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发球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拼发球已成为世界女排强队发球技战术的主流,发球不仅要提高得分率,更重要的是提高破攻率;本次比赛各队发飘球的比例大幅增加;跳发飘球以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已逐渐被女排运动员所采用。
关键词:2006女排世锦赛;发球技术;跳发球;跳发飘球;站发飘球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3-0108-04
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是2008奥运周期内国际排坛最重要的比赛之一,中国女排只取得了第5名的成绩,失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适应各队的发球,从而使自身整体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受到很大的冲击。本文试图以参加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俄罗斯、巴西、意大利等队和2004年奥运会前4名中国、俄罗斯、巴西、古巴等队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球技术特点进行分析,为中国女排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供参考。
1 拼发球已成为当今世界女排发球技战术的主流
纵观世锦赛,世界女排强队在运用发球时总的指导思想就是“拼发球”,这种拼发球与本队整体进攻战术、拦防战术有机融合在一起。即从比赛一开始就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发球的攻击力,力争首先击垮对手的接发球,从而占据主动。强队对强队时是这种指导思想,强队对相对较弱的队时也是如此。利用强有力的发球击垮对手的接发球,使之不能顺利组成一攻,从而为己方反攻创造有利条件,已成为当今世界女排强队发球战术指导思想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拼发球理念体现在:(1)用拼发球抑制对方接发球进攻系统,试图打破攻防平衡;(2)防反从发球始,用拼发球改变防反系统被动局面;(3)接发球进攻系统成功率弥补拼发球造成的高失误率;(4)用拼发球降低对方接发球进攻系统成功率,提高获胜概率。
2 飘球呈现威力
2004年奥运会后,各女排强队在发球技术运用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从2006年世锦赛女排比赛看,各队发球技术运用的一大特点就是飘球开始重新恢复她的威力。
从表1可以看出,世锦赛跳发球运用比例比奥运会下降了15.68%,跳发飘球和站发飘球比例明显上升(占63.36%)。各种发球的得分率、破一传率均高于奥运会,特别是跳发飘球的运用更加有特点,破一传率达到了48.96%,失误率跳发飘球略高,跳发球和站立飘球均低于奥运会,说明世界强队在发球上不仅要提高发球的得分率,更重要的是提高发球的破攻率。因为在现有规则下,世界强队无论是男排或女排,在一传到位的情况下,一攻的成功率几乎可达80%以上。因此,破一攻已成为各队取胜的有力武器。
3 发球技战术运用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发球战术集体化特点
2004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后,欧美各女排开始重新研究低失误高效率的发球方式,突出性能、结合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女排强队发球技、战术运用的突出特点。体现在:(1)利用欧美队员身高优势,对站发飘球进行改良,充分利用发球允许擦网的规则,借助身材高大的优势发出高点平冲飘球。这种发球球过网后要么下坠、要么追胸、要么冲底线,加上找人找点,非常容易破坏掉对方一传,瓦解对方的一攻战术;(2)对中国队首先采用的跳发飘球技术进一步创新,一是利用腰腹力量大、手臂长的特点,发明了高点平冲跳发飘球。这种球抛球高度低,身体前冲大,球过网距离缩短,打破了常规接一传的定势,效果极佳;二是利用爆发力强的特点,使用了中、远距离大力前冲式跳发飘球。这种球速度快,速度接近跳发,冲力比一般飘球大,但飘晃效果好;(3)在依靠球的性能冲击对手的同时,欧美强队非常注意发球战术的灵活运用,他们能根据对手的站位、心理状态及自身的体力等情况,灵活地采用轻与重、快与慢、平冲与近吊、找人与找区等战术变化,使对手难以适应。
