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族祭祀文化是藏区人民热爱自然、敬畏众神的体现。祭祀活动是藏族社会生活极为重要的部分,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祭祀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祭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挑战和威胁,文章在对其传承现状进行调查采访的基础之上,对传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祭祀 传承 现状 路径
“祭祀”在古时候很少与其他语言合用,是为单音字,“祭”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许冲在《上〈说文解字〉书》称《说文》“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其中《说文·示部》集中反映了古代的祭祀风俗。从字面来讲,“祭祀”其实就是人以手持肉来献祭鬼神。如若我们再往深处推研,“祭祀”又与鬼神之类相关,也有天人合一的意思,而“祭祀”的目的主要还是祭祀者希望通过祭祀得到神灵或是祖先的庇佑。
一、藏族祭祀文化的产生
藏族有着自己的信仰,这一点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藏族文化本就是一朵神奇又神秘的民族文化奇葩。在祭祀文化方面,经历了从最初的“巫”逐步发展到祭祀阶段,由起初的神灵附体改为由祭司请神、占卜、祭祀和进行巫术活动的历程。
藏族的祭祀文化源起,是与根植于藏民族生存的大自然环境,如山石树木、飞禽走兽等和大自然神秘莫测、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冰雹雪崩等。藏族先辈无法对自然界中的各种自然现象以及自然灾害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同时在自然灾害面前也是茫然失措、无能为力,从而惶恐、不安,以至于认为这些都是神灵的神奇力量。在藏族先辈看来,神灵既哺育了人类成长,又给人类带来了威胁,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并逐步演化为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藏族的祭祀文化也由此形成,并且在藏族人民的生活当中占有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大部分。
几千年以来,藏族民间祭祀文化与原始信仰、本教、藏传佛教关系密切,在祭祀文化发展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也较多。如果我们把祭祀文化从人类学的角度去划分,那么可以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根据这个范畴的划分,原始信仰、本教、藏传佛教即为“大传统”,而藏族祭祀文化则为“小传统”。在藏族地区,从原始信仰到本教再到后面佛教的传入,随着“大传统”的蜕变和更替,作为“小传统”的祭祀文化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当中也发生了变化。当然,藏族祭祀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扎根于民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无论如何变化,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自身的价值都不会受到影响,不会有本质上的改变。比如至今对人们影响较为深刻的祭祀文化有:煨桑、鲁神祭祀、朵玛祭祀、神山圣湖祭祀以及各种祭祀舞蹈。其中祭祀朵玛作为祭祀物出现,代替了原始的血祭,是藏族人民保护自然生态的体现。追溯祭祀朵玛产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藏族人民在祭祀活动当中所用到的祭祀物的转变历史。随着“大传统”的变迁,藏族祭祀物品也从起初的“共命人”活人祭祀到牺牲祭祀,再到放生祭祀物和由此演变出来的朵玛祭祀。而在祭祀舞蹈中,多以锅庄为主,它有歌亦有舞,曲调与舞步丰富多样,蕴含了丰富的仪式意味,是祭祀舞蹈与民俗舞蹈的同一体。
二、现代语境中藏族祭祀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历史性飞跃,人们的生活方式正由原始走向了现代,从低到高,从愚昧到文明,优良的传统和文明最终也走在了发展和前进的道路上。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在走向高级和文明的同时,同样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受到了威胁,文化的传承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甚至传承链在某些环节已经出现了断裂。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我们既要欣喜于它的更先进、更文明、更优秀,同时也不能忽略在这一过程中的缺失。
(一)祭祀文化商业化色彩浓郁
祭祀,一直以来在藏族地区都是极其重要的一种文化,它是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结合体,祭山、祭水、祭神灵、祭自然等祭祀活动遍布在藏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人们在跳起藏族锅庄之前也要以祭祀开头。藏族人民素来注重传统歌舞,尤其是藏族锅庄,在诸如出行、煨桑、围猎、转山等各种祭祀活动中,锅庄都伴随其中。锅庄的成形年代也十分久远,它主要表现了原始古朴的生活以及人民的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等意识。笔者在对四川金川县苟尔光村的调研中发现,过去锅庄表演前都要请本教高僧诵经,之后煨桑祭祀山神,然后才能开始表演。演变至今,只需要在锅庄表演之前在场中拜访一坛咂酒,由德高望重的艺人祝词、煨桑开坛即可。然而,我们也注意到,锅庄的表现形式多样,并且每一种样式不管是从刚开始的祭祀仪式来讲,还是从音乐或是舞蹈步伐来讲,都是极为严谨的,尤其是在祭祀活动中的锅庄。
