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美的守候,
不是相忘江湖转身离去,
而是“奉陪”到底。
——题记
2014年是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不久前,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里昂时,对法国“骑士勋章”获得者李丹妮女士大加赞赏,称她为中法文化交流和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不仅如此,这位八旬老人的爱情故事更富传奇色彩……
西湖边的师生恋
第一次见到李丹妮时,袁迪宝正坐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的课堂上。上课铃声响起,时年25岁的袁迪宝和同学们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节俄语课。当身着连衣裙的李丹妮款款步入教室,仿佛是飘然而至的天仙,这位金发碧眼的年轻女孩身材曼妙,皮肤白皙,五官精致……讲台下的袁迪宝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这是1953年8月22日,一个令袁迪宝和李丹妮铭记终生的日子。
因为担任俄文课代表一职,加上两人仅仅相差一岁,袁迪宝很快和李丹妮熟络起来。听说袁迪宝受身为牧师的父亲影响,从中学起就成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李丹妮不由眼前一亮,因为她也是忠实的天主教徒。此后,李丹妮经常拿着字典和参考书,找袁迪宝交流俄语。
作为中法混血儿,李丹妮备受关注的同时,也有不小的烦恼,“我小时候挨了不少白眼,被同龄的孩子喊了很多年绰号,每天放学回家都大哭。”李丹妮向袁迪寶诉说着她的童年往事。“混血儿好啊。你看,你爸爸来自中国——亚洲最大的国家。你妈妈来自法国——欧洲最重要的国家,你是难得的一座桥梁啊!”听了袁迪宝的话,李丹妮不由开心地笑了!
确定恋爱关系后,两人常常一起去散步,从西湖断桥到白堤,再到平湖秋月、义庄、孤山,最后从里湖回来,这是一个浪漫的小圈子。要么就到宝石山上,找块草坪坐下来谈人生,谈各自的童年趣事……直到山下华灯初上,两人才不舍地往回走。
1955年8月初,因为高校院系调整,袁迪宝所在的院系要并入成都华西医学院。临走前几天,聪颖的李丹妮隐约看出了袁迪宝有心事,就问他:“你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怕我知道了伤心?”
袁迪宝坐在树下,沉默许久,终于讲出了自己的心事:原来在上大学前的两个人星期,他迫于姐姐的压力,已经与匆匆相识的姐姐的同事黄秀雪结婚。无法自拔地爱上李丹妮后,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大洋彼岸的坚守
得知意中人已经有了妻子,李丹妮痛彻心扉,但她明白,自己没有权利把幸福建立在另一个女人的不幸上,“从今天起就分手吧,我们别无选择。”李丹妮含泪作别,袁迪宝咬着嘴唇,沉默不语。
在袁迪宝离开杭州前往成都的前一天,1955年8月5日,以三潭印月为背景,他俩在苏堤上拍了一张合影。李丹妮剪下一缕金发,连同妈妈送给自己的一枚戒指交到袁迪宝手上,哽咽着说:“想念我的时候,就看看吧。”
与袁迪宝分别后不久,李丹妮随父母离开杭州,去了法国。她万万没想到,这一走,竟要和袁迪宝痛别55年!
袁迪宝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厦门市卫生防疫站工作,与此同时,李丹妮应聘到里昂一家公司当秘书。1958年,袁迪宝和黄秀雪的第一个孩子降生。
自从到了法国,李丹妮就与袁迪宝保持着通信,她的信一开始寄到厦门防疫站。不论是言语上的“分手”,还是真正的分别,都没有冷却两人的感情。但即使他们深爱对方,袁迪宝从来没有离婚再娶的念头,李丹妮也从未想过要他离婚。
在写给李丹妮的信中,袁迪宝用“敬重”这个词,来形容他对黄秀雪的情意。“她勤劳贤惠,一手培养了三个孩子,我不多的工资,要在她的精打细算中保证父亲的生活、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
但随后由于政治原因,两人的信全被退回了原处。有朋友告诉李丹妮,再给袁迪宝写信会害了他。从此,两人音讯全无。厦门这头,袁迪宝每次到杭州出差,必去李丹妮的旧居前徘徊;里昂那头,李丹妮频频翻阅着旧信,并虔诚祷告大洋彼岸的他一切安好。他们都以为,这段缘分已了……
1976年10月12日,李丹妮再次给袁迪宝寄出了一封信。此时,防疫站已经搬走,信很快就因“查无此人”而被退回。这是李丹妮保留的唯一一封自己写给袁迪宝的信。在法国,李丹妮一直没有恋爱结婚。经常有人问她,你这么美丽又有才华的女孩,怎么不谈恋爱呢?她的回答斩钉截铁:“我的恋人在中国,除了他,我无力去爱任何人。”
半个世纪后牵手余生
为了能和中国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当教师要比做秘书工资减少一半,李丹妮还是选择了到里昂的中法大学教中文。53岁时,她如愿获得了汉学博士学位,成为中文系的终身副教授。此后的几十年间,李丹妮还包揽了许多中国学生赴法留学的事务,如收护照、买机票、办居留证和医疗保险等,而这一切都是义务的。
为了表彰李丹妮对中法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1992年法国政府授予她骑士勋章,并为她出版个人传记《混血儿》。李丹妮选择了林风眠画的逆风飞扬的大雁作为封面,她说:“叶子往这边倒,大雁奋力却向那头飞,我的这辈子就是这样。”
1994年3月,黄秀雪被诊断出牙龈癌,10月便离开了人世。黄秀雪去世后,袁迪宝在厦门独自生活了13年。其间,身边的人都劝他再找一个老伴,但袁迪宝拒绝了,他说自己还有一个亲人在法国。
事实上,李丹妮也曾经在1980年、1986年、2000年三次回到中国,但均未找到袁迪宝。此后,她也就放弃了:“当时我想,他的生活一定很好,孩子也大了。如果我突然出现,他会怎么想呢?”