中国女排本次比赛成绩不佳,从发球与接发球上分析,除了本身发球攻击力不强,就是不适应欧美的各种飘球,对接飘球如何组织进攻战术的研究不够。比如过去接大力跳发,可以借力将球快速平冲地送到网口二传手上,跟着副攻出手,有时球发得力量越大,一传球送得越快,为快攻赢得时间,充分利用对手,将对方的优势转化为本方的优势。现在接飘球无法借力,一传即使到位,球速比过去慢,平冲的飘球还容易造成一传象抛物线一样的高弧度球,二传是等球慢慢抛落到手上,再加上中国队二传传球手法上没有相应变化,这种高弧慢起球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国队的快攻节奏,给了对手拦网上充分的判断时间。从这二年中国女排参加的国际比赛看,对飘球的理解还停留在2004年前,国内能发出很好的重飘球的人不多了。这也就是这次比赛中我国女排快攻战术受阻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4 各球队的发球手组成特点
从本届世锦赛各强队发球手的情况看,每支球队都拥有1~2名身体素质优良、技术超群的王牌发球手,如俄罗斯队加莫娃的大力跳发球,她的发球技术排名列第一位;巴西队强力接应谢拉的“高点跳发飘球”。特别是谢拉的“高点跳发飘球”,她人一跳球就发,让人判断时间少,且球的性能会左右上下飘荡,中国女排极不适应这种“前冲”与“下沉”球。各队的强力发球手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常能在关键时刻依靠出色的发球打破僵局或力挽狂澜。因此,拥有1~2名王牌发球手已成为当今世界女排强队的一个突出标志。
再有,本次女排世锦赛没有一支队伍采用大力跳发球,并不是运动员没有这个能力,而是本队集体发球战术的需要,如果只采用一种发球,威胁就会相应减少,因为只选择一种相应的接发球站位和方法就可以解决6个轮次的问题。所以,一支球队必须有多种方式发球。从世界女排强队看,俄罗斯主力选手中3位跳发、1位跳飘、2位上手飘球;巴西队2人跳发、2人跳飘、2人飘球;意大利队3位跳发、2人跳飘、1位上手飘球;古巴队3位跳发、1位跳飘、2位上手飘球;中国队3位跳发、2位跳飘、1位上手飘球。
5 世锦赛中3种发球运用效果的对比
我们对中国-俄罗斯、中国-巴西、中国-德国、巴西-俄罗斯、俄罗斯-意大利5场比赛中发球的效果进行了现场统计(表2),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
(1)得分效果。
从表2看出,跳发飘球在得分一项中,比跳发球低了3.8%.比站发飘球高了1.87%,但在统计学意义上,跳发飘球与跳发球之间(x2=2.12,P50.05)、跳发飘球与站发飘球得分之间差异不显著,而跳发球的得分同站发飘球相比,高出近5.67%,且差异显著(x2=13.65,P<0.01)。这说明,跳发球在得分一项同站发飘球相比具有较高的优势,跳发飘球在得分一项中虽比不上跳发球,但要高于站发飘球的功效。
(2)破攻效果。
关键词:2006女排世锦赛;发球技术;跳发球;跳发飘球;站发飘球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3-0108-04
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是2008奥运周期内国际排坛最重要的比赛之一,中国女排只取得了第5名的成绩,失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适应各队的发球,从而使自身整体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受到很大的冲击。本文试图以参加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俄罗斯、巴西、意大利等队和2004年奥运会前4名中国、俄罗斯、巴西、古巴等队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球技术特点进行分析,为中国女排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供参考。
1 拼发球已成为当今世界女排发球技战术的主流
纵观世锦赛,世界女排强队在运用发球时总的指导思想就是“拼发球”,这种拼发球与本队整体进攻战术、拦防战术有机融合在一起。即从比赛一开始就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发球的攻击力,力争首先击垮对手的接发球,从而占据主动。强队对强队时是这种指导思想,强队对相对较弱的队时也是如此。利用强有力的发球击垮对手的接发球,使之不能顺利组成一攻,从而为己方反攻创造有利条件,已成为当今世界女排强队发球战术指导思想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拼发球理念体现在:(1)用拼发球抑制对方接发球进攻系统,试图打破攻防平衡;(2)防反从发球始,用拼发球改变防反系统被动局面;(3)接发球进攻系统成功率弥补拼发球造成的高失误率;(4)用拼发球降低对方接发球进攻系统成功率,提高获胜概率。
2 飘球呈现威力
