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外对于能源产业集群的研究己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主要集中于能源化工产业集群的内涵、形成动因、集聚测度、区域功能、可持续发展和政府作用等方面,对能源产业集群的治理研究几乎是空白的。针对这一空白,笔者从产业集群治理的内涵、机理,模式、视角四个方面进行了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产业集群治理的核心问题是产业集群利益相关的的界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集群剩余(利益)的分配。
关键词: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结构;模式;绩效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产业集群治理的概念及内涵
Brusco(1990)最早将“治理”理念引入产业发展的研究,他区分了早期阶段的自发成长型产业区以及特定制度支持的产业发展区,即“治理”型产业区。Gilsing(2000)第一次明确提出,集群治理为集群内成员旨在促进和改善创新进程的集体行动。很明显,他认为产业集群的治理是由集群内部发动的,目的是推动创新,本质上是动态发展的。Brown(2001)则把集群治理看作是产业结构和集群企业间的互动关系,他认为比较理想的集群治理结构应是由企业代表、政府部门、协会组织、相关产业代表、业内著名人士所组成的集群委员会主持的管理和决策模式。这既实现了一定力量的均衡又保证了治理行为的有效性。另外, Kooke(2002)提出的“联合治理”概念也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产业集群治理的涵义,他认为联合治理是一种网络化趋势的治理,可以借助所谓的区域治理机制来实现。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而言,国内有关产业集群治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最早将治理的研究从单一企业扩展到多个企业的是赵耀增。后来我国学者刘恒江等(2005)则指出,产业集群治理致力于集群可持续创新中的动力机制问题。魏江、周泯非(2009)认为集群治理是指集群层面上对集群参与者交互活动存在约束和激励作用的各种内生性协调机制总体,是同时包含着地方经济和行政权威 社会规范和协会机制等多种微观治理机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国内有关集群治理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在对国外的消化与吸收后进行了一定的延伸研究,但也还没形成统一的认识。
二、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结构、模式与绩效
1.产业集群治理机制
Langen(2004)认为治理机制是关于集群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激励和约束、决策权和利益分配、与外界交流、合作和谈判等的全部法律、机构、制度和文化的安排,是集群治理的核心。Parkhe(2005)认为相互依存的需要与行为的不确定性交叉作用,从而产生了机会主义,因此集群治理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创建抑制机会主义的机制。Stuart(2006)对集群网络治理机制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网络这种复杂的交易关系中,治理机制的存在可抑制机会主义行为,而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合作者的不同利益所引起的激励问题将会扭曲合作行为并使战略伙伴关系失效。
2.产业集群治理结构
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是指集群治理行为主体及各行为主体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利益协调关系。Propris(2003)认为集群治理结构为集群的组织结构、基于权力及权力分配属性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它是集群内各种主体(包括上游供应方、集群企业、下游买方,以及政府、协会等)在共同演化过程中共同博弈的结果。余秀江(2006)基于集群治理机制,将治理结构划分为正式治理、行业协会治理和非正式治理。治理结构划分的差异主要源自不同学者关注重点的差异:向内审视集群治理问题,或是将集群看成客体研究外部要素对集群的影响和控制。
3.产业集群治理模式
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被认为是产业集群的治理结构、功能和过程的逻辑统一。由于产业集群的类型、产业属性存在差异,特别是各行为主体对产业集群控制能力存在高低之分,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也会有所区别。Oliver(2004)等将集群治理模式划分为四种:强制型、自愿型、目标型摊和框架规则型。并认为这种划分很好地契合了在政策尺度内治理模式的变动。
4.产业集群治理绩效
产业集群治理的机制和结构以及治理模式的选择决定了治理绩效。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集群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体系,如Langen(2004)等提出信任、知识中介、龙头企业以及解决集体行动问题的效率是影响集群治理绩效的主要因素。姜慧忠、易明从产出绩效(竞争力)和过程绩效(治理力)两个维度,建立了涵盖 44 个指标的产业集群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利益相关者同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治理
网络治理分析与价值链治理分析在现有的集群研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价值链治理偏重于集群的外部关系治理,而网络治理则偏重于集群所在区域中企业关系的治理(郑建伟等,2004),构成研究集群对外关联与内部协同的治理机制的整体分析框架。然而这一综合范式仍然未能反映产业集群演进机制的全貌,需要在研究视角及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拓宽。
四、研究展望
从文章上述文献梳理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不论从产业集群治理的内涵、机理,还是集群治理模式、视角,都是对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的不同界定和对集群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不同理解。因此笔者认为,产业集群治理的核心是产业集群利益相关的的界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集群剩余(利益)的分配。集群治理的目标是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即在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下研究产业集群治理,明确产业集群治理的机制和结构,制定符合研究对象的产业集群治理模式。
能源化工产业是与相关企业、消费者、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生态环境等各利益主体相关联的,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诸如政府和企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关联企业、企业和当地农民、集群发展和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利益分配矛盾限制了产业集群的良态发展。
而笔者上述所构想的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产业集群治理似乎可以为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矛盾提供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杨慧.产业集群治理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7(01):148—150.