2010年春节,儿媳无意中听说了袁迪宝年轻时与俄文女教师的一段情缘,就问他:“您为什么不再给丹妮阿姨写信了啊?”袁迪宝说:“80多岁了,不知道还在不在人世,而且之前寄的信都被退回来了。”儿媳说:“您再试试看吧!”
在孩子们的鼓励下,袁迪宝花了几个晚上,连续写了五封内容相同的中英文信件,中文的寄给李丹妮,英文的则寄给她的亲戚和邻居们。他想,李丹妮即使不在原址住,或许他们也会将信件转交给她。 奇迹真的发生了。信件寄出半个月后的4月17日,袁迪宝双手颤颤巍巍地接过了一封法国回信,里面是三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夹着一张彩照。他端详着照片上的人,再看看那熟悉的中文笔迹,不禁老泪纵横……
通过信件交流,袁迪宝得知李丹妮在法国一直孑然一身。“我每天上午去教堂做弥撒,中午在教堂用饭,下午回家之后便不再出门。等我有天生活不能自理,我会选择到修道院终老。”李丹妮写道。
看到“修道院终老”这几个字,袁迪宝内心一阵疼痛,于是他去信:“我日夜思念着你,只有默默唱歌,纾解心结。你独身至今,信物也留存至今,请原谅我的负罪感,我们要重生!如果你愿意,来厦门后我们可以到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你来和我们同住,我的儿、媳、孙一定会把你当妈妈、奶奶尊敬的。”
看到这封信,已经年过八旬的李丹妮不禁泪流满面。她在里昂家里静静地想了一宿,最终决定飞回中国,与那个隔海相思55年的“男孩”再续前缘!
2010年9月18日,廈门机场,袁迪宝捧着55朵玫瑰,他的三个儿子各捧着一束鲜花,翘首张望。虽半个世纪未曾谋面,两位耄耋老人还是一眼就从人群中认出了对方,含泪相拥在一起……
李丹妮到中国后的第三天,就与袁迪宝手牵手到民政局办理了结婚证。9月26日,儿孙们为二老举办了隆重的婚礼。这一年李丹妮83岁,袁迪宝82岁。当两位老人在教堂中执手念出爱情誓言时,脸上都泛起了幸福的红晕,台下的亲友们则报以热烈掌声。
婚后的日子充实而甜蜜,每当袁迪宝去游泳了,李丹妮就留在家中打扫房间,把丈夫的衣服一件件熨好。下午,她会做些备课工作,厦门大学法语系的一些学生,每周会到她家参加李丹妮主持的“法语角”活动;袁迪宝的工作,则是编辑和润色妻子的法文传记《混血儿》的中文译稿。吃过晚饭,老两口会在环岛路上相携散步,在海风中唱起当年的歌:当我们还年轻/在美妙的五月早晨/你曾说你爱我……
2013年,袁迪宝与李丹妮被邀请到法国参加华人春节活动,并通过里昂电视台,向当地人讲述了他们的传奇恋情……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里昂时,获知李丹妮女士的事迹,称赞她为中法教育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并祝愿她和丈夫健康长寿。
凭借经久不熄的爱火,袁迪宝和李丹妮老人历经半世沧桑,终于修得正果。他们的爱情之所以感人至深,不仅因为那份横跨大洋的传奇,更因在面对真爱时,两人一直坚守着道德与责任,使这段旷世恋情闪耀着纯美的光芒!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陈陟 [email protected]
不是相忘江湖转身离去,
而是“奉陪”到底。
——题记
2014年是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不久前,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里昂时,对法国“骑士勋章”获得者李丹妮女士大加赞赏,称她为中法文化交流和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不仅如此,这位八旬老人的爱情故事更富传奇色彩……
西湖边的师生恋
第一次见到李丹妮时,袁迪宝正坐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的课堂上。上课铃声响起,时年25岁的袁迪宝和同学们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节俄语课。当身着连衣裙的李丹妮款款步入教室,仿佛是飘然而至的天仙,这位金发碧眼的年轻女孩身材曼妙,皮肤白皙,五官精致……讲台下的袁迪宝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这是1953年8月22日,一个令袁迪宝和李丹妮铭记终生的日子。
