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缺一堂死亡课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ksta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但电影并不是在推崇这个想法,因为“别告诉她”的本质,始终是欺骗,以及对个体权利的侵犯。当王子逸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她就不仅仅在问自己的亲人“为什么不告诉奶奶?”她问的是另一个话题—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把坏事告诉亲人?
  她问的是整个民族的生死观,中国家庭的相处之道。
  其实电影里大部分选择隐瞒的人,只是随波逐流。就像小姨说,为什么要告诉奶奶呀?她没什么想做的,说再见太痛苦了。医生说,大家都这么做,这是一份善意的谎言。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把“欺骗”继承了下来。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别告诉她”的理由可能更多一些。担心老人的倔强,担心她想得太多,担心她不配合治疗……所以干脆把她蒙在鼓里,让她处在一个被动的、被呵护的位置上。
  但所有隐瞒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一个:为了她好。
  仔细一想,“为了她好,不告诉她”,所针对的,又何止是老人,何止是绝境。这句话,简直是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中的常客。
  当你裸辞了、没钱交房租,你告诉父母吗?父母在家摔了一跤,他们告诉你吗?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梦想,为什么不结婚,告诉父母了吗?爷爷奶奶病危了,他们通知你回去见最后一面了吗?
电影《别告诉她》剧照

  报喜不报忧,大家心照不宣。可你瞒我瞒,怎么就成了我们与最亲密的家人之间,最习惯、最经常的状态?

扭曲的告别


  有一点需要区分。我们对父母说“我最近挺好的,你们别操心”,电影中家人对奶奶说“你的病是良性的”,这两种“善意的谎言”,其实是不一样的。报喜不报忧,是隐瞒自己的事情,而《别告诉她》里,却是干预了奶奶了解她自己的病情。
  后面的“为了你好”,其实是一种中国的“家长制”。运用这句“为了你好”,来干预和控制他人,是中国家长向来擅长的事。
  但把它放到电影里,就变成了一个反讽,因为老奶奶才是家长。
  为了说服碧莉,电影里提出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推论。在中国人看来,死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只有一个足够勇敢、理性的人,或者一个集体里的多个成员共同面对时,才能承受住对死亡的恐惧。一个老人是脆弱的,有时候不理性得像个小孩子,死亡的消息会伤害她,甚至加速她的死亡。所以,这件事不能让她知道。
  这个推论里,藏着一个险恶的假设—老人不是一个理性上完整的人。她一开始就被断定,无法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死亡。
我们对父母说“我最近挺好的,你们别操心”,电影中家人对奶奶说“你的病是良性的”,这两种“善意的谎言”,其实是不一样的。报喜不报忧,是隐瞒自己的事情,而《别告诉她》里,却是干预了奶奶了解她自己的病情。

  即使她忙里忙外,一己之力,筹办婚礼,即使她曾经也是一家之主,帮助爷爷承担过死亡的恐惧,只要她现在老了、病了,就被剥夺了对她理性能力的承认,在精神上矮化了她。她年轻力壮的孩子,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家长”。
  别告诉她,确实是为了免除奶奶的恐惧,但这是建立在一个偏见,一个对老人、病人理性能力的贬低之上。
  是否告诉她,真的有争论的必要吗?无论如何隐瞒,死亡是藏不住的。它如果真的来临,不用别人转告。那是奶奶自己的身体。
  那么,这部电影问的是“要不要告诉她”吗?
  不是。这部电影是在问,如何与最爱的人告别。《别告诉她》的英文名,原本就是The Farewell—“告别”。
  在最后那场为了告别的喜宴上,碧莉的脸上笼罩着不解,但更深的,是她压抑着的心绪。一场死亡近在眼前,想到恩重如山,此生难还,不管告不告诉奶奶,都是一场遗憾。
  但The Farewell没有直译为《告别》,导演说,因为“告别”对于中国人来说太直接了。显然,在英文世界里,“告别”是相对公开,更容易一些的。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尤其地无法告别,以至于要在死亡逼视之下,采取欺骗的手段?或许与我们的传统家庭观念有关,或许我们的父母辈已经变得拥有自我,但在爷爷奶奶的心目中,家庭仍旧是一个集体。即使年迈,不能再当家做主,但他们在物质上仍然倾其所有,坚持向家庭付出。没有人逼迫他们,但晚辈确实亏欠的太多,还不完的爱,如何告别。
  在电影的墓园里,镜头扫过的每一块墓碑背后都刻着大字,“恩重如山”,尤其显眼。简单的字,背后可能是每一个家庭里不同老人的一生,他可能是谁的爷爷,也可能是奶奶,不管年轻时多么精彩多样,大多有着相似的晚年。
  他们孤独,早上起来上洗手间的时候,只能自己看到自己的影子,晚上往洗脚盆里倒水,慢吞吞回去放下水壶,灯点一会儿就没意思,该灭了。但他们把与子女、孙辈相处的瞬间记得清清楚楚,盼上几个月,甚至几个年头,等孩子们回来,热情地张罗饭菜。
  吃完了饭,老人既不愿大家走,又催促他们走。“这是奶奶给你的红包钱,你不要拿它去交房租,要拿去买喜欢的东西。”电影里,奶奶在送别时,塞给30岁的大孙女一个红包。老人仍旧是付出的那一方。
  已经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或者有能力一直陪伴着老人。因为一旦选择陪伴老人,往往意味着自己的人生停滞不前。在空巢中的老人们,越发与世隔绝,自然地成为了被精神矮化的对象。
  他们付出,直到去世之前。我有一位朋友,她的奶奶躺在ICU的病床上,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她从上海赶回老家探望,奶奶拉着她的手说:“你这次回来,也没人给你做好吃的。”
  这些“恩重如山”的故事里,藏着对中国老人们扭曲的压榨。他们自己无怨无悔,但我们未曾反哺,如何能心安理得,受住这份告别?