2004年奥运会后,各女排强队在发球技术运用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从2006年世锦赛女排比赛看,各队发球技术运用的一大特点就是飘球开始重新恢复她的威力。
从表1可以看出,世锦赛跳发球运用比例比奥运会下降了15.68%,跳发飘球和站发飘球比例明显上升(占63.36%)。各种发球的得分率、破一传率均高于奥运会,特别是跳发飘球的运用更加有特点,破一传率达到了48.96%,失误率跳发飘球略高,跳发球和站立飘球均低于奥运会,说明世界强队在发球上不仅要提高发球的得分率,更重要的是提高发球的破攻率。因为在现有规则下,世界强队无论是男排或女排,在一传到位的情况下,一攻的成功率几乎可达80%以上。因此,破一攻已成为各队取胜的有力武器。
3 发球技战术运用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发球战术集体化特点
2004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后,欧美各女排开始重新研究低失误高效率的发球方式,突出性能、结合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女排强队发球技、战术运用的突出特点。体现在:(1)利用欧美队员身高优势,对站发飘球进行改良,充分利用发球允许擦网的规则,借助身材高大的优势发出高点平冲飘球。这种发球球过网后要么下坠、要么追胸、要么冲底线,加上找人找点,非常容易破坏掉对方一传,瓦解对方的一攻战术;(2)对中国队首先采用的跳发飘球技术进一步创新,一是利用腰腹力量大、手臂长的特点,发明了高点平冲跳发飘球。这种球抛球高度低,身体前冲大,球过网距离缩短,打破了常规接一传的定势,效果极佳;二是利用爆发力强的特点,使用了中、远距离大力前冲式跳发飘球。这种球速度快,速度接近跳发,冲力比一般飘球大,但飘晃效果好;(3)在依靠球的性能冲击对手的同时,欧美强队非常注意发球战术的灵活运用,他们能根据对手的站位、心理状态及自身的体力等情况,灵活地采用轻与重、快与慢、平冲与近吊、找人与找区等战术变化,使对手难以适应。
中国女排本次比赛成绩不佳,从发球与接发球上分析,除了本身发球攻击力不强,就是不适应欧美的各种飘球,对接飘球如何组织进攻战术的研究不够。比如过去接大力跳发,可以借力将球快速平冲地送到网口二传手上,跟着副攻出手,有时球发得力量越大,一传球送得越快,为快攻赢得时间,充分利用对手,将对方的优势转化为本方的优势。现在接飘球无法借力,一传即使到位,球速比过去慢,平冲的飘球还容易造成一传象抛物线一样的高弧度球,二传是等球慢慢抛落到手上,再加上中国队二传传球手法上没有相应变化,这种高弧慢起球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国队的快攻节奏,给了对手拦网上充分的判断时间。从这二年中国女排参加的国际比赛看,对飘球的理解还停留在2004年前,国内能发出很好的重飘球的人不多了。这也就是这次比赛中我国女排快攻战术受阻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4 各球队的发球手组成特点
从本届世锦赛各强队发球手的情况看,每支球队都拥有1~2名身体素质优良、技术超群的王牌发球手,如俄罗斯队加莫娃的大力跳发球,她的发球技术排名列第一位;巴西队强力接应谢拉的“高点跳发飘球”。特别是谢拉的“高点跳发飘球”,她人一跳球就发,让人判断时间少,且球的性能会左右上下飘荡,中国女排极不适应这种“前冲”与“下沉”球。各队的强力发球手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常能在关键时刻依靠出色的发球打破僵局或力挽狂澜。因此,拥有1~2名王牌发球手已成为当今世界女排强队的一个突出标志。
再有,本次女排世锦赛没有一支队伍采用大力跳发球,并不是运动员没有这个能力,而是本队集体发球战术的需要,如果只采用一种发球,威胁就会相应减少,因为只选择一种相应的接发球站位和方法就可以解决6个轮次的问题。所以,一支球队必须有多种方式发球。从世界女排强队看,俄罗斯主力选手中3位跳发、1位跳飘、2位上手飘球;巴西队2人跳发、2人跳飘、2人飘球;意大利队3位跳发、2人跳飘、1位上手飘球;古巴队3位跳发、1位跳飘、2位上手飘球;中国队3位跳发、2位跳飘、1位上手飘球。
5 世锦赛中3种发球运用效果的对比
我们对中国-俄罗斯、中国-巴西、中国-德国、巴西-俄罗斯、俄罗斯-意大利5场比赛中发球的效果进行了现场统计(表2),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
(1)得分效果。
从表2看出,跳发飘球在得分一项中,比跳发球低了3.8%.比站发飘球高了1.87%,但在统计学意义上,跳发飘球与跳发球之间(x2=2.12,P50.05)、跳发飘球与站发飘球得分之间差异不显著,而跳发球的得分同站发飘球相比,高出近5.67%,且差异显著(x2=13.65,P<0.01)。这说明,跳发球在得分一项同站发飘球相比具有较高的优势,跳发飘球在得分一项中虽比不上跳发球,但要高于站发飘球的功效。
(2)破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