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正随着教学改革的浪潮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依托。这种打破了传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界的重视和青睐,成为英语教学改革一个大的趋势。作为国际化教学模式,引进翻转课堂并将其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有效突破当前教学发展的困境,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便利。本文围绕翻转课堂的起源及定义,从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入手,阐述了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及优势,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为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提供一些可使用素材。
[关键词]身份认同 翻转课堂 资源信息化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25-02
身份认同是一个心理词汇,近年来成为二语习得,文化研究,文学批评,社会语言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在二语习得领域,由于“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Block,2003),对外语学习者的研究已逐渐由关注其学习动机、态度、认知风格等个性的静态研究转移到关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身份认同的动态变化。在对身份认同的看法上,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把学生英语学习看成是一个认知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身份相对不变,固定和刻板,但从批判教育学、批判理论等框架下看,学习者的身份/是动态的、是学习者斗争的场所、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学习者的身份变化是语言教育领域的各种权力关系以及种族、性别、阶层和性取向等影响学习的过程。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浪潮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理论讲解为主模式的教学法中,学生是被动学习,只是一味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缺少互动性和探知性。依赖于粉笔,黑板,教案,ppt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颠覆。与传统模式不同,翻转课堂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只是引导者。这种模式要求课前自学,课中交流探讨,是一种“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不仅能从课上获得知识,也能从网上获取各种学习的资源。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各学科专业课改革的先行者,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习效果的好坏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其他学科的教学发展,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已成为学生拓展国际化视野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在我国,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它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认真设计并制作好微视频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同时引导,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课上对疑难点进行答疑,真正将教学角色转变过来。
一 翻转课堂的定义及发展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简称FCM,是指任课教师基于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和部分新知识融合,创建相关教学视频;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预先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新的课程,实现其知识传递的过程;随后, 学生在带着学习过程中疑问去课堂上参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共享与讨论,实现对新知识的完全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完成学习的过程。[1]翻转课堂改变了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将知识的传授和內化颠倒,重新规划了课堂时间与课后时间,课前学习,课上将知识巩固并将疑难问题进行讨论。
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及思想最早是在19世纪早期的西点军校,到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的著名物理学教授Eric Mazur指出在未来的教育领域中计算机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甚至可以替代一部分教师的工作,他研究并归纳出学习主要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1],这为翻转课堂概念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2004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在为其侄女辅导数学的过程中,尝试运用Windows画图工具和雅虎涂鸦功能讲解数学概念,并录制成视频。2007年他建立的非盈利的在线可汗学院为翻转课堂的实践部分建立了雏形。目前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始于美国,2007年,林地高中的两名化学教师使用录屏软件,将PPT课件的演示过程配合讲解声音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帮助缺课的学生补课。意外的是,没有缺课的学生也对此视频非常感兴趣,两位老师深受启发,试图颠倒教学模式,让学生课下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在课上与学生互动交流讨论问题,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2012年,美国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一种基于网络的,针对普通大众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学模式MOOCs(慕课)开启。MOOCs的兴起为翻转课堂的应用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资源,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
二 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1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的学习听说等交流技能的培养必不可少,而这些技能的提升则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和写作等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并运用自如,这些都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大学英语的教学是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往往受教学时间,教学场所,教材内容的局限难以打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因此就很难培养出听说读写译的全方位综合技能。课堂上的45分钟,教师只是讲授知识,学生忙于记笔记,说的机会很少,整个过程缺乏鲜活的语言素材与交流互动,形成了学生只会学不会用,不会融会贯通。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事实上,学生需要的是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大学英语的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张嘴说出来,用英语来完成各种任务,解决实际问题。
2 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翻转课堂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课上接受知识,课下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只是完成了知识内化的形式,一旦学生在内化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无法及时提供帮助就会影响内化的结果。而翻转课堂就是将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即知识的传递与知识的内化过程反转过来,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课程的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实现学习过程的完整反转。在讨论过程中创造和拓展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新知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并朝着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这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此外,学生内化知识的过程有教师全程陪同并参与,有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难题,在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真正做到消化巩固和融会贯通,使知识内化这一关键环节发挥最大效用从而使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都有效的提高,这也是翻转课堂的最大优势。翻转课堂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模式符合教育改革的教育信息化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是整个课堂的中心,在课堂上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接受,学生的学习缺少互动交流,慢慢就会失去兴趣。然而,翻转课堂采用在线学习与差别化指导相融合的模式,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提升课堂功能,实现高效课堂。翻转课堂的应用既保证了知识的传递,又帮助学生完成了知识的内化,拓展了学生对语言的应用技能,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树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三 翻转课堂的实际应用
