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科学》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来源 :现代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fyturn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对2003-2012年《大学教育科学》刊载论文的关键词、作者、机构和载文被引情况进行了计量与分析,并绘制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高等教育”(99)、“大学”(79)、“大学生”(50)在知识图谱中是节点最大的关键词,最能代表该刊发文宗旨,可以充分反映该刊学科特色;“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教育”、“高等教育质量”和“学术自由”是该刊的研究热点问题;张楚廷、姜国钧、姚利民等学者是该刊物的主要发文作者;该刊刊载了一批能够引发学者共鸣的高质量精品稿件,提升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大学教育科学》;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研究热点;学术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6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2-0104-07
  《大学教育科学》创刊于1984年,原名《机械工业高教研究》,由湖南大学与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共同主办。近年来,《大学教育科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术影响力与学术地位不断提升,2008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下简称CSSCI)扩展版,2010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该刊以“探索和研究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介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新的学术思想和成果、推介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服务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为办刊宗旨,刊载了大量具有创新性、学术性、指导性的高水平论文,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及教育科学的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教育研究领域有相当影响力的高等教育专业学术期刊之一。
  组织同行专家定期对学术期刊进行评议或者利用文献计量方法梳理期刊的学术发展脉络,对于明确期刊方向,提升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目前,众多学者已开始注重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教育学研究领域中的学术期刊进行客观、定量的分析与评价。如,刘晋飞利用CSSCI数据库2000-2010年度的数据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实证分析[2]; 李延延和张汇芬利用CSSCI数据库2000-2005 年的统计数据,从期刊影响力、被引规模频次分布、高频被引作者等角度, 分析了《电化教育研究》在教育技术学科的学术影响[3];司林波和单小霞借助CSSCI数据库1998-2007 年的统计数据,从总被引次数、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学科的学术影响力[4]。王义娜、胡姝和陈彬对《现代大学教育》近五年载文及引文情况进行了计量分析[5],刘双阳、刘雁书和胡德华等人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2001-2006年期刊论文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合作情况、核心作者、作者机构、作者地区分布等角度,对《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6]。同时,也有学者对《大学教育科学》的学术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如李小敏利用内容分析法对该刊2003-2006年间载文被引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但目前并无学者对该刊关键词、发文作者与机构、载文被引等内容做整体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依据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以下简称CNKI),对该刊2003-2012年度的发文状况进行计量分析。通过统计4901个关键词分布情况揭示该刊的热点主题;通过对突现关键词的分析来揭示该刊研究趋势;通过对20篇高频被引论文以及引用文献的期刊分布分析该刊的论文被引情况,以期对该刊的发展水平进行客观的计量评价,从中管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及研究方向,并为该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信实数据。
  一、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载文情况
  (一)数据来源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3年更名为《大学教育科学》,因此本文在CNKI中下载2003-2012年间《大学教育科学》刊载的所有论文,共计1396篇。统计数据中剔除了刊首语、编后和通知。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软件CiteSpace作为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工具,此软件可以对某一领域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快照”,然后把这些“快照”连接起来,演绎出这一领域研究热点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7]。由于本文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CiteSpace 在处理中文数据时存在一些障碍,因此先通过CSSCIREC软件将CNKI数据格式转化为ISI格式后,再运用CiteSpace 对刊载论文中的关键词共现、发文作者和机构、载文被引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
  赵俊芳安泽会:《大学教育科学》的学术影响力分析(三)载文总量
  2003-2012年间《大学教育科学》的年均载文量多数在150篇以下,其中2005与2008年的发文量相对较多,分别达159篇和163篇。由于该刊是双月刊的缘故,因此与其他一些月刊的教育类期刊而言,载文总量相对较少,这表明,《大学教育科学》不是凭借增加发文量来提升刊物的辐射范围,而是注重载文质量。
  二、 关键词共现与研究热点及趋势
  关键词是概括一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题的词汇,是文章的内核。通过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某一学科领域的常规研究方向或某一时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大学教育科学》刊载论文的关键词进行共现统计,并绘制出科学知识图谱。据统计,2003-2012年间共有4901个关键词,其中出现5次以上者103个,出现15次以上者23个。这些高频关键词可以反映出该刊关注的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些热点主题,期刊中非重复性关键词数目庞大,说明该刊关注的研究范围较广,视角较多。
