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洗礼其内涵价值更加广博。所谓诚信,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所推崇的优秀道德品质,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当代社会,商业信用缺失和个体诚信观念淡薄,亟需深入挖掘诚信文化的价值内涵并赋予其具有时代特征的现实表达。探讨诚信文化的时代传承及其当代践行,对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内涵;诚信文化;时代表达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企业的立业之基,也是一个国家的治世之道。诚信文化的价值内涵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儒学中的各大家对“诚”和“信”的含义阐释。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儒学一贯的传承和发扬,诚信文化的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当今社会,各行业诚信危机加深,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呈现出复杂性、多面性等特征。深入挖掘诚信文化的价值内涵,彰显诚信文化的时代风采,规范诚信文化的行为践行,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传统诚信文化的价值内涵
“诚信”是一种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价值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诚”和“信”并不是合并在一起的,而是作为单体分开使用的。总体而言,“诚”指的是内心的道德品质,是内化于心的一种道德自觉。“信”指的是由内心外化出来所体现在个体行动上的外现表征,即外化于行。当今社会是将“诚信”二字合起来使用,从道德规范层面要求人们知行合一,统一思想和行动,真正做到表里如一,正所谓“言必行,行必果”的现代契约精神。
(一)“诚”和“信”的涵义
“诚”这个字最早记载于《左传》:“明允笃诚”。儒家中孟子、荀子等都有著名论述。总体上“诚”的涵义大致有三种,第一,言谈符合实际状况,不夸大事实。其次,不虚伪,真诚实在。最后,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力求真实的人际交往状态。
儒家对“信”这一道德思想非常重视,就单论《论语》而言,“信”一词出现十六次。可见儒家将“信”作为个体的基本道德修养。“信”这一词的本义为取信于人,从国家层面来讲则是取信于民。代表着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相互信任的关系。例如,“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可以看出治理一个国家,粮食、兵固然重要。但论最重要的当属“信”,失去民心的统治者亦失去家国。除此之外,儒家的荀子和法家的管仲都将“诚”和“信”合并在一起使用过,经过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传承发扬,逐渐形成了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华儿女所始终遵循的道德伦理规范,即诚信文化。中国儒家所讲的“诚信”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层涵义 : 诚实不欺;互相信任;遵守诺言。“诚”和“信”二者融会贯通,互为表里,统一于诚信文化之中,只有寻求内心虔诚真实,才能被人所信服,求得光明磊落的人生。
(二)诚信文化的时代传承
诚信文化是从古至今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国家、个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信守承诺、重信义、遵守契约的风尚和气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作出了价值准则,其中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准则的诚信,传承古代优秀传统道德要求,意在要求公民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以诚待人,取信于人,是评价公民行为的道德标准。诚信作为现代公民的实践要求,应该从娃娃抓起,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父母和教师应身体力行,确保每件事情有始有终,真正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将诚信行为内化于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弘扬诚信文化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诚信思想,积极回应时代发展要求,让中华优秀传统诚信文化在新时代彰显新风采。
二、诚信文化的当代践行
从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到近年来频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新媒体网络诈骗、学术界论文抄袭、演艺界偷税漏税等各行各业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的现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侵害了公民的身体健康、腐蚀了优秀诚信文化。这些惨痛后果足以让我们警钟长鸣。
尽管已经从法律层面不断健全有关企业个人失信的处罚机制措施,但这难以遏制道德层面的失信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危害。除了政策和法律的硬性规范外,还应从全民教育抓起。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舆论导向的主要阵地之一,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民众,实施电信诈骗,受害者遍布各大人群。网络诚信问题为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归根结底,不论网络虚拟环境下还是现实生活中,治理诚信缺失必须建立和完善上到国家下至家庭、从法制到德育多层次全方位的诚信文化宣传教育和处罚机制。应建立政府工作的透明公开制度和完善的政府监督机制,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和窗口行業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公开化、透明化,力求信息全面、真实、准确,真正做到“阳光作业”。只有受到群众、社会、政府全方位监督的政府,才能建立真正的诚信政府。[2]学校应该设立涵盖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有学习阶段的完备的诚信德育课程。企业应把诚信文化纳入到其企业文化的中。各大媒体应加强舆论导向,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紧跟时势,引导公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语
许多百年品牌所打造的企业文化无不体现着诚信二字。中国屹立于世界几千年不倒,历经朝代的更迭,清末面对敌国入侵,一批又一批的有识之士疾走奔呼唤醒愚昧的国人,最终推翻几千年封建主义帝制。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可能如今的我们依旧处在殖民统治后的国家机制的混乱中,步其他殖民地的后尘。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参悟了诚信的真正价值,成立初期到现在始终言行一致,给人民许下的承诺都一一实现,这种言出必行、表里如一的高尚品德获得了民心,最终获得了革命的胜利。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人民殷切的期盼继续奋勇前行,三大改造的完成,改革开放的成功,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等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守诚信二字,取信于民,始终为人民谋福祉,真正做到诚信为本。
参考文献:
[1]钱穆: 《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310 页.
