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县域‘非遗’技艺技能与中职专业融合传承创新”基础上的中职生创业是命题,更是责任和担当。临沂市理工学校响应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指导学生与时俱进,勤工俭学,依托兰陵县悠久的文化历史及5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创业,创立兰陵“非遗” 技艺技能传承创艺坊,本创艺坊遵循“为民族传承 为生活创新”的理念,是以“县域‘非遗’技艺技能与中职专业融合传承创新创业” 为宗旨;以“为非遺找市场 为企业找效益 为员工找福利”为目标,以“讲好兰陵故事打造系列文化产品”为优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营销方式”为媒介的兰陵县‘非遗’技艺技能传承创新服务与销售平台。
[关 键 词] 中职生创新创业;县域“非遗”技艺技能;融合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0-0208-02
临沂市理工学校学生创业项目“兰陵‘非遗’技艺技能传承创艺坊”,在山东省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上荣获二等奖,作为辅导教师深知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对基于“县域‘非遗’技艺技能与中职专业融合传承创新”基础上的中职生创新创业命题,做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篇以本校创艺坊为例,就中职生如何做到既不辱其传承使命,又能结合现代生活进行创意提升,让非遗技艺技能进入市场,继续发挥其经世致用的生产能力,创造社会财富,实现创新创业之梦展开分析。
一、与时俱进应时而动方能成就创业之梦
201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职生应该具备创新创业的激情和智慧,更应该抱有传承民族文化精华的责任和担当。因此,基于“县域‘非遗’技艺技能与中职专业融合传承创新”基础上的中职生创业是命题,更是责任和担当。
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县域“非遗”技艺技能与中职专业融合传承创新研究》在临沂市理工学校立项在研,通过非遗技艺技能融入现实生活,重新挖掘和阐发县域内非遗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非遗传承促进产业和职业群,从而激发了本校学生围绕非遗的创业新思路。
因势利导,临沂市理工学校结合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指导学生与时俱进勤工俭学,依托兰陵县悠久的文化历史及5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创业,创立“兰陵‘非遗’技艺技能传承创艺坊”,本创艺坊遵循“为民族传承 为生活创新”的理念,以“县域‘非遗’技艺技能与中职专业融合传承创新创业”为宗旨,以“为非遗找市场 为企业找效益 为员工找福利”为目标,以“讲好兰陵故事打造系列文化产品”为优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营销方式”为媒介,打造成为兰陵县非遗技艺技能传承创新服务与销售平台。
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创新创业首先应该做好周密的市场调查和预测。创艺坊首先围绕兰陵县旅游业的现状和居民收入,兰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非遗传承人愿景,人们对非遗的喜好和关注度等,本土和海外两大“非遗”文化市场现状等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调研,分别从全县旅游业现状及收入、居民生活水平、非遗传承人愿景、游客对兰陵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兰陵非遗产品线上销售情况、可行性及潜在市场、优势及劣势等九个方面进行详尽的论证,为创新创业的初期运作,中期目标实现,远期目标展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大数据实证
1.全县旅游业现状及收入。兰陵县大力做好“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扶贫”等文章,让周边的百姓都能享受到旅游开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发展全域旅游不但扩大了就业、还能增加收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加强环境保护,旅游业已成为“发展一方经济、涵养一方生态、致富一方百姓”的重要支撑。2018年,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编制规划、整合资源,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力叫响“华夏古县、醉美兰陵”品牌。按照5A级标准提升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启用中国知青村、印象兰陵等项目;支持压油沟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支持宝山前景区提档升级;大力推进兰陵古镇、文峰山、朗公寺、会宝湖等旅游项目开发;高标准做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顶层设计,打造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积极融入全市红色旅游线路,全年全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0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3亿元。
2.居民生活收入。2018年,兰陵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41元,比上年增加1812元,同比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88元,比上年增加2127元,同比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92元,比上年增加1026元,同比增长7.9%。
