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石家庄的市中心解放广场,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在它的周围围绕着大石桥、铁路博物馆(老火车站)、高克谦纪念碑,它们组成了石家庄的纪念性建筑群,而巧合的是它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建成的(大石桥建于1907年)。为什么要在市中心建立这些建筑?是出于怎样的目的?
关键词:纪念性建筑;地方认同;石家庄解放广场
第一节 纪念性建筑的文化释义
美国的建筑学家C·亚历山大指出:“我们对于建筑的体验,一方面是由于“物质环境”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和“事件的模式”相关。”这表明建筑在是一个物质现象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了人们的创造过程,也寄托了人们的情感。这种“事件的模式”也就是建筑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纪念性建筑通过运用建筑物这一物质手段来创造一种纪念的方式,表达一种纪念的精神需求,以纪人纪事或以某种地理现象和历史遗迹作为追忆和怀念。
第二节 地方认同概念释义与石家庄地方认同的缺失
地方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本文主要用到地方认同这一概念。地方认同是与社会认同相对的概念,地方认同可延伸至客体和事物与空间和地方,它所指的是个人或群体与地方互动从而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种特殊的社会化包含了情感、感知与认知等多种复杂的过程。
地方认同具体到石家庄就是石家庄人对这座城市的城市认同,但遗憾的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石家庄就流行过“改名热”,虽然这没得到绝大多是市民的认可,但从则以现象中也折射出石家庄城市认同的缺乏。而造成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城市情感认同先天不足
时间的相对集中、人口来源地的多元化、人口成分构成多样化、多是成建制整体迁移是石家庄城市人口聚集初期的鲜明特点,这样的城市与自然性迁移而形成的城市有很大的不同,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其中在石家庄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方言岛现象,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可在当时的石家庄,隔条街就“不同音”。如国棉一、二、三厂以天津人为主;棉四、华药厂上海人居多;棉五厂唐山人为主;煤矿机厂多是东北口音;棉六(原石家庄市纺织厂)、棉七(原大兴纱厂)、车辆厂(原正太铁路总机厂本地人俗称铁路大厂)则多为本地人。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在其他地方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但石家庄却相反。当时的石家庄城里人大都是脱离农村不久的农民,有性格纯朴、憨厚、实在的一面,也有生活习惯、习俗不适应城市的一面。在外地移民的眼里,本地人很土气,外地人笑话本地人是“老赶儿”,本地人反讥外地人“猴精”。成人乡音难改,也就传给了后代,这样的问题就遗留下来。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就造成了现在的石家庄市民对石家庄这座城市的情感认同不足。
(2)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那些主张改名的理由无非是石家庄“土”,是个村庄名;或知名度不高,或与大城市地位不相称这几种说法,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城市精神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适应。石家庄是随着京汉、正太两条铁路、特别是正太铁路的修建成为铁路交通的交叉点而开始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但解放初期不过十几万人口。解放六十年来是石家庄城市迅猛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一五时期大规模经济建设展开,在石家庄建设的纺织、医药等重点工程,使石家庄集聚了大量人口,六十年代末已成为中等城市;省会迁到石家庄以及七十年代兴建的电视机、拖拉机等一大批省级工业项目,使石家庄形成第二个人口增长高峰;八十年代初炼油厂的建设、三线企事业单位的回迁及改革开放开始,迎来了石家庄第三次人口增长高峰,到1988年城市人口突破百万,跨进特大城市行列。近二十多年来,伴随第三产业的发展、行政区划调整、户籍制度改革等,城市人口呈相对均衡增长的态势。国内外大城市人口达到百万一般经历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而石家庄只用了40年,是城市发展史上的具有典型意义。但是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却与这座城市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不相适应,文化个性彰显严重不足,城市精神的凝炼与提升缓慢。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是不可移植不可嫁接的,只能靠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自己去创造、积累、提升。
(3)自我认识的缺乏造成了自我贬损
在石家庄经济建设、城市规模迅速增长加速扩大的过程中,石家庄的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滞后,在城市历史、城市发展理念上,政府与市民缺乏沟通,造成了市民缺乏基本的认知认同,没有达到共识共行的境界。石家庄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发展轨迹,但缺乏深入的挖掘开发,难以彰显其应有的价值;石家庄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不凡的业绩,但没有得到精神层面上的升华,也没有形成全体市民共有的精神财富,没有凝聚为全体市民的共同追求和向往。由于自我認知的缺乏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部分市民的自我贬损。