但是我们也关注到了另外一种景象,就是祭祀文化的商业色彩逐渐浓郁。一些祭祀文化资源在文化旅游迅速发展的今天也逐渐走上了“国际舞台”,给予来藏游客极大的视觉享受,同时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进程中注重游客的参与体验。然而,在这种旅游场域之下的祭祀文化的传承也带面临了许多的挑战。祭祀活动本身从内容上来讲是神圣的、仪式化的,在现代化发展尤其是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进入藏区,使诸如锅庄等祭祀活动的内容发生了变化,神圣感、仪式感在消退,更注重在视觉上的感受,这一点在一些旅游景区尤为明显。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藏族当地人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当然也有自身商业发展的需要。为了制造更为浓烈的民族文化氛围,适当地把祭祀文化活动中的部分内容大众化。在这个改造的过程中,最突出的就是锅庄的基本形式的改变。藏族锅庄本身有着一系列的仪理仪轨,并且表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口唱的形式愈来愈被高分贝音响所取代,舞蹈的“大圆圈”队形也为了适应游客和舞台表演效果而发生了变化,“直线”和“弧线”队形开始出现。然而,这种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使它本身的意义被削弱,甚至完全变成了娱乐行为、純舞蹈行为,更加偏向于一种“纯粹的艺术”。 祭祀朵玛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一般人认为朵玛是藏族人以主食糌粑面中混加香料来艺术造型的供设与布施的饮食品或馐品,并且朵玛的形式多样,具有艺术欣赏的价值。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在游客们的眼中,是否更加突出了它的观赏价值。我们要明白的是,祭祀朵玛作为藏族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祭祀物品所存在。在制作朵玛的整个过程中,尤为突出的是它的严谨以及在制作前后的各种加持,尤其是制作者在制作的时候都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这样制作出来的朵玛才是神圣的、圣洁的,同时才可以为大家带来福音。游客所看到的是已经制作完成的朵玛,对于在制作过程中的神圣性和严谨的各种仪轨是不甚了解的。如果单一地观赏朵玛成品,势必会削减它本身的祭祀意义。
(二)祭祀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藏族的许多宗教思想、生活观念以及情感都融入在各种祭祀活动当中,可以说藏族就是一个具有全民性宗教信仰的民族,而多样的祭祀文化活动更是成为藏民族文化的“形象代表”,诸如藏族锅庄、唐卡以及朵玛等,都是祭祀活动的内容,人民将宗教意识赋予其中,实现了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社会功能以及文化价值。也正因为祭祀文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如此重要,我们清晰地看到,在社会化进程和全民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交通设施、通讯设施等的建设和完善,打破了藏区在地域和时空中的限制,也打破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长久的、相对的封闭。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出了大山,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在减弱,文化传承者日益减少,文化本身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已然受到了威胁,文化传承走入困境。更严重的是,有些环节甚至出现断裂。
祭祀文化是和人们的活动息息相关的,它的传承也同样需要依靠人的力量,是要依靠人来传承。据笔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朵玛虽在藏族祭祀活动中极为重要,然而从事朵玛制作的人群极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寺院以及家庭,技艺的传播范围极其有限。笔者在金川一带调研发现,在农村,绝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务工,家里留下老人和小孩,无法接受传承任务,传承下去更是难上加难。至此,这种文化生态的变化使祭祀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三、藏族祭祀文化传承的路径思考
藏族祭祀文化作为与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传统文化,是藏民族祖祖辈辈几千年积累传承下来的结果,它以和平共处、和谐社会的理念感谢着大自然对人们的恩惠,同时也是对自然、对世界的尊重和敬爱。在现代化进程中,藏族祭祀文化面临着极大的冲击,进一步探索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探寻它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在适应现代化进程大趋势的条件下寻求具体路径,既要有效地保证对本文化的传承,又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真正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
(一)政府参与,对藏族祭祀文化古籍文献资料进行抢救性保护