  (一)高频关键词揭示的研究热点
  在“教育教学改革”聚类中,集聚了“教学改革”、“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考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分制”等关键词,反映了该刊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视。科学发展观、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等研究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学分制、招生制度、专业设置等制度研究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知识图谱显示,“教师”也是教育教学改革主题聚类的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有利保障。   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化、综合化和国际化趋势使得高校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8]10-14,也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随之增多。在“教师教育”聚类中,包括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美国”、“教师发展”等关键词,这反映了该刊在“教师教育”方面关注的重点。有学者在研究中着重强调创新教师教育体制,指出实施教师教育模式的开放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培养过程的一体化、层次结构的弹性化等策略[8]10-14;另有学者梳理总结了目前我国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就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及非师范类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教师教育的现状也有较多讨论,在问题梳理中,学者们提出众多建设性意见,以推动我国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和永恒追求,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才是我们恒久的目标[9]。在“高等教育质量”聚类中,包括了“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教学质量”、“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关键词。在高等教育质量观方面,学者主要对发展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适应性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等进行阐述。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对策方面,学者认为首先应转变教育质量观,以新的质量观指导高等教育实践,并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保障教育质量[10];另有学者提出从完善大学制度方面保障高等教育质量[11]。在教育质量评价方面,有学者强调应坚持分类评价原则,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12]。胡弼成的《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唐松林的《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的复杂系统模型分析》、刘佳刚与罗占华的《机制、内容、手段与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回眸》等文就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体系进行比较集中的研究。
  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精神的重要内涵。在此聚类中,集聚了“学术自由”、“行政化”、“自由教育”、“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校长”、“创新”和“创新人才”等关键词。从载文看,关于学术自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自由的概念界定以及学术自由的实现路径等方面。有学者比较详细的阐述了雅斯贝尔斯(K.T.Jaspers)、博克(D.Bok)等西方学者的学术自由观及对中国大学的影响;还有学者从大学的使命、本质、目的等角度阐述了学术自由存在的理论价值,从大学与社会、政府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关系问题;另有学者重点论述了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实现问题,指出要培育以学术自由精神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把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实现学术自由的重要措施[13];要充分发挥教授治校的作用,大学校长应处理好大学与政府、学术界之间的关系,维护大学学术自由[14]。
  (二)突现关键词揭示的研究趋势
  某一关键词的突现度越高说明学者对该词的关注度越高,因此,可以在分析突现词的基础上结合突现词所在文献,综合探测该刊关注的前沿主题。由表2可知,目前该刊关注的高教领域的研究趋势包括:高考改革、自主招生、教育改革、岳麓书院、教育实践等。
  2009年北京大学公布自主招生中“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改革方案后,自主招生改革不仅成为教育者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的讨论也骤然升温[15]。从2001年试点到2010年,我国自主招生改革已实施十年,《大学教育科学》近3年来的载文对此给予了较高关注,部分学者对改革中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众多建设性意见。
  2011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办了“纪念书院改制110周年暨岳麓书院创建103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中,来自中、日、韩、美等多个国家的学者对古代书院改制的得失以及古代书院的办学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此外岳麓书院还举办了其他学术纪念活动,掀起古代书院研究热。2011年《大学教育科学》特约肖永明、朱汉民、李兵和邓洪波四位岳麓书院的专家分就书院与地方社会的互动[16]、古代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的统一[17]、书院改制对近代书院的促进作用[18]、古代书院的董事会制度[19]等进行专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于该刊刊发,此专题研究对书院精神的传承以及当下的大学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从载文情况看,关于教育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品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想融合等方面。
  三、 发文作者与机构知识图谱
  (一)发文作者知识图谱
