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发作类型的抑郁症与卒中后抑郁快眼动睡眠特征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抑郁症不同发作类型与卒中后抑郁的快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支持。

方法

于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纳入单次抑郁发作患者(A组,n=22),复发性抑郁患者(发作≥2次)(B组,n=26),卒中后抑郁患者(C组,n=19)。将2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对4组入组时进行晚21时~次日晨6时的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描记,患者组经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6周末时进行HAMD评分及第2次PSG描记,对4组的REM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首次PSG检测,A组、B组REM睡眠潜伏期[A:(65.57±18.29) min,B:(66.32±15.46)min]较C组[(79.17±20.18)min]、对照组[(87.24±16.55)min]显著缩短,REM活动度[A:(99.82±25.71)u,B:(104.70±28.23)u]、REM密度[A:(81.06±19.35)%,B:(86.61±23.83)%]较对照组[REM活动度:(79.61±18.40)u、REM密度:(68.11±17.54)%]显著增加;C组REM时间[(51.66±22.26)min]较A组[(71.43±20.70)min]、B组[(74.81±17.52)min]和对照组[(70.46±16.35)min]显著减少(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两次PSG比较,治疗后A组REM睡眠潜伏期延长[(65.57±18.29)min,(81.71±21.62)min]、REM活动度降低[(99.82±25.71)u ,(83.58±27.19)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密度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REM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REM时间延长[(51.66±22.26)min,(68.37±20.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发作类型的抑郁症患者在抑郁发作期大多表现为REM脱抑制现象,REM密度增高可能是抑郁症患者REM的特征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睡眠障碍以睡眠进程和睡眠连续性差为主,不具有抑郁症患者的REM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FES)患者外周血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和催产素(oxytocin,OXT)的血浆浓度以及OXT 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55例FES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healthy contr
目的探究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在脑组织缺血再灌注小鼠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构建C57BL/6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使用凋亡抑制剂z-VAD.fmk(zVAD,1.1 g/kg)、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抑制剂GSK’872(0.7 g/kg)以及二者联合进行干预,采用mN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状况,TTC染色检测脑组织梗死体积,免
目的探讨Src信号通路在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表达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的胆碱能神经元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昆明小鼠8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溶剂组(18只)、脑缺血+溶剂组(22只)、脑缺血+多奈哌齐(胆碱酯酶抑制剂)组(21只)和脑缺血+多奈哌齐+KX2-391(Src阻
目的探讨ATXN2基因SNP位点rs7969300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DSM-Ⅳ作为诊断标准,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1 207例)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1 120例),采用PCR方法对ATXN2基因SNP位点rs7969300进行基因分型,采用PLINK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精神分裂症组(C/C:240,C/T:537,T/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维持治疗期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维持治疗期BD患者,分为干预组(n=41)和对照组(n=42),干预组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双相障碍疾病的健康教育、药物自我管理、症状自我监控、人际关系处理技能、压力应对与放松技术、学会寻求他人及医务人员帮助的技能等综合干预,对照组予单纯药物治疗,两组分别在入组前、第3个月
目的探讨环腺苷酸(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基因多态性(rs889895,rs3770704,rs2551645,rs4675690)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多态性(rs7124442,rs10835210)交互作用是否与反复发作抑郁症有关。方法提取768例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及511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DNA,通过质谱分析检测5个标签SNP(tag SNP)
目的探讨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calcium channel,voltage-dependent,L type,alpha 1C subunit,CACNA1C)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纳入1 4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 153名正常对照,采用连接酶检测-聚合酶链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DR-PC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的两个功能多态性位点(5-HTTLPR和STin2VNTR)与酒精使用障碍的关联性。方法对281例酒精障碍患者(AUDIT评分≥10)和277例健康对照(AUDIT评分≤5)的上述两个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病例-对照关联性分析。结果该人群正常对照中5-HTTLPR的L等位基因频率为39.01%、STin2VNTR的10等位基因频率为8
目的探讨慢性酒依赖患者戒酒期外周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收集21例慢性酒精依赖男性患者(患者组)与21例健康体检男性(对照组),采集一般资料,使用HAMD-24和酒精依赖筛查量表(michigan alcoholism screening test,MAST)进行调查评估。分别测定患者组和对照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