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华阳起搏新区生态大动脉

来源 :中国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rc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鳖灵治水营造出富庶的广都城到唐宋时期的水陆要冲、明清.时期繁荣的商业码头,华阳一直以来都是因水而生、因水而盛的城市。
  二江衣带合
  锦江河水穿过成都一直向南,在华阳拐了一个近九十度的大弯,与西来的江安河水汇合后,在华阳游走。历史上二江汇合处是著名的水陆要冲,宋时曾在此置二江驿。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蜀州(崇州)任职时,曾途经此地,遇到暴风雨,止留二江驿中,写下《夜宿二江驿》诗,记述了当时的情景:“鸡鸣原前风折树,夜到双流雨如注。桦皮湿透点不明,旋设篝炉燎衣裤。”乾隆年间江苏诗人姚兰泉人蜀三年,游遍川蜀的大山名川,当他行至华阳,站在两江汇合处,看暮色苍茫、江水南逝,感民风古朴,不禁吟诗抒怀:“二江衣带合,旧是广都城。饮犊风犹古,鸣鸦雨欲晴。”
  江水无言,传承着千百年风情与古韵。两江之上,横跨着一座有着近200年历史的古桥——二江寺古桥。它不仅是天府新区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建筑,也是华阳人心中的精神高地。目前,大桥正在封闭维修,我们无法走近一睹其真容,只能远远地望见一座饱经沧桑的石拱桥。“桥没有封闭前常带小孙子在桥上看日落,教他背‘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56岁的华阳人李年根说。
  相传二江寺古桥是由二江寺僧人们集资修建的。桥将建成时,还剩下一些银两。为了表示大家的不贪和清白,二江寺的僧人与大家一起将剩余的银子铸成一大银锭,然后由工匠按银锭的大小在一石条中间凿一圆锥体的孔洞,外小内大,当场将银锭熔化注入孔洞中,凝固后又将石条合拢在桥中洞,与桥身连为一体。从桥下可以看到孔洞中的白色银锭,但难以取出。又在拱券两侧刻上“天理良心”四字,以警世人。
  77岁的廖阿姨说年轻时曾坐船穿过二江寺桥的桥洞,还真能看到吊在桥洞上的白银。据《华阳县志》记载,二江寺桥在光绪年间重新修过。重修后的大桥是否还是将那块融入了银锭的石条来拱券中洞,史料上并没有记载。但声称看到过桥洞白银的人不止廖阿姨一个,我们采访过的另外几位华阳老人都称见过那块白银。那块象征着清廉的白银,早已超越了本身的概念,和“天理良心”四个字一起成了华阳人自律的一杆标尺。
  锦江生态带第一湾
  在老华阳人的记忆里,童年的生活和水是分不开的。“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河里,天一热了就往河里跳。直到夕阳西下,父母叫娃回家吃饭的声音沿河回荡,这才恋恋不舍拎起湿透的衣服回家。”近50岁的老华阳人陈阵提起童年时清澈的锦江水,仍是眷恋不已。“俗话说:‘三月三,螃蟹爬高山。’三四月份水浅,河滩石头下,螃蟹特别多,大人小孩都提着桶去河边捉螃蟹,热闹得很,运气好能抓到不少。拿回家用面裹了,油锅里一炸,别提多香了。”生在水边、长在水边的陈阵,如今在华阳街道从事文化工作,他的记忆中,几十年前华阳水岸人家的生活有一种单纯的热闹和温情,如水般的干净澄澈。后来,水变脏了,下河游泳起来,身上会长一种红疙瘩,就没有人再下河游泳了。他不无感慨地说。就像一缕无法触及的乡愁,陈阵们对于从前亲水生活的记忆,被一段时空所隔,现在连接他们的正是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的锦江生态带。
  水干净了,生态环境自然就好了,水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调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建设中,一直把“生态新区”理念放在首要位置。据了解,新区1578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里,六成属于生态用地,仅四成为建设用地。商务区、科技城、锦江生态带,在被誉为是千年立城、泽被后世的重大历史性工程的新区建设中,锦江生态带建设被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条长10.8公里、沿锦江建设的生态带被称为天府新区的生态大动脉。大动脉的起点广都湾正在华阳的两江汇合处。
  驱车赶到广都湾,只见江面宽阔,江水滔滔,气势磅礴。“在锦江的其他地方很难见到有如此气势。”锦江生态带建设施工单位中国水电工程总公司第七局的万俊义副经理介绍说:“这里是成都市最大的出河口之一。现在的河道比以前整整加宽了一倍,所以水量虽大也能平稳通过。以前一遇暴雨,水就会涨上来,对面的车站会被淹,沿河房屋的一楼都会进水。”据万俊义介绍,没有整治前,沿岸有很多小工厂,这些工厂产生的废水、废料都往河里排,夏天河水臭得根本无法在河边停留,现在工厂搬迁了,另外修了两条大管道将沿岸工厂的废水、废液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所以河水也清澈了。解决了泄洪、改善了水质,两岸的生态环境也就得到了改善。河边是平整的休闲步道,人们可以在这里休闲散步。万俊义指着步道和沿河公路之间的大片绿地说,这里都将植树种草,放置休闲的设施设备,建成河边大草坪,供人们休闲。虽然现在绿地还在完善,但已经有人到这里玩滑翔伞、航模等活动了。“在市内很难找得到这么宽敞平整的地带供人们游玩。”万俊义说。
  沿河公路依河水走势而建,驱车其上感觉平稳宽敞,视野开阔,然而有一段却弯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大弯,原来这里有一座文物古桥,修建公路的时候为了保护古桥不受损害,特地绕过了这座古桥。这是一座小小的石头拱形桥,躺在车水马龙的现代化公路的怀抱中,看时光飞逝、任岁月匆匆,它却安然无恙。在这短短的一段路上,现代和传统文明交相辉映,相互融合,不仅自成一景,也体现了建设者保护传承的一番苦心。(责任编辑/文风设计/毛艳梅)
其他文献
