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和陆游的《钗头凤》 都是宋代词史上有名的爱情绝唱。二人虽然年代相差近九十年,却有相似的情愫和表达,可谓跨世知音。这样的现象,可以从苏、陆二人相同的情感追求来阐释;从词史演变的方面来看,则是文体范式和词学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陆游《钗头凤》 相似
苏轼和陆游都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人。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其词意境开阔,超脱奔放,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陆游的诗雄浑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二人的大多数作品给我们展示的都是硬朗的热血男儿形象,然而,英豪丈夫心中也有解不开的儿女情长,“无情未必真豪杰,只是未到伤心处”。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和陆游的《钗头凤》 都向人们倾诉了一个凄绝动人的爱情悲剧,哀婉缠绵,且两首词中存在着不少共同之处,让人连累比照。本文欲在对这两首词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二人相同的词学观念,从中考察宋代詞学观念的发展。
一、生命哀歌,情蕴相同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所作。王弗十六岁便与苏轼成婚,她聪明沉静,务实能干,“才华过人的诗人和一个平实精明的女人一起生活之时,往往是显得富有智慧的不是那个诗人丈夫,而是那个平实精明的妻子”a。 苏轼年轻时,初入仕途,尚显得不够成熟老练,作为妻子的王弗给了他许多忠言箴劝。“苏东坡把人人当好人,但是太太则有知人之明……她又警告丈夫要提防那些过于坦白直率的泛泛之交,要提防丈夫认为‘天下无坏人’的大前提之下所照顾的那些朋友”b。 苏轼和王弗的结合,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在生活上二人相辅相成,他们是爱人,更是知己。治平二年(1064),王弗去世,苏轼在《亡妻墓志铭》 中写道:“见轼读书,终日不去。”颇有红袖添香夜伴读的味道,也足可见二人琴瑟和谐,伉俪情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在密州任上写下了这首词。此时,距离王弗去世已经整整十年,而这十年光阴丝毫没有冲淡词人的一片深情,反而愈深愈浓。苏轼并不是时时刻刻惦念着故人,只是这一份思念已经无比沉重。而这十年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接连被贬,仕途不顺。到达密州这个穷乡僻壤之后,政务的琐碎,生活的困苦,内心的孤寂,让他如何不倍加思念自己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想着亡妻的坟茔远在眉州,孤身一人独卧九泉,她又该是何等凄凉。长久郁结在心的悲叹,从心底瞬时迸发而出,字字血泪,唱出了一首生命的哀歌。绝望的天人永隔,沉痛的相思之苦,凄婉哀绝之情让人扼腕叹息。
陆游的《钗头凤》 为谁而做,历来有很大争议。宋人陈鹄《耆旧续闻》卷十中记载:“余弱冠客会稽,游许氏园,见壁间有陆放翁题词,云:‘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笔势飘逸,书于沈氏园。辛未三月题。放翁先室内琴瑟甚和,然不当母夫人意,因出之。夫妇之情,实不忍离。后适南班士名某,家有园馆之胜。务观一日至园中,去妇闻之,遣遗黄封酒果馔,通殷勤。公感其情,为赋此词。”另外,刘克庄《后村诗话》 续集卷二和周密《齐东野语》 卷一种也有相关的记载,故可以确定《钗头凤》 是陆游为前妻唐婉所做。《钗头凤》 虽然不是生死之别,但倾诉了另一个动人的生命哀歌。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二人鹣鲽情深,比翼连枝。
他们都喜爱并擅长诗词歌赋,有着一致的内心追求。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陆母不喜欢唐婉,所以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使得一对有情人从此天各一方。十年后的一天,陆游在沈园春游时与唐婉不期而遇,唐婉特地给陆游送去美酒佳肴。眼前人依旧是心上人,但是眼前人已非枕边人,陆游多年的思念之苦,离恨之痛,顿时破喉而出。“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曾经的山盟海誓清晰地在耳边回响,但是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昔日的温情成了往后一生的痛楚,至死仍悲哀“尚余一恨无人会”。“莫、莫、莫”,“错、错、错”,长长的哀叹,却是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
