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实世界中的安徒生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中部菲英岛欧登塞贫民区,他的父亲是一个穷苦的鞋匠,母亲是一个洗衣妇。家里一贫如洗,父亲非常疼爱这个独子,竭尽所能为他布置一个“艺术环境”,常常给他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和莎士比亚的剧本,既不使他寂寞,也激发他对艺术的兴趣。然而拿破仑战争使丹麦人民贫困化。这个穷苦的鞋匠无以为生,便到拿破仑军中当了一名雇佣兵,想借参战改善家庭的生活,但因体力不支,不到两年就死了,安徒生的家境也就愈来愈困难,为了生活,他的母亲拼命为人洗衣服,却也摆脱不了饥饿寒冷的侵袭。作为一个贫民的儿子,他处处遭到人们的歧视,即使到了哥本哈根,乃至小有成就之后,也未能改变多少。他看到了太多的贫富差距,看到了太多的不平等的事,敏感的心也体会了太多的“世态炎凉”。可尽管只有几个铜子,一卷破行李,尽管举目无亲,尽管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安徒生却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他凭借着倔强的个性,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这些困难,不仅没有成为一个厌世嫉俗者,而且始终对正义和善良充满信心。他一步步接近艺术的目标,感到用艺术的成功可以争取到平等人权这一点日益变得现实时,他那承受了太多的等级歧视,承受了太多的讥讽白眼的暴风雨摧击着的心田,透入了“更多的充沛的阳光”正像他在《我的一生》中自述的“我的一生既幸运又坎坷,它本身就是一个美好、曲折的故事”。丹麦民族所具有的那种宁静、稳健、幽默的品质,不仅没有丧失,反而在他身上得以滋生和发展起来。
安徒生终于成功了,他越来越多地从艺术中寻求到自己生命的充实和意义。他在文学的成功中肯定了自己的性格中韧性和自信的作用。浦漫汀教授在《安徒生简论》中所说:“安徒生道路的起点是对平等的要求,采取的方式和途径是对艺术的追求。在这条道路上,他实现了作为一个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真正价值。”他通过自己的童话来表现他对人类博大的爱,对贫困、孱弱者的同情怜悯,用童话中的美好的、理想的世界来弥补现实世界的诸多缺憾和不合理的现象。现实的凄风苦雨在他的童话中被温暖的阳光烘干,还散发出淡淡的、令人心醉的青草的香味;好人得到祝福,坏蛋受到惩罚,像逆流而上的舟楫那样给人一种奋进的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安徒生实现了对高级生命与灵魂追求的目标。然而当荣誉源源不断地涌来:国内外颁发给他的各种勋章和为他举行的各种庆祝会,各种荣誉称号,一篇篇赞颂的文章,一次一次再版他的书。安徒生却不大感兴趣了。他在1865年写给艾得瓦尔特·古林的一封信中说:“我应该向您承认,我压根儿不感到幸福。这种不知足的感情来自我本人,但是我越来越相信,荣誉和名望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无足轻重……”。不过,安徒生对自己的童话中偶而存在的意义不够深刻和警醒却感到痛苦不堪。安徒生看重的不是金钱和名望,而是他的童话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带来多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徒生对高级生命与灵魂的追求是不懈的,是执着的,是永无止境的。这就是安徒生的精神世界,从对此的关照中,我们可以說他所持的是泛人道主义的立场,他一心为合理的、慈善的、仁爱的和维护人格尊严的精神道德而斗争。
二、童话世界中的安徒生
在安徒生精神世界指导下的他所创造的童话世界由168篇童话组成,这是安徒生40年心血的结晶,而他的一生也全部融入了这一篇篇不朽的童话之中。是安徒生把童话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他构建的童话世界里,融汇了他童年的悲苦,他对孩子的爱。他把对人生的思考,对人类的同情与爱,对理想的追求,对幸福的渴望讲给孩子们听,也讲给成人听。人们在他的童话里可以发现真理,发现人类灵魂中最诚实、最美丽的东西和最优良的品质,于是生命的花朵分外鲜艳。但同时,安徒生也把生活中的丑展示给我们,他不惜笔墨地描写各种各样的人类缺陷和罪恶,描写畸形社会关系中产生的利己主义,人欲横流,等级歧视,就如同鲁迅所说的:“将那无价值的撕给人看”。这并不是教人厌世,不是让人失去希望,也不是叫人堕落,正是教育人找回生命的价值,向更高的境界追求。探询灵魂的卑微渺小,然后用心灵擦拭,使灵魂能多闪出星光,照亮迷茫者的前行之路。在这里,我用最简单的划分方式把安徒生创造的童话世界分为两方面:充满诗意的赞颂真善美;深蕴喜剧色彩的鞭挞假恶丑。
