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政治家,屈原是痛苦的;作为文学家,屈原同样是痛苦的。而两家兼之,屈原的痛苦不再是单项的,而是多重的了。应该说,他的痛苦是他自找的。如果,他只是政治家,很有可能屈原会经营得很好,远不止是楚怀王的左徒。当然,这个官实属不小,相当于现在的中办副主任,而且,在22岁时就干上了,足可谓起点高。不过,他一心两用,没把握好上升的政治空间,到此为止了。再从另一角度说,如果屈原只戴一顶文学家的桂冠,从仕途上来个急转弯,专心孜孜写诗,恐怕他早就跟但丁比肩了。当然,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屈原都站在了史册的前排。
屈原从湖北秭归走向楚国权力圈,正值七雄激烈争斗之际。屈原先天就有一定的政治优势,他与楚王是同宗,体内流淌的是贵族的血液。当时,贵族中最牛的要数昭、屈、景三大家族,屈原家族名列其中,所以,屈原走路当然可以把头抬得很高。不过,屈原的才华也是十分耀眼。
于是,楚怀王喜欢上了这个戴高帽,佩长剑,知识渊博,又有政治洞察力的男生。于是,屈原开始用写诗的笔,起草国家政令,推行变法之事。楚怀王很有魄力,也很想用自己的万丈光芒普照楚地,因此,他与屈原君臣联谋,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当时的政治环境狙击着改革的推行。因为,楚国的政权完全掌握在贵族重臣手中,而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利益的再分配。于是,唯恐分割权力的重臣们,攥紧拳头反对变法。屈原虽有楚怀王的“呵护”,但也显得孤孤单单。
同时,楚怀王器重屈原,这也叫周边的政敌磨刀霍霍。在这方面,也有一个传统,就是一个人想成为参天大树,就会有一批人来砍伐,或拔根。与屈原官位相仿的大臣见屈原得到重用,心就有一只猫在抓。屈原起草宪令尚未定稿,他害怕变法损害到贵族的利益,就想争夺其变法宪令的草稿,屈原也不是个孬种,当然不干。于是,他连夜跑到楚怀王面前挑拨离间。当时,楚怀王正想着与宠爱渐行佳境,三言两语就把他打发走了。第二天,楚怀王听信谗言,陡然开始疏远屈原。于是,屈原变法强国的愿望在奸臣面前不堪一击。一腔热血再也沸腾不起来了。
屈原也有他的幼稚。要是他能及时调理与政敌的关系,或者,改革的动作柔情一点,就不会有后面的下场了。可他“执迷不悟”,在高低杠上展示前滚翻,哪有不失手的!于是,他先是遭楚怀王贬斥,又遭襄王放逐,于是,他到了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但他仍然犯糊涂,不知自己错在哪。他的诗不乏想象力,可在政治上却太呆板了。无疑,屈原这人有澎湃的诗歌灵感,但他没多少政治灵感。他不苦恼才怪!
楚国是用世族权威来统治的,谁都要服从并忠诚于楚王。也许,经过摸爬滚打,屈原心里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在楚国这块遍地荆棘的土地上施展才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借助楚怀王的权势,或者,扛着楚怀王鲜艳的旗帜。可他却不付与行动,他被罢官了,他被放逐了,他什么都没有了,有的只是一颗孤苦伶仃的心。屈原是爱国忧国的。可他把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系于楚怀王一人之身,楚怀王可以扭转乾坤,其光辉可以普照大地,也可以拯救他屈原。他一直抱着一种幻想,楚怀王会觉悟的,会再度起用他的,他会东山再起的。他这样想,說明他一直没觉悟,没反思,很迟钝。而且,他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仰望星空,俯首土地,还在梦想楚怀王华贵的转身,改变初衷,招他回去。屈原是那个时代的高知,万人仰慕,可就是少了一根弦。
来一个假设。假设屈原在此时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精心写诗吟诗,中国可能会多出现一部不朽的诗篇,今天的大学教材里可能又加入了屈原的名作。虽说他在这里写出了如《离骚》、《天问》这样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力的重要作品,并将楚辞这一体裁发扬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屈原一边在写作,还一边在盼望楚怀王的“回心转意”。他望眼欲穿。在这一点上,屈原也表现了他的天真无邪。楚怀王的心在奸臣那里,在宠爱身上,能回来吗?
这就是官场?屈原茫然不知所措了。
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被秦国攻占,屈原感到救国无望,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作《怀沙》后,从玉笥山走向了汨罗江畔……
再来一个假设。假设屈原如百里奚、乐毅、吴起、范雎、苏秦、张仪等精英那样,离开楚国,跑到列国去,他的政治生涯就会延长,同时也拓展了仕途的宽度!那时,又不需要签证等繁琐的程序,想走立刻就可以走,没人来阻截啊!可屈原没往这个方向想,一条心恋着楚国。寄人篱下的生活他一天也过不下去。他宁愿在楚国穷困潦倒。就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国土上。
这就是屈原!
