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T4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 112例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状态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层的结直肠癌患者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结转移率在不同肿瘤长径[<5 cm和≥5 cm分别为37.75%(211/559)、52.26%(289/553),χ2=23.666,P<0.01]、大体类型[浸润、溃疡、蕈伞、隆起分别为37.04%(20/54)、47.52%(432/909)、34.33%(23/67)、69.51%(57/82),χ2=13.787,P=0.003]、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分别为34.11%(102/299)、49.00%(317/647)、48.80%(81/166),χ2=19.771,P<0.01]、错配修复缺陷(dMMR)[是和否分别为26.34%(64/243)、50.17%(436/869),χ2=43.996,P<0.01]、神经侵犯[是和否分别为48.17%(421/874)、33.20%(79/238),χ2=16.954,P<0.01]、脉管侵犯[是和否分别为79.16%(338/427)、23.65%(162/685),χ2=327.493,P<0.01]以及术前癌胚抗原(CEA)[阳性(≥5 mg/ml)和阴性(<5 mg/ml)分别为52.87%(249/471)、39.16%(251/641),χ2=20.162,P<0.01]和CA199[阳性(≥35 U/ml)和阴性(<35 U/ml)分别为59.33%(124/209)、41.64%(376/903),χ2=21.465,P<0.01]分层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脉管侵犯和术前CA199阳性是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OR=13.006,95% CI 9.329~17.276,P<0.01;OR=2.194,95% CI 1.513~3.181,P<0.01),dMMR阳性是淋巴结转移的保护性因素(OR=0.279,95% CI 0.190~0.411,P<0.01)。

结论

脉管侵犯是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前肿瘤标志物CA199的检测可以作为预测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为诊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印戒细胞比例低于50%的胃混合型印戒细胞癌(SRCC)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接受根治性胃癌切除术、且印戒细胞比例低于50%的胃混合型S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分析SR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2.5个月(0.9~70.0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40.
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均好发于女性,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乳腺癌患者在发病前后罹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较其他恶性肿瘤高,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且乳腺和甲状腺同属于激素应答性器官,在一些调控通路之间两者也能相互影响。目前认为碘、甲状腺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是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关系密切可能的发病机制。文章通过分析近年来乳腺癌与甲状腺良性疾病、甲状腺癌、甲状腺激素及抗体关系的研究,探讨乳腺癌与甲状腺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变化及其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12例为乳腺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根据术后
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是一种非组蛋白,本身不具有转录活性,但它可通过与染色质结合改变其结构,继而调节其他基因的转录,从而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相关RNA基因能够调控HMGA2在肿瘤中的作用,同时肿瘤的侵袭性与上皮间质转化密切相关,可以通过靶向HMGA2基因治疗相关肿瘤。文章主要介绍HMGA2与肿瘤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2014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全省12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数据资料,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特点,同时与全国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014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新发恶性肿瘤11 703例(男性6 559例,女性5 144例),发病率为221.21/10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为163.91/10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为163.25/1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9年3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6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切除肿瘤组织中HER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16例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标本中HER2阳性率为19.8%(23/116)。高中分化胃癌患者HER2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胃癌患者[33.3
目的提高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用维甲酸治疗前出现分化综合征(DS)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APL患者在使用维甲酸治疗前出现DS的临床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APL患者在使用维甲酸治疗前出现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经抗感染、抗心力衰竭治疗后症状无改善,予地塞米松10 mg治疗5 d后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肺部渗出病灶明显减少,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结论APL患者出现DS可与维甲酸治疗无关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是由DNA错配修复(MMR)蛋白功能缺陷导致,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及疗效预测密切相关。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与错配修复蛋白缺乏(dMMR)可能是胃癌患者预后良好的预测因素,也可能是可切除胃癌化疗疗效的负性预测因素;同时MSI-H/dMMR是晚期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效治疗的预测标志物,但对于晚期胃癌姑息化疗的预测作用尚未明确。文章就MSI/MMR状态与胃癌预后及
目的探讨肿瘤长径与术前癌胚抗原(CEA)比值(TCR)预测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144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TCR预测无病生存(DFS)的最佳分组值,按其将患者分为低TCR组和高TCR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DFS的影响因素。结果经ROC分析,TC
目的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伴有T315I突变的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接受CD19 CAR-T治疗的伴T315I突变的复发难治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34岁男性,2017年1月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并开始口服伊马替尼,4个月后转化为B-ALL,因检出E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