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全面做好专业“十二五”建设规划,推进专业改革和发展,详细介绍了武汉船院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情况,紧紧围绕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条件、对外社会服务、专业建设成效与特色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 高职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专业建设 专业设置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教学团队 实践条件 社会服务 建设成效
2007年2月12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朱焘理事长向温家宝总理呈送了“关于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建议”。2月13日温总理在“建议”上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 国家发改委对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高度重视,根据曾培炎副总理“工业设计也是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门类”的批示精神,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文件)定稿时多处强调了支持和鼓励发展工业设计的内容。2010年3月,温总理首次把“工业设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入。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和国务院7号文件,对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极具针对性和指导性,对全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工业设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专业设置依据
1、工业设计行业发展需要
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发展史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设计在经济运行中的价值就开始被关注;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上时,设计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导因素之一;当进入以创新领导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发展阶段时,工业设计就会成为先导产业。现在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500美元,2007年广东省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按一般规律应进入工业设计加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先导产业的关键时期。
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模式的升级,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从过去的单一制造模式(OEM)转变成为设计再生产模式(ODM),更有许多的厂家发展成为拥有独立品牌、独立设计生产能力的民族企业。这一系列的发展与变化,客观上加大了对工业设计的需求。现在全国专业设计公司已有数万家之多,具有一定规模的约有1200多家。
目前,国内兴起的工业设计园区也正在发挥集聚效应。据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统计,现在全国范围内至少已有二十多家工业设计园区。如:北京的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深圳设计创意产业园、宁波和丰创意广场等等。
2、产品造型设计人才需求的缺口巨大
珠江东岸(含东莞、深圳、惠州)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主的“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珠江西岸(含珠海、中山、顺德、江门)以家庭耐用与非耐用消费品、五金制品、家庭电器为主的产业带(其中顺德的容桂镇成为了全国空调器生产基地,北滘镇则是全国的小家电生产基地),以及中部(含广州、佛山)全国著名的电气机械、钢铁、纺织、建材产业带;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一线工业设计人才都提出非常旺盛的需求。
全国遍地开花的“创意产业园”以及蓬勃发展的设计机构,对工业设计人才提出了巨大的需求。目前,广东省正逐步形成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主轴的珠三角工业设计走廊,工业设计从业人员需求量超过11万人,预计未来5年需求量将超过20万人。以家具设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3万多家家具企业,拥有的设计师却不到3000人。即平均每10家家具企业只有一名设计师。
近几年佛山创意产业、工业设计产业异军突起,中高端人才需求日趋旺盛。顺德一名设计行业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广东工业设计城大部分设计企业均处于缺员状态,所缺人数基本在两三个以上。目前,广东全省专业设计机构超过600家,占全国总数一半以上;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企業设立或扩大了工业设计部门,如华为、中兴、创维、美的等公司成为广东制造业和工业设计有效融合的典范。
2010年顺德区人才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启动“广东顺德人才招聘团千里求贤”系列活动,计划组织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分赴长沙、武汉、西安等人才聚集地区开展高校校园招聘,帮助顺德企业招收急需人才。从企业公布的招聘人才需求看,在新兴产业方面工业设计是抢手货!
