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就意味着政治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培养学生品质、健全人格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弥漫着平等、民主、开放的气息。这就要求我们敢于摆脱历史束缚,冲破固有的、旧的思维定势,构建开放的政治教学平台,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政治教学环境。
一、教学相长——构建师生关系的开放平台
“一切为了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重新定位了师生关系。“一切为了学生”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构建一个开放的师生关系平台。开放,意味着对话、参与;开放,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间的一种教育情景的精神氛围。
开放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这就意味着在课堂这个教学场所,师生之间必然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共舞、平等对话。开放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学方式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学生品质,健全学生人格,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过程。开放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生活中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种宽松、开放的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二、纵横沟通——构建教材内容的开放平台
系统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只有开放,不断地和外界进行有效的交换,才能更具有活力。政治教学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不能就政治教政治,局限在课本中,自我封闭,而要引入活水,激发活力,构建一个开放的知识平台。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比如讲《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只给我们介绍了网络交往的无限性和两面性的特点等静态内容,这就需要补充、拓展。利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深入生活中去,分组采访调查如教师、学生、医生、公务员、商人、农村专业户等是如何利用网络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服务的,搜集身边或查询因为利用网络做有益事情或者因为网络使用不当导致身心受伤害的案例,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网络交往的调查,去感受、探究,充分理解网络的积极优势和负面影响。在“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开放情景中去体验学习的快乐,情感的共鸣与人生价值的意义。从而使政治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使现实与未来沟通,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与凸显。
三、灵活多变——构建教学空间的开放平台
传统政治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囿于狭小的课堂空间,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开放意味着向生活空间的回归,意味着学生对知识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使学生生活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政治教材内容本身就是生活的提炼,经验的总结,这为我们学习政治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新课程也强调“拓展学习和探究政治思想问题的空间”。具体教学活动中要敢于打破课堂内的空间,抑或跳出课堂,走向更为开放的社会课堂。比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人教版九年级)这一课中讲“见证辉煌成就”时,我们利用所在地的优势,组织学生参观本镇的芦荟和牛蒡生产基地,本镇木料加工运输专业户,走访家人了解自己家庭的生活变化,走访相关人员了解家乡的变化,身临其境,使学生深刻了解我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和具体表现。空间的开放,使课堂信息不断扩展、延伸,使学生思维处于主动、能动的活跃状态,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探究学习规律,真正体现了主人翁身份,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四、激励促进——构建评价机制的开放平台
长期以来,教师的评价就像是筛子,是一种评定、选拔的工具,只是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选出最好。淘汰最差,总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表现出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的单一等。众所周知,以此衡量教学的效果,不但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课程教育的目的也荡然无存了。究其原因,我们的评价依然囿于一个封闭、狭小的空间,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生长,发展。这就需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构建开放的评价平台。
开放的教学评价模式应该是“知能并重、智德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全面素质评价。美国教育理论家斯塔佛尔比姆认为:“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开放的评价机制强调发展性,着眼于学习个体的动态发展过程,既避免对课程学习者绩效的简单回溯,也要避免用静止和停止的眼光去评价学习者的阶段性质量。教师既不忽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智慧和品德等方面的不足,更要以超越性的眼力去开发其成长的潜力和可能争取的新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构建一个开放的政治教学平台,必然为新形势下的政治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一、教学相长——构建师生关系的开放平台
“一切为了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重新定位了师生关系。“一切为了学生”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构建一个开放的师生关系平台。开放,意味着对话、参与;开放,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间的一种教育情景的精神氛围。
开放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这就意味着在课堂这个教学场所,师生之间必然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共舞、平等对话。开放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学方式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学生品质,健全学生人格,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过程。开放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生活中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种宽松、开放的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二、纵横沟通——构建教材内容的开放平台
系统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只有开放,不断地和外界进行有效的交换,才能更具有活力。政治教学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不能就政治教政治,局限在课本中,自我封闭,而要引入活水,激发活力,构建一个开放的知识平台。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比如讲《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只给我们介绍了网络交往的无限性和两面性的特点等静态内容,这就需要补充、拓展。利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深入生活中去,分组采访调查如教师、学生、医生、公务员、商人、农村专业户等是如何利用网络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服务的,搜集身边或查询因为利用网络做有益事情或者因为网络使用不当导致身心受伤害的案例,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网络交往的调查,去感受、探究,充分理解网络的积极优势和负面影响。在“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开放情景中去体验学习的快乐,情感的共鸣与人生价值的意义。从而使政治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使现实与未来沟通,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与凸显。
三、灵活多变——构建教学空间的开放平台
传统政治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囿于狭小的课堂空间,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开放意味着向生活空间的回归,意味着学生对知识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使学生生活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政治教材内容本身就是生活的提炼,经验的总结,这为我们学习政治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新课程也强调“拓展学习和探究政治思想问题的空间”。具体教学活动中要敢于打破课堂内的空间,抑或跳出课堂,走向更为开放的社会课堂。比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人教版九年级)这一课中讲“见证辉煌成就”时,我们利用所在地的优势,组织学生参观本镇的芦荟和牛蒡生产基地,本镇木料加工运输专业户,走访家人了解自己家庭的生活变化,走访相关人员了解家乡的变化,身临其境,使学生深刻了解我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和具体表现。空间的开放,使课堂信息不断扩展、延伸,使学生思维处于主动、能动的活跃状态,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探究学习规律,真正体现了主人翁身份,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四、激励促进——构建评价机制的开放平台
长期以来,教师的评价就像是筛子,是一种评定、选拔的工具,只是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选出最好。淘汰最差,总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表现出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的单一等。众所周知,以此衡量教学的效果,不但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课程教育的目的也荡然无存了。究其原因,我们的评价依然囿于一个封闭、狭小的空间,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生长,发展。这就需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构建开放的评价平台。
开放的教学评价模式应该是“知能并重、智德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全面素质评价。美国教育理论家斯塔佛尔比姆认为:“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开放的评价机制强调发展性,着眼于学习个体的动态发展过程,既避免对课程学习者绩效的简单回溯,也要避免用静止和停止的眼光去评价学习者的阶段性质量。教师既不忽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智慧和品德等方面的不足,更要以超越性的眼力去开发其成长的潜力和可能争取的新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构建一个开放的政治教学平台,必然为新形势下的政治教学带来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