藏族祭祀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沉淀着藏族人民几千年的文化信息,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僧大德以及普通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早晨屋顶冒出的桑烟、家中佛前供奉的朵玛、屋顶的经幡白石、祭祀活动时的舞蹈等,无不表现出祭祀在普通大众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然而,笔者在对藏区调研采访的过程中发现,诸如朵玛等祭祀文化大多是口口相传,相关的古籍、音像资料极为少见,甚至目前很多的古籍善本和孤本面临失传问题,仅存的古籍文献还由于地理条件、保存条件等问题有一些已经开始霉变、虫蛀,一些音像资料也开始脱磁、变质,这一系列相关资料的缺失对于祭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这些藏文古籍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
对祭祀文化中涉及到的文物古籍的抢救性保护一定要考虑到收藏单位的具体条件,不可泛泛而谈。首先,政府加大对古籍收藏单位的财政投入,改善文化古籍等的收藏环境,对古籍收集人员进行古籍保护知识的培训。祭祀文化的相关古籍资料的收集单位主要是寺院,在少数名族家中也有少量藏书,对于这部分散落在民间的珍贵书籍尽可能地收集、归类、整理,对于一部分收集者不愿意拿出集中管理,那就加大对他们在古籍保护方面的知识宣传,确保珍贵古籍得到有效保护。其次,古籍等资料的相关保护单位要对藏区偏远艰苦地区收藏单位的古籍文献,尤其是珍贵的善本和孤本开展《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同时配合收藏单位对古籍文献制作护经板、护经布、护经架等收藏设备。
(二)结合产业经济,对藏族祭祀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
在藏族地区,祭祀文化是一种“生活中的文化”,具有活态性与生产性两大特点,在对它进行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避免对其过度开发,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丢弃生产性保护的原生态原则、就地保护原则、政府扶持原则以及技能传承等原则,最终达不到有效地活态传承的好局面。
首先,将祭祀文化符号进行生产性转化。藏族祭祀文化内容丰富并且早已融入人们生活,把祭祀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这种传承模式就不再做过多阐释,着重看到现代化进程中外出务农人群过多,不利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能出现“技无传人”的局面。一方面,政府出台相应的回乡利好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创业;另一方面,宣传、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诸如“企业+农户”“企业+博物馆”“企业+传习基地”等祭祀文化保护基地,致力于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扩大宣传,把祭祀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其次,将神性的文化与休闲旅游文化融合。祭祀本身是一项神圣的活动,在祭祀朵玛制作的一系列仪理仪轨、神山圣湖祭祀等活动中,都是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供祭和诉求,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其可观摩性。因此,把旅游作为其载体与之结合,一方面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品质和内涵,另一方面也让祭祀文化得以多途径传承。唐卡、朵玛都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所包含的丰富意蕴都让它们不单单出现在祭祀活动中,还可以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感官上的享受,同时对唐卡、朵玛本身的丰富内蕴产生兴趣,最后对当地的祭祀文化得以了解。
(三)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对藏族祭祀文化进行数字化保护
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在最近几十年里已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应逐渐加入高科技的元素,其中数字化保护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并且也是最受人关注的一种。
在藏区祭祀文化的保护问题上,也可以和数字化保护方式相结合,通过现代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等技术把祭祀文化活动中的仪式仪轨、祭祀物品供奉程序、祭祀舞蹈、祭祀服饰等进行记录、整理、归类、保存,保证人们可以在不搬动古籍文献的情况下也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藏族祭祀文化的内蕴;同时,也可以弥补以往纯书籍保存方面的不足。
运用科学技术进行藏区祭祀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还可以加强博物馆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构建合作网站,与“互联网+”相结合,从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持上进行祭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和保持文化的主导地位,加强网站建设的规范管理和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同时结合新媒体传播数字化成果。
总之,藏族祭祀文化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在现代化进程中更进一步深挖文化并多途径做好对其的保护和传承,让藏族祭祀文化在现代语境下走得更远,真正实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万代吉.本教祭祀文化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06).
