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报: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创作的?
李心田:1957年,我在《文艺学习》上发表《我的两个孩子》。小说有3000字,张天翼给我写的按语有近600字。他在按语里写道:“文章失败和成功最简单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作品是否能够以情动人,作者所写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是否能触动读者的感情。”
我先写了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独幕话剧《小鹰》,又以此为基础,写了电影文学剧本《小八路》。剧本发表后改成《两个小八路》出版,编辑李小文希望我再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写个中篇,我简要向她讲了一个红军家庭的故事,她说可以写。这就是后来的《闪闪的红星》(最初定名《战斗的童年》)。
我投入儿童文学,是自我感情的流露,一开始便从“真情”出发,并且努力追求真善美。慢慢地,我离不开儿童文学创作了。1965年,“文革”前夕,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我那时在文工团当创作员,怕遭到批判,连写了两封信给中国少儿社,要求把《战斗的童年》稿子退还我。稿子退回来之后,我很惶恐,又很爱惜自己两年多完成的书稿,就把手写稿交了,把誊清稿留了下来。交上去的稿子,连同别人的书籍、文字,在院子里推成一堆,全烧了。我当时很感慨:文章误我,我误青春,以后不写了!
读书报:后来《战斗的童年》又是如何变成《闪闪的红星》被广为流传的?
李心田:“文革”没结束,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谢永旺(后来曾任《文艺报》主编)来约稿,我把劫后余生的《战斗的童年》交给了他。他看完后对我说:“我觉得行,拿回去再研究。”首先要集体研究,除接受社内众人的审查,还要请社外的权威人士看。李希凡曾被请去审阅这部稿子。他说,稿子还可以,不过可出可不出。一位军代表的意见就厉害了,他说:“像《鲁宾逊漂流记》,是什么意思?”幸亏当时在社里主持工作的王致远同志顶住了,他当家,出版了这本书。王致远建议我把最后一章改掉,不要让父子见面,大团圆就俗了,不如写一封信,不落俗套。我接受了他的建议。谢永旺觉得书名一般,要我改个名字,我苦想了两天,提出《闪闪的红星》。书印刷出来后心里没底,经当时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儿童文学作家韩作黎写了评论,认为是对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才放下心来。接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广播了这部小说,又很快被译成英、日、法、越等文字,介绍到国外。那时候中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尚未建交,德文译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与他们签约的。
小说流传开了,便有人找我拍电影,八一电影制片厂由王愿坚、陆柱国参加,原作者参加编剧,在北京的总政招待所里一起完成了剧本。电影公映后,朱德委员长看了影片,为他的外孙女写了“闪闪红星”4个字,现在这幅手迹陈列在革命历史博物馆。
读书报:《闪闪的红星》已成为经典读本一印再印,现在您觉得有什么遗憾?
李心田:关于小说,我和责任编辑谢永旺都有点遗憾,原稿中一些细腻的感情部分被删掉了,比如冬子妈对丈夫的依恋和牵挂,红军走后的失落感,以及对白军的恐惧。这些内容本来是很真实很感人的,但改稿时怕“不健康”,就删去了。另外,有些内容是不该加的加上了,比如读毛泽东的书,以及毛泽东在革命中的作用等。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妇女和儿童来说,是认识不到的。由于改稿时的情况,怕人家说“不忠于”,也就勉强加上了。但是我是清醒的,小说该怎么写,我们都心中有数。
读书报:《闪闪的红星》之后,您还创作了其他题材的作品吗?
