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_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上海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提出了三个重要思想: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两纲”与各学科的融合;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三者的本质都是引导教师研究学生,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倡导教学方法论的研究,突出课堂教学的人文关怀,谋求在情感领域的突破,达到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与充满自信的目标。
  一、如何理解“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它既是传授教学的合理内核,又是获得另外两个目标的载体。好的教师是化繁为简,不合格的教师是化简为繁,使人云里雾里,不得要领。(二)过程与方法。它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倘若一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构、节奏、容量以及遣词造句的整个过程都能一气呵成,学生听课就会有荡气回肠的感觉。一堂好课,是教师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境界、修养与教材融合起来,把自己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与育人的崇高职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先是自己的感情发生“井喷”,产生能量,才能激发学生的注意与激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的学生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这个“硬”指标上很厉害,而在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积极的情感体验、责任心和使命感等“软”的领域,是有欠缺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学生的注意引向对学科的好奇与兴趣,与学科结合起来,以实现德育的目标。
  二、如何理解“两纲”教育与各学科的融合
  上海实施“两纲”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近五年总结出五条规律:(一)学会有效地开展教学引导。要让学生“信其道”而“敬其师”,教师应具备“深”“精”“全”的素质,即具有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素养、较为全面精确的教学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教师既要传学问之道,更传做人之道;既授学科专业,更授立身主业;既解读书之惑,更解成长之惑。(二)学会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做到分层递进,有效衔接,循序渐进。课堂教学侧重在学生的灵魂、品格和能力的熏陶、感染与塑造。 (三)学会潜移默化地开展教育教学。比如,从“补短教育”转向“扬长教育”;从“再现型教学”转向“研究型教学”;从“带着学科走向学生”转向“带着学生走向学科”。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构思,反复锤炼,备好每一节课;要讲究方法;注重效果上好每一节课;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做好每一次辅导;要热情关怀,悉心指导,完成好每一次答疑;要精心设计,认真批改,落实好每一次作业。(四)学会观察学生成长的环境。教师应随时随地观察、分析、思考今天的学生在想什么,他们希望从教师那儿得到什么。(五)学会倾听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
  三、如何理解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向教师挑战,敢于向教师提“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单纯地教知识更重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其去发现与创造。
  教师自身的创造能力,应表现在以下四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与广泛的兴趣;有强烈的创新动机和创新意识;勤奋的工作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有充分的自信心和变革现状的动力。
  
其他文献
教学专长是专家教师在教学领域具有的优于普通教师的杰出能力。  营造良好的情境、提供系统的训练对于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一,创建良好的情境。(1)教学专长限于特定的学科、年级、学校等,一名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可能不是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一名来自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也未必能够胜任普通中学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学专长的发展,需要教师沉浸于相同或类似的教学情境中长期历练方可成就,不可频繁改变教师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2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中药治
一直以来,课堂的“模式化”与“个性化”各执一端,优劣互见,始终难以达至合理的平衡。  模式化,带来“稳定性”与“可复制性”的同时,也带来僵化与死板。个性化,带来“创造”与“生动”的同时,也带来过程的“随意性”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并且,好的经验无法被较好地移植和复制。于是,层出不穷的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和风格各异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课堂艺术杂处并陈的局面,便是人们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而又无力真正解决的无奈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的肺炎患儿98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原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只有吃透教材才能诠释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决定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认真研读教材和正确理解教材是备好课的重要前提,努力用好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首先,从编者的角度研读教材。  教材是编者根据教学的总体目标、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等特点精心编写的,只有站在编者的角度上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一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