通过以上几点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石家庄在地方认同方面有很多的欠缺,这就需要一些手段来提高全体市民的地方认同。修建纪念性建筑就是一个很好地手段,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纪念性建筑与地方认同之间是具有关联性的。
第三节 关于20世纪80年代纪念性建筑兴起原因的浅见
通过石家庄的案例分析以及上文的论述过程,我们或许可以提出一些关于20世纪80年代纪念性建筑兴起原因的想法。
首先,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走出十年文革的阴霾,人们刚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牢笼中解放出来,加之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涌入,人民群众在旧思想与外来思想的冲突中摇摆不定。加之中央刚刚产生新的领导集体,面临来自国家内部与外部西方国家的多方面压力。处于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利以及思想宣传的需要,国家在各地大力兴建纪念性建筑,例如纪念碑、纪念馆等。
其次,20世纪80年代,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出现了许多人口达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城市与特大城市,人口的大量集中,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城市内,出现了许多移民城市,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城市精神与城市认同的缺失,本地人与外地人在各个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着城市的发展。为了树立城市精神,提高城市认同,加深市民对城市历史、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前景上的认知,纪念性建筑被当做一种有效的手段被广泛采用,形成了80年代纪念性建筑的兴起。
最后,在经过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后,人们从过去的思想牢笼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经济建设上来;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更带来了人民思想的活跃,物质条件的改善使得人民群众更加关注精神生活。当一个人满足了外在的物质需求后,会更加追求内心的满足。
国家在这一时期出于政治的需要,需要进行思想宣传;城市的发展面临瓶颈,需要培养市民的城市认同;人民群众在生活改善后更加需要思想的满足;三者的需求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统一,于是与思想建设密切相关的纪念性建筑在这一时期兴起也就不难解释了。
关键词:纪念性建筑;地方认同;石家庄解放广场
第一节 纪念性建筑的文化释义
美国的建筑学家C·亚历山大指出:“我们对于建筑的体验,一方面是由于“物质环境”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和“事件的模式”相关。”这表明建筑在是一个物质现象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了人们的创造过程,也寄托了人们的情感。这种“事件的模式”也就是建筑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纪念性建筑通过运用建筑物这一物质手段来创造一种纪念的方式,表达一种纪念的精神需求,以纪人纪事或以某种地理现象和历史遗迹作为追忆和怀念。
第二节 地方认同概念释义与石家庄地方认同的缺失
地方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本文主要用到地方认同这一概念。地方认同是与社会认同相对的概念,地方认同可延伸至客体和事物与空间和地方,它所指的是个人或群体与地方互动从而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种特殊的社会化包含了情感、感知与认知等多种复杂的过程。
地方认同具体到石家庄就是石家庄人对这座城市的城市认同,但遗憾的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石家庄就流行过“改名热”,虽然这没得到绝大多是市民的认可,但从则以现象中也折射出石家庄城市认同的缺乏。而造成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城市情感认同先天不足
时间的相对集中、人口来源地的多元化、人口成分构成多样化、多是成建制整体迁移是石家庄城市人口聚集初期的鲜明特点,这样的城市与自然性迁移而形成的城市有很大的不同,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其中在石家庄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方言岛现象,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可在当时的石家庄,隔条街就“不同音”。如国棉一、二、三厂以天津人为主;棉四、华药厂上海人居多;棉五厂唐山人为主;煤矿机厂多是东北口音;棉六(原石家庄市纺织厂)、棉七(原大兴纱厂)、车辆厂(原正太铁路总机厂本地人俗称铁路大厂)则多为本地人。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在其他地方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但石家庄却相反。当时的石家庄城里人大都是脱离农村不久的农民,有性格纯朴、憨厚、实在的一面,也有生活习惯、习俗不适应城市的一面。在外地移民的眼里,本地人很土气,外地人笑话本地人是“老赶儿”,本地人反讥外地人“猴精”。成人乡音难改,也就传给了后代,这样的问题就遗留下来。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就造成了现在的石家庄市民对石家庄这座城市的情感认同不足。
