
  遥望对面保山地界的江岸,那里还残留着一间满是沧桑的过江阁。阁后壁立如刀削斧砍的百丈石壁上,有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刻,字大盈尺,风骨高古,雄浑遒劲,隶、草、楷书各体皆备。其中书写于清康熙癸未年间的“霁虹桥”3字,幅高1.27米,宽3.4米,体壮气足,分外醒目;书于明代成化年间的“西南第一桥”,笔力雄健,颇有气魄;还有督学使吴鹏的“沧水飞虹”;乾隆年间的“悬崖奇渡”;康熙年间的“天南锁钥”;明嘉靖年间的“壁立万仞”等均古意苍苍,华美壮丽,各具风采。
  望望那些离地数丈的大字,再看看浸入激流白浪中的铁索,耳畔有伴和着雄浑的古歌与吆喝的锤錾之声从远古传来。
  下山不轻松,返回就更吃力了,那盘旋的路径让人三步一歇、汗如雨淋。到半山腰时,天已黄昏。低头看千米之下澎湃东流的澜沧江水,已是十分地悠闲平静,只有那千军万马怒吼一般的涛声,仍清晰入耳、慑人心魂。不知什么时候,头顶有人掐亮了几盏灯火,那光明恍如浩瀚天际的明星,星月同辉。仰望高处,竟有巨人般的两个钢架,将粗壮硕大的5根电线拽过峡谷,爬上对岸数千米高的险峻山梁,再伸展向云雾缭绕的远方,为那里的人们送去光和热。
  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小湾水电站的蓄水,那汇聚了各代名家才思慧想的摩崖石刻,将从我们的视线里彻底消失,并埋没成人类历史新的隐痛。
  
  重访功果桥
  
  少时便听说澜沧江上有座功勋卓著的功果桥,后来去云龙县旧州镇途经功果村时,终于认识了它。
  驾车自永平县城北行12公里经龙门乡,过李子树村,不久就到了云龙县宝丰乡的大栗树村。由此沿■江南行8公里,便可见■江之上有一座结实稳固的草绿色“小铁桥”。它是1940年建成通车的云南公路史上的第一座钢桁结构桥,曾为保持国际抗日运输线的畅通,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过桥再向南走1公里,便见一钢索吊桥在江面上凌空飞渡,它便是于1938年建成的云南省境内横跨澜沧江的第一座公路桥——功果桥。
  功果桥架设在■江和澜沧江汇流处澜沧江一侧上方的古功果渡口上,地处滇缅公路咽喉,抗日战争时期所有的国际援华物资均经由此桥进入内地。
  功果桥设计载重7.5吨,桥塔采用砌石拱型门式,高7.75米,桥台纵向中距88.55米,横向中距3.8米,主索为直径35毫米麻心钢索8根,设直径38毫米圆钢吊杆55对,杆距1.53米,纵横梁全用木材,行车道净宽3米。当时所用器材均向美国桥梁公司定购,经缅甸运入。因滇缅公路尚未开通,器材进入国境后全靠人背马驮转运。钢索既重又长,不能切断分运,只好将其成盘展开,每隔4米绕成直径约1米的圆圈,用铅丝扎紧,在圆圈内穿入抬杠,由两个人前后抬一圈前行。一根数百米长的钢索就是用这种“一条龙”的方式,从国界起脚,沿着崎岖山路运至澜沧江边的,其艰险难于言表,其智慧令人叹服。
  功果桥建成后,日寇妄图阻断我国唯一的西南国际通道,开始对长不过百米、宽不过4米的功果桥进行大规模长期空袭轰炸。在短短5个月时间内,日军共出动飞机192架次,猛烈轰炸了14次,投弹数千枚,致使功果桥数次重创,几近被毁。其间,为配备防控设备,当局决定在功果桥东山抢修一条高炮路。高跑路起点选在云龙县大栗树村,终点为功果村东山顶,全长18公里。此路原有小道,被山水冲刷后已经崩溃,人马难行。后由云龙和永平两县民众共投24万个工日,历时3月,苦战修成,车炮运行得以通畅。东山顶布设了防空高炮阵地后,击毁过一些炸桥飞机,为此日军不得不停止对功果桥的袭击。同时,得益于当时维护功果桥和澜沧江两岸公路的永平第四工程段83人组成的“功果桥工队”,还有保山民工5000人,永平、云龙、昌宁石工1200人作坚强后盾,冒死顶着日军的狂轰滥炸,用血肉之躯昼夜抢修桥梁、公路,维护了抗日动脉血线的通畅,确保反侵略战争的军火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事实证明:滇缅公路是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功果桥是炸不断的钢索桥。
  功果桥的畅通,保证了10万中国远征军深入缅甸作战的军需给养。想当年,盟军史迪威将军和中国军队卫立煌、宋希濂等将军,均在弹痕累累的功果桥畔拍照留念,这使得功果桥永远生辉于战争史册。
  战争的硝烟在脑际一晃而过,历史的疼痛沉寂于心底。伫立江岸,但见攀枝花欣欣向荣、一片火红;一江碧水在蓝天白云下、巍巍青山中,承接起一种不屈的精神,悠悠南流……岁月沧桑,斗转星移,半个多世纪悄然而逝,功果桥带着当年战争的创伤,依然坚强地横卧在澜沧江上,迎接着我驾车驶过。车轮到处,桥面渐低;车过桥起,动荡如浪;车似舟行,令人心惊。
  叫人遗憾的是,随着小湾电站的蓄水,承载过诸多伤痛与历史辉煌的功果桥,连同所有旧迹,必将永久沉寂于江底。这让人禁不住从桥身想到人身——人生非为自己,历史决定命运,惟融入时代和民族大众者,最为快乐英明,能获长久生机。正如功果桥消失后,人们却不会把它轻易忘记!
  值得庆幸的是,作为功果桥水电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的新功果大桥已连通两岸,建成通车。新功果大桥全长243米,主跨160米,桥面宽度达14.25米,既现代,又宏伟,每天继续着老功果桥未尽的事业。
  