李心田:我后来到农村搞社会教育去了,每天和老百姓一样吃7两粮食。当时刘少奇有指示,说现在写工人的作品太少了,领导又派我到济南火柴厂生活了半年多,写成了《跳动的火焰》,也拍成了电影,可惜没有宣传。我认为电影《跳动的火焰》艺术性要比《闪闪的红星》高。
(摘自《中华读书报》 本文作者:舒晋瑜)
李心田:1957年,我在《文艺学习》上发表《我的两个孩子》。小说有3000字,张天翼给我写的按语有近600字。他在按语里写道:“文章失败和成功最简单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作品是否能够以情动人,作者所写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是否能触动读者的感情。”
我先写了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独幕话剧《小鹰》,又以此为基础,写了电影文学剧本《小八路》。剧本发表后改成《两个小八路》出版,编辑李小文希望我再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写个中篇,我简要向她讲了一个红军家庭的故事,她说可以写。这就是后来的《闪闪的红星》(最初定名《战斗的童年》)。
我投入儿童文学,是自我感情的流露,一开始便从“真情”出发,并且努力追求真善美。慢慢地,我离不开儿童文学创作了。1965年,“文革”前夕,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我那时在文工团当创作员,怕遭到批判,连写了两封信给中国少儿社,要求把《战斗的童年》稿子退还我。稿子退回来之后,我很惶恐,又很爱惜自己两年多完成的书稿,就把手写稿交了,把誊清稿留了下来。交上去的稿子,连同别人的书籍、文字,在院子里推成一堆,全烧了。我当时很感慨:文章误我,我误青春,以后不写了!
读书报:后来《战斗的童年》又是如何变成《闪闪的红星》被广为流传的?
李心田:“文革”没结束,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谢永旺(后来曾任《文艺报》主编)来约稿,我把劫后余生的《战斗的童年》交给了他。他看完后对我说:“我觉得行,拿回去再研究。”首先要集体研究,除接受社内众人的审查,还要请社外的权威人士看。李希凡曾被请去审阅这部稿子。他说,稿子还可以,不过可出可不出。一位军代表的意见就厉害了,他说:“像《鲁宾逊漂流记》,是什么意思?”幸亏当时在社里主持工作的王致远同志顶住了,他当家,出版了这本书。王致远建议我把最后一章改掉,不要让父子见面,大团圆就俗了,不如写一封信,不落俗套。我接受了他的建议。谢永旺觉得书名一般,要我改个名字,我苦想了两天,提出《闪闪的红星》。书印刷出来后心里没底,经当时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儿童文学作家韩作黎写了评论,认为是对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才放下心来。接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广播了这部小说,又很快被译成英、日、法、越等文字,介绍到国外。那时候中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尚未建交,德文译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与他们签约的。
小说流传开了,便有人找我拍电影,八一电影制片厂由王愿坚、陆柱国参加,原作者参加编剧,在北京的总政招待所里一起完成了剧本。电影公映后,朱德委员长看了影片,为他的外孙女写了“闪闪红星”4个字,现在这幅手迹陈列在革命历史博物馆。
读书报:《闪闪的红星》已成为经典读本一印再印,现在您觉得有什么遗憾?
李心田:关于小说,我和责任编辑谢永旺都有点遗憾,原稿中一些细腻的感情部分被删掉了,比如冬子妈对丈夫的依恋和牵挂,红军走后的失落感,以及对白军的恐惧。这些内容本来是很真实很感人的,但改稿时怕“不健康”,就删去了。另外,有些内容是不该加的加上了,比如读毛泽东的书,以及毛泽东在革命中的作用等。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妇女和儿童来说,是认识不到的。由于改稿时的情况,怕人家说“不忠于”,也就勉强加上了。但是我是清醒的,小说该怎么写,我们都心中有数。
读书报:《闪闪的红星》之后,您还创作了其他题材的作品吗?
李心田:我后来到农村搞社会教育去了,每天和老百姓一样吃7两粮食。当时刘少奇有指示,说现在写工人的作品太少了,领导又派我到济南火柴厂生活了半年多,写成了《跳动的火焰》,也拍成了电影,可惜没有宣传。我认为电影《跳动的火焰》艺术性要比《闪闪的红星》高。
(摘自《中华读书报》 本文作者:舒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