因为担任俄文课代表一职,加上两人仅仅相差一岁,袁迪宝很快和李丹妮熟络起来。听说袁迪宝受身为牧师的父亲影响,从中学起就成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李丹妮不由眼前一亮,因为她也是忠实的天主教徒。此后,李丹妮经常拿着字典和参考书,找袁迪宝交流俄语。
作为中法混血儿,李丹妮备受关注的同时,也有不小的烦恼,“我小时候挨了不少白眼,被同龄的孩子喊了很多年绰号,每天放学回家都大哭。”李丹妮向袁迪寶诉说着她的童年往事。“混血儿好啊。你看,你爸爸来自中国——亚洲最大的国家。你妈妈来自法国——欧洲最重要的国家,你是难得的一座桥梁啊!”听了袁迪宝的话,李丹妮不由开心地笑了!
确定恋爱关系后,两人常常一起去散步,从西湖断桥到白堤,再到平湖秋月、义庄、孤山,最后从里湖回来,这是一个浪漫的小圈子。要么就到宝石山上,找块草坪坐下来谈人生,谈各自的童年趣事……直到山下华灯初上,两人才不舍地往回走。
1955年8月初,因为高校院系调整,袁迪宝所在的院系要并入成都华西医学院。临走前几天,聪颖的李丹妮隐约看出了袁迪宝有心事,就问他:“你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怕我知道了伤心?”
袁迪宝坐在树下,沉默许久,终于讲出了自己的心事:原来在上大学前的两个人星期,他迫于姐姐的压力,已经与匆匆相识的姐姐的同事黄秀雪结婚。无法自拔地爱上李丹妮后,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大洋彼岸的坚守
得知意中人已经有了妻子,李丹妮痛彻心扉,但她明白,自己没有权利把幸福建立在另一个女人的不幸上,“从今天起就分手吧,我们别无选择。”李丹妮含泪作别,袁迪宝咬着嘴唇,沉默不语。
在袁迪宝离开杭州前往成都的前一天,1955年8月5日,以三潭印月为背景,他俩在苏堤上拍了一张合影。李丹妮剪下一缕金发,连同妈妈送给自己的一枚戒指交到袁迪宝手上,哽咽着说:“想念我的时候,就看看吧。”
与袁迪宝分别后不久,李丹妮随父母离开杭州,去了法国。她万万没想到,这一走,竟要和袁迪宝痛别55年!
袁迪宝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厦门市卫生防疫站工作,与此同时,李丹妮应聘到里昂一家公司当秘书。1958年,袁迪宝和黄秀雪的第一个孩子降生。
自从到了法国,李丹妮就与袁迪宝保持着通信,她的信一开始寄到厦门防疫站。不论是言语上的“分手”,还是真正的分别,都没有冷却两人的感情。但即使他们深爱对方,袁迪宝从来没有离婚再娶的念头,李丹妮也从未想过要他离婚。
在写给李丹妮的信中,袁迪宝用“敬重”这个词,来形容他对黄秀雪的情意。“她勤劳贤惠,一手培养了三个孩子,我不多的工资,要在她的精打细算中保证父亲的生活、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
但随后由于政治原因,两人的信全被退回了原处。有朋友告诉李丹妮,再给袁迪宝写信会害了他。从此,两人音讯全无。厦门这头,袁迪宝每次到杭州出差,必去李丹妮的旧居前徘徊;里昂那头,李丹妮频频翻阅着旧信,并虔诚祷告大洋彼岸的他一切安好。他们都以为,这段缘分已了……
1976年10月12日,李丹妮再次给袁迪宝寄出了一封信。此时,防疫站已经搬走,信很快就因“查无此人”而被退回。这是李丹妮保留的唯一一封自己写给袁迪宝的信。在法国,李丹妮一直没有恋爱结婚。经常有人问她,你这么美丽又有才华的女孩,怎么不谈恋爱呢?她的回答斩钉截铁:“我的恋人在中国,除了他,我无力去爱任何人。”
半个世纪后牵手余生
为了能和中国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当教师要比做秘书工资减少一半,李丹妮还是选择了到里昂的中法大学教中文。53岁时,她如愿获得了汉学博士学位,成为中文系的终身副教授。此后的几十年间,李丹妮还包揽了许多中国学生赴法留学的事务,如收护照、买机票、办居留证和医疗保险等,而这一切都是义务的。
为了表彰李丹妮对中法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1992年法国政府授予她骑士勋章,并为她出版个人传记《混血儿》。李丹妮选择了林风眠画的逆风飞扬的大雁作为封面,她说:“叶子往这边倒,大雁奋力却向那头飞,我的这辈子就是这样。”
1994年3月,黄秀雪被诊断出牙龈癌,10月便离开了人世。黄秀雪去世后,袁迪宝在厦门独自生活了13年。其间,身边的人都劝他再找一个老伴,但袁迪宝拒绝了,他说自己还有一个亲人在法国。
事实上,李丹妮也曾经在1980年、1986年、2000年三次回到中国,但均未找到袁迪宝。此后,她也就放弃了:“当时我想,他的生活一定很好,孩子也大了。如果我突然出现,他会怎么想呢?”