  通过统计,10年间《大学教育科学》共刊载了1505位作者的1396篇论文,说明该刊作者群体庞大,稿件来源广泛,但不同作者间的论文产出能力差异较大。在1505位作者中1239人发表过一篇论文,占全部作者人数的823%;发文2篇及以上的学者共165人,约占总人数的110%;发文4篇及以上的作者55人,占作者总数的37%,共发表论文360篇,占收录总文献的258%。数据表明,《大学教育科学》的作者群体集中度较高,也说明该领域存在着科研产出能力较高的学术精英群体。
  四、 载文被引分析
  (一)高频被引论文分析
  论文的引用频次是反映其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被引频次愈高,说明受学者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愈高,其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相对较高。本文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2003-2012年间《大学教育科学》载文的被引频次,对被引频次较高的20篇论文进行了相关统计,这些高被引论文属于倍受读者关注或引发学者争鸣的热门文献,从这些文献可以透视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和很有价值的核心观点。
  高被引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高校定位、大学文化、双语教学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这些主题涉及范围较广,研究内容很好地回应了当下国家、社会、高校、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部分主题与前文关键词聚类所形成的研究热点相契合。从内容分析看,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责任,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20]。   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2003-2006年间,共计17篇,2007-2010年间该刊出现3篇高被引文。高被引文献的作者大都来自高校,且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与期刊定位相吻合。部分作者为高教领域的专家或管理者,他们成为该刊的有力支撑,为该刊提供优质稿源,提高了载文的转载率与转引率,增强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二)引用文献的期刊分布
  引用文献的期刊分布是指哪些期刊引用了《大学教育科学》,意味着该刊和哪些学术期刊存在着紧密联系。根据软件统计和人工纠错结果,十年间共有1278个期刊引用了《大学教育科学》文献,表6列出了引用该刊频次较多的20种期刊。
  引用期刊的学科类型主要集中在教育类,且部分期刊为国内影响因子较高、学术性较强的期刊,包括《中国高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现代大学教育》、《高教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等,这不仅说明该刊与国内一流的教育类期刊有着紧密联系,同时也反映出该刊在高教领域的较大影响力,《大学教育科学》不仅是学者展示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平台,亦为其他学术期刊提供了重要知识来源。十年间该刊自引88次,表明《大学教育科学》的载文内容具有相对稳定的选题方向,研究的主题和内容也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连贯性。
  五、 结论
  2003-2012年间,《大学教育科学》紧紧围绕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刊发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学术型和指导性的高水平论文,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该刊汇集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产作者和核心机构,他们在提高稿源质量、转载率与影响因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期刊刊载了一批高质量稿件,使得该刊成为学者展示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姜春林,等.期刊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对《情报科学》的解读[J].情报科学,2009(2):166-174.
  [2]刘晋飞.《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分析——基于CSSCI(2000-2010年)的数据[J].高等教育研究,2011(2):66-73.
  [3]李延延,等. 从 CSSCI 看《电化教育研究》的学术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8(1):26-29.
  [4]司林波,等. 从 CSSCI 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影响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7):14-19.
  [5]王义娜,等.《现代大学教育》近五年载文及引文的计量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9(3):13-18.
  [6]刘双阳,等. 《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研究:作者群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8(5):107-110.
  [7]秦长江,侯汉清. 知识图谱———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新领域[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30-37.
  [8]孙俊三.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教师教育的体制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3(3).
  [9]胡弼成,陈小尘. 高等教育质量评议与提升路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0(2):6-42.
  [10]潘懋元. 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04(4):1-5.
  [11]张应强. 从完善大学制度来抓高等教育质量[J].大学教育科学,2012(5):34-37.
  [12]邱均平.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2(5):40-41.
  [13]周光礼.大学的自主性与现代大学制度[J].大学教育科学,2003(4):1-4.
  [14]王洪才.论现代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J].大学教育科学,2006(1):8-13.
  [15]郑若玲. 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135-142.
  [16]肖永明. 书院与地方社会的互动[J].大学教育科学,2011(4):9-11.
  [17]朱汉民. 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的统一———古代书院对中国现代大学建设的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1(4):3-5.
  [18]李兵. 书院改制对近代教育的促进作用有限[J].大学教育科学,2011(4):12-14.
  [19]邓洪波. 古代书院的董事会制度[J].大学教育科学,2011(4):6-9.
  [20]朱宏.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3):6-11.