(一)充满诗意的赞颂真善美
安徒生赞颂真善美时,他作为诗人的品格就显露得很充分,一种格外诱人的诗情美就陶醉于读者的心灵。他的童话立足于现实的生活,因为他遵循的是“最出色的童话恰恰是以现实生活中生长出来的”这一原则。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又充满了他对人类美好未来的美妙的想象和如温暖阳光般的愿望。他热爱着“人”,当然也热爱着“人”的生活。因此他笔下的那些主人公多数经过坎坷,走过风雨,找到了生活的真谛,得到了幸福,哪怕失去了生命也是值得的。在诗情光环的萦绕下,于是这些主人公的故事便有了打动人心、鼓舞人心的力量。而“勤劳、勇敢、坚强的毅力、牺牲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决心”便是此类人物共有的优良品质。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具有这些品质的“人”一定能走向光明,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二)深蕴喜剧色彩的鞭挞假恶丑
虽然我们都希望生活中只有真善美,可实际上,生活却被大量的假恶丑所侵蚀,人间的黑暗和各种不合理的现象,让人们的失望,绝望有时比希望大得多。贪婪、愚蠢、虚荣、骄傲……对于这些现象,安彼生总是毫无保留地予以批评。但对于统治阶级,那他就不只是批评了,对它们的愚蠢和挥霍,他总是无情地加以揭露和抨击。在这里,安徒生采用最多是他别具一格的幽默。这是一种温柔厚重而又蕴含着深刻意味的独特幽默笔调,对生活中的优点及正面现象,他以温厚的幽默为表,热情的赞扬为里;对那些缺点和反面现象,则以平静的幽默为表,尖刻的讽刺为里,尤其是上述提及的对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假恶丑以及一切人类的缺陷进行揭露时,他的这种否定性的幽默笔调,为他的童话增添了一种奇异的光彩。而收到的效果是喜剧性的,或者说这种喜剧性是以否定性幽默为手段的。
无论是安徒生本人还是他的童话世界,也无论是对真善美的赞颂,还是对假恶丑的鞭挞,而蕴含其中的对高级生命与灵魂的执着追求如同阳光温暖的照耀大地,如同雨露滋润心田。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中部菲英岛欧登塞贫民区,他的父亲是一个穷苦的鞋匠,母亲是一个洗衣妇。家里一贫如洗,父亲非常疼爱这个独子,竭尽所能为他布置一个“艺术环境”,常常给他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和莎士比亚的剧本,既不使他寂寞,也激发他对艺术的兴趣。然而拿破仑战争使丹麦人民贫困化。这个穷苦的鞋匠无以为生,便到拿破仑军中当了一名雇佣兵,想借参战改善家庭的生活,但因体力不支,不到两年就死了,安徒生的家境也就愈来愈困难,为了生活,他的母亲拼命为人洗衣服,却也摆脱不了饥饿寒冷的侵袭。作为一个贫民的儿子,他处处遭到人们的歧视,即使到了哥本哈根,乃至小有成就之后,也未能改变多少。他看到了太多的贫富差距,看到了太多的不平等的事,敏感的心也体会了太多的“世态炎凉”。可尽管只有几个铜子,一卷破行李,尽管举目无亲,尽管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安徒生却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他凭借着倔强的个性,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这些困难,不仅没有成为一个厌世嫉俗者,而且始终对正义和善良充满信心。他一步步接近艺术的目标,感到用艺术的成功可以争取到平等人权这一点日益变得现实时,他那承受了太多的等级歧视,承受了太多的讥讽白眼的暴风雨摧击着的心田,透入了“更多的充沛的阳光”正像他在《我的一生》中自述的“我的一生既幸运又坎坷,它本身就是一个美好、曲折的故事”。丹麦民族所具有的那种宁静、稳健、幽默的品质,不仅没有丧失,反而在他身上得以滋生和发展起来。
