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瑜伽起源于古印度的吠陀文明,迄今约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佛教吸收了许多吠陀文明的智慧。本文试从佛教藏密大礼拜、少林《易筋经》与瑜伽健身术相比较的角度,来阐述瑜伽与佛教的关系。
关键词 瑜伽健身术 佛教 大礼拜 易筋经
目前,瑜伽健身术除了流行于普通大众,也流行于禅修者之间。初学静坐者常常面对昏沉瞌睡、心念散乱乃至腰酸腿痛等问题。而瑜伽体式是在呼吸引领下对躯体进行缓慢轻柔地屈伸与扭转,既促进血液的循环,又能收摄身心。所以,体式练习后进入静坐,效果特别好。在这方面,瑜伽运动只是被当作强身健体的伸展运动而已。
其实,瑜伽运动与佛教一直渊源颇深。大约在公元4世纪前后,瑜伽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进入中国。中文“瑜伽”一词早在唐代就出现,是“yoga”的音译,在唐以前意译成“相应”,即人与宇宙之间的互相沟通与感应。中国佛教禅观、天台宗的“六妙法门”、法相唯识宗的止观,都是瑜伽静坐冥想的变通说法。
为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现今在西方和中国流行的瑜伽主要是“现代瑜伽”。与印度古典瑜伽相比,现代瑜伽的特征是:强调生活在当下,练习者不再以追求神通与自我解脱为目的,而更注重于把瑜伽作为一种生活观点或态度,融入到日常生活體验中。也就是说:古时的瑜伽是注重“修灵”的,欲将“真我”由肉身的“小我”中升华出来,与永恒的本体“梵”合而为一;而现代的瑜伽是注重“修身”的,经过瑜伽体位法的练习和呼吸法及冥想,将身体的肌肉、骨骼、经脉及内分泌系统调节到最佳状态,使人健康、美体、美容、身心愉悦。
那么,讲究瑜伽外修的瑜伽体位法和佛教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试从佛教藏密的大礼拜动作和少林寺《易筋经》的动作来分别做一说明。
一、瑜伽健身术与佛教藏密大拜式的关系
藏密即藏传佛教密宗。藏密无上瑜伽四加行之大礼拜也叫磕大头、磕长头、磕等身头,它以礼拜的方式,反复性地做五体投地的全身运动。大礼拜是藏传佛教独特的礼拜形式,是藏密修行者每天修持各种加行开始和结束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藏密气功的一种动功,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藏密大礼拜与瑜伽拜日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两者作礼拜时,动作开始和结束都要念诵礼敬语;两套动作都由12个姿势组成,都是一种与呼吸同步的运动,提倡通过呼吸将一系列的姿势串联在一起,来完成一套完整的动作。只不过瑜伽拜日式更强调健身的功效,在伸展过程中加大了后仰的幅度。实际上,大礼拜属于瑜伽健身体式。
佛教密宗行者被人称为“瑜伽行者”。 《佛光大辞典》上讲,密宗:又作真言宗、瑜伽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开元宗、秘密乘。密宗诸部修炼皆以静坐为主,但无上瑜伽部功法中不乏动功。《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中记载“在修气脉明点时,还强调须打拳、金刚立、行大礼拜等以活动肢体、流通气血、打开脉结、散化明点”。这些动功与印度瑜伽的体位法和道教的导引相似。
瑜伽和佛教藏密在修炼禅定的具体功法上也有相似之处。如瑜伽的四禅八定、一点凝视法、脉轮观想法、昆达利尼灵蛇、清理中经苏舒姆那管道等与藏密的宝瓶之气、拙火定、九节佛风等功法即有相同和相似之处。另一方面,瑜伽语音冥想和藏密的咒语练习也相近,二者均用梵语发音。瑜伽根本语音为“唵”(奥姆),密宗咒语总持为“唵、阿、吽”二者语音练习均有震动气脉、疏通经络、安定神经之功效,并能帮助修习者进入深度禅定。
二、瑜伽健身术与少林《易筋经》的关系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儒家、医学、武术和民间气功等相互交流,这些交流在少林寺《易筋经》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易筋经》,记载的是一种疏通人体经脉从而强筋壮骨的功夫。它包括内经和外经两种锻炼方法,各有12式。其体式明显受到印度瑜伽,特别是唐时传入的、阐述瑜伽实践的天竺按摩法和刘宋时传入的婆罗门引导法的影响。如果把《易筋经》12式与印度12世纪出现的《诃陀瑜伽之灯》所列的体式相比较,可以看出:在呼吸与体式方面有些相似,个别名称也雷同,如少林“倒拽九牛尾势”与瑜伽“牛头功”;“韦驮献杵势”与“勇士功”或“金刚功”;“出爪亮翅势”与“孔雀功”等都很相似。