3.非遗传承人愿景。重点考察兰陵、向城、大仲村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50名民间艺术人,其中4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6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具体有向城小郭泥人、向城镇城前村虎头帽、大仲村蓝印花布、苍山民歌、柳琴戏等。市级有兰陵美酒酿造工艺兰陵“猴呱哒鞭舞”、庄坞柳编、索村泥陶等。长城套色门笺、王少年羽毛画、神山渔鼓、琅琊荀子紫金砚、娄氏根雕,有75%的传承人,消极态度,原因很简单,非遗作品不能及时有效地实现经济价值的转换,失去传承的经济基础不足。有5%的非遗传承人纳入全县“十百千”人才工程重点扶持,每年给予政府财政补助,不以创收为目的,纯粹是爱之深。有10%的非遗传承人积极努力想方设法达成传承与经济收入的最佳达成度,有10%传承的文化经济效益太低而放弃了传承。 4.游客对兰陵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有50%的游客知道一二,有48%的游客一点也不了解,有2%的游客是有详细的了解。
(二)实证分析
1.通过市场调查当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逐年攀升,精神需求逐年攀升,特别是对传统文化工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2.兰陵县的旅游业正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成为非遗产品销售的巨大潜在市场。
3.兰陵“非遗”文化软实力具有强劲的厚积薄发之势,海内外市场广阔。
三、周密的实施计划
具体计划的实施第一步应该是建构团队,明确遵循理念、宗旨、目标,形成团队合力,因篇幅有限不再贅述,重点详解竞争策略和营销计划两个方面。
(一)竞争策略
曾经灿烂的传统文化已经不断消失,“非物资文化遗产”的现状与新时代市场对于高品质传统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传递出文化产业日渐繁盛的市场信息。我们的工作就是以此为契机,在传承非遗的基础上,占领市场,开拓市场,把不断消失的传统技艺之类的非遗项目和人们的生活有效对接,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同时,经济价值也得以实现,中职生的创业设想便美梦成真。
1.巧借政策的东风。充分利用政府保护“非遗”的引导帮扶政策。精准扶贫和本学校配套的学生勤工俭学计划,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县域“非遗”技艺技能与中职专业融合传承创新研究》在临沂市理工学校立项在研,临沂市理工学校建立兰陵县“非遗”保护中心、“非遗”保护传承基地、“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非遗”教育基地、对外开放的“非遗”体验馆等系列举措,为创艺馆提供了有力的政策资金和场地支持。
2.强化地方文化特色做有故事的产品。依托兰陵县悠久的历史文化,讲好具有鲜明特色的兰陵故事,开发不同的系列文化产品和体现物以稀为贵的限量版系列文化产品。
3.提炼“非遗”文化精髓,结合现代生活和地域文化进行创意,开拓思路,创新观念,灵活形式,贴合需求,提升“非遗”无形的文化价值。
4.注重多层次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既要培养本土消费市场,又要扩大使用人群,让兰陵“非遗”产品走出兰陵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二)营销计划
1.与县域“非遗”传承人合作共赢开发原创作品。借助学校设立的“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联系“非遗”传承人,提供广大“非遗”传承人所需的“非遗”产品收售服务。
2.借助学校教育奠基“非遗”技艺技能与中职专业的融合传承创新。结合临沂市理工学校正在开展的“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模式。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把“非遗”内容融入专业课程,通过打造校本课程,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之中。例如:将横山小郭泥人与手工课程结合,兰陵猴呱嗒鞭舞与舞蹈课程结合,临沂柳琴戏与声乐课程结合,兰陵王氏羽毛画与美术课程相结合等。学习过程为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打造“非遗”文化系列产品,发挥传统文化的品牌价值。例如:向城小郭泥人,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改变泥人形象,打造影视剧系列人物形象,明星系列形象泥人,名胜风光系列、风情民俗系列、历史文化系列等,每个大系列之中又有好多小的系列,美丽传说系列,动人故事系列……,做到扫码识产品背后的故事和地域风情。
4.在县域内人流密集的景区设立“非遗”作品展示、售卖为一体的创意坊便利店,选取有代表性的可操作性强,适用人群广的非遗项目,例如小郭泥人,索村陶泥等,在风景区设立亲子体验馆。
5.结合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成立“非遗”技艺技能宣传小组,让“非遗”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通过展览、授课、讲演等方式拓展宣传渠道,提升“非遗”文化影响力,提高创艺坊的知名度。
6.积极利用县文化局开展的系列非遗传承活动、学校每年定期举行的技能文化周开展“非遗”作品竞赛和展示活动、“非遗”文化艺术节等加大宣传力度,展示创新作品推广销售。
7.线上下线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创建服务中心网站,注册淘宝网店,灵活运用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小红书等视频推广软件,自由推广介绍宣传“非遗”作品和兰陵县“非遗”及创意坊业务。接受个性预定和个性设计,根据个人的需求量身定做,降低风险,节约成本。
兰陵“非遗”文化软实力具有厚积薄发之势,基于文化产业的中职生创新创业应该有初期阶段的精耕细作,中期目标的慧心策划,远期目标的高瞻远瞩。科学施策,灵活机动,不拘一格,眼光放远,及时调整,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成就梦想。
参考文献:
谭晓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N].人民日报,2017-02-07.
