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风险管理是人们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识别、评价、预防和控制的过程。工程项目作为集技术、管理、经济、组织等各方面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存在着众多的风险因素。
关键词:风险管理损失控制 风险转移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这些风险因素若得不到有效地处理,会造成工程项目的失控现象,如质量降低、造价增加、工期延长等,甚至导致工程失败。尤其现代项目具有规模日趋庞大,环境日益复杂,功能、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参建单位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特点,必然带来项目风险人日渐增加、承包单位责任日趋加重等问题。因此,承包商必须充分重视和加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增强责任的防范意识,将其纳入到工程项目管理之中。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避免承担施工单位责任。
1、造成承包商责任的风险分析 承包商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业主、监理、自身的职业责任三个方面。在业主方面,主要包括业主不执行项目建设程序,在不当利益驱动下干预现场管理工作,遵守合同约定的内容,不遵守客观规律盲目压缩工期等。监理方面,主要包括监理单位不按照监理合同的要求配备相关人员,监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不适应监理工作的要求,监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等。自身方面,施工中偷工减料,人员素质低,不按照规范施工,管理手段落后,在执行施工合同中违约等。
2、风险管理的过程 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确定和度量风险,并制定、选择和实施风险处理方案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完整的循环过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价、分配、执行、检查五个方面。风险识别就是针对不同项目的性质、规模、难易程度、技术条件等,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掌握的各种信息,采取科学的方法、辩识出将要面临的各类风险,并加以分类汇总。风险评价是对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进行定量化的过程,它的作用在于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其对施工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分配是从项目整体效益的角度出发,按照公平合理、责权利的原则,将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地分配,最大限度地发地发挥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对不同的风险事件选择适当的风险对策,从而形成一定的风险组合。风险执行就是要制定和落实风险决策的计划和措施,并付诸实施。风险检查是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各项风险对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并评价各项风险对策的执行效果,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如发现新的或被遗漏的工程风险,则进入新一轮的风险识别,开始新一轮的风险管理过程。
3、风险管理的对策 风险管理的对策,也即风险防范的手段或风险管理技术。在建设工程实施中,对风险防范的手段主要有风险回避、损失控制和风险转移等,它们是施工单位开展风险管理的最基本工作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为此,施工单位人员应熟练掌握和运用该方法体系,以增强驾驭工程的能力。
3.1風险回避风险回避就是一定的方式中切断风险源,使其不致发生或遏制其发展,它是一种必要的、有时甚至是最佳的风险防范手段。
损失控制:损失控制是指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降低损失的严重性,使损失最小化,它包括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损失发生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和减少损失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损失发生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杜绝损失发生的可能和损失发生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的严重性或遏制损失的发展,使损失局部化。损失控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对策。因此,施工人员在建设工程实施前,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损失控制措施,编制损失控制方案。
有一新建市政道路工程,工程地质条件属软土地基,表层为高压缩性泥质粘土,在雨水排放工程实施前已完成了路基回填的施工。为了确保雨水沟开挖过程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同业主、设计、监理乙级有关专家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施工质量的预控措施,编制了施工技术方案,力求达到预防损失的效果。但在雨水沟的开挖过程中,突遇暴雨,造成沟槽受水浸泡,土质吸水后性质发生改变,路基底部的淤泥质粘土向雨水沟内流动,路基出现裂缝,整体向雨水沟方向滑移。针对该情况,要求暂停对雨水沟的开挖,将已开挖完的雨水沟立即用山土进行回填,待天晴后再将山土挖出,以确保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这样就限制了因路基失稳造成损失的扩展,使损失最下化。
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中应用非常广泛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种风险防范手段,它的意义在于将风险转移给最适宜承担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控制的一方,这样就能将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单风险转移并非损失转嫁,也不能认为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因为对自己造成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他人并不一定同样给他人造成损失。
增强承包商的防范意识这是承包商自身防范承包商责任风险的基础。要增强承包商责任的防范意识,避免承担承包商责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首先,施工管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特别提高项目经理工人素质并有更高的要求,除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业务水平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外,还要求通过项目经理的实务研讨和能力考核,真正达到能够胜任项目经理负责制工作。在职业道德方面要廉洁自律、公证严格。其次,项目部管理人员应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合理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地合法权利。在工作中,只有依法施工,注重事实,才能体现客观、公正、科学,同时才能规避风险。第三,在项目部开展工作中,要加强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合理分析和预测 因素,采取主动控制的办法,正确处理风险事件。第五、项目部管理人员要处理好与业主、监理之间的关系,工作中要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对业主某些人的不规范行为要进行耐心地沟通,说明危害,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业主的支持和理解。
结束语:综上分析,建设工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施工人员,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的手段,以避免或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杨珂,建筑项目业主投资风险探讨 四川大学2005.10
周智勇,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1
李世荣,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建筑杂志2004.3