  探访永保桥
  
  听说小湾电站建设完工在即,不久,永保桥将葬身澜沧江江底,我便想去探望它一下,就像拜访不久于世的老朋友。
  说是老朋友,一点也不过分。15年前,我曾在桥头人家吃住过半月,做那家姑爷的驾驶师傅。后因家中有事急急辞职,便没好意思收主人殷勤递上的几百元钱。那时,每日早出晚归,工作十分劳累,但我总会在睡前到桥上看一看夜色中滔滔不绝的江流,看灯光或月影倒映其中的美妙,并夜夜枕着涛声酣然入眠。在这前后,我还无数次地从这桥上呼吸着、思考着往来过。数十年来,永保桥一直充当着永平通向外面世界的一个门户。
  2009年7月12日,星期天,有阵雨,我和妻吃过早饭便驾摩托出发,去了却我心中的夙愿。
  不想,从永平县城出发,经40公里风雨兼程,却只看到滚滚洪流之上巍峨矗立的新永保桥。它不认识我,它是老永保桥英武俊俏的儿子,那老桥已在7月1日下午的一声巨响中粉身碎骨、飘飘仙逝——我深为自己的迟到痛悔不已。
  永保桥是320国道横跨澜沧江、连接永平和保山两地的重要通道,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建筑风韵,曾经是澜沧江上的一大人文景观。桥身长162米,为柔性纵梁下承式肋拱桥,造型优美,是云南唯一一座用此构架架设的桥梁,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建成。那时我刚满3岁。如今,承载着一代交通人梦想的主桥梁,在通行38年之后,顺利完成历史使命,瞬间隐遁于虚无之中。从3岁起,走过38年人生旅途的我仍感觉自己年富力强,还有许多事能做。按理,一座桥梁的寿数远远大于一个人,可讲求实用的人造就了它,便也能分分钟叫它毁灭。
  思绪万千地来到波涛汹涌的澜沧江畔那曾经的永保桥头,一堵白墙拦住去路,上书“桥梁拆除,禁止通行,严禁打捞,违者后果自负!”几个血淋淋的大红字,似乎在说“刑场在此”。仿佛从远方赶来奔丧的亲人,慌忙停好摩托车,我呼天抢地奔向江边。
  岸边,到处是破碎的水泥构成的肌肉块,一根根粗细不等的骨骼似的钢筋直指天穹。肯定是它戳痛了前来赴约的风,刚刚见晴的天空再次飘起细雨。一块巨大而残损的桥面扑在江中,任洪流滚滚,仍从浪中仰头望向西岸残留的桥墩。那桥墩顶端撒下一束钢筋,像女人披散的头发垂进江流。见此惊心动魄的一幕,我内心不禁涌起一股悲凉,为这桥的爱意,为这桥的不舍与坚守!是的,这桥从没离开江流去过外地,曾经的存在却于瞬间消失,除了风,再没有人畜和机械能够从它隐形的身上通过。
  匆匆拍了些照片留念,我和妻逃也似的走了。经过老桥上游200米处的新桥时,我在心底默默向老桥祝福:兄弟,一路走好,大家一定会好好善待这座因你而生的新桥!
  【作者简介】叶华荫:种字的农民,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上千家报刊发表过小说。作品入选多种选本,或被文摘报刊选用,或用作中小学作文拓展训练范文,并多次获得全国征文奖。出版有诗集《每一滴水里都有一个太阳》、散文随笔集《花会芬芳》。
  