《易筋经》的修炼分为外功和内功,外功主动,内功主静,以调身为主,通过动作变化导引气的运行,意随气走,意气相随,起到保健养生的目的。瑜伽的修炼方法也强调体式、呼吸与意念三者和谐统一,体式与呼吸要缓慢、均匀和轻柔。瑜伽与《易筋经》在动作功效上有共同之处,不论对上肢、下肢,还是躯干,都有充分的屈伸、外展、内收、扭转、挤压等运动;同时,二者都特别注重身体的整体协调运动,要求上下肢与躯干之间,以及肢体左右的协调对称,彼此相随,密切配合。随着呼吸和体式自然地合二为一,身体得到清理和净化,身、心、灵获得解放。
《易筋经》和瑜伽都主张动静结合、内外双修,通过“三脉七轮”运行气息,打开脉结,周遍全身,引发潜藏的力量,获得智慧和成就,同时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三、结论:
古印度文明被称为吠陀文明,吠陀经典发展出婆罗门教及其他各种宗派。瑜伽,即婆罗门教的一个分支。印度佛教在晚期密教阶段和婆罗门教相融合,所以密宗的很多修炼方法,都保留着婆罗门教的风格。实际上,佛教的因果业报、六道轮回、四禅八定、三脉七轮等都是婆罗门教或瑜伽中的内容。但与吠陀时期的瑜伽理念相比较,佛教对于瑜伽所涉及的世界观、人生观、解脱论,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形成了佛门特有的瑜伽理论体系,即佛学中“止观”与禅定的体系。同样,集瑜伽理论与实践之大成的《瑜伽经》,晚于佛教出现,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佛教的内容。由于瑜伽和佛教彼此有着共同的源头,我们在佛经中能经常看到瑜伽的字眼,而藏密大礼拜、少林《易筋经》与瑜伽体式雷同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 黄心川.印度瑜伽与少林武功[J].佛学研究.1995(1).
[2] 程丽华.印度古典瑜伽与中国气功易筋经的比较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0(5).
[3] 阳明君.藏密大礼拜的健身作用研究[J].人文论坛.2008(2).
摘 要 瑜伽起源于古印度的吠陀文明,迄今约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佛教吸收了许多吠陀文明的智慧。本文试从佛教藏密大礼拜、少林《易筋经》与瑜伽健身术相比较的角度,来阐述瑜伽与佛教的关系。
关键词 瑜伽健身术 佛教 大礼拜 易筋经
目前,瑜伽健身术除了流行于普通大众,也流行于禅修者之间。初学静坐者常常面对昏沉瞌睡、心念散乱乃至腰酸腿痛等问题。而瑜伽体式是在呼吸引领下对躯体进行缓慢轻柔地屈伸与扭转,既促进血液的循环,又能收摄身心。所以,体式练习后进入静坐,效果特别好。在这方面,瑜伽运动只是被当作强身健体的伸展运动而已。
其实,瑜伽运动与佛教一直渊源颇深。大约在公元4世纪前后,瑜伽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进入中国。中文“瑜伽”一词早在唐代就出现,是“yoga”的音译,在唐以前意译成“相应”,即人与宇宙之间的互相沟通与感应。中国佛教禅观、天台宗的“六妙法门”、法相唯识宗的止观,都是瑜伽静坐冥想的变通说法。
为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现今在西方和中国流行的瑜伽主要是“现代瑜伽”。与印度古典瑜伽相比,现代瑜伽的特征是:强调生活在当下,练习者不再以追求神通与自我解脱为目的,而更注重于把瑜伽作为一种生活观点或态度,融入到日常生活體验中。也就是说:古时的瑜伽是注重“修灵”的,欲将“真我”由肉身的“小我”中升华出来,与永恒的本体“梵”合而为一;而现代的瑜伽是注重“修身”的,经过瑜伽体位法的练习和呼吸法及冥想,将身体的肌肉、骨骼、经脉及内分泌系统调节到最佳状态,使人健康、美体、美容、身心愉悦。
那么,讲究瑜伽外修的瑜伽体位法和佛教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试从佛教藏密的大礼拜动作和少林寺《易筋经》的动作来分别做一说明。
一、瑜伽健身术与佛教藏密大拜式的关系
