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文的释义,不能单纯地从字面理解,而需要放在诗文意境当中理解,不同的理解会产生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意境因为不同的赏析者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关键词】意境释义古诗文
随着教改,以古诗文为代表的古文化知识越来越多地编入在课本中,而且比重大大提高。学习古诗文既是对古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古文化的一种欣赏与借鉴。对此,本人谈谈古诗文教学中有关释义的疏浅看法。
古诗文的释义,必须置身于诗文的意境当中,结合语法、词义、诗文展现的情景等所描绘语境进行释义,这样才能较为正确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
原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三课《古诗二首》其一《四时田园杂兴》(page10)的讲解中,笔者认为其《配套练习》的释义有误,不切诗意,原诗文如下: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配套练习中的释义原句如下;
"幼小的孙子还不会耕田织布,可也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了!"(《小学语文配套练习》第六册page4)
结合诗文的原意,笔者认为"童孙"二字在此诗文中的释义应解为"童,即儿童;孙,即可引申为幼小的孩子。童孙,即为小孩子们,不同年龄的儿童。"较切合语境,此处就意境而言,并非专指作者范成大的小孙子在学种瓜或是作者所看到的一处现象,不是单指一处而言,实则指较为普遍存在的农村现象,应理解为"到处村庄中的小孩子都是如此"。这样,既贴近现实生活中广大农村的实情,又符合本诗广阔、泛指的意境。
又如,北宋诗人张俞的"昨日入城市"一句,释义既要结合语义,又要从语法、意境作解,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城市,城,名词,城市;市,交易物品的场所,市场。"但在此诗中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现代汉语中所指的"城市"一词。结合意境,"城市"二字各有释义,在这里“城市”中的“城,为城市;市,当动词用,释为做买卖”。“入城市”,即进城市做买卖。从全诗的意境及诗中蚕妇的角度来说,她是一个贫苦的农妇,只能靠买掉一年辛劳换来的、仅有的些许蚕丝维持家计,进城也只可能是卖掉蚕丝,作者在诗中是通过她的耳闻目睹来写其之深感受的,从而我们可以肯定的得出"入城市"即"进城做买卖"的正确释义。
我国古代诗人对人生、对自然,总是多情善感,一往情深,所以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词以物发”的说法。古诗文中景物描写成了表达情思的特殊手段,写景即是达情,写活了景也就表达了情,故状物即是达情,写物即是写我,主观情感的表达又不能直白发露,因而一切景语都化为情语,其所捕捉表达的正是景物瞬间触发的某种情思、意绪或心境(所谓“感兴”“兴会”)。因而,诗文也更注重心和物、情和景之间的同构契合。
诗句的意境不变,人为的释义却能使意境发生很大的差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令以寥寥数语,以景抒怀,勾勒出了一幅感人肺腑而绝妙的意境图。笔者以为教学资料及教参对令中"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释义不明,首先是句读不明,读为"断肠人/在天涯";其次是释义不够精确,也颇不合意境,恰如旁观者的评说慨叹。如若以"断肠/人在天涯"为句读,这样既刻画出了游子思肠寸断而又无可奈何、漂泊流落天涯、失魂落魄的形象,又切合令中夕阳余辉的脉脉与苦藤古树的萧瑟,昏鸦瘦马的凄凉与小桥流水人家的反衬。如此,游子慨叹自己浮萍江湖而思念亲人的形象跃然于读者面前。
诗文原本就是抒情写意的,故其主流无疑是以意境创造为追求之最终目标,以求形、神、意完美统一。王夫之有句话:“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别,而景生情,情生景”,诚如黑格尔所说客观事物是被主观心灵化了。
晋代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尤其是其《归园田居》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诗句本身可说是“得意而忘形,得象而忘言”。如若只作表面的理解,就会使诗意散尽,因此,我们在释义古诗文时必须置身于诗文的创意中,才能切身体会诗人的感受。
诸如此例,在古诗文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古诗文的释义,不能单纯地从字面理解,而需要放在诗文中的意境当中理解,更不能以古诗文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混为一谈,尤其是古诗文中的联绵词、双音词的释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诗文,才能更好地掌握与运用我国璀璨的古代文化。
