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及其培养策略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素质是人才结构中的重要因素,而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必须要了解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如何能培养创新人才并使之更好地为社会和持续性发展服务,是高校人才培养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素质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创新人格 培养
  [作者简介]陈洪波(1975- ),男,四川西充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李波(1974- ),男,河南镇平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陕西 西安 710071)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课题“体育锻炼介入改善大学生心理困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505129901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88-02
  “创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国外对创新的研究起源于德伯拉·爱弥顿的“知识创新论”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都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创造性思维之父爱德华特别强调“创造性努力”和“创造性态度”在创新中的重要性。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创新意识与创造性、创新绩效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只有大批创新人才的涌现,创新才有可能实施,创新成果才有可能实现。2006年7月12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以“创新与服务”为主题,高校如何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和理论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一、创新研究及其发展
  有关创新,国外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体的“创造力”或“创造性”(creativity)研究最多。最早研究它的是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Galton),在他1869年出版的《遗传与天才》一书中对“创造力”进行研究,他研究了977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之后,1908年弗洛伊德出版了《诗人与白日梦》以及1930年心理学家华莱士的《思维的艺术》两本著作分析了艺术创作过程中创新思维的过程。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克劳福德、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通过社会调查和实验研究对“创造力”进行了分析。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创造力研究进入繁荣阶段:以吉尔福特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对“创造力”给予足够重视,认为创造力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十分重要。70年代后,创新的研究更加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重视,并将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升到国家的教育议程高度上来。
  我国较早关注创造性的是陶行知先生,20世纪20年代末,陶行知就发表了《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理念,那时他对创造性的理解还带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的目标。到1999年,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我国首次明确提出要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使命,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21世纪的研究比较关注创新人格。
  二、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创新的核心因素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创新能力。主要指学生求新、求异,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突破传统观念及定式思维,打破常规的束缚,善于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方法与新思路解决问题;具有善于综合与开拓新领域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并取得新成果的能力。
  2.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被认为是个体对创新活动的认识和态度,是个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推动力。许多研究者将创新意识作为评估个体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例如,创造性思维之父爱德华(Edward)认为“创造性努力”和“创造性态度”在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认为创新意识与创造性、创新绩效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海勒(Heller)将测量创造性态度作为评估儿童创造性水平的有效工具。Schaefer研发了一套创造力态度测量(Creativity Attitude Survey)工具,我国学者周林对此量表做了标准化修订。巴塞德(Basaduer)与华德福(Hausdorf)设计了一系列创造性态度量表来测量商业领域内个体的观念偏好、产生新思想的途径以及评价手段优劣等。另外,我国许多学者采用思辨的方法对创新意识进行研究。
  3.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创新人格是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也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个人心理层面的积淀。创新人格是从心理、环境、教育以及个体本身等多维度体现主体创新特征的概念。其研究始发于19世纪后期,早期侧重鉴定创造成就高低者的人格特质。20 世纪中期后,研究表现为创新人格外部特征的概念式描述,乃因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倡导:创造性并非特殊天赋,而是普遍人性的基本特征的观念。在现今的研究中,阿比勒(Amabile)发现缺乏社交技巧会阻碍问题解决者的创造力发展。戈登(Gordo)认为外倾性性格的管理者在创造性上的得分高于那些内倾性性格的管理者。Stein、Lingeman、张庆林等指出,幽默感、活力等相关个性品质是影响创造性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三、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策略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培育的思路应该以培育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培育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培育创新人格为目标。   创新的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Kessler和Alok整合了创新速度理论,认为创新能力决定创新速度,从而会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创新人才的最终成功。Robert D. Hisrich与Michael P. Peters认为,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技术技能、创新管理技能和创新个人能力技能。因此,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必须两手抓,一手抓专业技能的培养,一手抓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也就是要革新的心理准备。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55%靠心理准备(即意识),10%靠积极暗示,35%靠行动。目前很多学生不能说不用功,但在创新方面却收效甚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就是习惯于做原来习惯做的事,因此创新的意识不是很强,而要培养创新意识,则需要培养学生超越自我。这就要求对自我过去的否定、现状的挑战、未来的向往。学习型组织理论倡导者彼得·圣吉提出五项修炼法,认为最核心的修炼就是“超越自我”。自我超越也是创新意识的实践。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创新教育中,应把追求自我超越与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个人在实现成就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培育创新意识理应成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核心。
  另外一些学者将创造精神称为“创造性人格”,斯坦伯格认为,创造性人格包括: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与挫折的意愿、敢冒风险以及自信等因素。一个人即使有创新意识,但其人格中没有忍受艰苦的耐力、克服障碍的意愿、敢冒风险的勇气,其创新能力培养往往也难有成效。当然,创造性人格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因此,高校应将创新人格的培养作为大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的目标。