缺失的死亡教育


  如何与最爱的人告别?问问我们自己,一样不知所措。
  死亡教育,在中国文化里面向来是缺乏的。
  我们有非常隆重的葬礼文化,守灵、披麻戴孝、哭丧、请人来吃饭、向亲朋好友下跪、守孝。但这些仪式,大多是死后的弥补,或者是面向外人的,它不處理活着的成员之间最后的告别。
  它既不教导我们应当如何面对亲人的死亡,也不告诉我们如何帮助亲人面对死亡,更不帮助我们分辨,死亡到底是一个人的死亡,还是整个家庭将要面临的一场死亡。
  甚至很少有中国人会公开谈论死亡,人们用“老了”“走了”“去了”,去代替“死了”。“死”这个字眼,不管在何种语境下,都显得过于扎眼。
  在中国一些乡村地区,不允许孩子、孕妇看到僵冷的遗体,甚至让他们回避杀鸡屠猪的场合。无论是老死、病死,还是意外,都被刻画成一种痛苦而且丑陋的事情。它们被仪式化地,与新生的希望分清界限。
  在中国,也几乎没有形成影响的死亡哲学。儒释道三家中对于生死的论述,虽亦有之,却难免零碎。
中国人似乎处于一种极端的焦虑里,认为生命是线性的,死亡是生命的断灭。人们贪生怕死,一面无限地追求延长生命,一面无法正视生命必然死亡的命运。