  (责任编辑庞青山)
其他文献
摘 要:美国大学校长遴选制度是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石。尽管公立和私立大学之间董事会的构成存在着差异,一些州因实行《阳光法案》而对公立大学的校长遴选造成了不利影响,但这套制度整体而言还是能够为大学遴选出优秀的校长人选。这一制度的精髓体现在它由来自现实世界的真正关心大学发展的董事主导,同时吸收了解大学内部情况的教师参与,两者共同合作完成遴选。美国顶尖大学在校长遴选时所受的外部干涉较少,董事会决定校
期刊
摘 要:通过对2001-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呈现方兴未艾态势,立项课题地域分布呈现不均衡与集中化的趋势,东西部地区研究实力差距悬殊;211高校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立项课题偏重实际问题研究,且明显受到社会热点问题左右;厦门大学等院校在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数量与级别上占领先地位等等。建议国家在课题立项上重视地区差异,尝试区别对待;加强高等
期刊
摘要:学术场域特定的内在逻辑和历史积淀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同时,它与其他场域的同源性关系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一特征有效推动了学术场域的发展与完善。当前,学术场域与知识分子场域、权力场域关系的嬗变令人关注。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知识分子角色内涵的变化、大学职能的分化和学术职业的变革,学术场域的发展趋向和本质特征逐渐与知识分子场域分野,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权力场域以其强势存在,通
期刊
摘 要:MBA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要求,适应企业实际。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其主要教学对象是企业的非人力资源管理者。调查发现,这些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很强,求知欲很强,其学习产生了显著的培训迁移效果。但作为非人力资源经理的MBA学生只介入企业一些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在“软”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企业文化、劳动关系、员工道德建设方面较弱。这些“软”的人力资源管理恰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而且MB
期刊
摘 要:教育学是否为一门学科,自其诞生之日就存有争议。20世纪30年代,傅斯年与众多教育学者就这一问题也打起了笔墨官司。众人就教育学是否应在大学教育中拥有一席之地、教育学院是否应继续存于大学之中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甚至充满意气。这场论争,对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影响较大,消极方面如所计划的中央研究院教育研究所一直未能成立、大学教育学院陆续取消建制,积极方面则促使了中国教育学会的诞生。在众多大学纷
期刊
摘 要:教学评估效能亦即教学评估对高校教学及其质量所产生的影响。作者通过对我国20年来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相应的数据统计和调查分析,就教学评估效能特性得出四点结论:一是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教学评估促发高校教学质量工作梯度向上成长;二是教学评估效能在一定时空内呈现迅增和骤减现象,高校教学工作质量随着评估周期而波动;三是教学评估效能存在强弱不均现象,评估对教学硬件建设表现出强效应,而对教
期刊
摘要:西部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因此明确其自身产出竞争力在西部高校中处于何种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汤森路透信息检索平台以及聚类分析数据处理模型和SPSS统计软件的操作,将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层次、优秀人才吸引力、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成果、学术影响力6个评价指标作为西部12所高校分类依据,最终结果显示:西部12所高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高校产出竞争力最强,第二类高校最具
期刊
摘 要:本文对2004-2013年《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国内主要11种高教类核心期刊有关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和提升的文献予以梳理归纳,总结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提升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从借鉴英美等国家先进的教学质量管理经验入手,融入教学理念、大学文化、内涵建设等软性因素,挖掘教学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基础,从教学质量的概念、理论框架、质量文化的再延伸,到着力于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及人才培
期刊
摘 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影响其自身的社会化进程与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目前,人们在大学生社会责任评判上存在较大分歧,不利于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效开展。运用修正的社会责任感发展阶段量表,对广东省1040名大学生随机抽样调查后发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状况尚佳,但呈现出担当与疏远的矛盾状态,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仍需加强;性别、专业、年级、社会服务经历、动机都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有显著影响
期刊
摘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观念。高校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是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成长为卓越教师的必经之路。虽有独特优势,但当前阶段,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的自觉意识和专业能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可把促进教师成为自己教学的研究者作为未来工作的一个探索方向,积极引导教师们以专业眼光反观并审视自身的教学,基于教师教学研究的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