工业设计产业面临的是设计师短缺、专业人才严重不足,质量不高的困境,成为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瓶劲。
3、产品造型设计的职业教育规模不够
近年来,工业设计行业在应用领域里不断扩展,几乎含盖了整个生产制造业,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中国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仅制造业就高达130余万个,而近二十年来工业设计的毕业生总数为3万多名,工业设计教育规模还远远不够。
二、专业培养目标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服务于通讯产品、日用品等工业产品制造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工业产品外观造型能力与艺术素养,手绘表现能力强,能够熟练运用专业软件表达设计效果,并具有创新意识与良好的沟通、团队协作的,主要从事工业产品外观设计、及相关的产品包装、宣传与展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主要是建立在广泛的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专业调研主要以下几种形式进行:邀请企业实践专家座谈、教师进行区域调研、毕业生回访、设计专业平台交流。从而获取来自于工作一线的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通过分析、归纳与整合序化成学习领域,最后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三、专业培养模式
在多年的不断探索中,我们形成了:学工交替、能力进阶、融教学做一体的“一主线、多方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来说,第一、二个学期我们主要进行人文素质和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在学期末有一项基础项目竞赛的综合训练,参加社会美术比赛,检验学生的专业基础功底。第三、四个学期我们主要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利用课余工业或寒暑假在校外设计公司兼职或实习进行工学结合。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为:校企业合作单位委托具体的产品设计项目,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设计任务,通过网络传递作品与沟通。学生在校即可完成设计委托,换取设计酬劳的同时,也可获得实习与就业的机会。第五个学期主要进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学期末也会有一项投标项目竞赛的综合训练,参与企业设计竞标,在校即可获得宝贵的设计经验,丰富自己的就业资本。此阶段学生仍然利用课余或寒暑假进行工学结合。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实现设计教育与设计岗位的无缝对接。
培养模式→ 一主线 多方向
学习领域→ 产品造型设计 创新设计思维与快速表达 广告设计
产品速写 pro/e产品结构设计 包装设计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产品制图与识图(autocad) 展示设计
产品二维效果图(coreldraw) 产品三维效果图(rhino) 动画设计
人机工程学 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 3ds max软件应用
模型制作 产品工学基础 网页设计与发布
…… ……
四、专业课程体系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参考企业岗位的设置,对相关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出学生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从而构建本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核心岗位“工业产品外观创新与改良设计”作为专业主要发展方向,以相关岗位“工业产品的包装、宣传与展示设计”作为专业拓展方向。
以“一主线、多方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引导,以产品造型设计岗位能力为主线,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形成产品外观设计、产品展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多个拓展方向。
通过调研,大部分工业设计公司建议我们在学习领域中可以大胆删掉以前的产品效果图(手绘)课程,以产品速写课程取代,不仅效率高而且更便于沟通;同时他们希望学生们的设计图纸不能僅停留在漂亮的表面,在注重创意的同时,也能兼具一定的可行性。所以我们充分利用机械工程系的优质资源,在学习领域中设置了产品工学基础、pro/e产品结构设计、塑料模技术等课程,突显我们所培养的学生特色,是区别于本科的。
五、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主要通过内培外引,以老带新。经过几年来的建设,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合作精神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具有对社会提供设计服务的能力。
六、专业实践条件
目前,我院建设的校内专业实训室,利用率高,运行良好,能够满足学生模拟项目实训和实际项目实训的需要。硬件上,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画室、产品造型设计室、模型制作工艺室、计算机中心等,能满足课程教学与学生项目实训的基本需要。软件上,学院有完备的使用、维护管理规则、安全守则与开放制度。同时还充分利用我院强大的制造技术资源,如现代制造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让学生了解产品生产制造的全过程。
建设的工学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能够将具有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企业以及能代表当今工业设计潮流的设计公司与产品设计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设计环境,学生可以通过在这些企业的实训学习,有时获取工业设计行业的第一手资料,掌握产品造型设计实战的程序与方法,较好地了解新材料、新工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七、专业社会服务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用专业优势支持学院各项形象工程与人文环境建设;二、对口支援其他职业院校的师资培训;三、与行业企业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为行业与区域提供人力支持;四、教师带领学生为社会提供各项艺术设计服务。另外,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社会辐射能力,组织开展相关的艺术类教育与行业培训。
八、专业建设成效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依托机械工程系,注重与机制、数控、模具、激光等专业合作,开展相关产品开发与改良的研究,形成了一种跨学科合作的教育形式,成果显著:目前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学生的平均就业率超过95%,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超过90%。学生就业无论从就业率还是就业层次在全省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已形成较强的办学实力,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量的 “职业技能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得到行业的认可和社会的承认。为配合我院示范性工作战略的实施,我们正抢抓机遇,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挥艺术类专业优势,为早日建成全国范围内同类专业中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而努力!
