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永华,1978年生于河南滑县,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师从王镛先生攻读硕士。师从王镛先生攻读书画印创作与研究方向博士。北京印社社员。
作品入展:首届大字展(秦皇岛),第四届正书展(厦门),『花都鄢陵杯』艺术书法全国名家邀请展(郑州), 文化部主办的『水墨先锋』全国青年美术作品邀请展(北京),中央美院『依恋杯』优秀创作一等奖学金,策划并参加传统书法走进七九八—全国中青年书法邀请展(北京),墨云青峰国际书画印作品展(北京),『众心相印』—北京印社第二届社员作品展(北京),全国中国画名家扇面邀请展 (北京),青年书法四俊作品展(北京),『纸上清风』当代百家扇面书画作品展(潍坊)
『万山红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绘画作品展 (北京),『燕山字水』当代中国画六人联展(重庆),当代中国书法邀请展(芜湖),当代70后二十家书法展(北京),『笔墨大品』百家学术邀请展(北京),『陇上文馨·全国名家书法邀请展』(兰州),风清气正喜迎党的十八大—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苏州)。
作品及论文发表于《东方艺术·书法》《中国书法》、《美术界》、《中国书画博览》、《中国画廊联盟》、《艺境》,《逸品鉴藏》《德泰艺术视界》等。出版有《张永华山水画集》(北京工艺出版社)《画坛精英·张永华》(人民日报出版社)等专集及合集30余种。
主要论文有:《论势》、《唐韦应物撰〈元蘋墓志〉》、《唐宇弁才墓志》、《唐侯知什墓志》。
艺术家应该反映自己的生命状态,揭示生命存在的意义,书画是写心的艺术,要有超强的自信。当代书画家一定要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之上,贴近我们所处的时代文脉,贴近我们的生活,情趣化、雅玩化则是当代艺术作品中应该具备的特征。
艺术没有进步,只有变化;艺术没有第一,第二,只有创新和个性,但我们又不能对创新做出庸俗化与表面化的理解,认为凡是不一样就是创新,没有质量的创新也是没有意义的,而创新与个性是艺术的灵魂。就个性的形成则有两种,其一,立足传统,广泛吸收,深挖传统的广度和深度,典型代表是米芾,其二,依据自我秉性和习性很早就草创自己的风格,然后再不断地完善和吸收,最终确立自己的风格。
艺为人生,而非人生为艺,顺序不同,其意思也就全然不同了,要对艺术虔诚,有殉道的精神,但不能做艺术的奴隶。
书画印兼修,尤其是书画同修,是个时常谈论的话题,实际上,前人大多兼善,齐头并进,相互蒙养,“夫象形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需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书。”书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书画的用笔之法也是是相同的,可以相互借鉴,使得笔法更为丰富和多变。我们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载“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便可看出书画二者用笔同法。其次,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一如龚半千所说:“大凡笔要遒劲,遒者柔而不弱,劲者刚亦不脆,遒劲是画家第一笔,炼成通于书法矣。”而反观现代很多学校中的国画教学,过多的受到西画的影响,把素描作为中国画的基础,忽视了书法在国画中应有的地位。这样的结果是,国画画的越来越具象,趣味全无,失却了中国画最为可贵的意象造型,失却了其优美的意蕴,失却了其以诗境为灵魂的特性。
学习碑版金石之时,“无我便杂,有我便俗“,过分的模仿很难摆脱其书奴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参照当代人的探索,边吸收古人,边加以改造,而这两者是同时进行的。