  责任编辑 左家琦
其他文献
某晚。在洱海母亲起伏波动的梦船上  洱海月给我讲了一个有关上关花的故事  (我想这故事属于仙版,否则怎么不见文字 记载?)  大慈大悲的观音老母云游到大理上关  完全被绝美的苍洱风光所震慑  观音从净瓶里取出甘露  洒到一棵叫“十里奇香”的树上  这棵因思凡被贬到上关的奇树  瞬间就开花了  花朵硕大雪白  花香弥漫  整个中国都闻到了  滇西大理,从此成为中国  花开四季的神奇大花园  年年岁岁
期刊
时间:2010年8月3日  地点:大理州文联会议室  话题:大理曲艺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主持人:王晓云  谈话人:郭晓梅 大理州曲艺家协会主席   赵 成 大理州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大理金梭岛村主任  李 丽 大理州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大本曲海东腔传人  王晓云:白族的曲艺一直以来都是最能体现白族文化特质的,《五朵金花》至今仍传唱不衰。白族曲艺走到今天,队伍是个什么状况?困难是哪些?出路在哪里?
期刊
晓雪是著名的白族诗人、评论家、散文家。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晓雪选集》,涵盖了他在诗歌、散文创作和文艺评论的主要作品,展现了晓雪在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的巨大成就,也让我们可以集中地进入这位吸纳着他故乡苍山洱海的乳汁和新中国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的审美世界。  6卷本的《晓雪选集》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文学宝库。晓雪从文艺评论走进作家队伍,他大学的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不仅是研究著名
期刊
村中的老树倒了。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突然像被什么扯了一下,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迅速涌上心头。  老树倒了。那个名叫雄鲁么的彝家山寨中最大的古树倒了。  老树下的泉水、小学校、小商店,还有古庙,一下子全都失去了荫凉的庇护,那一片曾经绿意盎然、鸟儿悦鸣的空间,突然就显得格外空乏和茫然。  听村中的老人讲,老树栽种于清朝末期,到现在,它已经给山村带来了一百多年的荫凉和灵气。老树所生长的地方,是村子的
期刊
生活中,最让人心灵感到安宁的是小巷上空直指蓝天的飞檐,和飞檐下清一色土墙瓦顶的古民居院落。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后,它们仍以最朴素最本色的姿态,守望着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像一种割不断理还乱的乡愁,轻轻停泊在人们的视野里。   古树、古庙、古塔、古桥、古木雕、古壁画……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巍山,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岁月与历史的妙手偶得,经得起各种目光的“挑剔”。而那些飞檐下的院落,更如上苍挥动如
期刊
一般情况下,神在人的心目中无所不能。但这只能在有神论者的心目中成立,对于那些真正的无神论者,有关神的任何传说都只能是传说。信神的人心必善,如果信得深到一定程度,对神的祈求反倒减少。这是一个心灵的净化过程,信得深了就通“神道”了,祈求得太多会成为罪过。  白族人信奉本主,每个村镇都建有本主庙,而且还有属于本主的节日。在此之前白族人并不把本主称作本主,都称某某老爷,称为本主的历史不会超过100年。本主
期刊
一    大理“赵氏诗人之家”是清代中后期太和县(今大理)以赵廷玉为主形成的白族诗人家庭。赵廷玉和周馥夫妻俩是诗人、和赵廷枢是兄弟诗人、和长子赵懿、三子杨载彤是父子诗人、和祖父赵允晟是祖孙诗人,这是一个夫妻、兄弟、父子、祖孙都成为诗人的特殊家庭。  “诗人”,在人们的印象中,都应该如同李白一样,具有豪放不羁的性格,浪漫多彩的生活。我们会有很多的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家庭?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期刊
在这世上有许许多多的“院长”,我相信,没有一个院长比他更小。  他是漾濞县鸡街乡敬老院的院长,名叫韦士昌,1952年生,属龙,今年58岁。敬老院位于鸡街乡新寨村,距乡政府7公里,是漾濞县唯一的乡级敬老院。敬老院始建于1986年,那时候,新寨村还是小乡,在敬老院的大门上方,至今挂着一块木匾,上面写着“新寨乡敬老院”。当时,敬老院实行的是各村按各自入院的五保户人数送粮供养,后来才逐渐改成由国家统一供养
期刊
雷平阳,1966年秋生于云南昭通土城乡,现居昆明,供职于《滇池》编辑部。曾出版《云南黄昏的秩序》、《我的云南血统》、《雷平阳诗选》、《云南记》、《风中的群山》、《普洱茶记》、《像袋鼠一样奔跑》等作品集。  2004年5月获第二届华文青年诗歌奖、2005年11月获第三届“茅台杯”人民文学诗歌奖、2006年获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年度青年作家奖、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6年度诗人”,2009年获
期刊
2010年正月初三,浅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轻云,桔黄的阳光倾泻在群山之巅,如黄绸一般暖暖地铺洒在山间的坝子里,柔软温和。安宁静谧的剑川沙溪寺登街上,懒洋洋的人群移动。比之平日的寂寥,春节的寺登街涌动着少有的热情。即便如此,这里依然显得闲适而安静。驻足、翘首、徘徊、漫步的人们不敢惊动这条古街的梦。无论是来自异域的欧美游客,还是来自喧嚣之境的城里人,或是闲逛的村人,此刻好像都已修练到家,淡定、安详、欢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