[关键词] 高职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专业建设 专业设置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教学团队 实践条件 社会服务 建设成效
2007年2月12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朱焘理事长向温家宝总理呈送了“关于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建议”。2月13日温总理在“建议”上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 国家发改委对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高度重视,根据曾培炎副总理“工业设计也是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门类”的批示精神,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文件)定稿时多处强调了支持和鼓励发展工业设计的内容。2010年3月,温总理首次把“工业设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入。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和国务院7号文件,对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极具针对性和指导性,对全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工业设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专业设置依据
1、工业设计行业发展需要
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发展史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设计在经济运行中的价值就开始被关注;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上时,设计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导因素之一;当进入以创新领导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发展阶段时,工业设计就会成为先导产业。现在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500美元,2007年广东省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按一般规律应进入工业设计加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先导产业的关键时期。
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模式的升级,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从过去的单一制造模式(OEM)转变成为设计再生产模式(ODM),更有许多的厂家发展成为拥有独立品牌、独立设计生产能力的民族企业。这一系列的发展与变化,客观上加大了对工业设计的需求。现在全国专业设计公司已有数万家之多,具有一定规模的约有1200多家。
目前,国内兴起的工业设计园区也正在发挥集聚效应。据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统计,现在全国范围内至少已有二十多家工业设计园区。如:北京的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深圳设计创意产业园、宁波和丰创意广场等等。
2、产品造型设计人才需求的缺口巨大
珠江东岸(含东莞、深圳、惠州)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主的“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珠江西岸(含珠海、中山、顺德、江门)以家庭耐用与非耐用消费品、五金制品、家庭电器为主的产业带(其中顺德的容桂镇成为了全国空调器生产基地,北滘镇则是全国的小家电生产基地),以及中部(含广州、佛山)全国著名的电气机械、钢铁、纺织、建材产业带;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一线工业设计人才都提出非常旺盛的需求。
全国遍地开花的“创意产业园”以及蓬勃发展的设计机构,对工业设计人才提出了巨大的需求。目前,广东省正逐步形成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主轴的珠三角工业设计走廊,工业设计从业人员需求量超过11万人,预计未来5年需求量将超过20万人。以家具设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3万多家家具企业,拥有的设计师却不到3000人。即平均每10家家具企业只有一名设计师。
近几年佛山创意产业、工业设计产业异军突起,中高端人才需求日趋旺盛。顺德一名设计行业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广东工业设计城大部分设计企业均处于缺员状态,所缺人数基本在两三个以上。目前,广东全省专业设计机构超过600家,占全国总数一半以上;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企業设立或扩大了工业设计部门,如华为、中兴、创维、美的等公司成为广东制造业和工业设计有效融合的典范。
2010年顺德区人才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启动“广东顺德人才招聘团千里求贤”系列活动,计划组织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分赴长沙、武汉、西安等人才聚集地区开展高校校园招聘,帮助顺德企业招收急需人才。从企业公布的招聘人才需求看,在新兴产业方面工业设计是抢手货!