篆隶书的学习求其大气、古质、朴拙、雄浑、茂密、荒率、并时而对其进行解构、打散、移位等处理。
碑体可以适当地行草化,亦可融入隶书的笔意,以求其不假雕饰的稚拙而有颇具奇趣笔意,但一连笔就显得不够雅致,在上下字体的承接上主要靠每个字的大小、斜正等字体本身的变化来完成字体的连贯,而不是笔画的牵连。
行草书的创作,宜质朴无华、厚拙不滞、自然无琢、生动勿板、变化多端、混沦无迹。
对字体结构、造型的理解:
一、每一笔画都有不同的结构点,而这些结点又时常位于笔画的起、承、转、转、合之处,临创时要注意笔画的这些结点,做到笔到与意到想结合,笔笔送到便俗,笔笔不到便空;线条的清晰与模糊交替并用。
二、每个字的结构点,其实也就是不同部首之间的转接之处,而这些也正是字体空间的分割之处,直接决定了字体的空间的变化;其四边至少有一边要处理得相对齐整,这样才不会乱掉。
三、字群结构是在行草之中,上下左右不同的字所组合而成的关系。字群结构的不同变化由字的结构变化而来。完整的字群结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前人多关注和解决的是纵向的空间变化,而对横向的空间有所关注的是黄庭坚和祝允明。字与字之间的因势承接,回环照应应进行反复的琢磨。
四、章法结构,由不同的字群结构组合而成。章法结构的处理,关键是大而混沦的整体观念,把大的字群结构与字体结构和笔画结构处理得既丰富又协调,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疏密、虚实、笔画的枯湿、墨色的浓淡变化是处理章法结构的主要手段,每篇之中,要能较好地处理眼位。空间构成上要自然,随意,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使其更合理、自然,通篇气息圆融。
我的绘画强调以书法和篆刻入画,强调画面点线的书写性,线条的凝练古拙,把篆刻中方寸之间的细微变化运用到绘画之中。那蕴含在绘画内部的书法与金石气大大拓展了绘画语言的可读性。我还有意将篆隶的古厚之气熔铸到绘画之中,学古人之长,并不失去自我,以书法的骨力与金石的韵味映像出写意的精神。同时,我的山水画是基于传统的(精神层面和技术层面)、伸向生活的发于内心的;是诗情画意的,是经历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三个过程的,从造型手法上来说,是意象造型的,从审美上来看,我更偏爱于苍厚雄强的崇追求画面的雄厚壮观和真力
弥满。
意境在虚,高手善用之,清王昱在《东庄论画》:“尝闻夫子(王原祁)有云’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余于四语获益最深,后学正须从此参悟。”而在实际练习中,无论书、画、印,实处易得,虚处难寻。虚主要藏于白、变之处,飞白处为虚、枯处为虚、淡墨为虚。明代的董其昌极善用淡墨营造虚境,我们所说的淡墨伤神,在董其昌这里全然无效;虚谷善用枯笔,于枯笔中见风神;八大善用布白对比,大疏大密,处理地极为巧妙;邓石如书印的疏密处理,也都极为统一,疏可跑马,密不透风;齐白石善用白,虚处处理得极为整体和巧妙。由此可见,虚处见功夫,见精神,见神采,见水平。
书画以得气为先,但时下很多人习书,动辄要求毫墨不差,追求枝末细节;习画,求细密工致,强调制作,假借色彩;习印,追汉玉印,元朱文。实则,即使每个细节都做得尽善尽美,但其整体却生机尽失。没有生机,不带情感的细节等于零,必然会流入匠气;真情实感的表达要远胜于无情的雕琢。近来,每读古人山水画,为其勃勃之生机,充盈之诗境所感动,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后人没有哪位画家能以“一河两岸”的简洁之笔画出倪云林的画外之意,诗情画意很好地表达出来。
篆刻:
学习印论和学习流派印结合起来,将不同时期的刀法、篆法、章法的论述做一个横向的比较,经常做一些“经典翻新”的尝试。
要积累琢磨不同字的结字造型方法,深悟齐白石的空间布局之法,学习吴昌硕的刀法并巧妙运用到篆刻之中。
印稿应反复写,最好能把细微之处变化在印稿中解决;印稿的极度设计,竭尽全力到达预想的效果,而到篆刻时却又要高度随意,不为印稿所限制。
刻印时要能把石头给做软,使刀篆刻线条在保留刀味和石性,但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书写性。