两首词一个讲述死别,一个讲述生离,都真切地诉说着自身的恋情故事“,用触及灵魂的自白剖析自己,诉说着属于他们的关于爱的失意与伤痛”c,并且用对爱的执着和痴迷,强化着自身的生命哀歌,其情蕴内涵是完全相同的。
二、情真意切,格调略同
(一)白描手法的运用
白描手法的运用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最大的特点,看似不事雕琢,却字字发自肺腑,让人动容。“十年生死两茫茫”,开篇便点出夫妻离别时间已经有十年之久,“茫茫”极尽生死隔绝,音容渺茫之态,正如黛玉葬花时的那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不思量,自难忘”,简单六个字充满了张力,却让人感受到沉重的哀愁,思念已是深深刻在心底。“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设想和亡妻再见面的场景,或许二人再见面也不一定认识了,自己现在尘土满面,两鬓如霜,早已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苏轼了。如今苏轼仕途屡屡受挫,数次被贬,身心俱疲。而这样的设想本身就说明了日常里对亡妻的思念之深,这也为下片的夜有所梦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心理基础。梦中二人再见,确是相对无言,只剩下热泪纵横。正如《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当久别重逢,惟有千行泪才最能替代平日的哀愁,此时无声胜有声。整首词用最平常、质朴的语言却承载着最苦痛的形象,最沉重、最煎熬的情感。
前人评价陆游《钗头凤》一词曾说:“无一字不天成。”所谓“天成”即自然流露、毫不掩饰。陆游在《文章》一诗中也提到自己的创作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钗头凤》中写景言情,字字真切自然,毫无凿斧之痕。“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再次相逢,春景依旧,只见当年的可人儿憔悴消瘦,二人相对,念及往事,泪水翻涌。这里词人用了白描的手法,描写唐婉容颜憔悴,手帕湿透,细致地描写她的形象细节,实则是要委婉地道出二人彼此的相思深重、伤心欲绝。简简单单六十个字,却是一下一下敲出了词人痛苦的思念,字字血、声声泪。
关键词: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陆游《钗头凤》 相似
苏轼和陆游都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人。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其词意境开阔,超脱奔放,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陆游的诗雄浑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二人的大多数作品给我们展示的都是硬朗的热血男儿形象,然而,英豪丈夫心中也有解不开的儿女情长,“无情未必真豪杰,只是未到伤心处”。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和陆游的《钗头凤》 都向人们倾诉了一个凄绝动人的爱情悲剧,哀婉缠绵,且两首词中存在着不少共同之处,让人连累比照。本文欲在对这两首词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二人相同的词学观念,从中考察宋代詞学观念的发展。
一、生命哀歌,情蕴相同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所作。王弗十六岁便与苏轼成婚,她聪明沉静,务实能干,“才华过人的诗人和一个平实精明的女人一起生活之时,往往是显得富有智慧的不是那个诗人丈夫,而是那个平实精明的妻子”a。 苏轼年轻时,初入仕途,尚显得不够成熟老练,作为妻子的王弗给了他许多忠言箴劝。“苏东坡把人人当好人,但是太太则有知人之明……她又警告丈夫要提防那些过于坦白直率的泛泛之交,要提防丈夫认为‘天下无坏人’的大前提之下所照顾的那些朋友”b。 苏轼和王弗的结合,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在生活上二人相辅相成,他们是爱人,更是知己。治平二年(1064),王弗去世,苏轼在《亡妻墓志铭》 中写道:“见轼读书,终日不去。”颇有红袖添香夜伴读的味道,也足可见二人琴瑟和谐,伉俪情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在密州任上写下了这首词。此时,距离王弗去世已经整整十年,而这十年光阴丝毫没有冲淡词人的一片深情,反而愈深愈浓。苏轼并不是时时刻刻惦念着故人,只是这一份思念已经无比沉重。而这十年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接连被贬,仕途不顺。到达密州这个穷乡僻壤之后,政务的琐碎,生活的困苦,内心的孤寂,让他如何不倍加思念自己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想着亡妻的坟茔远在眉州,孤身一人独卧九泉,她又该是何等凄凉。长久郁结在心的悲叹,从心底瞬时迸发而出,字字血泪,唱出了一首生命的哀歌。绝望的天人永隔,沉痛的相思之苦,凄婉哀绝之情让人扼腕叹息。