1 明确教师的角色与定位,创建多元化的交流机制
权力一词在西方文化中指人们在处理相互关系(包括组织与组织,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力量和能力,而不追溯这种力量或能力的来源。(宋艳玲: 两性权力对比视域内的会话打断研究:2016)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就是权力的中心,课堂能源的集合地。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完成权力中心的转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消除等级观念。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而是协助学生自主学习,解疑释惑的指导者。须将以前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讨论式,探究式,交流性的教学。这种模式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创建多元化的交流互动机制,形成多维度立体的交流机制,增强师生之间感情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掌握学生的内在潜力,学习进度的差异性和理解程度的差别性,有效解决每位学生的疑难困惑,这就要求老师有精通的业务,专业的素养,良好的沟通观察能力和协作能力。
2 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使信息化时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教育的信息化改革也无
法逃避,翻转课堂的成功应用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能。首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本领,教师在制作视频时才能将课程的重点难点融入视频中,设计符合课程的检测练习,达到知识传递的畅通,并可以实时跟踪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程度。同时,学生也只有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才能利用计算机等智能手段有效完成课前的自主学习及针对性练习,找出自己的症结所在。
3 改变时间分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单向传递的模式,通过先观看微视频逆向探究知识,因此,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课上只是内化过程的实施与效果。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时间和空间,调整学习步调 ,掌握学习内容和量。课上积极参与师生的交流互动,在讨论中拓展和创造新知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是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
注:本文系2016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专项):《基于身份认同理论的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模式》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WY2016026-B。
参考文献
[1] 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1)
[2]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8)
[3] 百度百科.可汗学院[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913590.htm.
[4] 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MOOCs 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 ,2013,(5)
[5] 张新民,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6] 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 2013,(8)
[7] 邓周魁.批判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学习者身份认同变化的个案研究[M].2010,(6)
[8] 宋艷玲.两性权力对比视域内的会话打断研究[J].外语学刊,2016,(2)
[关键词]身份认同 翻转课堂 资源信息化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25-02
身份认同是一个心理词汇,近年来成为二语习得,文化研究,文学批评,社会语言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在二语习得领域,由于“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Block,2003),对外语学习者的研究已逐渐由关注其学习动机、态度、认知风格等个性的静态研究转移到关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身份认同的动态变化。在对身份认同的看法上,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把学生英语学习看成是一个认知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身份相对不变,固定和刻板,但从批判教育学、批判理论等框架下看,学习者的身份/是动态的、是学习者斗争的场所、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学习者的身份变化是语言教育领域的各种权力关系以及种族、性别、阶层和性取向等影响学习的过程。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浪潮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理论讲解为主模式的教学法中,学生是被动学习,只是一味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缺少互动性和探知性。依赖于粉笔,黑板,教案,ppt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颠覆。与传统模式不同,翻转课堂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只是引导者。这种模式要求课前自学,课中交流探讨,是一种“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不仅能从课上获得知识,也能从网上获取各种学习的资源。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各学科专业课改革的先行者,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习效果的好坏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其他学科的教学发展,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已成为学生拓展国际化视野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在我国,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它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认真设计并制作好微视频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同时引导,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课上对疑难点进行答疑,真正将教学角色转变过来。
一 翻转课堂的定义及发展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简称FCM,是指任课教师基于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和部分新知识融合,创建相关教学视频;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预先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新的课程,实现其知识传递的过程;随后, 学生在带着学习过程中疑问去课堂上参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共享与讨论,实现对新知识的完全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完成学习的过程。[1]翻转课堂改变了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将知识的传授和內化颠倒,重新规划了课堂时间与课后时间,课前学习,课上将知识巩固并将疑难问题进行讨论。