编辑 曾彦慧
[关 键 词] 中职生创新创业;县域“非遗”技艺技能;融合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0-0208-02
临沂市理工学校学生创业项目“兰陵‘非遗’技艺技能传承创艺坊”,在山东省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上荣获二等奖,作为辅导教师深知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对基于“县域‘非遗’技艺技能与中职专业融合传承创新”基础上的中职生创新创业命题,做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篇以本校创艺坊为例,就中职生如何做到既不辱其传承使命,又能结合现代生活进行创意提升,让非遗技艺技能进入市场,继续发挥其经世致用的生产能力,创造社会财富,实现创新创业之梦展开分析。
一、与时俱进应时而动方能成就创业之梦
201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职生应该具备创新创业的激情和智慧,更应该抱有传承民族文化精华的责任和担当。因此,基于“县域‘非遗’技艺技能与中职专业融合传承创新”基础上的中职生创业是命题,更是责任和担当。
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县域“非遗”技艺技能与中职专业融合传承创新研究》在临沂市理工学校立项在研,通过非遗技艺技能融入现实生活,重新挖掘和阐发县域内非遗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非遗传承促进产业和职业群,从而激发了本校学生围绕非遗的创业新思路。
因势利导,临沂市理工学校结合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指导学生与时俱进勤工俭学,依托兰陵县悠久的文化历史及5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创业,创立“兰陵‘非遗’技艺技能传承创艺坊”,本创艺坊遵循“为民族传承 为生活创新”的理念,以“县域‘非遗’技艺技能与中职专业融合传承创新创业”为宗旨,以“为非遗找市场 为企业找效益 为员工找福利”为目标,以“讲好兰陵故事打造系列文化产品”为优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营销方式”为媒介,打造成为兰陵县非遗技艺技能传承创新服务与销售平台。
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创新创业首先应该做好周密的市场调查和预测。创艺坊首先围绕兰陵县旅游业的现状和居民收入,兰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非遗传承人愿景,人们对非遗的喜好和关注度等,本土和海外两大“非遗”文化市场现状等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调研,分别从全县旅游业现状及收入、居民生活水平、非遗传承人愿景、游客对兰陵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兰陵非遗产品线上销售情况、可行性及潜在市场、优势及劣势等九个方面进行详尽的论证,为创新创业的初期运作,中期目标实现,远期目标展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大数据实证
1.全县旅游业现状及收入。兰陵县大力做好“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扶贫”等文章,让周边的百姓都能享受到旅游开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发展全域旅游不但扩大了就业、还能增加收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加强环境保护,旅游业已成为“发展一方经济、涵养一方生态、致富一方百姓”的重要支撑。2018年,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编制规划、整合资源,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力叫响“华夏古县、醉美兰陵”品牌。按照5A级标准提升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启用中国知青村、印象兰陵等项目;支持压油沟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支持宝山前景区提档升级;大力推进兰陵古镇、文峰山、朗公寺、会宝湖等旅游项目开发;高标准做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顶层设计,打造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积极融入全市红色旅游线路,全年全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0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3亿元。
2.居民生活收入。2018年,兰陵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41元,比上年增加1812元,同比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88元,比上年增加2127元,同比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92元,比上年增加1026元,同比增长7.9%。
