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建设既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课程质量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隐性因素,也是根本因素。近年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16号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实施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有关加强课程建设的要求,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了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找准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源头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课程开发的指导框架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为高职院校课程开发建立指导框架。建设示范院校以来,我院5个重点专业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针对行业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创新并实践了“订单式”、“工程实践不断线”、“3C D”、“学岗直通”等各具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先后与世界500强企业蒂森克虏伯电梯有限公司、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了“蒂森电梯”、“精雕数控”和“昆明中铁”等订单班。在订单培养过程中,建立了“平台 需求”的动态、柔性的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采用“愿意 考核”方式组织订单培养班级,根据“专业 岗位”来制定订单培养计划,遵循“能力 素质”原则培养企业亟需人才,由“学校 企业”共同管理和培养,按照“专业 资格 岗位”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就业 发展”来展现订单培养成果,为订单式人才培养赋予了新的内涵。这种创新的订单培养模式不仅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也受到德国专家的高度评价,甚至认为比德国的双元制更具灵活性,同时也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2.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找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逻辑起点
市场调研是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只有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才能及时掌握区域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专业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相关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及职业资格的要求,有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业务规格与市场需求的符合度以及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岗位(群)工作要求的吻合度。2009年,学院对每个专业投入3万元经费,专门用于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的前期市场调研工作,目的就是要找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逻辑起点,以期更准确、全面地了解北京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业务规格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追溯课程开发的源头
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追溯源头,根植于成熟的课程体系。在开发高职课程体系时,要颠覆传统学科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需求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以满足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在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过程中,要努力抓好实践教学、基础课两个课程系统建设并使两个系统相互融合。实践教学要成系统,要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重点,通过对主要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系统化设计以实践为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基础课教学要成系统,就要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系统化设计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基础课程体系。在考虑两个系统融合时,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既突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特色,又区别于一般技能培训;既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区别于传统的“三段论、两张皮”,体现高职课程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
解决课程开发中的关键问题,保证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质量
1.融入行业企业标准、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
企业需求是工学结合课程的依据。要根据现代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把行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加以选择提炼,由此确定课程内容。在高职课程开发过程中,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必须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要随时征求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并进行论证,坚持将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要求融入课程中,使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融通、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与生产实际融通、与行业标准融通。学院通过建立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和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走校企合作建设课程、开发教材的道路。这样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的、融入了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才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才具有企业个性和职业特色。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技术与方法开发课程
2004年,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的《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指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此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已经被各高职院校广泛采用。在应用这种课程开发方法时,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坚持能力本位,关注完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不仅仅指技能与知识,而且还包括态度与情感。
二是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不仅要重视针对某一岗位的职业能力,而且还要关注在一定职业领域内可迁移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以社会需求为依据。高职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互动,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等必须随社会发展而变化,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四是以工作结构为框架。要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相关性为逻辑基础,立足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根据工作任务体系结构确定课程体系结构、划分课程门类、排列课程顺序。
五是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教学内容设计必须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匹配,立足工作任务构建一系列行动化学习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能力与职业态度、情感相结合。
六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要营造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特点的教学环境,把工作特点和教学特点有机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组织教学过程,突出“任务中心”和“情感中心”。
3.以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组织和序化课程内容
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高职课程的逻辑主线要与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因此,在组织课程内容时,要以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为基础,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按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知识逻辑进行排序,以完成典型工作过程为依据来串行知识点,最终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应用性知识系统。从课程内容结构上看,应该是理论实践一体化,以培养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系统设计课程中的实验、实习和实训,用工作过程来进行系统化。课程间载体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遵循技术程度由单一到复杂,体现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
4.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课程设计方案需要教师选择和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施课程教学,使课程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目的得以实现。从教学组织来看,行动导向教学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小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互动能力、自我反思和行动调节能力以及协作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了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有助于形成学生全面分析、及时决断和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教学目标而言,行动导向教学强调手脑并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方便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顺利进入职业生涯。行业导向教学一般分3个层次,即实验导向、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可采用思维导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类型与性质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但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教学方法。
