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低年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将为以后的阅读奠定扎实的基础。将现代多媒体手段与朗读教学结合,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朗读教学,将给学生以更直观的体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增强学生的语感。要形成低年级有效的书声琅琅课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朗读的训练指导工作。
1 激发兴趣,保证充足的朗读时间
教师总认为低年级的学生需要重复的讲解,长时间的朗读难以维持学生的课堂兴趣而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由此引发的充斥于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满堂灌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5分钟,而在有的课堂中,学生朗读的整体时间却连10分钟都不到,朗读这一方式的运用往往是来去匆匆,仅是走过场而已。殊不知低年级学生更需要在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增强领悟能力。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摒弃那些繁琐的课文分析,高度重视课文的诵读,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朗读时间。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及接受能力较弱的问题,在低年级的朗读训练中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做到由易入难——将课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和图片或者视频结合起来,借助多媒体出示画面,低年级的学生看到各色的图片一下子来了兴趣,促使他们愿意保持朗读的注意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乡下孩子》一课时,先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的词语,并且给词语配上相关的美美的背景图,学生来了兴趣,愿意把这些有着美美背景图的词语一遍一遍地读好。在读好词语的基础上,笔者再出示课文段落。为了让学生能保证充分的时间更流利地读课文,笔者给课文的每一自然段配上了相关的卡通图,于是当学生看到这些充满童趣的图片之后很高兴地读起了课文。尤其当看到出示的“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配套的图片之后,学生都被图上小猪圆圆的肚子逗乐了,更起劲地一遍又一遍地读起了这句话。
利用多媒体辅助低年级朗读训练,让学生增强朗读兴趣,多次读课文,增加了与课文对话的机会,保证了学生充足的朗读训练时间,使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2 多种形式促进朗读有效性
在低年级课堂中,不少教师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但朗读训练的效果却不好。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寻求有效的朗读训练。首先就要避免出现朗读形式的单一。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偏爱指名让学生个人读或者全班齐读的方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在这种单一的朗读形式下,低年级学生没多久就丧失了朗读的积极性,仅有个别学生在为课堂“撑场面”,完全没有达到朗读训练的效果。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性,教师在朗读训练中应追求不同的训练形式,包括传统的教师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分小组读、教师引读、分角色朗读……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借助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增加朗读形式的多样性。
例如,笔者在教学《快乐的节日》一课时,努力地尝试综合运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把这篇活泼快乐的课文读好。笔者请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各朗读一小段,以此来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并帮助学生相机正音,请男女生赛读课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篇课文也是一首童谣,于是笔者借助多媒体把这首童谣放给学生听。听着朗朗上口的曲调,学生惊异地发现这篇课文竟是一首这么好听的童谣,一下子来了精神,再读课文的时候马上兴致高涨。而教学古诗时,笔者发现学生难免把古诗读得有如机关枪,缺乏“古诗味”。这时,在学生已经把古诗读熟的基础上,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配上点儿轻柔的音乐,学生读古诗的声音也会变得轻柔动听起来。综上,多媒体辅助也是朗读多种形式的一种,善加利用,多媒体更将大大促进朗读训练的有效性。
3 重视情感体验
不少低年级课堂朗读训练指导方法单调机械,教师常常会在请学生朗读时告诉学生“请把××的感情读出来”,甚至有教师机械地告诉低年级学生哪里要读重音,哪里读轻一些。诸如此类的朗读指导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当低年级学生听到类似的指导时,只会机械地把朗读声音提高或降低,往往达不到教师所期望的朗读效果。
在教学《大禹治水》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一段洪水视频,视频中所描绘的正是滔滔洪水冲毁家园,人们无家可归的情景。学生看了都被洪水的可怕震撼了,自然而然课文就读得带上了感情,并不需要再机械地提醒学生要读得高兴,要读得响亮了。同样的,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由于学生不了解泼水节的情景,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泼水节的情景,这段视频里欢乐的情景感染了学生,学生就能把这篇课文读好了。
