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血清IL-6与TNF-α水平改变及黄芪注射液的干预作用

来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395152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血清IL-6与TNF-α水平的变化及黄芪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两组取支架置入前和术后24h及2周后肘静脉血,行血清IL-6与TNF-α检测,另设3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采血做血清IL-6与TNF-α检测。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IL-6和TNF-α较非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P〈0.05);支架置入术后24h
其他文献
儿童计算机技能训练主要是让儿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儿童计算机技能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尝试将自我效能理论引入课堂,以期提高儿童计算机技能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    计算机技能训练中的程序设计课程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若只从编程技能这一
随着“五严”(即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规定的出台,教师的教学时间缩短了,而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却未减少。因此,打造高效的课堂迫在眉睫。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学科,比其他学科更具复杂性、微观性和抽象性。因此,若能合理巧妙的运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效,可以激发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极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多媒体的教学无论是在知识传授方面、激发兴趣方面、强化记忆方面、巩固知识方面,都有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声像并用,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