藏密即藏传佛教密宗。藏密无上瑜伽四加行之大礼拜也叫磕大头、磕长头、磕等身头,它以礼拜的方式,反复性地做五体投地的全身运动。大礼拜是藏传佛教独特的礼拜形式,是藏密修行者每天修持各种加行开始和结束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藏密气功的一种动功,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藏密大礼拜与瑜伽拜日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两者作礼拜时,动作开始和结束都要念诵礼敬语;两套动作都由12个姿势组成,都是一种与呼吸同步的运动,提倡通过呼吸将一系列的姿势串联在一起,来完成一套完整的动作。只不过瑜伽拜日式更强调健身的功效,在伸展过程中加大了后仰的幅度。实际上,大礼拜属于瑜伽健身体式。
佛教密宗行者被人称为“瑜伽行者”。 《佛光大辞典》上讲,密宗:又作真言宗、瑜伽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开元宗、秘密乘。密宗诸部修炼皆以静坐为主,但无上瑜伽部功法中不乏动功。《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中记载“在修气脉明点时,还强调须打拳、金刚立、行大礼拜等以活动肢体、流通气血、打开脉结、散化明点”。这些动功与印度瑜伽的体位法和道教的导引相似。
瑜伽和佛教藏密在修炼禅定的具体功法上也有相似之处。如瑜伽的四禅八定、一点凝视法、脉轮观想法、昆达利尼灵蛇、清理中经苏舒姆那管道等与藏密的宝瓶之气、拙火定、九节佛风等功法即有相同和相似之处。另一方面,瑜伽语音冥想和藏密的咒语练习也相近,二者均用梵语发音。瑜伽根本语音为“唵”(奥姆),密宗咒语总持为“唵、阿、吽”二者语音练习均有震动气脉、疏通经络、安定神经之功效,并能帮助修习者进入深度禅定。
二、瑜伽健身术与少林《易筋经》的关系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儒家、医学、武术和民间气功等相互交流,这些交流在少林寺《易筋经》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易筋经》,记载的是一种疏通人体经脉从而强筋壮骨的功夫。它包括内经和外经两种锻炼方法,各有12式。其体式明显受到印度瑜伽,特别是唐时传入的、阐述瑜伽实践的天竺按摩法和刘宋时传入的婆罗门引导法的影响。如果把《易筋经》12式与印度12世纪出现的《诃陀瑜伽之灯》所列的体式相比较,可以看出:在呼吸与体式方面有些相似,个别名称也雷同,如少林“倒拽九牛尾势”与瑜伽“牛头功”;“韦驮献杵势”与“勇士功”或“金刚功”;“出爪亮翅势”与“孔雀功”等都很相似。
《易筋经》的修炼分为外功和内功,外功主动,内功主静,以调身为主,通过动作变化导引气的运行,意随气走,意气相随,起到保健养生的目的。瑜伽的修炼方法也强调体式、呼吸与意念三者和谐统一,体式与呼吸要缓慢、均匀和轻柔。瑜伽与《易筋经》在动作功效上有共同之处,不论对上肢、下肢,还是躯干,都有充分的屈伸、外展、内收、扭转、挤压等运动;同时,二者都特别注重身体的整体协调运动,要求上下肢与躯干之间,以及肢体左右的协调对称,彼此相随,密切配合。随着呼吸和体式自然地合二为一,身体得到清理和净化,身、心、灵获得解放。
《易筋经》和瑜伽都主张动静结合、内外双修,通过“三脉七轮”运行气息,打开脉结,周遍全身,引发潜藏的力量,获得智慧和成就,同时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三、结论:
古印度文明被称为吠陀文明,吠陀经典发展出婆罗门教及其他各种宗派。瑜伽,即婆罗门教的一个分支。印度佛教在晚期密教阶段和婆罗门教相融合,所以密宗的很多修炼方法,都保留着婆罗门教的风格。实际上,佛教的因果业报、六道轮回、四禅八定、三脉七轮等都是婆罗门教或瑜伽中的内容。但与吠陀时期的瑜伽理念相比较,佛教对于瑜伽所涉及的世界观、人生观、解脱论,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形成了佛门特有的瑜伽理论体系,即佛学中“止观”与禅定的体系。同样,集瑜伽理论与实践之大成的《瑜伽经》,晚于佛教出现,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佛教的内容。由于瑜伽和佛教彼此有着共同的源头,我们在佛经中能经常看到瑜伽的字眼,而藏密大礼拜、少林《易筋经》与瑜伽体式雷同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 黄心川.印度瑜伽与少林武功[J].佛学研究.1995(1).
[2] 程丽华.印度古典瑜伽与中国气功易筋经的比较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0(5).
[3] 阳明君.藏密大礼拜的健身作用研究[J].人文论坛.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