【关键词】意境释义古诗文
随着教改,以古诗文为代表的古文化知识越来越多地编入在课本中,而且比重大大提高。学习古诗文既是对古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古文化的一种欣赏与借鉴。对此,本人谈谈古诗文教学中有关释义的疏浅看法。
古诗文的释义,必须置身于诗文的意境当中,结合语法、词义、诗文展现的情景等所描绘语境进行释义,这样才能较为正确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
原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三课《古诗二首》其一《四时田园杂兴》(page10)的讲解中,笔者认为其《配套练习》的释义有误,不切诗意,原诗文如下: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配套练习中的释义原句如下;
"幼小的孙子还不会耕田织布,可也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了!"(《小学语文配套练习》第六册page4)
结合诗文的原意,笔者认为"童孙"二字在此诗文中的释义应解为"童,即儿童;孙,即可引申为幼小的孩子。童孙,即为小孩子们,不同年龄的儿童。"较切合语境,此处就意境而言,并非专指作者范成大的小孙子在学种瓜或是作者所看到的一处现象,不是单指一处而言,实则指较为普遍存在的农村现象,应理解为"到处村庄中的小孩子都是如此"。这样,既贴近现实生活中广大农村的实情,又符合本诗广阔、泛指的意境。
又如,北宋诗人张俞的"昨日入城市"一句,释义既要结合语义,又要从语法、意境作解,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城市,城,名词,城市;市,交易物品的场所,市场。"但在此诗中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现代汉语中所指的"城市"一词。结合意境,"城市"二字各有释义,在这里“城市”中的“城,为城市;市,当动词用,释为做买卖”。“入城市”,即进城市做买卖。从全诗的意境及诗中蚕妇的角度来说,她是一个贫苦的农妇,只能靠买掉一年辛劳换来的、仅有的些许蚕丝维持家计,进城也只可能是卖掉蚕丝,作者在诗中是通过她的耳闻目睹来写其之深感受的,从而我们可以肯定的得出"入城市"即"进城做买卖"的正确释义。
我国古代诗人对人生、对自然,总是多情善感,一往情深,所以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词以物发”的说法。古诗文中景物描写成了表达情思的特殊手段,写景即是达情,写活了景也就表达了情,故状物即是达情,写物即是写我,主观情感的表达又不能直白发露,因而一切景语都化为情语,其所捕捉表达的正是景物瞬间触发的某种情思、意绪或心境(所谓“感兴”“兴会”)。因而,诗文也更注重心和物、情和景之间的同构契合。
诗句的意境不变,人为的释义却能使意境发生很大的差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令以寥寥数语,以景抒怀,勾勒出了一幅感人肺腑而绝妙的意境图。笔者以为教学资料及教参对令中"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释义不明,首先是句读不明,读为"断肠人/在天涯";其次是释义不够精确,也颇不合意境,恰如旁观者的评说慨叹。如若以"断肠/人在天涯"为句读,这样既刻画出了游子思肠寸断而又无可奈何、漂泊流落天涯、失魂落魄的形象,又切合令中夕阳余辉的脉脉与苦藤古树的萧瑟,昏鸦瘦马的凄凉与小桥流水人家的反衬。如此,游子慨叹自己浮萍江湖而思念亲人的形象跃然于读者面前。
诗文原本就是抒情写意的,故其主流无疑是以意境创造为追求之最终目标,以求形、神、意完美统一。王夫之有句话:“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别,而景生情,情生景”,诚如黑格尔所说客观事物是被主观心灵化了。
晋代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尤其是其《归园田居》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诗句本身可说是“得意而忘形,得象而忘言”。如若只作表面的理解,就会使诗意散尽,因此,我们在释义古诗文时必须置身于诗文的创意中,才能切身体会诗人的感受。
诸如此例,在古诗文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古诗文的释义,不能单纯地从字面理解,而需要放在诗文中的意境当中理解,更不能以古诗文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混为一谈,尤其是古诗文中的联绵词、双音词的释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诗文,才能更好地掌握与运用我国璀璨的古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