滕剑敏,我国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市场周刊,2006.3
关键词:风险管理损失控制 风险转移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这些风险因素若得不到有效地处理,会造成工程项目的失控现象,如质量降低、造价增加、工期延长等,甚至导致工程失败。尤其现代项目具有规模日趋庞大,环境日益复杂,功能、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参建单位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特点,必然带来项目风险人日渐增加、承包单位责任日趋加重等问题。因此,承包商必须充分重视和加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增强责任的防范意识,将其纳入到工程项目管理之中。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避免承担施工单位责任。
1、造成承包商责任的风险分析 承包商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业主、监理、自身的职业责任三个方面。在业主方面,主要包括业主不执行项目建设程序,在不当利益驱动下干预现场管理工作,遵守合同约定的内容,不遵守客观规律盲目压缩工期等。监理方面,主要包括监理单位不按照监理合同的要求配备相关人员,监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不适应监理工作的要求,监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等。自身方面,施工中偷工减料,人员素质低,不按照规范施工,管理手段落后,在执行施工合同中违约等。
2、风险管理的过程 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确定和度量风险,并制定、选择和实施风险处理方案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完整的循环过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价、分配、执行、检查五个方面。风险识别就是针对不同项目的性质、规模、难易程度、技术条件等,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掌握的各种信息,采取科学的方法、辩识出将要面临的各类风险,并加以分类汇总。风险评价是对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进行定量化的过程,它的作用在于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其对施工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分配是从项目整体效益的角度出发,按照公平合理、责权利的原则,将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地分配,最大限度地发地发挥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对不同的风险事件选择适当的风险对策,从而形成一定的风险组合。风险执行就是要制定和落实风险决策的计划和措施,并付诸实施。风险检查是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各项风险对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并评价各项风险对策的执行效果,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如发现新的或被遗漏的工程风险,则进入新一轮的风险识别,开始新一轮的风险管理过程。
3、风险管理的对策 风险管理的对策,也即风险防范的手段或风险管理技术。在建设工程实施中,对风险防范的手段主要有风险回避、损失控制和风险转移等,它们是施工单位开展风险管理的最基本工作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为此,施工单位人员应熟练掌握和运用该方法体系,以增强驾驭工程的能力。
3.1風险回避风险回避就是一定的方式中切断风险源,使其不致发生或遏制其发展,它是一种必要的、有时甚至是最佳的风险防范手段。
损失控制:损失控制是指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降低损失的严重性,使损失最小化,它包括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损失发生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和减少损失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损失发生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杜绝损失发生的可能和损失发生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的严重性或遏制损失的发展,使损失局部化。损失控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对策。因此,施工人员在建设工程实施前,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损失控制措施,编制损失控制方案。
有一新建市政道路工程,工程地质条件属软土地基,表层为高压缩性泥质粘土,在雨水排放工程实施前已完成了路基回填的施工。为了确保雨水沟开挖过程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同业主、设计、监理乙级有关专家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施工质量的预控措施,编制了施工技术方案,力求达到预防损失的效果。但在雨水沟的开挖过程中,突遇暴雨,造成沟槽受水浸泡,土质吸水后性质发生改变,路基底部的淤泥质粘土向雨水沟内流动,路基出现裂缝,整体向雨水沟方向滑移。针对该情况,要求暂停对雨水沟的开挖,将已开挖完的雨水沟立即用山土进行回填,待天晴后再将山土挖出,以确保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这样就限制了因路基失稳造成损失的扩展,使损失最下化。
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中应用非常广泛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种风险防范手段,它的意义在于将风险转移给最适宜承担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控制的一方,这样就能将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单风险转移并非损失转嫁,也不能认为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因为对自己造成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他人并不一定同样给他人造成损失。
增强承包商的防范意识这是承包商自身防范承包商责任风险的基础。要增强承包商责任的防范意识,避免承担承包商责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首先,施工管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特别提高项目经理工人素质并有更高的要求,除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业务水平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外,还要求通过项目经理的实务研讨和能力考核,真正达到能够胜任项目经理负责制工作。在职业道德方面要廉洁自律、公证严格。其次,项目部管理人员应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合理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地合法权利。在工作中,只有依法施工,注重事实,才能体现客观、公正、科学,同时才能规避风险。第三,在项目部开展工作中,要加强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合理分析和预测 因素,采取主动控制的办法,正确处理风险事件。第五、项目部管理人员要处理好与业主、监理之间的关系,工作中要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对业主某些人的不规范行为要进行耐心地沟通,说明危害,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业主的支持和理解。
结束语:综上分析,建设工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施工人员,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的手段,以避免或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杨珂,建筑项目业主投资风险探讨 四川大学2005.10
周智勇,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1
李世荣,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建筑杂志2004.3
滕剑敏,我国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市场周刊,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