[2]彭兆荣.遗产:反思与阐释[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3]何睿.从旅游人类学角度看旅游业对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社科规划基地项目“四川藏区祭祀文化产业化研究——以藏族本教祭祀宝典“朵玛”文化为例”(项目编号:SC16E062)阶段性成果,立项者:廖华。
(作者简介:廖华,女,硕士,四川文化產业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审美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祭祀 传承 现状 路径
“祭祀”在古时候很少与其他语言合用,是为单音字,“祭”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许冲在《上〈说文解字〉书》称《说文》“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其中《说文·示部》集中反映了古代的祭祀风俗。从字面来讲,“祭祀”其实就是人以手持肉来献祭鬼神。如若我们再往深处推研,“祭祀”又与鬼神之类相关,也有天人合一的意思,而“祭祀”的目的主要还是祭祀者希望通过祭祀得到神灵或是祖先的庇佑。
一、藏族祭祀文化的产生
藏族有着自己的信仰,这一点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藏族文化本就是一朵神奇又神秘的民族文化奇葩。在祭祀文化方面,经历了从最初的“巫”逐步发展到祭祀阶段,由起初的神灵附体改为由祭司请神、占卜、祭祀和进行巫术活动的历程。
藏族的祭祀文化源起,是与根植于藏民族生存的大自然环境,如山石树木、飞禽走兽等和大自然神秘莫测、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冰雹雪崩等。藏族先辈无法对自然界中的各种自然现象以及自然灾害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同时在自然灾害面前也是茫然失措、无能为力,从而惶恐、不安,以至于认为这些都是神灵的神奇力量。在藏族先辈看来,神灵既哺育了人类成长,又给人类带来了威胁,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并逐步演化为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藏族的祭祀文化也由此形成,并且在藏族人民的生活当中占有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大部分。
几千年以来,藏族民间祭祀文化与原始信仰、本教、藏传佛教关系密切,在祭祀文化发展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也较多。如果我们把祭祀文化从人类学的角度去划分,那么可以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根据这个范畴的划分,原始信仰、本教、藏传佛教即为“大传统”,而藏族祭祀文化则为“小传统”。在藏族地区,从原始信仰到本教再到后面佛教的传入,随着“大传统”的蜕变和更替,作为“小传统”的祭祀文化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当中也发生了变化。当然,藏族祭祀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扎根于民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无论如何变化,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自身的价值都不会受到影响,不会有本质上的改变。比如至今对人们影响较为深刻的祭祀文化有:煨桑、鲁神祭祀、朵玛祭祀、神山圣湖祭祀以及各种祭祀舞蹈。其中祭祀朵玛作为祭祀物出现,代替了原始的血祭,是藏族人民保护自然生态的体现。追溯祭祀朵玛产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藏族人民在祭祀活动当中所用到的祭祀物的转变历史。随着“大传统”的变迁,藏族祭祀物品也从起初的“共命人”活人祭祀到牺牲祭祀,再到放生祭祀物和由此演变出来的朵玛祭祀。而在祭祀舞蹈中,多以锅庄为主,它有歌亦有舞,曲调与舞步丰富多样,蕴含了丰富的仪式意味,是祭祀舞蹈与民俗舞蹈的同一体。
二、现代语境中藏族祭祀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历史性飞跃,人们的生活方式正由原始走向了现代,从低到高,从愚昧到文明,优良的传统和文明最终也走在了发展和前进的道路上。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在走向高级和文明的同时,同样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受到了威胁,文化的传承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甚至传承链在某些环节已经出现了断裂。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我们既要欣喜于它的更先进、更文明、更优秀,同时也不能忽略在这一过程中的缺失。
(一)祭祀文化商业化色彩浓郁
祭祀,一直以来在藏族地区都是极其重要的一种文化,它是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结合体,祭山、祭水、祭神灵、祭自然等祭祀活动遍布在藏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人们在跳起藏族锅庄之前也要以祭祀开头。藏族人民素来注重传统歌舞,尤其是藏族锅庄,在诸如出行、煨桑、围猎、转山等各种祭祀活动中,锅庄都伴随其中。锅庄的成形年代也十分久远,它主要表现了原始古朴的生活以及人民的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等意识。笔者在对四川金川县苟尔光村的调研中发现,过去锅庄表演前都要请本教高僧诵经,之后煨桑祭祀山神,然后才能开始表演。演变至今,只需要在锅庄表演之前在场中拜访一坛咂酒,由德高望重的艺人祝词、煨桑开坛即可。然而,我们也注意到,锅庄的表现形式多样,并且每一种样式不管是从刚开始的祭祀仪式来讲,还是从音乐或是舞蹈步伐来讲,都是极为严谨的,尤其是在祭祀活动中的锅庄。