加强条件和制度建设,保证课程建设和改革顺利实施
1.加强“双师”结构团队建设,为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人才支持
能力本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行动导向教学等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熟悉职业岗位要求,又要懂得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和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建设与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依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按照“能教会做、善于育人、结构合理、动态管理”的教师团队建设理念,以师德培养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教育综合能力为重点,通过培养、培训、引进、企业锻炼等多种途径,打造了一支“既能教书又能育人,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既有专家学者又有能工巧匠”的教学团队。
近3年来,学院通过实施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逐步完善了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机制与体制,为960人次提供了国内外培训机会,提高了教师的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水平;通过开展由“高职教育理论、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测评”3部分内容组成的教师职业教育综合能力测评工程,提升了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通过提供“双薪”,有计划地在寒暑假选派教师下企业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聘用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极大改善了“双师”结构比例。目前,一支由多名全国优秀教师和北京市教学名师领衔、由308名专任教师和286名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已初步形成,保证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顺利推进。
2.加强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为课程改革提供硬件环境支撑
工学结合课程需要相应的教学媒体和硬件,“教、学、做”一体更需要真实的工作环境。可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按照企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运行管理模式,依照企业生产的工作流程来布置,使实训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一致,实训内容与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实现教学与生产合一。
建设示范院校以来,学院按照专业布局结构调整方案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了重新规划,新建和改建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把各系的教学楼和学院综合楼改造为“学训一体楼”,把109个传统教室改造为“学训结合、理实一体”的实训室,使学生在校内就有机会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了课程建设顺利进行。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瓶装水罐装”生产线实训室,可以让学生参与包括产品的生产、销售、生产线的维护维修的全过程,按企业的作息时间及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做中学”、“学中做”。
3.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课程建设水平持续提高
3年来,学院在制定国家、北京市、学院三级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建立了课程建设的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课程建设与改革持续进行。首先,设立了专门的课程建设管理机构。课程建设以教研室为基础,组成院、系两级课程建设领导和管理机构。院级课程建设的管理机构依托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其次,建立了制度化的管理程序。从选择立项课程、阶段性检查考核、结项验收和课程复审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管理程序。再次,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课程立项入选、中期检查、结项验收到课程复审都严格遵守既定的工作标准。最后,建立了经费支持和奖励制度。得到院级课程建设立项可获5,000元的建设启动经费,经评审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可获得建设经费1万元,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或国家级精品课程可分别获两万元和4万元持续建设经费。随着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学院课程建设的成效日益显现。
几年来,学院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与改革这一核心,加强专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学院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有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有9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考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和报到率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签约率达85%,呈现出“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 雯]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找准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源头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课程开发的指导框架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为高职院校课程开发建立指导框架。建设示范院校以来,我院5个重点专业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针对行业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创新并实践了“订单式”、“工程实践不断线”、“3C D”、“学岗直通”等各具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先后与世界500强企业蒂森克虏伯电梯有限公司、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了“蒂森电梯”、“精雕数控”和“昆明中铁”等订单班。在订单培养过程中,建立了“平台 需求”的动态、柔性的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采用“愿意 考核”方式组织订单培养班级,根据“专业 岗位”来制定订单培养计划,遵循“能力 素质”原则培养企业亟需人才,由“学校 企业”共同管理和培养,按照“专业 资格 岗位”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就业 发展”来展现订单培养成果,为订单式人才培养赋予了新的内涵。这种创新的订单培养模式不仅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也受到德国专家的高度评价,甚至认为比德国的双元制更具灵活性,同时也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2.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找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逻辑起点
市场调研是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只有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才能及时掌握区域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专业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相关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及职业资格的要求,有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业务规格与市场需求的符合度以及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岗位(群)工作要求的吻合度。2009年,学院对每个专业投入3万元经费,专门用于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的前期市场调研工作,目的就是要找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逻辑起点,以期更准确、全面地了解北京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业务规格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追溯课程开发的源头
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追溯源头,根植于成熟的课程体系。在开发高职课程体系时,要颠覆传统学科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需求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以满足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在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过程中,要努力抓好实践教学、基础课两个课程系统建设并使两个系统相互融合。实践教学要成系统,要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重点,通过对主要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系统化设计以实践为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基础课教学要成系统,就要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系统化设计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基础课程体系。在考虑两个系统融合时,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既突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特色,又区别于一般技能培训;既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区别于传统的“三段论、两张皮”,体现高职课程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
解决课程开发中的关键问题,保证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质量
1.融入行业企业标准、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