2014年3月17日于京北竹溪居
作品入展:首届大字展(秦皇岛),第四届正书展(厦门),『花都鄢陵杯』艺术书法全国名家邀请展(郑州), 文化部主办的『水墨先锋』全国青年美术作品邀请展(北京),中央美院『依恋杯』优秀创作一等奖学金,策划并参加传统书法走进七九八—全国中青年书法邀请展(北京),墨云青峰国际书画印作品展(北京),『众心相印』—北京印社第二届社员作品展(北京),全国中国画名家扇面邀请展 (北京),青年书法四俊作品展(北京),『纸上清风』当代百家扇面书画作品展(潍坊)
『万山红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绘画作品展 (北京),『燕山字水』当代中国画六人联展(重庆),当代中国书法邀请展(芜湖),当代70后二十家书法展(北京),『笔墨大品』百家学术邀请展(北京),『陇上文馨·全国名家书法邀请展』(兰州),风清气正喜迎党的十八大—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苏州)。
作品及论文发表于《东方艺术·书法》《中国书法》、《美术界》、《中国书画博览》、《中国画廊联盟》、《艺境》,《逸品鉴藏》《德泰艺术视界》等。出版有《张永华山水画集》(北京工艺出版社)《画坛精英·张永华》(人民日报出版社)等专集及合集30余种。
主要论文有:《论势》、《唐韦应物撰〈元蘋墓志〉》、《唐宇弁才墓志》、《唐侯知什墓志》。
艺术家应该反映自己的生命状态,揭示生命存在的意义,书画是写心的艺术,要有超强的自信。当代书画家一定要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之上,贴近我们所处的时代文脉,贴近我们的生活,情趣化、雅玩化则是当代艺术作品中应该具备的特征。
艺术没有进步,只有变化;艺术没有第一,第二,只有创新和个性,但我们又不能对创新做出庸俗化与表面化的理解,认为凡是不一样就是创新,没有质量的创新也是没有意义的,而创新与个性是艺术的灵魂。就个性的形成则有两种,其一,立足传统,广泛吸收,深挖传统的广度和深度,典型代表是米芾,其二,依据自我秉性和习性很早就草创自己的风格,然后再不断地完善和吸收,最终确立自己的风格。
艺为人生,而非人生为艺,顺序不同,其意思也就全然不同了,要对艺术虔诚,有殉道的精神,但不能做艺术的奴隶。
书画印兼修,尤其是书画同修,是个时常谈论的话题,实际上,前人大多兼善,齐头并进,相互蒙养,“夫象形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需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书。”书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书画的用笔之法也是是相同的,可以相互借鉴,使得笔法更为丰富和多变。我们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载“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便可看出书画二者用笔同法。其次,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一如龚半千所说:“大凡笔要遒劲,遒者柔而不弱,劲者刚亦不脆,遒劲是画家第一笔,炼成通于书法矣。”而反观现代很多学校中的国画教学,过多的受到西画的影响,把素描作为中国画的基础,忽视了书法在国画中应有的地位。这样的结果是,国画画的越来越具象,趣味全无,失却了中国画最为可贵的意象造型,失却了其优美的意蕴,失却了其以诗境为灵魂的特性。
学习碑版金石之时,“无我便杂,有我便俗“,过分的模仿很难摆脱其书奴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参照当代人的探索,边吸收古人,边加以改造,而这两者是同时进行的。
篆隶书的学习求其大气、古质、朴拙、雄浑、茂密、荒率、并时而对其进行解构、打散、移位等处理。
碑体可以适当地行草化,亦可融入隶书的笔意,以求其不假雕饰的稚拙而有颇具奇趣笔意,但一连笔就显得不够雅致,在上下字体的承接上主要靠每个字的大小、斜正等字体本身的变化来完成字体的连贯,而不是笔画的牵连。