总之,在低年级的课堂上要想法设法抓好朗读训练,在保证学生充足朗读时间的基础上辅以多媒体技术,采取多种朗读方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让课堂充满读书声,让朗读训练成为个性化的课堂常规活动。
1 激发兴趣,保证充足的朗读时间
教师总认为低年级的学生需要重复的讲解,长时间的朗读难以维持学生的课堂兴趣而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由此引发的充斥于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满堂灌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5分钟,而在有的课堂中,学生朗读的整体时间却连10分钟都不到,朗读这一方式的运用往往是来去匆匆,仅是走过场而已。殊不知低年级学生更需要在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增强领悟能力。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摒弃那些繁琐的课文分析,高度重视课文的诵读,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朗读时间。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及接受能力较弱的问题,在低年级的朗读训练中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做到由易入难——将课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和图片或者视频结合起来,借助多媒体出示画面,低年级的学生看到各色的图片一下子来了兴趣,促使他们愿意保持朗读的注意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乡下孩子》一课时,先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的词语,并且给词语配上相关的美美的背景图,学生来了兴趣,愿意把这些有着美美背景图的词语一遍一遍地读好。在读好词语的基础上,笔者再出示课文段落。为了让学生能保证充分的时间更流利地读课文,笔者给课文的每一自然段配上了相关的卡通图,于是当学生看到这些充满童趣的图片之后很高兴地读起了课文。尤其当看到出示的“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配套的图片之后,学生都被图上小猪圆圆的肚子逗乐了,更起劲地一遍又一遍地读起了这句话。
利用多媒体辅助低年级朗读训练,让学生增强朗读兴趣,多次读课文,增加了与课文对话的机会,保证了学生充足的朗读训练时间,使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2 多种形式促进朗读有效性
在低年级课堂中,不少教师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但朗读训练的效果却不好。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寻求有效的朗读训练。首先就要避免出现朗读形式的单一。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偏爱指名让学生个人读或者全班齐读的方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在这种单一的朗读形式下,低年级学生没多久就丧失了朗读的积极性,仅有个别学生在为课堂“撑场面”,完全没有达到朗读训练的效果。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性,教师在朗读训练中应追求不同的训练形式,包括传统的教师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分小组读、教师引读、分角色朗读……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借助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增加朗读形式的多样性。
例如,笔者在教学《快乐的节日》一课时,努力地尝试综合运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把这篇活泼快乐的课文读好。笔者请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各朗读一小段,以此来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并帮助学生相机正音,请男女生赛读课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篇课文也是一首童谣,于是笔者借助多媒体把这首童谣放给学生听。听着朗朗上口的曲调,学生惊异地发现这篇课文竟是一首这么好听的童谣,一下子来了精神,再读课文的时候马上兴致高涨。而教学古诗时,笔者发现学生难免把古诗读得有如机关枪,缺乏“古诗味”。这时,在学生已经把古诗读熟的基础上,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配上点儿轻柔的音乐,学生读古诗的声音也会变得轻柔动听起来。综上,多媒体辅助也是朗读多种形式的一种,善加利用,多媒体更将大大促进朗读训练的有效性。
3 重视情感体验
不少低年级课堂朗读训练指导方法单调机械,教师常常会在请学生朗读时告诉学生“请把××的感情读出来”,甚至有教师机械地告诉低年级学生哪里要读重音,哪里读轻一些。诸如此类的朗读指导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当低年级学生听到类似的指导时,只会机械地把朗读声音提高或降低,往往达不到教师所期望的朗读效果。
在教学《大禹治水》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一段洪水视频,视频中所描绘的正是滔滔洪水冲毁家园,人们无家可归的情景。学生看了都被洪水的可怕震撼了,自然而然课文就读得带上了感情,并不需要再机械地提醒学生要读得高兴,要读得响亮了。同样的,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由于学生不了解泼水节的情景,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泼水节的情景,这段视频里欢乐的情景感染了学生,学生就能把这篇课文读好了。
总之,在低年级的课堂上要想法设法抓好朗读训练,在保证学生充足朗读时间的基础上辅以多媒体技术,采取多种朗读方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让课堂充满读书声,让朗读训练成为个性化的课堂常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