3.非遗传承人愿景。重点考察兰陵、向城、大仲村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50名民间艺术人,其中4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6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具体有向城小郭泥人、向城镇城前村虎头帽、大仲村蓝印花布、苍山民歌、柳琴戏等。市级有兰陵美酒酿造工艺兰陵“猴呱哒鞭舞”、庄坞柳编、索村泥陶等。长城套色门笺、王少年羽毛画、神山渔鼓、琅琊荀子紫金砚、娄氏根雕,有75%的传承人,消极态度,原因很简单,非遗作品不能及时有效地实现经济价值的转换,失去传承的经济基础不足。有5%的非遗传承人纳入全县“十百千”人才工程重点扶持,每年给予政府财政补助,不以创收为目的,纯粹是爱之深。有10%的非遗传承人积极努力想方设法达成传承与经济收入的最佳达成度,有10%传承的文化经济效益太低而放弃了传承。 4.游客对兰陵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有50%的游客知道一二,有48%的游客一点也不了解,有2%的游客是有详细的了解。
(二)实证分析
1.通过市场调查当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逐年攀升,精神需求逐年攀升,特别是对传统文化工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2.兰陵县的旅游业正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成为非遗产品销售的巨大潜在市场。
3.兰陵“非遗”文化软实力具有强劲的厚积薄发之势,海内外市场广阔。
三、周密的实施计划
具体计划的实施第一步应该是建构团队,明确遵循理念、宗旨、目标,形成团队合力,因篇幅有限不再贅述,重点详解竞争策略和营销计划两个方面。
(一)竞争策略
曾经灿烂的传统文化已经不断消失,“非物资文化遗产”的现状与新时代市场对于高品质传统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传递出文化产业日渐繁盛的市场信息。我们的工作就是以此为契机,在传承非遗的基础上,占领市场,开拓市场,把不断消失的传统技艺之类的非遗项目和人们的生活有效对接,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同时,经济价值也得以实现,中职生的创业设想便美梦成真。
1.巧借政策的东风。充分利用政府保护“非遗”的引导帮扶政策。精准扶贫和本学校配套的学生勤工俭学计划,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县域“非遗”技艺技能与中职专业融合传承创新研究》在临沂市理工学校立项在研,临沂市理工学校建立兰陵县“非遗”保护中心、“非遗”保护传承基地、“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非遗”教育基地、对外开放的“非遗”体验馆等系列举措,为创艺馆提供了有力的政策资金和场地支持。
2.强化地方文化特色做有故事的产品。依托兰陵县悠久的历史文化,讲好具有鲜明特色的兰陵故事,开发不同的系列文化产品和体现物以稀为贵的限量版系列文化产品。
3.提炼“非遗”文化精髓,结合现代生活和地域文化进行创意,开拓思路,创新观念,灵活形式,贴合需求,提升“非遗”无形的文化价值。
4.注重多层次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既要培养本土消费市场,又要扩大使用人群,让兰陵“非遗”产品走出兰陵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二)营销计划
1.与县域“非遗”传承人合作共赢开发原创作品。借助学校设立的“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联系“非遗”传承人,提供广大“非遗”传承人所需的“非遗”产品收售服务。
2.借助学校教育奠基“非遗”技艺技能与中职专业的融合传承创新。结合临沂市理工学校正在开展的“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模式。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把“非遗”内容融入专业课程,通过打造校本课程,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之中。例如:将横山小郭泥人与手工课程结合,兰陵猴呱嗒鞭舞与舞蹈课程结合,临沂柳琴戏与声乐课程结合,兰陵王氏羽毛画与美术课程相结合等。学习过程为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打造“非遗”文化系列产品,发挥传统文化的品牌价值。例如:向城小郭泥人,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改变泥人形象,打造影视剧系列人物形象,明星系列形象泥人,名胜风光系列、风情民俗系列、历史文化系列等,每个大系列之中又有好多小的系列,美丽传说系列,动人故事系列……,做到扫码识产品背后的故事和地域风情。
4.在县域内人流密集的景区设立“非遗”作品展示、售卖为一体的创意坊便利店,选取有代表性的可操作性强,适用人群广的非遗项目,例如小郭泥人,索村陶泥等,在风景区设立亲子体验馆。
5.结合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成立“非遗”技艺技能宣传小组,让“非遗”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通过展览、授课、讲演等方式拓展宣传渠道,提升“非遗”文化影响力,提高创艺坊的知名度。
6.积极利用县文化局开展的系列非遗传承活动、学校每年定期举行的技能文化周开展“非遗”作品竞赛和展示活动、“非遗”文化艺术节等加大宣传力度,展示创新作品推广销售。
7.线上下线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创建服务中心网站,注册淘宝网店,灵活运用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小红书等视频推广软件,自由推广介绍宣传“非遗”作品和兰陵县“非遗”及创意坊业务。接受个性预定和个性设计,根据个人的需求量身定做,降低风险,节约成本。
兰陵“非遗”文化软实力具有厚积薄发之势,基于文化产业的中职生创新创业应该有初期阶段的精耕细作,中期目标的慧心策划,远期目标的高瞻远瞩。科学施策,灵活机动,不拘一格,眼光放远,及时调整,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成就梦想。
参考文献:
谭晓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N].人民日报,2017-02-07.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