  儒家深耕道德,避开生死,努力于当下,自觉抑制对不可知领域的兴趣。
  道家形式上淡对死亡,背后是隐悲忍痛。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深受老庄之学影响的魏晋名士,居丧食肉、临吊抚琴更是常态,表面飘逸,事实上是一种优美的逃避。
  至于佛家,是最愿意直接讨论死亡的一方,但它从哲学上抹淡生死界限,令人不以死为悲。而在此之前,它已经瓦解了伦理系统,把人变成孤立的人(不是权利意义上的个人),也就不存在与谁告别、谁来做主的难题了。而它的神秘主义一面,有类似地狱与天堂的描摹,只是用一种阻吓力量,来引导现世的善恶。
  儒释道都有死后的礼仪,但都没有处理死前一段艰难时光的共识与实践。整体上可以说,强调“死”的学问至大至难,是中国死亡哲学的传统。至大至难,让关于死亡的探讨变得不亲切。某种程度上,它仍旧是被大部分人回避了。所以中国零星的死亡哲学流传至今,并没有对现代人的观念形成一个积极的影响。
  中国人似乎处于一种极端的焦虑里,认为生命是线性的,死亡是生命的断灭。人们贪生怕死,一面无限地追求延长生命,一面无法正视生命必然死亡的命运。我们患得患失,更不必说如何为突然到来的告别做好准备。
  这是谁的生命,由谁做主?在她生命最后的进程里,是否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内心的平静,跟随自己的意愿进行行动。她或许想要治疗,或许想行动,去见一个什么人,做一件事什么,追补此生的遗憾,也许什么都不做,就在家坐着、躺着。
  但我们作为至亲,是否能够跟随对方的意愿,先尊重她,不贬低她作为人的理性质量,再想如何行动“为了她好”。
  很多时候,人们对于生命的敬畏,是从死亡里升腾起来的。人类的出生经常是单一的,死亡却多种多样,无限丰富。即使因为犯罪、战争、天灾人祸,有那么多的意外死亡和牺牲,但从容地谈论死亡,仍旧是一个人勇气的体现。死亡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一样的精彩,我们对它要充满敬畏,它是圣洁的。
  如果谁,能够逐渐在年纪渐长的时候,某一天里学会如何正确地对待死亡,摆脱死亡的阴影,这一生才会真的圆满。否则,即使长寿到一百岁,面对死亡战战兢兢,那也是不灿烂的生命。
其他文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丝绸之路不再是历史的陈迹,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再次被唤醒。  这种唤醒,不能仅仅被看作是附着在经济合作上的点缀。它代表着不同文明、不同国家相处的新的可能性。更准确地说,是代表着中国心目中的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非常明显地与西方作了区别,并且被当成是中国的文明独特性的一部分。  这与当前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是暗合的。绝非偶然的是,我们也在思考:开放包容和独特性是什么关
11月12日,庞敬敏家承包的耕地,已经被破坏,上面堆放着沙子和挖沙设备。庞敬敏因为土地经济纠纷举报了陈志伟  命案发生在25年前。  黑龙江东南部的海林市,气温最低时零下三十多度,呼出的气体在眼前结成一团白霜。1993年,元旦过后,寒冷峰值正在逼近这座东北小城。  当晚,金座歌厅内宾客满座。人群中,先是起了争执,很快有人動了手。突然,枪声连响了三次。  爱夫—歌厅女服务员,被第三枪击中心脏,在送往
《自然》4月21日  每年元旦 “康尼岛北极熊俱乐部”都会在美国纽约布洛克伦区康尼岛上举办新年游泳活动。今年的一位参与者说:“那里就跟夏天一样。” 未来气候变化预计将使世界上很多地方越来越不适宜人类居住。那么为什么要获得公众对减缓气候变化的广泛支持却又如此困难呢?Patrick Egan 和Megan Mullin利用对美国天气状况的人口加权分析显示,大多数美国人现在都感觉到冬天更温暖了,而夏天实
世界会向何处去?这无疑是一个世人高度关注的问题,更是各国政要、外交界、军界甚至企业界尤为关注的问题。由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对全球发展趋势所作的研究报告,因其信息来源的准确和权威,分析判断的严谨和深刻,而为业界所充分重视。目前,该研究报告已相继发布了五份,最近的一份为《全球趋势2030:变换的世界》。  它的一个核心观点是,把影响世界发展的主要因素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易改变的历史大趋势,
2018年12月12日,反对英国“脱欧”的民众在伦敦示威游行  2018年12月12日,特蕾莎·梅以200票对117票,闯过了国会里保守党议员对她发起的不信任投票,继续担任保守党党首和英国首相。  执政党内部这次反叛,是因为此前两天,首相不惜“当众打自己脸”地推迟了原定12月11日举行的脱欧协议国会投票。她坦率承认,若如期投票,她与欧盟缔结的脱欧协议,将以“相当大的(票数)差距”被否决。  推迟国
2004年,重庆棒棒军。摄影/袁学军  2018年8月16日,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主创见面会及导演何苦的图书签售活动,在重庆渝北区的新山书屋举办。  这部纪录片和20多年前的电视剧《山城棒棒军》遥相呼应,构成了“棒棒”这个流动人口的亚群体的生命叙事。  《山城棒棒军》(以下简称《棒棒军》)1995年开拍、次年完成,但直等到1997年才播出,据说是为了等待重庆直辖,当作一份礼物。所以,剧中的重庆还属
我是个被时代推着走的人,总是被新鲜事物落在后面。虽然“朋友圈”早就被各类“专车”的软文无数次刷屏,但还是在蹭了一个朋友叫的专车并跟司机聊了一路之后才对这类手机应用软件产生了兴趣。然而兴趣一上来,便如同老房子着火,一发而不可收拾,我下载了若干个此类软件,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把它们尝试了个遍。  开“专车”的群体不同于出租车司机,背景各异,短短的路途上总是可以找到话聊,这样的经历的确有趣。而且,打“专车
李少威常务副主编  性侵频发,在舆论场里,高校以及其他文化单位是个重灾区。为什么?  现在开始分析。  性,是一种最原始的欲望,和吃在同一个梯级。越是原始的欲望,越是非理性。一个饥饿的人见到美味的食物,没有什么理性可言。原始的欲望在一个人的心灵中占据的比例越大,这个人的非理性程度就越高。  理性人的基本含义是能够进行成本与收益计算。性侵是这样一种东西:它的收益极大,同时成本也极大。  收益上,没有
八百年前,照卡尔维诺的说法,每当马可·波罗描绘了一座城市,忽必烈就会自行从脑海出发,把城市一点一点拆开,再将碎片调换、移动、倒置,以另一种方式重新组合。只有马可·波罗的报告能让忽必烈汗穿越注定要坍塌的城墙和塔楼,依稀看到那幸免于白蚁蛀食的精雕细刻的窗格。  八百年后,5月的广州繁花似锦,全世界艺术家云集绣幕繁弦,把广州大剧院拆开、调换、移动、倒置,以另一种方式重新组合,让原创歌剧《马可·波罗》穿越
自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观念的变化,都在加速运转中。尤其是全球化时代到来后,几乎所有国家都被卷入了现代性的急速赛道里,自1978年后,中国融入世界的速度和效率全面提升。2018年的中国,不仅面对由西方主导的现代性的邀请与挑战,也面对日益复杂的国情和亟需凝聚改革共识的社会。  ?中国人讲究“逢十纪念”,今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有关北京奥运会激动人心的记忆也有10年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