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语文“品”文味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一堂真正成功的语文课,应突出语文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情感的共鸣,营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我觉得杨丽芳老师说得好:“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起童真童趣。”
  一、“读”出语文味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多诵读,熟读成诵,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一节没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任何一位名师、特教的语文课都是精彩的诵读课和诵读指导课。不读,不能体会朱自清散文《背影》的朴实真挚、深情感人,不能感受诗人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澎湃激情、磅礴气势,不能领悟《出师表》诸葛亮的赤胆忠心和殚精竭虑,不能品味《水调歌头》苏轼笑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旷达胸襟。语文课,就要让学生读,尤其是古诗文教学,更需要学生反复诵读,把语文课上得书声琅琅,变枯燥为趣味,化遥远为亲切,使其充满“语文味”,凭此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的积累。当然,语文课堂上要听到学生的朗朗书声,首先要听到教师的过硬的高水平的范读。
  教材中入选的篇目,都极富人文色彩和语言特色,文质兼美。作为教师,必须要注重范读,指导学生以诵读之法,讲究抑扬顿挫,注意韵律节奏,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我在古诗文教学中特别注重自身的范读、范诵、范背,特别对经典篇目《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的诵读,经常作为自己的绝活向学生展示。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悠扬委婉的流利背诵,能让学生倾羡之情油然而生,兴味盎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读的方式有多种,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的方式。朗读要多样性,可以齐读、个别读、配乐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赛读等。几年前我学得魏书生大师的一口气读、一分钟读的赛读方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可谓是屡试不爽。
  新课标要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声情并茂的诵读,能使朗读者仿佛置身于文中的意境,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获得巨大的情感熏陶,酝酿出语文课堂浓烈的语文味。
  二、“品”出语文味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美;还像一杯杯龙井茶,是那么醇厚。丰富、精美、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品,就是对作品语言的品味。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品味、赏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程少堂老师曾说过:“語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深处。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就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字词是极其重要的语文元素,语文味正是从对具体词句的分析与鉴赏中散发出来。
  我个人最欣赏的学生作文是语言流畅生动、灵动曼妙、新颖别致的富于表现了的作文,所以在课堂的教学中我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引领学生咬文嚼字,有时甚至撇开一切,只欣赏文本的语言之美。
  例如教学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什么朦胧诗啊,象征手法啊,意象啊,我统统不讲解,只专注于此文别致的语言。“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的像一片云,像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品味咀嚼这等精美绝伦的语言,难道不比对那些朦胧诗、象征、意象的概念讲解和呆板分析有味有趣鲜活得多吗?
  这种语言的品味不是简单的文字解剖,也不是教师一言堂式的讲解传授,而是文本与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一种课堂教学灵感的迸溅,是更深层次的教学效果的生成。
  在这样品味、感悟的过程中,学生逐渐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作品的氛围和意境,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及能力。
  总之,在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要落实新课程目标,必须要有语文味。语文学科是独具魅力的学科,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扎实的语文素养、用语文独有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去优化语文教学过程,精心烹制出“文味”馥郁的语文课,引导学生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引领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理解感悟、体验情感,激活思维、丰富见解,积淀文化底蕴,营造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当前,计算机与 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 和生活。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  在我校一周只安排一节信息技术课,是作为所谓的副科来上的,但学生们是非常的喜欢。信息技术课一到,学体们是欢呼雀跃。教室里是充满了一派“喜庆”气氛
期刊
“良师益友”, 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我喜欢这个成语,在我的人生信条中与朋友处,我喜欢“良师益友”型人物。他能让我在天长日久中获得更多知识,懂得更友善更包容的相处之道,从而使我的人生更加阳光灿烂芬芳四溢。与学生处,我喜欢把这个成语颠倒使用,做一个益友良师型好教师。为什么这样说呢?缘于几十年的班主任经历。  一、善待孩子,与之为友,人格才有魅力  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
期刊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空间想象不仅是认识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不可缺少的能力因素,而且是形成和发展创造力的源泉。因此,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教学必须培养的基本教学能力之一。从数学的角度看,研究空间形式,就是研究客观事物的视觉抽象类似物——图形的形状、结构、度量、分类,以及基本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实物与图形之间的中介是表象。因此,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与几何教学有关。  从课程改革
期刊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课堂上,面对意外生成,教师应悉心观察、耐心倾听、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不露痕迹地展开二度教学设计,其中教师的设问尤为关键。  一、设问要放飞学生思维  众所周知,不同的课堂,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境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课堂上“精彩瞬间”的出现与否仅是教师一念之差。因此,教师应善于在设计教
期刊
摘要:近年来,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对中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导学校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学校在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效果还不尽人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纪律法制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理想、奉献精神等等或多或少还有偏差,有的甚至还存在一些严重的缺漏。  关键词:德育 现状分析 解决对策  德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方面,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期刊
目前生物高考试题中对图解、表格、坐标中得出相关结论的题有所增加,特别是对结论的学科语言描述要求有明显的加强。重视考查学生识图、绘图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识图能力的培养,为以后学生高中生物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从识图教学的重要性和如何利用插图组织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用教学插图导入课程,呈现教学内容  俄国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
期刊
英语学习离不开词汇学习,因为词汇是英语语言三要素之一。不掌握大量的词汇,阅读、翻译、听说都无法顺利进行。而对于初学英语的中学生来说背单词却费时、枯燥、易忘,如何解决英语学习中的单词记忆问题,能否将单词记忆之苦变成乐事、趣事,这是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经常思索和探讨的问题。笔者在英语学习中总结了几种记忆单词的方法,用在教学中,颇有收益,学生也反映良好,现总结如下:  、找到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期刊
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以往的有些语文课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现在的很多语文课一味求活,迷失在花
期刊
英语既是活的语言,也是枯燥无味的语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興趣,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呢?显然,搞好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初中英语的教科书中口语内容有很大比重,如:问路、看病、打电话、购物等,口语篇幅贯穿于教材的始终,突出了英最本质的功能——交际性。那么,如何进行口语教学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  一、关爱学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爱心与耐心是学生转换的又一个前提。英
期刊
初一初二是中国历史,以时间为主线,很好记。可是這初三的历史比较散,时间也比较乱,学生背了就忘……该怎么样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呢?针对之一问题,经过自己教学实践中的探究,发现了几个简单的小技巧。  一、主题教学  世界近现代史头绪繁多,内容庞杂,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加上学生们在初中大多数没有认真学习世界历史,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如果我们在选修课上仍然按照课文编排的顺序逐一讲解分析,肯定课时不够。另一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