但是我们也关注到了另外一种景象,就是祭祀文化的商业色彩逐渐浓郁。一些祭祀文化资源在文化旅游迅速发展的今天也逐渐走上了“国际舞台”,给予来藏游客极大的视觉享受,同时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进程中注重游客的参与体验。然而,在这种旅游场域之下的祭祀文化的传承也带面临了许多的挑战。祭祀活动本身从内容上来讲是神圣的、仪式化的,在现代化发展尤其是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进入藏区,使诸如锅庄等祭祀活动的内容发生了变化,神圣感、仪式感在消退,更注重在视觉上的感受,这一点在一些旅游景区尤为明显。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藏族当地人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当然也有自身商业发展的需要。为了制造更为浓烈的民族文化氛围,适当地把祭祀文化活动中的部分内容大众化。在这个改造的过程中,最突出的就是锅庄的基本形式的改变。藏族锅庄本身有着一系列的仪理仪轨,并且表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口唱的形式愈来愈被高分贝音响所取代,舞蹈的“大圆圈”队形也为了适应游客和舞台表演效果而发生了变化,“直线”和“弧线”队形开始出现。然而,这种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使它本身的意义被削弱,甚至完全变成了娱乐行为、純舞蹈行为,更加偏向于一种“纯粹的艺术”。 祭祀朵玛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一般人认为朵玛是藏族人以主食糌粑面中混加香料来艺术造型的供设与布施的饮食品或馐品,并且朵玛的形式多样,具有艺术欣赏的价值。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在游客们的眼中,是否更加突出了它的观赏价值。我们要明白的是,祭祀朵玛作为藏族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祭祀物品所存在。在制作朵玛的整个过程中,尤为突出的是它的严谨以及在制作前后的各种加持,尤其是制作者在制作的时候都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这样制作出来的朵玛才是神圣的、圣洁的,同时才可以为大家带来福音。游客所看到的是已经制作完成的朵玛,对于在制作过程中的神圣性和严谨的各种仪轨是不甚了解的。如果单一地观赏朵玛成品,势必会削减它本身的祭祀意义。
(二)祭祀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藏族的许多宗教思想、生活观念以及情感都融入在各种祭祀活动当中,可以说藏族就是一个具有全民性宗教信仰的民族,而多样的祭祀文化活动更是成为藏民族文化的“形象代表”,诸如藏族锅庄、唐卡以及朵玛等,都是祭祀活动的内容,人民将宗教意识赋予其中,实现了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社会功能以及文化价值。也正因为祭祀文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如此重要,我们清晰地看到,在社会化进程和全民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交通设施、通讯设施等的建设和完善,打破了藏区在地域和时空中的限制,也打破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长久的、相对的封闭。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出了大山,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在减弱,文化传承者日益减少,文化本身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已然受到了威胁,文化传承走入困境。更严重的是,有些环节甚至出现断裂。
祭祀文化是和人们的活动息息相关的,它的传承也同样需要依靠人的力量,是要依靠人来传承。据笔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朵玛虽在藏族祭祀活动中极为重要,然而从事朵玛制作的人群极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寺院以及家庭,技艺的传播范围极其有限。笔者在金川一带调研发现,在农村,绝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务工,家里留下老人和小孩,无法接受传承任务,传承下去更是难上加难。至此,这种文化生态的变化使祭祀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三、藏族祭祀文化传承的路径思考
藏族祭祀文化作为与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传统文化,是藏民族祖祖辈辈几千年积累传承下来的结果,它以和平共处、和谐社会的理念感谢着大自然对人们的恩惠,同时也是对自然、对世界的尊重和敬爱。在现代化进程中,藏族祭祀文化面临着极大的冲击,进一步探索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探寻它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在适应现代化进程大趋势的条件下寻求具体路径,既要有效地保证对本文化的传承,又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真正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
(一)政府参与,对藏族祭祀文化古籍文献资料进行抢救性保护
藏族祭祀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沉淀着藏族人民几千年的文化信息,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僧大德以及普通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早晨屋顶冒出的桑烟、家中佛前供奉的朵玛、屋顶的经幡白石、祭祀活动时的舞蹈等,无不表现出祭祀在普通大众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然而,笔者在对藏区调研采访的过程中发现,诸如朵玛等祭祀文化大多是口口相传,相关的古籍、音像资料极为少见,甚至目前很多的古籍善本和孤本面临失传问题,仅存的古籍文献还由于地理条件、保存条件等问题有一些已经开始霉变、虫蛀,一些音像资料也开始脱磁、变质,这一系列相关资料的缺失对于祭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这些藏文古籍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