企业需求是工学结合课程的依据。要根据现代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把行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加以选择提炼,由此确定课程内容。在高职课程开发过程中,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必须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要随时征求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并进行论证,坚持将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要求融入课程中,使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融通、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与生产实际融通、与行业标准融通。学院通过建立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和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走校企合作建设课程、开发教材的道路。这样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的、融入了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才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才具有企业个性和职业特色。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技术与方法开发课程
2004年,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的《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指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此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已经被各高职院校广泛采用。在应用这种课程开发方法时,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坚持能力本位,关注完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不仅仅指技能与知识,而且还包括态度与情感。
二是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不仅要重视针对某一岗位的职业能力,而且还要关注在一定职业领域内可迁移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以社会需求为依据。高职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互动,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等必须随社会发展而变化,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四是以工作结构为框架。要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相关性为逻辑基础,立足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根据工作任务体系结构确定课程体系结构、划分课程门类、排列课程顺序。
五是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教学内容设计必须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匹配,立足工作任务构建一系列行动化学习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能力与职业态度、情感相结合。
六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要营造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特点的教学环境,把工作特点和教学特点有机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组织教学过程,突出“任务中心”和“情感中心”。
3.以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组织和序化课程内容
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高职课程的逻辑主线要与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因此,在组织课程内容时,要以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为基础,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按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知识逻辑进行排序,以完成典型工作过程为依据来串行知识点,最终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应用性知识系统。从课程内容结构上看,应该是理论实践一体化,以培养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系统设计课程中的实验、实习和实训,用工作过程来进行系统化。课程间载体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遵循技术程度由单一到复杂,体现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
4.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课程设计方案需要教师选择和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施课程教学,使课程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目的得以实现。从教学组织来看,行动导向教学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小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互动能力、自我反思和行动调节能力以及协作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了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有助于形成学生全面分析、及时决断和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教学目标而言,行动导向教学强调手脑并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方便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顺利进入职业生涯。行业导向教学一般分3个层次,即实验导向、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可采用思维导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类型与性质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但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教学方法。
加强条件和制度建设,保证课程建设和改革顺利实施
1.加强“双师”结构团队建设,为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人才支持
能力本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行动导向教学等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熟悉职业岗位要求,又要懂得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和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建设与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依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按照“能教会做、善于育人、结构合理、动态管理”的教师团队建设理念,以师德培养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教育综合能力为重点,通过培养、培训、引进、企业锻炼等多种途径,打造了一支“既能教书又能育人,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既有专家学者又有能工巧匠”的教学团队。
近3年来,学院通过实施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逐步完善了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机制与体制,为960人次提供了国内外培训机会,提高了教师的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水平;通过开展由“高职教育理论、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测评”3部分内容组成的教师职业教育综合能力测评工程,提升了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通过提供“双薪”,有计划地在寒暑假选派教师下企业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聘用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极大改善了“双师”结构比例。目前,一支由多名全国优秀教师和北京市教学名师领衔、由308名专任教师和286名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已初步形成,保证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顺利推进。
2.加强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为课程改革提供硬件环境支撑
工学结合课程需要相应的教学媒体和硬件,“教、学、做”一体更需要真实的工作环境。可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按照企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运行管理模式,依照企业生产的工作流程来布置,使实训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一致,实训内容与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实现教学与生产合一。
建设示范院校以来,学院按照专业布局结构调整方案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了重新规划,新建和改建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把各系的教学楼和学院综合楼改造为“学训一体楼”,把109个传统教室改造为“学训结合、理实一体”的实训室,使学生在校内就有机会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了课程建设顺利进行。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瓶装水罐装”生产线实训室,可以让学生参与包括产品的生产、销售、生产线的维护维修的全过程,按企业的作息时间及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做中学”、“学中做”。
3.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课程建设水平持续提高
3年来,学院在制定国家、北京市、学院三级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建立了课程建设的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课程建设与改革持续进行。首先,设立了专门的课程建设管理机构。课程建设以教研室为基础,组成院、系两级课程建设领导和管理机构。院级课程建设的管理机构依托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其次,建立了制度化的管理程序。从选择立项课程、阶段性检查考核、结项验收和课程复审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管理程序。再次,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课程立项入选、中期检查、结项验收到课程复审都严格遵守既定的工作标准。最后,建立了经费支持和奖励制度。得到院级课程建设立项可获5,000元的建设启动经费,经评审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可获得建设经费1万元,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或国家级精品课程可分别获两万元和4万元持续建设经费。随着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学院课程建设的成效日益显现。
几年来,学院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与改革这一核心,加强专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学院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有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有9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考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和报到率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签约率达85%,呈现出“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