  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层次的有效管理机制来保障实施。同时,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策略,需要有科学的培养方案和独特培养模式的设计。首先,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的人格成长规律及特征,确定创新人才的类型,探讨创新成功的路径。其次,设计开发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坚实的基础上,体现出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创新技术与创新技能的综合把握等优势。最后,采用课堂知识传授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手段,通识教育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创新意识与创新活动相结合的开放式、体验式、互动式培养方案。
  首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方案总体上注意以下几方面。一个环境:营造一个适应多学科融合、进行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二类基地:完善大学生校内创新实验基地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三种能力:培育学生灵活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创新扩展知识的能力。四维结合:完善专业教育与创新素质教育的结合、创新意识培养与创新人格的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结合。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培养基本技能、综合分析与综合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以内容更新和体系优化为重点,构建“一条龙、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此体系包括:基础实验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研究创新层,目的在于体现“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启发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条件。
  其次,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创新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淀,而专业知识的培养为后续创新教育的培养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如今高校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其发展,能够在专业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能学有所用,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注重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传统专业意识。另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当然,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宽口径与厚基础存在一定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对一部分课程设置不同的深度,同时开设丰富的任选课程,以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一步深造。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按照“课程交叉渗透”的理念,以核心课程为重点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包括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加强课程的相互衔接和统筹协调。设置总揽全貌的学科概论课、专业导论课等综合化课程,增设通识教育课程以及创新课程,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创新意识,构建“大平台加多模块”高度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淀提供一个更宽阔厚实的知识平台。
  另外,注重多学科全方位综合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要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胸襟,这样不仅有利于博采众长,也有利于占据制高点。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鼓励学生兼修一些理科和文科的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学习并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论,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取得新成果。
  [参考文献]
  [1]侯德伟,朱学义,董靖.论智力投资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
  [2]廖江华.创新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创新人格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15).
  [3]桑春红.创新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4]王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5]韦巧燕.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3(1).
  [6]张大均.创新教育与青少年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7]张华,张庆林.企业家创新意识与企业创新潜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4).
  [8]张晓明,郗春媛.大学生创新人格核心特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其他文献
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加快了地铁建设,不仅可以缓解交通压力,还能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其中地铁车站风亭建筑是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留下深刻影响,所以要深入研究并进行
对苏丹草进行甘蔗条纹花叶病毒(scsMV)人工接种,其叶片呈现连续褪绿条斑症状。采用RT-PCR和SC—SMV特异性引物SCSMV—ST2(F)、SCSMV—P1(R)对苏丹草染病植株上的甘蔗条纹花叶病毒进
[摘要]文章分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通用标准和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论述了改革我国“卓越计划”的必要性、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方师范院校电气类专业在新形势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制订等问题,提出重点强调探索以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到企业实习锻炼的力度的教学模式设想。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 电气类专业 卓越计划 实践  [作者简介]王立忠(1970- ),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灭火救援行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以期为消防人员提供借鉴参考,首要原则是确保人身安全,配备齐全救援装备。同时,需要全面
【目的】了解不同盐度条件下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的行为变化,为优化其养殖环境提供参考。【方法】在实验室内设置0、10‰、20‰、30‰和40‰5个盐度梯度,分别观
文章通过对2003~2012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立项数、立项率、地域分布、承担单位、研究领域等情况的统计,分析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社会相关能源的使用也在加大。人们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致使水资源问题越发的严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
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仪表设备在机械工业大量的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化仪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老化和损坏,因此为了保证工业制造的正常生产,一定要
[摘要]文章介绍了“旅游概论”课程的问题,从而提出项目课程设计的想法,并从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课程评价体系设计等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课程设计 项目化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邓梅(1981- ),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旅游职业教育、区域旅游经济。(湖南 长沙 4102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
成本控制是项目能否盈利的重要的环节,而从技术角度进行成本控制又是最好的成本控制方法。充分做好项目技术分析和指导利用,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