对祭祀文化中涉及到的文物古籍的抢救性保护一定要考虑到收藏单位的具体条件,不可泛泛而谈。首先,政府加大对古籍收藏单位的财政投入,改善文化古籍等的收藏环境,对古籍收集人员进行古籍保护知识的培训。祭祀文化的相关古籍资料的收集单位主要是寺院,在少数名族家中也有少量藏书,对于这部分散落在民间的珍贵书籍尽可能地收集、归类、整理,对于一部分收集者不愿意拿出集中管理,那就加大对他们在古籍保护方面的知识宣传,确保珍贵古籍得到有效保护。其次,古籍等资料的相关保护单位要对藏区偏远艰苦地区收藏单位的古籍文献,尤其是珍贵的善本和孤本开展《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同时配合收藏单位对古籍文献制作护经板、护经布、护经架等收藏设备。
(二)结合产业经济,对藏族祭祀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
在藏族地区,祭祀文化是一种“生活中的文化”,具有活态性与生产性两大特点,在对它进行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避免对其过度开发,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丢弃生产性保护的原生态原则、就地保护原则、政府扶持原则以及技能传承等原则,最终达不到有效地活态传承的好局面。
首先,将祭祀文化符号进行生产性转化。藏族祭祀文化内容丰富并且早已融入人们生活,把祭祀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这种传承模式就不再做过多阐释,着重看到现代化进程中外出务农人群过多,不利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能出现“技无传人”的局面。一方面,政府出台相应的回乡利好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创业;另一方面,宣传、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诸如“企业+农户”“企业+博物馆”“企业+传习基地”等祭祀文化保护基地,致力于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扩大宣传,把祭祀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其次,将神性的文化与休闲旅游文化融合。祭祀本身是一项神圣的活动,在祭祀朵玛制作的一系列仪理仪轨、神山圣湖祭祀等活动中,都是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供祭和诉求,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其可观摩性。因此,把旅游作为其载体与之结合,一方面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品质和内涵,另一方面也让祭祀文化得以多途径传承。唐卡、朵玛都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所包含的丰富意蕴都让它们不单单出现在祭祀活动中,还可以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感官上的享受,同时对唐卡、朵玛本身的丰富内蕴产生兴趣,最后对当地的祭祀文化得以了解。
(三)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对藏族祭祀文化进行数字化保护
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在最近几十年里已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应逐渐加入高科技的元素,其中数字化保护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并且也是最受人关注的一种。
在藏区祭祀文化的保护问题上,也可以和数字化保护方式相结合,通过现代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等技术把祭祀文化活动中的仪式仪轨、祭祀物品供奉程序、祭祀舞蹈、祭祀服饰等进行记录、整理、归类、保存,保证人们可以在不搬动古籍文献的情况下也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藏族祭祀文化的内蕴;同时,也可以弥补以往纯书籍保存方面的不足。
运用科学技术进行藏区祭祀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还可以加强博物馆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构建合作网站,与“互联网+”相结合,从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持上进行祭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和保持文化的主导地位,加强网站建设的规范管理和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同时结合新媒体传播数字化成果。
总之,藏族祭祀文化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在现代化进程中更进一步深挖文化并多途径做好对其的保护和传承,让藏族祭祀文化在现代语境下走得更远,真正实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万代吉.本教祭祀文化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06).
[2]彭兆荣.遗产:反思与阐释[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3]何睿.从旅游人类学角度看旅游业对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社科规划基地项目“四川藏区祭祀文化产业化研究——以藏族本教祭祀宝典“朵玛”文化为例”(项目编号:SC16E062)阶段性成果,立项者:廖华。
(作者简介:廖华,女,硕士,四川文化產业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审美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