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支点”,实现“撑竿跳”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f757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6月2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了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共鸣场景?笔者认为:李校长把准时代脉搏,巧立学生渴求创新这个“支点”,全篇演讲稿摆脱了官方“八股文”格式,顺应新潮流,实现了“撑竿跳”的效应。同样,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应如此,教师需要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工作方法。英语既是一门基础语言学科,又是一门极易发挥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那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教师如何巧立更多的“支点”呢?
  
  “支点”一:兴趣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不竭之源。需要教师营造创新氛围
  
  教无趣,则必不乐学。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入门的向导。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兴趣,会使他们感到从学习过程本身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兴趣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不竭之源。
  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及地理环境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通过充满情感的语言、表情,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产生一种感染力、吸引力。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尽可能多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就会感到学有所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学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在实践中创新。手脑并用是发展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多想想,从中发现问题,探究知识,从而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一个自由、和谐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兴趣就油然而生。学生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希望得到注意与关爱。在学校里,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喜爱几乎成了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且和谐的集体最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必须由居高临下的“家长式”角色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并且教师还要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才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学生群体才会群情激动、跃跃欲试,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发,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调。
  
  “支点”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阵地,需要教师采用创新的方法
  
  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训练上,教师应着重从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灵活性人手,尽量为学生提供进行创新思维的机会,安排一些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情境,使他们掌握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1.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以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需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之上,只有在对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句型极为熟悉之后,他们才能应用自如,也才能联想丰富、举一反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只有经过大量的训练,学生思维流畅性才能得到良好的锻炼,为创新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暴风骤雨”联想法。所谓的“暴风骤雨”联想法,就是通过一种极快速的联想作用,引出新颖而又具有创造性的观念。在进行这种联想时,只需思维飞转,将涌现出来的任何观念,一律即刻记下来,有关的评价放在联想结束后进行。例如当教师提到“water”这个单词时,学生马上联想相关的内容:sea,salt,seagull,river,swim-ming……将所有能够联想到的东西全部呈现出来,既锻炼了思维的流畅性,又复习巩固了有关的词汇。
  2.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即一问多思的习惯。一问多思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学生有较大的思维广度,不满足对问题已有的一个答案,而是通过多思做到一问多答、一题多解,善于进行广泛的联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然后进行比较,真正掌握语言知识;二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对问题的思考不能浅尝辄止,不要满足于目前对这一问题的思维结果,而应反复思考,使认识日益深入,并找出不同方案的异同点。经过这样深入的思考,不仅可以真正掌握知识,也能克服思维的惰性,锻炼思维能力。如在教学过程中,谈到“问路和指路”的话题时,学生接触到问路句型:Where is thenearest station?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先思考问路句型,得出类似的表达:1.Is there a station nearhere?2.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station?3.How can I get to the station?4.Could you tell me wherethe station is?5.Which is the way to the station?同时引导学生指路时采用多种句式:1.Walk down thestreet,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2.Walk alongthe road,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3.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思维的独特性就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对于学生任何一点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思维火花都要热情赞扬、细心爱护。思维的独特性为创新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尽自己所能畅所欲言。例如,在教牛津8B Unit 1 Past and present时,事先让学生做个社会调查,了解10年前家乡社会状况,与现在比较有哪些变化,让学生遐想:再过10或20年,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让他们展开讨论,大胆地假设,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地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所谓的思维定式,是指过去的思维活动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往往使我们用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识或做出反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 生考虑除了常规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别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可以事先让学生有克服定式的思想准备,解题之前提醒学生,不要限于老框框、老办法。这样持之以恒地训练他们,可以大力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因为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大胆的想象是创新的起点,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在人的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概念性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新思维顺利展开。
  