安徒生终于成功了,他越来越多地从艺术中寻求到自己生命的充实和意义。他在文学的成功中肯定了自己的性格中韧性和自信的作用。浦漫汀教授在《安徒生简论》中所说:“安徒生道路的起点是对平等的要求,采取的方式和途径是对艺术的追求。在这条道路上,他实现了作为一个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真正价值。”他通过自己的童话来表现他对人类博大的爱,对贫困、孱弱者的同情怜悯,用童话中的美好的、理想的世界来弥补现实世界的诸多缺憾和不合理的现象。现实的凄风苦雨在他的童话中被温暖的阳光烘干,还散发出淡淡的、令人心醉的青草的香味;好人得到祝福,坏蛋受到惩罚,像逆流而上的舟楫那样给人一种奋进的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安徒生实现了对高级生命与灵魂追求的目标。然而当荣誉源源不断地涌来:国内外颁发给他的各种勋章和为他举行的各种庆祝会,各种荣誉称号,一篇篇赞颂的文章,一次一次再版他的书。安徒生却不大感兴趣了。他在1865年写给艾得瓦尔特·古林的一封信中说:“我应该向您承认,我压根儿不感到幸福。这种不知足的感情来自我本人,但是我越来越相信,荣誉和名望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无足轻重……”。不过,安徒生对自己的童话中偶而存在的意义不够深刻和警醒却感到痛苦不堪。安徒生看重的不是金钱和名望,而是他的童话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带来多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徒生对高级生命与灵魂的追求是不懈的,是执着的,是永无止境的。这就是安徒生的精神世界,从对此的关照中,我们可以說他所持的是泛人道主义的立场,他一心为合理的、慈善的、仁爱的和维护人格尊严的精神道德而斗争。
二、童话世界中的安徒生
在安徒生精神世界指导下的他所创造的童话世界由168篇童话组成,这是安徒生40年心血的结晶,而他的一生也全部融入了这一篇篇不朽的童话之中。是安徒生把童话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他构建的童话世界里,融汇了他童年的悲苦,他对孩子的爱。他把对人生的思考,对人类的同情与爱,对理想的追求,对幸福的渴望讲给孩子们听,也讲给成人听。人们在他的童话里可以发现真理,发现人类灵魂中最诚实、最美丽的东西和最优良的品质,于是生命的花朵分外鲜艳。但同时,安徒生也把生活中的丑展示给我们,他不惜笔墨地描写各种各样的人类缺陷和罪恶,描写畸形社会关系中产生的利己主义,人欲横流,等级歧视,就如同鲁迅所说的:“将那无价值的撕给人看”。这并不是教人厌世,不是让人失去希望,也不是叫人堕落,正是教育人找回生命的价值,向更高的境界追求。探询灵魂的卑微渺小,然后用心灵擦拭,使灵魂能多闪出星光,照亮迷茫者的前行之路。在这里,我用最简单的划分方式把安徒生创造的童话世界分为两方面:充满诗意的赞颂真善美;深蕴喜剧色彩的鞭挞假恶丑。
(一)充满诗意的赞颂真善美
安徒生赞颂真善美时,他作为诗人的品格就显露得很充分,一种格外诱人的诗情美就陶醉于读者的心灵。他的童话立足于现实的生活,因为他遵循的是“最出色的童话恰恰是以现实生活中生长出来的”这一原则。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又充满了他对人类美好未来的美妙的想象和如温暖阳光般的愿望。他热爱着“人”,当然也热爱着“人”的生活。因此他笔下的那些主人公多数经过坎坷,走过风雨,找到了生活的真谛,得到了幸福,哪怕失去了生命也是值得的。在诗情光环的萦绕下,于是这些主人公的故事便有了打动人心、鼓舞人心的力量。而“勤劳、勇敢、坚强的毅力、牺牲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决心”便是此类人物共有的优良品质。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具有这些品质的“人”一定能走向光明,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二)深蕴喜剧色彩的鞭挞假恶丑
虽然我们都希望生活中只有真善美,可实际上,生活却被大量的假恶丑所侵蚀,人间的黑暗和各种不合理的现象,让人们的失望,绝望有时比希望大得多。贪婪、愚蠢、虚荣、骄傲……对于这些现象,安彼生总是毫无保留地予以批评。但对于统治阶级,那他就不只是批评了,对它们的愚蠢和挥霍,他总是无情地加以揭露和抨击。在这里,安徒生采用最多是他别具一格的幽默。这是一种温柔厚重而又蕴含着深刻意味的独特幽默笔调,对生活中的优点及正面现象,他以温厚的幽默为表,热情的赞扬为里;对那些缺点和反面现象,则以平静的幽默为表,尖刻的讽刺为里,尤其是上述提及的对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假恶丑以及一切人类的缺陷进行揭露时,他的这种否定性的幽默笔调,为他的童话增添了一种奇异的光彩。而收到的效果是喜剧性的,或者说这种喜剧性是以否定性幽默为手段的。
无论是安徒生本人还是他的童话世界,也无论是对真善美的赞颂,还是对假恶丑的鞭挞,而蕴含其中的对高级生命与灵魂的执着追求如同阳光温暖的照耀大地,如同雨露滋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