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的课程,教材中大量涉及地理、历史等社会性知识的内容,对此许多老师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容易出现偏差。一不小心就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知识性的社会课,忽视了品德学科的思想性,这种思想性的弱化或缺失是品德学科教学的大忌。
比如,一位老师教学《谦让》一课时,首先出现课题,向小朋友解释了“谦让”的意思,然后欣赏动画片《孔融让梨》。故事看完后,教师问学生孔融做得对不对,所有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对”。接着,教师教给孩子们一首动听的儿歌,《分果果》,通过兴趣盎然的吟诵,结合生动活泼的表演,再次创造出热闹的情境。至此,教学似乎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随后的课间餐领取蛋糕时,有的孩子们又开始计较蛋糕的大小了。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哪怕它的课堂环节再完美,教学的气氛再活跃。
应该如何把握并落实《品德与社会》的思想性呢?笔者有以下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课程性质,理解思想性
关于课程的性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鲁洁教授也给我们做了这样的概括:“它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是综合课程,而品德培养是它的根本目标,思想性是其本质特征,对于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否则容易迷失方向。
纵观信息时代的学生是见多识广,思维活跃的,开放社会里的各种社会现象,如腐败问题,拜金主义,分配不公等问题尽收眼底。学生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怎么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培养呢?如《做一个诚实的人》一课教学,学生在头脑中已存在“老实人吃亏”“说真话倒霉”等消极观念,课堂上就要允许学生暴露真实的思想。先让学生说出阴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产生危害);再让学生列举光明的一面(老实人吃亏是暂时的,社会上诚实的人是主流)。在这种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对弄虚作假的憎恶。
二、解读教材内容,挖掘思想性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而“思想性”是这“四性”的核心。许多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是比较明显的,从标题上一眼就能判断出来。如《失败怕什么》《我不该这样做》《当冲突发生后》《诚实是金》,一看便知是引导学生“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等。但也有些学习主题思想性特点并不是很明显,课文呈现的主要是社会生活常识对学生现在或未来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有多大影响,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起到哪些作用等等。对这类教材,要想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注意对教材内容进行思想性挖掘。
三、编制教学预案,紧扣思想性
首先,制订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虑,突出思想性。作为品德学科,应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因为这是思想性特点的核心所在。如教学《我国的行政区》“初步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激发民族自豪感”便应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其次,在编制教学流程时,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挖掘品德教育的引发点。如《我國的行政区》一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几个不同角度的活动都是围绕熟悉、了解我国的省级行政区这一目标设计的,主体十分集中,便于孩子们达成学习目标。教师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了解34个行政区时,用名人的故乡带出行政区,让学生把旅游照片带回来进行介绍,或通过特色的生活用品找家乡等活动,使这些实践成为富有情趣的探索,使一篇知识性的课文充盈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的情感被充分激发,真正变被动为主动,既掌握了知识,又使合作探究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等有所提高,爱学习、爱祖国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再次,在找到了教学中的引发点后,还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生发、处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现、认识和感悟”。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生活体验,着重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教师在教学《我国的行政区》一课时,将枯燥的地理知识融入生活,孩子们学起来便不再觉得累。关于国家领导人、奥运冠军、各地特产、风景名胜,孩子们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介绍等早已耳熟能详;照片上的美景,可以激起了孩子们美好的生活回忆,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一个个原本遥远的行政区便不再陌生;通过看生活用品上的生产地址,孩子们更能感受到地理知识是如此亲切、生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四、调控课堂生成,落实教材的思想性
品德课程的实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是现实的、不断生成的活的课程。可以说,在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是学生最真实的思想体现,问题生成之时就是道德教育的最佳契机。因而,当我们的课堂涌现精彩的生成,教师又能以教学智慧加以引导时,品德课程的思想性就落实了。
笔者认为:假如把上一堂《品德与社会》课比作放风筝,那么思想性就是拽着风筝不放的那根线。无论风筝飞到哪里,线都必须紧紧拉着。
比如,一位老师教学《谦让》一课时,首先出现课题,向小朋友解释了“谦让”的意思,然后欣赏动画片《孔融让梨》。故事看完后,教师问学生孔融做得对不对,所有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对”。接着,教师教给孩子们一首动听的儿歌,《分果果》,通过兴趣盎然的吟诵,结合生动活泼的表演,再次创造出热闹的情境。至此,教学似乎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随后的课间餐领取蛋糕时,有的孩子们又开始计较蛋糕的大小了。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哪怕它的课堂环节再完美,教学的气氛再活跃。
应该如何把握并落实《品德与社会》的思想性呢?笔者有以下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课程性质,理解思想性
关于课程的性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鲁洁教授也给我们做了这样的概括:“它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是综合课程,而品德培养是它的根本目标,思想性是其本质特征,对于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否则容易迷失方向。
纵观信息时代的学生是见多识广,思维活跃的,开放社会里的各种社会现象,如腐败问题,拜金主义,分配不公等问题尽收眼底。学生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怎么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培养呢?如《做一个诚实的人》一课教学,学生在头脑中已存在“老实人吃亏”“说真话倒霉”等消极观念,课堂上就要允许学生暴露真实的思想。先让学生说出阴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产生危害);再让学生列举光明的一面(老实人吃亏是暂时的,社会上诚实的人是主流)。在这种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对弄虚作假的憎恶。
二、解读教材内容,挖掘思想性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而“思想性”是这“四性”的核心。许多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是比较明显的,从标题上一眼就能判断出来。如《失败怕什么》《我不该这样做》《当冲突发生后》《诚实是金》,一看便知是引导学生“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等。但也有些学习主题思想性特点并不是很明显,课文呈现的主要是社会生活常识对学生现在或未来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有多大影响,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起到哪些作用等等。对这类教材,要想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注意对教材内容进行思想性挖掘。
三、编制教学预案,紧扣思想性
首先,制订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虑,突出思想性。作为品德学科,应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因为这是思想性特点的核心所在。如教学《我国的行政区》“初步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激发民族自豪感”便应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其次,在编制教学流程时,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挖掘品德教育的引发点。如《我國的行政区》一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几个不同角度的活动都是围绕熟悉、了解我国的省级行政区这一目标设计的,主体十分集中,便于孩子们达成学习目标。教师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了解34个行政区时,用名人的故乡带出行政区,让学生把旅游照片带回来进行介绍,或通过特色的生活用品找家乡等活动,使这些实践成为富有情趣的探索,使一篇知识性的课文充盈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的情感被充分激发,真正变被动为主动,既掌握了知识,又使合作探究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等有所提高,爱学习、爱祖国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再次,在找到了教学中的引发点后,还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生发、处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现、认识和感悟”。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生活体验,着重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教师在教学《我国的行政区》一课时,将枯燥的地理知识融入生活,孩子们学起来便不再觉得累。关于国家领导人、奥运冠军、各地特产、风景名胜,孩子们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介绍等早已耳熟能详;照片上的美景,可以激起了孩子们美好的生活回忆,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一个个原本遥远的行政区便不再陌生;通过看生活用品上的生产地址,孩子们更能感受到地理知识是如此亲切、生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四、调控课堂生成,落实教材的思想性
品德课程的实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是现实的、不断生成的活的课程。可以说,在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是学生最真实的思想体现,问题生成之时就是道德教育的最佳契机。因而,当我们的课堂涌现精彩的生成,教师又能以教学智慧加以引导时,品德课程的思想性就落实了。
笔者认为:假如把上一堂《品德与社会》课比作放风筝,那么思想性就是拽着风筝不放的那根线。无论风筝飞到哪里,线都必须紧紧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