[2]易明,杨树旺.产业集群治理及其绩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9(23):50-51.
[3]Ansoff,I.:Corporate Strategy[M].New York:McGraw Hill,1965.
关键词: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结构;模式;绩效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产业集群治理的概念及内涵
Brusco(1990)最早将“治理”理念引入产业发展的研究,他区分了早期阶段的自发成长型产业区以及特定制度支持的产业发展区,即“治理”型产业区。Gilsing(2000)第一次明确提出,集群治理为集群内成员旨在促进和改善创新进程的集体行动。很明显,他认为产业集群的治理是由集群内部发动的,目的是推动创新,本质上是动态发展的。Brown(2001)则把集群治理看作是产业结构和集群企业间的互动关系,他认为比较理想的集群治理结构应是由企业代表、政府部门、协会组织、相关产业代表、业内著名人士所组成的集群委员会主持的管理和决策模式。这既实现了一定力量的均衡又保证了治理行为的有效性。另外, Kooke(2002)提出的“联合治理”概念也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产业集群治理的涵义,他认为联合治理是一种网络化趋势的治理,可以借助所谓的区域治理机制来实现。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而言,国内有关产业集群治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最早将治理的研究从单一企业扩展到多个企业的是赵耀增。后来我国学者刘恒江等(2005)则指出,产业集群治理致力于集群可持续创新中的动力机制问题。魏江、周泯非(2009)认为集群治理是指集群层面上对集群参与者交互活动存在约束和激励作用的各种内生性协调机制总体,是同时包含着地方经济和行政权威 社会规范和协会机制等多种微观治理机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国内有关集群治理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在对国外的消化与吸收后进行了一定的延伸研究,但也还没形成统一的认识。
二、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结构、模式与绩效
1.产业集群治理机制
Langen(2004)认为治理机制是关于集群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激励和约束、决策权和利益分配、与外界交流、合作和谈判等的全部法律、机构、制度和文化的安排,是集群治理的核心。Parkhe(2005)认为相互依存的需要与行为的不确定性交叉作用,从而产生了机会主义,因此集群治理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创建抑制机会主义的机制。Stuart(2006)对集群网络治理机制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网络这种复杂的交易关系中,治理机制的存在可抑制机会主义行为,而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合作者的不同利益所引起的激励问题将会扭曲合作行为并使战略伙伴关系失效。
2.产业集群治理结构
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是指集群治理行为主体及各行为主体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利益协调关系。Propris(2003)认为集群治理结构为集群的组织结构、基于权力及权力分配属性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它是集群内各种主体(包括上游供应方、集群企业、下游买方,以及政府、协会等)在共同演化过程中共同博弈的结果。余秀江(2006)基于集群治理机制,将治理结构划分为正式治理、行业协会治理和非正式治理。治理结构划分的差异主要源自不同学者关注重点的差异:向内审视集群治理问题,或是将集群看成客体研究外部要素对集群的影响和控制。
3.产业集群治理模式
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被认为是产业集群的治理结构、功能和过程的逻辑统一。由于产业集群的类型、产业属性存在差异,特别是各行为主体对产业集群控制能力存在高低之分,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也会有所区别。Oliver(2004)等将集群治理模式划分为四种:强制型、自愿型、目标型摊和框架规则型。并认为这种划分很好地契合了在政策尺度内治理模式的变动。
4.产业集群治理绩效
产业集群治理的机制和结构以及治理模式的选择决定了治理绩效。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集群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体系,如Langen(2004)等提出信任、知识中介、龙头企业以及解决集体行动问题的效率是影响集群治理绩效的主要因素。姜慧忠、易明从产出绩效(竞争力)和过程绩效(治理力)两个维度,建立了涵盖 44 个指标的产业集群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利益相关者同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治理
网络治理分析与价值链治理分析在现有的集群研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价值链治理偏重于集群的外部关系治理,而网络治理则偏重于集群所在区域中企业关系的治理(郑建伟等,2004),构成研究集群对外关联与内部协同的治理机制的整体分析框架。然而这一综合范式仍然未能反映产业集群演进机制的全貌,需要在研究视角及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拓宽。
四、研究展望
从文章上述文献梳理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不论从产业集群治理的内涵、机理,还是集群治理模式、视角,都是对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的不同界定和对集群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不同理解。因此笔者认为,产业集群治理的核心是产业集群利益相关的的界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集群剩余(利益)的分配。集群治理的目标是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即在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下研究产业集群治理,明确产业集群治理的机制和结构,制定符合研究对象的产业集群治理模式。
能源化工产业是与相关企业、消费者、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生态环境等各利益主体相关联的,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诸如政府和企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关联企业、企业和当地农民、集群发展和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利益分配矛盾限制了产业集群的良态发展。
而笔者上述所构想的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产业集群治理似乎可以为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矛盾提供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杨慧.产业集群治理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7(01):148—150.
[2]易明,杨树旺.产业集群治理及其绩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9(23):50-51.
[3]Ansoff,I.:Corporate Strategy[M].New York:McGraw Hill,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