在键盘时代,现代人远离墨香久矣,别说写一手好字,提笔不忘字已属难能可贵。然而,有这样一个人,把书法和易经相融合,对笔墨纸砚如醉如痴,对传统文化造诣精深,对书法艺术追根溯源,成为当今中国传统文化为数不多的坚守者与传承者,他就是著名青年书画家怀真先生。  怀真,本名邹成永,1969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初见怀真,留一平头,朴实无华,目光炯炯,眉宇间充满自信,朝气时尚,怎么也不会把他与书画艺术家联系在一起
期刊
深化改革,释放活力,农工文旅齐发力  《中国西部》: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金川县如何开好局,为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卞思发:生态是金川的立县之本。实施“十三五”规划、实现同步小康,我们将坚持“夯实基础、增量提质、跨越发展”主基调,在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创新促转型、改革促发展,以大开放引大项目、大开发促大发展
期刊
在世界音乐舞台上,中国的《康定情歌》应该是名气最大的民歌之一。但很多人不知道,《康定情歌》是由甘孜州古老的溜溜调演变而成的。目前在整个甘孜州,能唱这种最纯正溜溜调的只有一人,他就是68岁的毛云刚老人。  最近,笔者来到康定炉城镇,在当地朋友的引导下,去南芜村三组找到了这位在康定家喻户晓的农民歌手。  李家大姐张家大哥有原型  毛云刚是土生土长的康定农民,平时靠务农为生。他从小随父学艺,14岁独立表
期刊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阿坝金川县,崇山峻岭怀抱、干沟万壑交错,土地肥沃、光热充沛,是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绿色农产品的净土。近年来,金川县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按照“引进一个企业,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工作思路,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激发农业产业活力,拓宽增收致富路。  雪梨走出困境  九月到金川,正是收获的季
期刊
11月3日,“2017中欧投资与创新合作论坛”在京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经济媒体联盟与财新传媒联合主办,北京智慧长阳文化产业基地、紫金智库、北京中媒联盟国际文化发展中心承办,旨在响应关于“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等重要指示,进一步推动中欧双方建立长期投资合作机制。  中国相关部门领导、经济学家、中欧商会领导
期刊
横贯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被誉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也是从关中南下汉中和巴蜀的天险阻隔。华阳古镇地处秦岭南麓,距洋县县城76公里,它北靠秦岭北坡的太白县和周至县,西邻留坝县和城固县,东接佛坪县,是秦岭腹地的历史文化重镇,也是历史上巴蜀古道在秦岭山脉中重要的驿站和物资集散地。  古镇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人文色彩先后被国家和陕西省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最
期刊
初识金川,是在一本历史小说里。“乾隆皇帝平定金川”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仅有弹丸之地、几万人口的大小金川,却让乾隆皇帝调集20多万大军,费时29年,耗银8000多万两才最终平定。这金川的地势是有多险要,金川人是有多勇武善战,才能顽强地抵抗数倍乃至十数倍于己的敌人多年持续的进攻?于是,梦笔山、刮耳崖等地名便深深地印入脑海中。  秋色宜人的九月,我们来到了金川。车子沿岷江上行,进入金川地界,一种莫名的亲
期刊
人们说皮影戏是电影的先导。电影发源于法国,皮影戏的故乡是中国。绚烂华美的图案化皮影造型、神话色彩浓郁的剧目、古朴的演出方式、古老优美的皮影唱腔……青海皮影戏,当地叫唱影子、灯影戏。它可是三百年来河湟地区民间艺术家们融会创造、有着浓郁乡土特色的戏剧艺术珍品。“一口说尽千古事,双手能舞百万兵;以假人演绎真人,借古人度化今人。”它集民间美术、音乐、戏曲、文学于一身,有独立的音乐声腔,有独特的表演技艺,将
期刊
◎建成新区一流的现代产业、一流的现代都市、一流现代生活示范区  《中国西部》: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华阳街道成立十周年,请简单回顾街道建设发展取得的基本成效。街道将如何在此基础上,继往开来,做好“十三五”开局,为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华阳街道成立10年以来,通过持续抓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工作,截至目前,华阳街道建成区达30余平方公里,人口数量高达50余万。2
期刊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上天厚爱九寨沟,赐予了九寨沟人间天堂般的美景,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业成了九寨沟的支柱产业。然而,由于交通条件制约、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旅游开发层次较低等原因,九寨沟县还没有摘掉贫困的帽子。今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这是一场罕见的震中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震,举世震惊。地震打击了九寨沟支柱产业——旅游业,增加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