不过,从中国文学发展史这一角度,大家对楚怀王尤其是他身边的奸臣要心存一份隆重的感激。为什么?要是没他们,屈原可能只是一位孤掌难鸣的政治家,肯定不会有《离骚》与《天问》这样的伟大作品出世。屈原还是有点官瘾的,要是屈原别总是惦记他的政治前途,他的诗歌成就一定会更大!但他又是傲视权力的,不与奸臣同流合污。死也要死得清雅!
屈原从湖北秭归走向楚国权力圈,正值七雄激烈争斗之际。屈原先天就有一定的政治优势,他与楚王是同宗,体内流淌的是贵族的血液。当时,贵族中最牛的要数昭、屈、景三大家族,屈原家族名列其中,所以,屈原走路当然可以把头抬得很高。不过,屈原的才华也是十分耀眼。
于是,楚怀王喜欢上了这个戴高帽,佩长剑,知识渊博,又有政治洞察力的男生。于是,屈原开始用写诗的笔,起草国家政令,推行变法之事。楚怀王很有魄力,也很想用自己的万丈光芒普照楚地,因此,他与屈原君臣联谋,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当时的政治环境狙击着改革的推行。因为,楚国的政权完全掌握在贵族重臣手中,而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利益的再分配。于是,唯恐分割权力的重臣们,攥紧拳头反对变法。屈原虽有楚怀王的“呵护”,但也显得孤孤单单。
同时,楚怀王器重屈原,这也叫周边的政敌磨刀霍霍。在这方面,也有一个传统,就是一个人想成为参天大树,就会有一批人来砍伐,或拔根。与屈原官位相仿的大臣见屈原得到重用,心就有一只猫在抓。屈原起草宪令尚未定稿,他害怕变法损害到贵族的利益,就想争夺其变法宪令的草稿,屈原也不是个孬种,当然不干。于是,他连夜跑到楚怀王面前挑拨离间。当时,楚怀王正想着与宠爱渐行佳境,三言两语就把他打发走了。第二天,楚怀王听信谗言,陡然开始疏远屈原。于是,屈原变法强国的愿望在奸臣面前不堪一击。一腔热血再也沸腾不起来了。
屈原也有他的幼稚。要是他能及时调理与政敌的关系,或者,改革的动作柔情一点,就不会有后面的下场了。可他“执迷不悟”,在高低杠上展示前滚翻,哪有不失手的!于是,他先是遭楚怀王贬斥,又遭襄王放逐,于是,他到了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但他仍然犯糊涂,不知自己错在哪。他的诗不乏想象力,可在政治上却太呆板了。无疑,屈原这人有澎湃的诗歌灵感,但他没多少政治灵感。他不苦恼才怪!
楚国是用世族权威来统治的,谁都要服从并忠诚于楚王。也许,经过摸爬滚打,屈原心里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在楚国这块遍地荆棘的土地上施展才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借助楚怀王的权势,或者,扛着楚怀王鲜艳的旗帜。可他却不付与行动,他被罢官了,他被放逐了,他什么都没有了,有的只是一颗孤苦伶仃的心。屈原是爱国忧国的。可他把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系于楚怀王一人之身,楚怀王可以扭转乾坤,其光辉可以普照大地,也可以拯救他屈原。他一直抱着一种幻想,楚怀王会觉悟的,会再度起用他的,他会东山再起的。他这样想,說明他一直没觉悟,没反思,很迟钝。而且,他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仰望星空,俯首土地,还在梦想楚怀王华贵的转身,改变初衷,招他回去。屈原是那个时代的高知,万人仰慕,可就是少了一根弦。
来一个假设。假设屈原在此时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精心写诗吟诗,中国可能会多出现一部不朽的诗篇,今天的大学教材里可能又加入了屈原的名作。虽说他在这里写出了如《离骚》、《天问》这样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力的重要作品,并将楚辞这一体裁发扬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屈原一边在写作,还一边在盼望楚怀王的“回心转意”。他望眼欲穿。在这一点上,屈原也表现了他的天真无邪。楚怀王的心在奸臣那里,在宠爱身上,能回来吗?
这就是官场?屈原茫然不知所措了。
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被秦国攻占,屈原感到救国无望,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作《怀沙》后,从玉笥山走向了汨罗江畔……
再来一个假设。假设屈原如百里奚、乐毅、吴起、范雎、苏秦、张仪等精英那样,离开楚国,跑到列国去,他的政治生涯就会延长,同时也拓展了仕途的宽度!那时,又不需要签证等繁琐的程序,想走立刻就可以走,没人来阻截啊!可屈原没往这个方向想,一条心恋着楚国。寄人篱下的生活他一天也过不下去。他宁愿在楚国穷困潦倒。就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国土上。
这就是屈原!
不过,从中国文学发展史这一角度,大家对楚怀王尤其是他身边的奸臣要心存一份隆重的感激。为什么?要是没他们,屈原可能只是一位孤掌难鸣的政治家,肯定不会有《离骚》与《天问》这样的伟大作品出世。屈原还是有点官瘾的,要是屈原别总是惦记他的政治前途,他的诗歌成就一定会更大!但他又是傲视权力的,不与奸臣同流合污。死也要死得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