[2]张建新.传统诚信文化思想在现代诚信社会建设中的价值[J].学理论,2014(01):182-184.
作者简介:吉钰(2000),男,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管理学院本科生,从事于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内涵;诚信文化;时代表达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企业的立业之基,也是一个国家的治世之道。诚信文化的价值内涵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儒学中的各大家对“诚”和“信”的含义阐释。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儒学一贯的传承和发扬,诚信文化的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当今社会,各行业诚信危机加深,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呈现出复杂性、多面性等特征。深入挖掘诚信文化的价值内涵,彰显诚信文化的时代风采,规范诚信文化的行为践行,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传统诚信文化的价值内涵
“诚信”是一种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价值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诚”和“信”并不是合并在一起的,而是作为单体分开使用的。总体而言,“诚”指的是内心的道德品质,是内化于心的一种道德自觉。“信”指的是由内心外化出来所体现在个体行动上的外现表征,即外化于行。当今社会是将“诚信”二字合起来使用,从道德规范层面要求人们知行合一,统一思想和行动,真正做到表里如一,正所谓“言必行,行必果”的现代契约精神。
(一)“诚”和“信”的涵义
“诚”这个字最早记载于《左传》:“明允笃诚”。儒家中孟子、荀子等都有著名论述。总体上“诚”的涵义大致有三种,第一,言谈符合实际状况,不夸大事实。其次,不虚伪,真诚实在。最后,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力求真实的人际交往状态。
儒家对“信”这一道德思想非常重视,就单论《论语》而言,“信”一词出现十六次。可见儒家将“信”作为个体的基本道德修养。“信”这一词的本义为取信于人,从国家层面来讲则是取信于民。代表着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相互信任的关系。例如,“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可以看出治理一个国家,粮食、兵固然重要。但论最重要的当属“信”,失去民心的统治者亦失去家国。除此之外,儒家的荀子和法家的管仲都将“诚”和“信”合并在一起使用过,经过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传承发扬,逐渐形成了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华儿女所始终遵循的道德伦理规范,即诚信文化。中国儒家所讲的“诚信”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层涵义 : 诚实不欺;互相信任;遵守诺言。“诚”和“信”二者融会贯通,互为表里,统一于诚信文化之中,只有寻求内心虔诚真实,才能被人所信服,求得光明磊落的人生。
(二)诚信文化的时代传承
诚信文化是从古至今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国家、个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信守承诺、重信义、遵守契约的风尚和气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作出了价值准则,其中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准则的诚信,传承古代优秀传统道德要求,意在要求公民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以诚待人,取信于人,是评价公民行为的道德标准。诚信作为现代公民的实践要求,应该从娃娃抓起,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父母和教师应身体力行,确保每件事情有始有终,真正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将诚信行为内化于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弘扬诚信文化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诚信思想,积极回应时代发展要求,让中华优秀传统诚信文化在新时代彰显新风采。
二、诚信文化的当代践行
从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到近年来频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新媒体网络诈骗、学术界论文抄袭、演艺界偷税漏税等各行各业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的现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侵害了公民的身体健康、腐蚀了优秀诚信文化。这些惨痛后果足以让我们警钟长鸣。
尽管已经从法律层面不断健全有关企业个人失信的处罚机制措施,但这难以遏制道德层面的失信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危害。除了政策和法律的硬性规范外,还应从全民教育抓起。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舆论导向的主要阵地之一,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民众,实施电信诈骗,受害者遍布各大人群。网络诚信问题为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归根结底,不论网络虚拟环境下还是现实生活中,治理诚信缺失必须建立和完善上到国家下至家庭、从法制到德育多层次全方位的诚信文化宣传教育和处罚机制。应建立政府工作的透明公开制度和完善的政府监督机制,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和窗口行業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公开化、透明化,力求信息全面、真实、准确,真正做到“阳光作业”。只有受到群众、社会、政府全方位监督的政府,才能建立真正的诚信政府。[2]学校应该设立涵盖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有学习阶段的完备的诚信德育课程。企业应把诚信文化纳入到其企业文化的中。各大媒体应加强舆论导向,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紧跟时势,引导公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语
许多百年品牌所打造的企业文化无不体现着诚信二字。中国屹立于世界几千年不倒,历经朝代的更迭,清末面对敌国入侵,一批又一批的有识之士疾走奔呼唤醒愚昧的国人,最终推翻几千年封建主义帝制。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可能如今的我们依旧处在殖民统治后的国家机制的混乱中,步其他殖民地的后尘。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参悟了诚信的真正价值,成立初期到现在始终言行一致,给人民许下的承诺都一一实现,这种言出必行、表里如一的高尚品德获得了民心,最终获得了革命的胜利。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人民殷切的期盼继续奋勇前行,三大改造的完成,改革开放的成功,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等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守诚信二字,取信于民,始终为人民谋福祉,真正做到诚信为本。
参考文献:
[1]钱穆: 《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310 页.
[2]张建新.传统诚信文化思想在现代诚信社会建设中的价值[J].学理论,2014(01):182-184.
作者简介:吉钰(2000),男,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管理学院本科生,从事于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