  “支点”三: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根本要求。需要教师遵循创新规律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谈到教育创新时曾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创新不是到处挖坑,不是到处贴标签。不能这里翻翻、那里挖挖。教育创新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教育要创新也要继承。”可见,教育教学是科学,科学就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无视规律的“翻新”和“挖坑”是不行的。英语教学有其规律性、科学性。遵循规律、讲究科学就是要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认知能力,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
  1.培养创新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在创新思维形成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心理学研究揭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和培养与创新思维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这里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坚韧性、强烈的动机、热情、自信心等等。创新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在潜能,要有效地开发出这些潜能,需要个体有从事创新活动的驱动力。个体的兴趣和动机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内驱力,非智力因素减弱以至降到很低水平,是创新思维不活跃的关键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激发、强化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创新能力,有能力受到他人的尊重,有能力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想像力,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永远保持好奇、质疑、探索的自觉意识。最后,要形成一种商讨气氛,允许不同意见存在,这应成为每个集体成员的共识。
  2.创新能力培养的层次问题。从指导预习到复述改写,从讨论、演讲到写作,无一不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更多地动脑动手。由于学生所处年级不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差异,创新也有层次性,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就是低层次的、初级阶段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创新教育的评价问题。评价的作用有激励、导向和制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影响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创新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但要注意评价标准不应求统一,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位学生,否则就违背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应作硬性统一要求,标准应因人而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另外,形式要灵活。英语教学中的评价可采取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这样不仅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学习,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悟能力。同时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说出自己有创造性的意见,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大有好处。
  总而言之,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长期积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动地球。”教师需要创新地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潜心启迪和培养,有意识地巧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支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的点点“创新思维”的火花,并与各种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放大“撑竿跳”的效应。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能源的紧缺,太阳能光伏产业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近几年,德国Q-Cells、无锡尚德、江西赛维LDK、常州天合、保定英利等太阳能光伏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促进了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  一、江西省光伏产业的现状  1.政策正确指引  2007年10月,江西省发改委研究制定了《江西省硅材料及光伏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提出了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2008年1月,江西省科技厅按
在江苏省高技能人才  重点建设项目评审中喜获佳绩  日前,2013年江苏省高技能人才重点建设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无锡技师学院被评为2013年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优秀示范基地。无锡技师学院选送的机床控制与PLC课程被评为江苏省技工院校精品课程,数控电气维修专业被评为重点专业,一位教师被评为教学名师,三位教师被评为专业带头人。  无锡技师学院创办于1955年,原名无锡市技工学校。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级
[摘 要]生活是教学的源头活水,高中地理教师应借助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开展“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文章以人教版必修1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探究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课堂流程:生活化情境的引入—情境的逐级展开—生活化情境的转换—生活化情境的回归。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流程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
在职业活动导向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课程得到全面推广。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思路是:现代社会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情境,有完整的结构(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反馈),包含全面的人、事、物要素(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工作人员与工作成果)和工作过程知识,因此需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人员。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以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选取和组织课程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中,正是立足于时代的高度,认真审视了社会发展的趋势,针对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目前中小学教育中的薄弱点,而提出的一项行动策略,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研究法搜集、
夜阑人静,有一盏灯总会如约亮起。浓茶墨香,相伴一位天命之年的师者。自嘲学历卑微,他用手不释卷的勤奋换来渊博学识;自愧嘴拙言陋,他用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串出妙语连珠。出口即故事、满腹皆文章,他是昔日最受学生欢迎的余书记,也是时下名闻四方的草根职教先锋,他就是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余国良。  疾步走进办公室,还来不及缓解一下舟车劳顿,余国良就“扎”在了电脑前,要赶紧将脑子里的东西“
每一个背影之后,总有一朵淡蓝色的小花在路边开放,它的名字,是“不舍”,摘下它,俯下头嗅一嗅,是淡淡的芬芳。  ——题记  已是深秋,萧瑟的风,拂过门前的老桂树,拂过我的脸庞,一滴泪,从脸上滑过,溅出了一朵不舍的花。  父亲,你终究还是走了。  父亲常年奔波在外,用汗水为家人换取温饱。岁月的积雪,其实早已爬上了父亲昔日的黑发,时间的铁锄,早已在父亲的额头留下一道道深深的沟壑。我曾对父亲说:“别忙了,
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会议指出,《纲要》的研究制定历时一年零九个月,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已基本成熟。为确保《纲要》目标如期实现,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特别是继续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
我从来不知道我和父亲为什么总是会吵架。当我看见他的时候,我总是想要躲开他,但是当我见不到他的时候,我又总会非常想念他。  我已经想了他整整5年了。5年前,当我想要离开家乡去城里经商的时候,他提出了强烈抗议,这引发了我们一次最长时间和最大怒火的争吵。争吵过后,我离开家乡,之后即使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或其他重要的家庭聚会,我也不愿意回到家乡。  父亲已经越来越老,我对他的想念超过了我对他的抗拒,我决定回家
[摘 要]文章以《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为例,提出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路径,即确定主题,目标导学;创设情境,体验感悟;善于思辨,辨析论证;精准评价,促进提升。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 “润物无声”中得到培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宋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