2010年春节,儿媳无意中听说了袁迪宝年轻时与俄文女教师的一段情缘,就问他:“您为什么不再给丹妮阿姨写信了啊?”袁迪宝说:“80多岁了,不知道还在不在人世,而且之前寄的信都被退回来了。”儿媳说:“您再试试看吧!”
在孩子们的鼓励下,袁迪宝花了几个晚上,连续写了五封内容相同的中英文信件,中文的寄给李丹妮,英文的则寄给她的亲戚和邻居们。他想,李丹妮即使不在原址住,或许他们也会将信件转交给她。 奇迹真的发生了。信件寄出半个月后的4月17日,袁迪宝双手颤颤巍巍地接过了一封法国回信,里面是三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夹着一张彩照。他端详着照片上的人,再看看那熟悉的中文笔迹,不禁老泪纵横……
通过信件交流,袁迪宝得知李丹妮在法国一直孑然一身。“我每天上午去教堂做弥撒,中午在教堂用饭,下午回家之后便不再出门。等我有天生活不能自理,我会选择到修道院终老。”李丹妮写道。
看到“修道院终老”这几个字,袁迪宝内心一阵疼痛,于是他去信:“我日夜思念着你,只有默默唱歌,纾解心结。你独身至今,信物也留存至今,请原谅我的负罪感,我们要重生!如果你愿意,来厦门后我们可以到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你来和我们同住,我的儿、媳、孙一定会把你当妈妈、奶奶尊敬的。”
看到这封信,已经年过八旬的李丹妮不禁泪流满面。她在里昂家里静静地想了一宿,最终决定飞回中国,与那个隔海相思55年的“男孩”再续前缘!
2010年9月18日,廈门机场,袁迪宝捧着55朵玫瑰,他的三个儿子各捧着一束鲜花,翘首张望。虽半个世纪未曾谋面,两位耄耋老人还是一眼就从人群中认出了对方,含泪相拥在一起……
李丹妮到中国后的第三天,就与袁迪宝手牵手到民政局办理了结婚证。9月26日,儿孙们为二老举办了隆重的婚礼。这一年李丹妮83岁,袁迪宝82岁。当两位老人在教堂中执手念出爱情誓言时,脸上都泛起了幸福的红晕,台下的亲友们则报以热烈掌声。
婚后的日子充实而甜蜜,每当袁迪宝去游泳了,李丹妮就留在家中打扫房间,把丈夫的衣服一件件熨好。下午,她会做些备课工作,厦门大学法语系的一些学生,每周会到她家参加李丹妮主持的“法语角”活动;袁迪宝的工作,则是编辑和润色妻子的法文传记《混血儿》的中文译稿。吃过晚饭,老两口会在环岛路上相携散步,在海风中唱起当年的歌:当我们还年轻/在美妙的五月早晨/你曾说你爱我……
2013年,袁迪宝与李丹妮被邀请到法国参加华人春节活动,并通过里昂电视台,向当地人讲述了他们的传奇恋情……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里昂时,获知李丹妮女士的事迹,称赞她为中法教育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并祝愿她和丈夫健康长寿。
凭借经久不熄的爱火,袁迪宝和李丹妮老人历经半世沧桑,终于修得正果。他们的爱情之所以感人至深,不仅因为那份横跨大洋的传奇,更因在面对真爱时,两人一直坚守着道德与责任,使这段旷世恋情闪耀着纯美的光芒!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陈陟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