工业设计产业面临的是设计师短缺、专业人才严重不足,质量不高的困境,成为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瓶劲。
3、产品造型设计的职业教育规模不够
近年来,工业设计行业在应用领域里不断扩展,几乎含盖了整个生产制造业,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中国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仅制造业就高达130余万个,而近二十年来工业设计的毕业生总数为3万多名,工业设计教育规模还远远不够。
二、专业培养目标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服务于通讯产品、日用品等工业产品制造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工业产品外观造型能力与艺术素养,手绘表现能力强,能够熟练运用专业软件表达设计效果,并具有创新意识与良好的沟通、团队协作的,主要从事工业产品外观设计、及相关的产品包装、宣传与展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主要是建立在广泛的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专业调研主要以下几种形式进行:邀请企业实践专家座谈、教师进行区域调研、毕业生回访、设计专业平台交流。从而获取来自于工作一线的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通过分析、归纳与整合序化成学习领域,最后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三、专业培养模式
在多年的不断探索中,我们形成了:学工交替、能力进阶、融教学做一体的“一主线、多方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来说,第一、二个学期我们主要进行人文素质和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在学期末有一项基础项目竞赛的综合训练,参加社会美术比赛,检验学生的专业基础功底。第三、四个学期我们主要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利用课余工业或寒暑假在校外设计公司兼职或实习进行工学结合。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为:校企业合作单位委托具体的产品设计项目,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设计任务,通过网络传递作品与沟通。学生在校即可完成设计委托,换取设计酬劳的同时,也可获得实习与就业的机会。第五个学期主要进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学期末也会有一项投标项目竞赛的综合训练,参与企业设计竞标,在校即可获得宝贵的设计经验,丰富自己的就业资本。此阶段学生仍然利用课余或寒暑假进行工学结合。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实现设计教育与设计岗位的无缝对接。
培养模式→ 一主线 多方向
学习领域→ 产品造型设计 创新设计思维与快速表达 广告设计
产品速写 pro/e产品结构设计 包装设计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产品制图与识图(autocad) 展示设计
产品二维效果图(coreldraw) 产品三维效果图(rhino) 动画设计
人机工程学 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 3ds max软件应用
模型制作 产品工学基础 网页设计与发布
…… ……
四、专业课程体系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参考企业岗位的设置,对相关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出学生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从而构建本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核心岗位“工业产品外观创新与改良设计”作为专业主要发展方向,以相关岗位“工业产品的包装、宣传与展示设计”作为专业拓展方向。
以“一主线、多方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引导,以产品造型设计岗位能力为主线,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形成产品外观设计、产品展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多个拓展方向。
通过调研,大部分工业设计公司建议我们在学习领域中可以大胆删掉以前的产品效果图(手绘)课程,以产品速写课程取代,不仅效率高而且更便于沟通;同时他们希望学生们的设计图纸不能僅停留在漂亮的表面,在注重创意的同时,也能兼具一定的可行性。所以我们充分利用机械工程系的优质资源,在学习领域中设置了产品工学基础、pro/e产品结构设计、塑料模技术等课程,突显我们所培养的学生特色,是区别于本科的。
五、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主要通过内培外引,以老带新。经过几年来的建设,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合作精神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具有对社会提供设计服务的能力。
六、专业实践条件
目前,我院建设的校内专业实训室,利用率高,运行良好,能够满足学生模拟项目实训和实际项目实训的需要。硬件上,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画室、产品造型设计室、模型制作工艺室、计算机中心等,能满足课程教学与学生项目实训的基本需要。软件上,学院有完备的使用、维护管理规则、安全守则与开放制度。同时还充分利用我院强大的制造技术资源,如现代制造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让学生了解产品生产制造的全过程。
建设的工学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能够将具有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企业以及能代表当今工业设计潮流的设计公司与产品设计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设计环境,学生可以通过在这些企业的实训学习,有时获取工业设计行业的第一手资料,掌握产品造型设计实战的程序与方法,较好地了解新材料、新工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七、专业社会服务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用专业优势支持学院各项形象工程与人文环境建设;二、对口支援其他职业院校的师资培训;三、与行业企业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为行业与区域提供人力支持;四、教师带领学生为社会提供各项艺术设计服务。另外,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社会辐射能力,组织开展相关的艺术类教育与行业培训。
八、专业建设成效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依托机械工程系,注重与机制、数控、模具、激光等专业合作,开展相关产品开发与改良的研究,形成了一种跨学科合作的教育形式,成果显著:目前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学生的平均就业率超过95%,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超过90%。学生就业无论从就业率还是就业层次在全省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已形成较强的办学实力,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量的 “职业技能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得到行业的认可和社会的承认。为配合我院示范性工作战略的实施,我们正抢抓机遇,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挥艺术类专业优势,为早日建成全国范围内同类专业中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