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意境释义古诗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文的释义,不能单纯地从字面理解,而需要放在诗文意境当中理解,不同的理解会产生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意境因为不同的赏析者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关键词】意境释义古诗文
  随着教改,以古诗文为代表的古文化知识越来越多地编入在课本中,而且比重大大提高。学习古诗文既是对古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古文化的一种欣赏与借鉴。对此,本人谈谈古诗文教学中有关释义的疏浅看法。
  古诗文的释义,必须置身于诗文的意境当中,结合语法、词义、诗文展现的情景等所描绘语境进行释义,这样才能较为正确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
  原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三课《古诗二首》其一《四时田园杂兴》(page10)的讲解中,笔者认为其《配套练习》的释义有误,不切诗意,原诗文如下: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配套练习中的释义原句如下;
  "幼小的孙子还不会耕田织布,可也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了!"(《小学语文配套练习》第六册page4)
  结合诗文的原意,笔者认为"童孙"二字在此诗文中的释义应解为"童,即儿童;孙,即可引申为幼小的孩子。童孙,即为小孩子们,不同年龄的儿童。"较切合语境,此处就意境而言,并非专指作者范成大的小孙子在学种瓜或是作者所看到的一处现象,不是单指一处而言,实则指较为普遍存在的农村现象,应理解为"到处村庄中的小孩子都是如此"。这样,既贴近现实生活中广大农村的实情,又符合本诗广阔、泛指的意境。
  又如,北宋诗人张俞的"昨日入城市"一句,释义既要结合语义,又要从语法、意境作解,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城市,城,名词,城市;市,交易物品的场所,市场。"但在此诗中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现代汉语中所指的"城市"一词。结合意境,"城市"二字各有释义,在这里“城市”中的“城,为城市;市,当动词用,释为做买卖”。“入城市”,即进城市做买卖。从全诗的意境及诗中蚕妇的角度来说,她是一个贫苦的农妇,只能靠买掉一年辛劳换来的、仅有的些许蚕丝维持家计,进城也只可能是卖掉蚕丝,作者在诗中是通过她的耳闻目睹来写其之深感受的,从而我们可以肯定的得出"入城市"即"进城做买卖"的正确释义。
  我国古代诗人对人生、对自然,总是多情善感,一往情深,所以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词以物发”的说法。古诗文中景物描写成了表达情思的特殊手段,写景即是达情,写活了景也就表达了情,故状物即是达情,写物即是写我,主观情感的表达又不能直白发露,因而一切景语都化为情语,其所捕捉表达的正是景物瞬间触发的某种情思、意绪或心境(所谓“感兴”“兴会”)。因而,诗文也更注重心和物、情和景之间的同构契合。
  诗句的意境不变,人为的释义却能使意境发生很大的差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令以寥寥数语,以景抒怀,勾勒出了一幅感人肺腑而绝妙的意境图。笔者以为教学资料及教参对令中"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释义不明,首先是句读不明,读为"断肠人/在天涯";其次是释义不够精确,也颇不合意境,恰如旁观者的评说慨叹。如若以"断肠/人在天涯"为句读,这样既刻画出了游子思肠寸断而又无可奈何、漂泊流落天涯、失魂落魄的形象,又切合令中夕阳余辉的脉脉与苦藤古树的萧瑟,昏鸦瘦马的凄凉与小桥流水人家的反衬。如此,游子慨叹自己浮萍江湖而思念亲人的形象跃然于读者面前。
  诗文原本就是抒情写意的,故其主流无疑是以意境创造为追求之最终目标,以求形、神、意完美统一。王夫之有句话:“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别,而景生情,情生景”,诚如黑格尔所说客观事物是被主观心灵化了。
  晋代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尤其是其《归园田居》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诗句本身可说是“得意而忘形,得象而忘言”。如若只作表面的理解,就会使诗意散尽,因此,我们在释义古诗文时必须置身于诗文的创意中,才能切身体会诗人的感受。
  诸如此例,在古诗文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古诗文的释义,不能单纯地从字面理解,而需要放在诗文中的意境当中理解,更不能以古诗文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混为一谈,尤其是古诗文中的联绵词、双音词的释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诗文,才能更好地掌握与运用我国璀璨的古代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长期生活在民族音乐教育氛围中的学生,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审美观、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一定会得到升华,实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让他们在一种轻松自由良好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同时顺应他们酷爱音乐艺术的兴趣要求,引导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爱好,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关键词】音乐教育民族情感兴趣聆听环境  随着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
摘要:怎样使刚升入三年级开始学习作文的学生对学写作文感兴趣,打消怕学作文,写不好作文的思想顾虑,这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难题,才有可能提高作文水平。三年级作文教学中,"段"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安排文章結构能力的重点,要使学生"言之有序",首先必须"言之有物",素描以儿童熟悉的生活为对象,可以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这就解决了"段"的训练的内容问题。  关键词:启蒙 作文教学
摘要:《新课标》对于低段学生阅读的要求,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会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就能增强他们的阅读意识,提高阅读能力。除兴趣外,则完全在于阅读时有良好的习惯,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此,从小培养起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其受益终身。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阅读兴趣 阅读习
【摘要】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应该把健康作为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为这一论断提供了理论依据。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途径与策略有:结合多种形式,定位落实健康教育宣传;整合教育资源,加速凝聚健康教育合力;推动实践活动,拓宽校园健康教育发展空间。  【关键词】健康德育教育多种形式结合整合实践活动推动  百度百科这样解释“健康
【摘要】: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重视写作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适应《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人文精神 教育价值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注重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细微之处关爱每一位学生的
【摘要】口语教学历来是聋校各科教学的重点之一。聋校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加强口语训练是聋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新一轮的聋校课程改革把口语训练作为“沟通与交往”课程的一项主要内容,并强调:口语法仍然是我国聋童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从新教材的特点看,也把口语教学与训练提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训练形式、内容更加具体化。这些都给聋校口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聋校日渐重视聋生的口语,许多聋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还是以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为目标,以“满堂灌”和“大运动量训练”为基本方法,这与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和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是相悖的。面对新的教育环境,我们必须转变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去获取知识。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入教育领域,我一直在尝试和思考:如何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关键词】有效预习预习指导预习效果评价  《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
【摘要】童话故事里,生命神奇,语言生动,人物鲜活,为了更好地组织童话题材文本的教学,通过《巨人的花园》磨课经历,笔者认为应该用童话的方式教学童话,童话教学应该让学生留下语言,留下神奇,留下幸福。  【关键词】童话教学神奇  【几段剪辑】  剪辑一:品一品,体味语言的精妙  师:面对如此美丽、欢乐的情景,巨人是怎么做的呢?请你来读一读。  生: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
【摘要】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领域的主要趋势,本文将通过实例研究与分析,设计开发基于WEB网络多媒体课件评价系统,建立一个能进行课件评比、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拟实现多媒体课件评比、课件制作经验交流等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合理有效地丰富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推动海南省远程教育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1研究背景  随着Internet技术向宽带、高速、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