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学科是一门领域宽广、内容丰富、学科思维综合能力强的课程。它展现的是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涉及到很多地理概念和原理等知识,需要他们运用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图文转换等能力去理解和把握。
一、语言直观激发兴趣
1. 借助谚语、古诗、歌曲、顺口溜等,增强语言的趣味性。如讲《新疆》时,播放歌曲《新疆好》作为新课引入,同时用多媒体一边播放歌词一边播放一组新疆景观图片,这样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又让学生对新疆有直观的感知。讲新疆气候时用多媒体展示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让学生据此猜猜它的气候特点,部分学生很快就说出是一日内的气温差别大,教师给予肯定后出示新疆某地气温曲线图,让学生看看它的日差究竟有多大,学生通过分析图表进一步总结出它的气候特点。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谚语让学生对它的气候特点整体感知,然后再去分析图表,比起直接用图表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会更深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也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2. 运用生活化的比喻,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类比思维是一切思维的基石,在地理教学中直观地进行地理事物的比较分析,会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类比,学生从中受到某种暗示或启发,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陆地升降温速度比海洋快”的问题,教师将陆地和海洋比作水壶和水,把太阳比作火炉,设问学生:“你在家用水壶烧水时,大概1-2分钟,用手摸水和水壶,哪个更烫?把烧开的水倒出来,水和水壶哪个冷却更快?”学生凭生活经验都知道是水壶。教师再提问:“这说明同样的纬度,陆地与海洋比较哪个升温快?冬季哪个降温快?”通过教师的比喻和引导,学生都能回答是陆地。这个知识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直接阐述,对大部分初一学生来说接受的效果很有限,毕竟他们还没有接触到物理这个学科,讲不好甚至让问题更复杂。而将陆地、海洋与水壶、水进行比喻,使原本复杂的地理知识很生活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比喻法比单纯的说教更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二、图像直观开启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充分利用挂图,配合学生的地图册及课本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把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迁移到地图上,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记忆在地图上。如讲《黄土高原》时,教师利用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首先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太行山、秦岭、长城和兰州市的位置,并在图上勾画出黄土高原的范围,然后对照政区图,明确黄土高原跨越的省区。这样,学生不仅很快就能归纳出黄土高原的范围、跨越的省区,还能轻松掌握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
那些呈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地图可以说是比较直观的,但地理课本上也有很多复杂抽象的地图,学生难以看得明白,这需要教师利用板图进行直观教学。例如,对于等高线地形图,如果让学生看图,教师直接讲解,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这时,教师假设沿着某条纬线把它剖开,在黑板上画出它对应的剖面图,把等高线地形图转变成了地形剖面图,直观而形象,学生有了突然醒悟的感觉。还有很多复杂的地图,如铁路、公路干线分布图以及河流流域水系图等,如果教师能结合教材,用最简单的笔画在短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绘制出课堂教学所需要的示意图、简图,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师所要讲解的问题上,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地图上的信息十分丰富,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地图把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要素组合结合在一起。利用地图、板图进行直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训练记忆能力等。
三、地理模型直观启迪智慧
地理模型是模仿地理事物的形象而制作的主体教具。多数是按巨大的地理对象缩小而制成的,富有很强的真实立体感。有些教学内容,通过实物和模型来进行直观教学,其效果比运用图片资料更好。例如讲等高线地形图时,老师不是直接让学生阅读等高线图,而是用实物模型开展直观教学,首先吸引学生眼球,并让学生明确等高线的特点,在模型上这些线该怎样画才符合等高线的特点,然后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尝试着把模型上的等高线画在平面图上。通过出示实物让学生试画,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一方面使学生容易掌握等高线这一较难理解的概念,另一方面又容易使他们在脑海中把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图与实物联系起来,从而树立起正确的空间立体概念。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语言直观激发兴趣
1. 借助谚语、古诗、歌曲、顺口溜等,增强语言的趣味性。如讲《新疆》时,播放歌曲《新疆好》作为新课引入,同时用多媒体一边播放歌词一边播放一组新疆景观图片,这样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又让学生对新疆有直观的感知。讲新疆气候时用多媒体展示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让学生据此猜猜它的气候特点,部分学生很快就说出是一日内的气温差别大,教师给予肯定后出示新疆某地气温曲线图,让学生看看它的日差究竟有多大,学生通过分析图表进一步总结出它的气候特点。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谚语让学生对它的气候特点整体感知,然后再去分析图表,比起直接用图表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会更深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也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2. 运用生活化的比喻,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类比思维是一切思维的基石,在地理教学中直观地进行地理事物的比较分析,会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类比,学生从中受到某种暗示或启发,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陆地升降温速度比海洋快”的问题,教师将陆地和海洋比作水壶和水,把太阳比作火炉,设问学生:“你在家用水壶烧水时,大概1-2分钟,用手摸水和水壶,哪个更烫?把烧开的水倒出来,水和水壶哪个冷却更快?”学生凭生活经验都知道是水壶。教师再提问:“这说明同样的纬度,陆地与海洋比较哪个升温快?冬季哪个降温快?”通过教师的比喻和引导,学生都能回答是陆地。这个知识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直接阐述,对大部分初一学生来说接受的效果很有限,毕竟他们还没有接触到物理这个学科,讲不好甚至让问题更复杂。而将陆地、海洋与水壶、水进行比喻,使原本复杂的地理知识很生活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比喻法比单纯的说教更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二、图像直观开启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充分利用挂图,配合学生的地图册及课本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把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迁移到地图上,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记忆在地图上。如讲《黄土高原》时,教师利用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首先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太行山、秦岭、长城和兰州市的位置,并在图上勾画出黄土高原的范围,然后对照政区图,明确黄土高原跨越的省区。这样,学生不仅很快就能归纳出黄土高原的范围、跨越的省区,还能轻松掌握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
那些呈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地图可以说是比较直观的,但地理课本上也有很多复杂抽象的地图,学生难以看得明白,这需要教师利用板图进行直观教学。例如,对于等高线地形图,如果让学生看图,教师直接讲解,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这时,教师假设沿着某条纬线把它剖开,在黑板上画出它对应的剖面图,把等高线地形图转变成了地形剖面图,直观而形象,学生有了突然醒悟的感觉。还有很多复杂的地图,如铁路、公路干线分布图以及河流流域水系图等,如果教师能结合教材,用最简单的笔画在短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绘制出课堂教学所需要的示意图、简图,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师所要讲解的问题上,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地图上的信息十分丰富,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地图把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要素组合结合在一起。利用地图、板图进行直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训练记忆能力等。
三、地理模型直观启迪智慧
地理模型是模仿地理事物的形象而制作的主体教具。多数是按巨大的地理对象缩小而制成的,富有很强的真实立体感。有些教学内容,通过实物和模型来进行直观教学,其效果比运用图片资料更好。例如讲等高线地形图时,老师不是直接让学生阅读等高线图,而是用实物模型开展直观教学,首先吸引学生眼球,并让学生明确等高线的特点,在模型上这些线该怎样画才符合等高线的特点,然后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尝试着把模型上的等高线画在平面图上。通过出示实物让学生试画,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一方面使学生容易掌握等高线这一较难理解的概念,另一方面又容易使他们在脑海中把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图与实物联系起来,从而树立起正确的空间立体概念。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