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及思想最早是在19世纪早期的西点军校,到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的著名物理学教授Eric Mazur指出在未来的教育领域中计算机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甚至可以替代一部分教师的工作,他研究并归纳出学习主要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1],这为翻转课堂概念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2004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在为其侄女辅导数学的过程中,尝试运用Windows画图工具和雅虎涂鸦功能讲解数学概念,并录制成视频。2007年他建立的非盈利的在线可汗学院为翻转课堂的实践部分建立了雏形。目前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始于美国,2007年,林地高中的两名化学教师使用录屏软件,将PPT课件的演示过程配合讲解声音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帮助缺课的学生补课。意外的是,没有缺课的学生也对此视频非常感兴趣,两位老师深受启发,试图颠倒教学模式,让学生课下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在课上与学生互动交流讨论问题,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2012年,美国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一种基于网络的,针对普通大众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学模式MOOCs(慕课)开启。MOOCs的兴起为翻转课堂的应用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资源,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
二 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1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的学习听说等交流技能的培养必不可少,而这些技能的提升则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和写作等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并运用自如,这些都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大学英语的教学是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往往受教学时间,教学场所,教材内容的局限难以打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因此就很难培养出听说读写译的全方位综合技能。课堂上的45分钟,教师只是讲授知识,学生忙于记笔记,说的机会很少,整个过程缺乏鲜活的语言素材与交流互动,形成了学生只会学不会用,不会融会贯通。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事实上,学生需要的是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大学英语的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张嘴说出来,用英语来完成各种任务,解决实际问题。
2 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翻转课堂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课上接受知识,课下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只是完成了知识内化的形式,一旦学生在内化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无法及时提供帮助就会影响内化的结果。而翻转课堂就是将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即知识的传递与知识的内化过程反转过来,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课程的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实现学习过程的完整反转。在讨论过程中创造和拓展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新知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并朝着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这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此外,学生内化知识的过程有教师全程陪同并参与,有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难题,在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真正做到消化巩固和融会贯通,使知识内化这一关键环节发挥最大效用从而使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都有效的提高,这也是翻转课堂的最大优势。翻转课堂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模式符合教育改革的教育信息化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是整个课堂的中心,在课堂上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接受,学生的学习缺少互动交流,慢慢就会失去兴趣。然而,翻转课堂采用在线学习与差别化指导相融合的模式,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提升课堂功能,实现高效课堂。翻转课堂的应用既保证了知识的传递,又帮助学生完成了知识的内化,拓展了学生对语言的应用技能,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树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三 翻转课堂的实际应用
1 明确教师的角色与定位,创建多元化的交流机制
权力一词在西方文化中指人们在处理相互关系(包括组织与组织,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力量和能力,而不追溯这种力量或能力的来源。(宋艳玲: 两性权力对比视域内的会话打断研究:2016)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就是权力的中心,课堂能源的集合地。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完成权力中心的转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消除等级观念。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而是协助学生自主学习,解疑释惑的指导者。须将以前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讨论式,探究式,交流性的教学。这种模式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创建多元化的交流互动机制,形成多维度立体的交流机制,增强师生之间感情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掌握学生的内在潜力,学习进度的差异性和理解程度的差别性,有效解决每位学生的疑难困惑,这就要求老师有精通的业务,专业的素养,良好的沟通观察能力和协作能力。
2 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使信息化时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教育的信息化改革也无
法逃避,翻转课堂的成功应用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能。首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本领,教师在制作视频时才能将课程的重点难点融入视频中,设计符合课程的检测练习,达到知识传递的畅通,并可以实时跟踪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程度。同时,学生也只有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才能利用计算机等智能手段有效完成课前的自主学习及针对性练习,找出自己的症结所在。
3 改变时间分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单向传递的模式,通过先观看微视频逆向探究知识,因此,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课上只是内化过程的实施与效果。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时间和空间,调整学习步调 ,掌握学习内容和量。课上积极参与师生的交流互动,在讨论中拓展和创造新知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是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
注:本文系2016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专项):《基于身份认同理论的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模式》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WY2016026-B。
参考文献
[1] 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1)
[2]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8)
[3] 百度百科.可汗学院[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913590.htm.
[4] 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MOOCs 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 ,2013,(5)
[5] 张新民,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6] 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 2013,(8)
[7] 邓周魁.批判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学习者身份认同变化的个案研究[M].2010,(6)
[8] 宋艷玲.两性权力对比视域内的会话打断研究[J].外语学刊,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