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原电池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实质: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原电池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3.盐桥
(1)成分:含有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2)离子移动方向:Cl-移向ZnSO4溶液(负极区),K+移向CuSO4溶液(正极区)。
(3)作用:使两个半电池形成通路,并保持两溶液的电中性。
4.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2)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3)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直接接触)。
(4)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原电池两极
负极:一般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一般是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导电非金属),发生还原反应。
2.原电池电极的判断
正确理解原电池的负极
一般,在原电池反应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包含两层含义:(1)“活泼”是指相对活泼而不是绝对活泼。
(2)在大部分原电池反应中,金属活动性较强的一极作负极,另一电极作正极。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例外,例如:
①冷的浓硝酸作电解质溶液,金属铁或铝与金属铜作电极时,铁或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金属活动性弱的铜与浓硝酸发生氧化反应充当负极。
②Na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金属镁与金属铝作电极时,因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充当负极,而金属活动性强的镁只能充当正极。
原电池的构成
1.下列反应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 )
A.NaOH+HCl===NaCl+H2O
B.2CH3OH+3O2―→2CO2+4H2O
C.Zn+2HCl===ZnCl2+H2↑
D.4Al+3O2+6H2O===4Al(OH)3
解析:选A。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中和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如右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
实验后的记录:
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
②H+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流动方向Zn―→Cu
④Cu极上有H2产生
⑤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H2为0.5 mol
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解析:選B。Zn比Cu活泼,Zn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Cu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每转
移1 mol电子,产生0.5 mol H2,电子由负极Zn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铜片,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SO2-向负极移动。
知识点二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例如:在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速率加快。
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3.用于金属的保护
请见本章第四节知识点二。
4.设计化学电池
(2)确定电极材料
若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为金属单质,可用该金属直接作负极;若发生氧化反应的为气体(如H2)或溶液中的还原性离子,可用惰性电极(如Pt、碳棒)作负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材料一般不如负极材料活泼。
本例中可用铜棒作负极,用铂丝或碳棒作正极。
(3)确定电解质溶液
一般选用反应物中的电解质溶液即可,如本例中可用FeCl3溶液作电解液。
(4)构成闭合回路:将电极用导线连接,使之构成闭合回路。
(1)为获得持续、稳定、较强的电流,所选用的电解质溶液一般能与负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且使用盐桥将两个半电池连通。
(2)设计原电池时,若氧化还原方程式中无明确的电解质溶液,可用水作为电解质,但为了增强其导电性,通常加入强碱或一般的强酸,如燃料电池,水中一般要加入KOH或H2SO4。
课后达标检测
3.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适量6 mol/L的盐酸
B.加入几滴CuCl2溶液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实质: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原电池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3.盐桥
(1)成分:含有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2)离子移动方向:Cl-移向ZnSO4溶液(负极区),K+移向CuSO4溶液(正极区)。
(3)作用:使两个半电池形成通路,并保持两溶液的电中性。
4.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2)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3)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直接接触)。
(4)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原电池两极
负极:一般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一般是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导电非金属),发生还原反应。
2.原电池电极的判断
正确理解原电池的负极
一般,在原电池反应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包含两层含义:(1)“活泼”是指相对活泼而不是绝对活泼。
(2)在大部分原电池反应中,金属活动性较强的一极作负极,另一电极作正极。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例外,例如:
①冷的浓硝酸作电解质溶液,金属铁或铝与金属铜作电极时,铁或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金属活动性弱的铜与浓硝酸发生氧化反应充当负极。
②Na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金属镁与金属铝作电极时,因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充当负极,而金属活动性强的镁只能充当正极。
原电池的构成
1.下列反应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 )
A.NaOH+HCl===NaCl+H2O
B.2CH3OH+3O2―→2CO2+4H2O
C.Zn+2HCl===ZnCl2+H2↑
D.4Al+3O2+6H2O===4Al(OH)3
解析:选A。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中和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如右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
实验后的记录:
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
②H+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流动方向Zn―→Cu
④Cu极上有H2产生
⑤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H2为0.5 mol
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解析:選B。Zn比Cu活泼,Zn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Cu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每转
移1 mol电子,产生0.5 mol H2,电子由负极Zn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铜片,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SO2-向负极移动。
知识点二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例如:在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速率加快。
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3.用于金属的保护
请见本章第四节知识点二。
4.设计化学电池
(2)确定电极材料
若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为金属单质,可用该金属直接作负极;若发生氧化反应的为气体(如H2)或溶液中的还原性离子,可用惰性电极(如Pt、碳棒)作负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材料一般不如负极材料活泼。
本例中可用铜棒作负极,用铂丝或碳棒作正极。
(3)确定电解质溶液
一般选用反应物中的电解质溶液即可,如本例中可用FeCl3溶液作电解液。
(4)构成闭合回路:将电极用导线连接,使之构成闭合回路。
(1)为获得持续、稳定、较强的电流,所选用的电解质溶液一般能与负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且使用盐桥将两个半电池连通。
(2)设计原电池时,若氧化还原方程式中无明确的电解质溶液,可用水作为电解质,但为了增强其导电性,通常加入强碱或一般的强酸,如燃料电池,水中一般要加入KOH或H2SO4。
课后达标检测
3.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适量6 mol/L的盐酸
B.加入几滴CuCl2溶液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