行草书的创作,宜质朴无华、厚拙不滞、自然无琢、生动勿板、变化多端、混沦无迹。
对字体结构、造型的理解:
一、每一笔画都有不同的结构点,而这些结点又时常位于笔画的起、承、转、转、合之处,临创时要注意笔画的这些结点,做到笔到与意到想结合,笔笔送到便俗,笔笔不到便空;线条的清晰与模糊交替并用。
二、每个字的结构点,其实也就是不同部首之间的转接之处,而这些也正是字体空间的分割之处,直接决定了字体的空间的变化;其四边至少有一边要处理得相对齐整,这样才不会乱掉。
三、字群结构是在行草之中,上下左右不同的字所组合而成的关系。字群结构的不同变化由字的结构变化而来。完整的字群结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前人多关注和解决的是纵向的空间变化,而对横向的空间有所关注的是黄庭坚和祝允明。字与字之间的因势承接,回环照应应进行反复的琢磨。
四、章法结构,由不同的字群结构组合而成。章法结构的处理,关键是大而混沦的整体观念,把大的字群结构与字体结构和笔画结构处理得既丰富又协调,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疏密、虚实、笔画的枯湿、墨色的浓淡变化是处理章法结构的主要手段,每篇之中,要能较好地处理眼位。空间构成上要自然,随意,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使其更合理、自然,通篇气息圆融。
我的绘画强调以书法和篆刻入画,强调画面点线的书写性,线条的凝练古拙,把篆刻中方寸之间的细微变化运用到绘画之中。那蕴含在绘画内部的书法与金石气大大拓展了绘画语言的可读性。我还有意将篆隶的古厚之气熔铸到绘画之中,学古人之长,并不失去自我,以书法的骨力与金石的韵味映像出写意的精神。同时,我的山水画是基于传统的(精神层面和技术层面)、伸向生活的发于内心的;是诗情画意的,是经历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三个过程的,从造型手法上来说,是意象造型的,从审美上来看,我更偏爱于苍厚雄强的崇追求画面的雄厚壮观和真力
弥满。
意境在虚,高手善用之,清王昱在《东庄论画》:“尝闻夫子(王原祁)有云’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余于四语获益最深,后学正须从此参悟。”而在实际练习中,无论书、画、印,实处易得,虚处难寻。虚主要藏于白、变之处,飞白处为虚、枯处为虚、淡墨为虚。明代的董其昌极善用淡墨营造虚境,我们所说的淡墨伤神,在董其昌这里全然无效;虚谷善用枯笔,于枯笔中见风神;八大善用布白对比,大疏大密,处理地极为巧妙;邓石如书印的疏密处理,也都极为统一,疏可跑马,密不透风;齐白石善用白,虚处处理得极为整体和巧妙。由此可见,虚处见功夫,见精神,见神采,见水平。
书画以得气为先,但时下很多人习书,动辄要求毫墨不差,追求枝末细节;习画,求细密工致,强调制作,假借色彩;习印,追汉玉印,元朱文。实则,即使每个细节都做得尽善尽美,但其整体却生机尽失。没有生机,不带情感的细节等于零,必然会流入匠气;真情实感的表达要远胜于无情的雕琢。近来,每读古人山水画,为其勃勃之生机,充盈之诗境所感动,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后人没有哪位画家能以“一河两岸”的简洁之笔画出倪云林的画外之意,诗情画意很好地表达出来。
篆刻:
学习印论和学习流派印结合起来,将不同时期的刀法、篆法、章法的论述做一个横向的比较,经常做一些“经典翻新”的尝试。
要积累琢磨不同字的结字造型方法,深悟齐白石的空间布局之法,学习吴昌硕的刀法并巧妙运用到篆刻之中。
印稿应反复写,最好能把细微之处变化在印稿中解决;印稿的极度设计,竭尽全力到达预想的效果,而到篆刻时却又要高度随意,不为印稿所限制。
刻印时要能把石头给做软,使刀篆刻线条在保留刀味和石性,但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书写性。
2014年3月17日于京北竹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