陆游的《钗头凤》 为谁而做,历来有很大争议。宋人陈鹄《耆旧续闻》卷十中记载:“余弱冠客会稽,游许氏园,见壁间有陆放翁题词,云:‘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笔势飘逸,书于沈氏园。辛未三月题。放翁先室内琴瑟甚和,然不当母夫人意,因出之。夫妇之情,实不忍离。后适南班士名某,家有园馆之胜。务观一日至园中,去妇闻之,遣遗黄封酒果馔,通殷勤。公感其情,为赋此词。”另外,刘克庄《后村诗话》 续集卷二和周密《齐东野语》 卷一种也有相关的记载,故可以确定《钗头凤》 是陆游为前妻唐婉所做。《钗头凤》 虽然不是生死之别,但倾诉了另一个动人的生命哀歌。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二人鹣鲽情深,比翼连枝。
他们都喜爱并擅长诗词歌赋,有着一致的内心追求。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陆母不喜欢唐婉,所以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使得一对有情人从此天各一方。十年后的一天,陆游在沈园春游时与唐婉不期而遇,唐婉特地给陆游送去美酒佳肴。眼前人依旧是心上人,但是眼前人已非枕边人,陆游多年的思念之苦,离恨之痛,顿时破喉而出。“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曾经的山盟海誓清晰地在耳边回响,但是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昔日的温情成了往后一生的痛楚,至死仍悲哀“尚余一恨无人会”。“莫、莫、莫”,“错、错、错”,长长的哀叹,却是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
两首词一个讲述死别,一个讲述生离,都真切地诉说着自身的恋情故事“,用触及灵魂的自白剖析自己,诉说着属于他们的关于爱的失意与伤痛”c,并且用对爱的执着和痴迷,强化着自身的生命哀歌,其情蕴内涵是完全相同的。
二、情真意切,格调略同
(一)白描手法的运用
白描手法的运用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最大的特点,看似不事雕琢,却字字发自肺腑,让人动容。“十年生死两茫茫”,开篇便点出夫妻离别时间已经有十年之久,“茫茫”极尽生死隔绝,音容渺茫之态,正如黛玉葬花时的那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不思量,自难忘”,简单六个字充满了张力,却让人感受到沉重的哀愁,思念已是深深刻在心底。“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设想和亡妻再见面的场景,或许二人再见面也不一定认识了,自己现在尘土满面,两鬓如霜,早已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苏轼了。如今苏轼仕途屡屡受挫,数次被贬,身心俱疲。而这样的设想本身就说明了日常里对亡妻的思念之深,这也为下片的夜有所梦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心理基础。梦中二人再见,确是相对无言,只剩下热泪纵横。正如《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当久别重逢,惟有千行泪才最能替代平日的哀愁,此时无声胜有声。整首词用最平常、质朴的语言却承载着最苦痛的形象,最沉重、最煎熬的情感。
前人评价陆游《钗头凤》一词曾说:“无一字不天成。”所谓“天成”即自然流露、毫不掩饰。陆游在《文章》一诗中也提到自己的创作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钗头凤》中写景言情,字字真切自然,毫无凿斧之痕。“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再次相逢,春景依旧,只见当年的可人儿憔悴消瘦,二人相对,念及往事,泪水翻涌。这里词人用了白描的手法,描写唐婉容颜憔悴,手帕湿透,细致地描写她的形象细节,实则是要委婉地道出二人彼此的相思深重、伤心欲绝。简简单单六十个字,却是一下一下敲出了词人痛苦的思念,字字血、声声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