(2)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那些主张改名的理由无非是石家庄“土”,是个村庄名;或知名度不高,或与大城市地位不相称这几种说法,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城市精神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适应。石家庄是随着京汉、正太两条铁路、特别是正太铁路的修建成为铁路交通的交叉点而开始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但解放初期不过十几万人口。解放六十年来是石家庄城市迅猛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一五时期大规模经济建设展开,在石家庄建设的纺织、医药等重点工程,使石家庄集聚了大量人口,六十年代末已成为中等城市;省会迁到石家庄以及七十年代兴建的电视机、拖拉机等一大批省级工业项目,使石家庄形成第二个人口增长高峰;八十年代初炼油厂的建设、三线企事业单位的回迁及改革开放开始,迎来了石家庄第三次人口增长高峰,到1988年城市人口突破百万,跨进特大城市行列。近二十多年来,伴随第三产业的发展、行政区划调整、户籍制度改革等,城市人口呈相对均衡增长的态势。国内外大城市人口达到百万一般经历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而石家庄只用了40年,是城市发展史上的具有典型意义。但是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却与这座城市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不相适应,文化个性彰显严重不足,城市精神的凝炼与提升缓慢。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是不可移植不可嫁接的,只能靠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自己去创造、积累、提升。
(3)自我认识的缺乏造成了自我贬损
在石家庄经济建设、城市规模迅速增长加速扩大的过程中,石家庄的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滞后,在城市历史、城市发展理念上,政府与市民缺乏沟通,造成了市民缺乏基本的认知认同,没有达到共识共行的境界。石家庄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发展轨迹,但缺乏深入的挖掘开发,难以彰显其应有的价值;石家庄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不凡的业绩,但没有得到精神层面上的升华,也没有形成全体市民共有的精神财富,没有凝聚为全体市民的共同追求和向往。由于自我認知的缺乏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部分市民的自我贬损。
通过以上几点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石家庄在地方认同方面有很多的欠缺,这就需要一些手段来提高全体市民的地方认同。修建纪念性建筑就是一个很好地手段,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纪念性建筑与地方认同之间是具有关联性的。
第三节 关于20世纪80年代纪念性建筑兴起原因的浅见
通过石家庄的案例分析以及上文的论述过程,我们或许可以提出一些关于20世纪80年代纪念性建筑兴起原因的想法。
首先,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走出十年文革的阴霾,人们刚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牢笼中解放出来,加之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涌入,人民群众在旧思想与外来思想的冲突中摇摆不定。加之中央刚刚产生新的领导集体,面临来自国家内部与外部西方国家的多方面压力。处于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利以及思想宣传的需要,国家在各地大力兴建纪念性建筑,例如纪念碑、纪念馆等。
其次,20世纪80年代,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出现了许多人口达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城市与特大城市,人口的大量集中,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城市内,出现了许多移民城市,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城市精神与城市认同的缺失,本地人与外地人在各个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着城市的发展。为了树立城市精神,提高城市认同,加深市民对城市历史、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前景上的认知,纪念性建筑被当做一种有效的手段被广泛采用,形成了80年代纪念性建筑的兴起。
最后,在经过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后,人们从过去的思想牢笼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经济建设上来;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更带来了人民思想的活跃,物质条件的改善使得人民群众更加关注精神生活。当一个人满足了外在的物质需求后,会更加追求内心的满足。
国家在这一时期出于政治的需要,需要进行思想宣传;城市的发展面临瓶颈,需要培养市民的城市认同;人民群众在生活改善后更加需要思想的满足;三者的需求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统一,于是与思想建设密切相关的纪念性建筑在这一时期兴起也就不难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