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县教师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措施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h1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隆县教师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开始于2001年9月,截至目前共测试1821余人,相对于发达地区,成绩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历史原因及教师自身的原因。下面我就上述两种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历史原因
  
  1、化隆历史上重武轻文、民智迟开,教育起步晚。化隆地区自古为少数民族聚集地(明以前为吐蕃属地,明朝才有汉族、回族等民族迁入),山大沟深,交通闭塞。本地居民以游牧为主,重武轻文,民智迟开。直至明朝中后期,由于汉、回等民族不断向县境迁徙,先进的中原文化才逐渐增多,有少数有文化的人,开始私设家塾,收受学童,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启蒙教育,但因传统观念、宗教习惯以及当时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只有少数人受到初等教育,没有培养出多少杰出的人才。
  
  2、广播、电视等传媒影响范围小。“文革”期间,除少数边远的乡镇,大部分乡镇都设立了广播站。但是,除县城外,大部分乡镇广播站都用方言广播。电视,作为对现代人的生活影响最大的传媒直到1982年才开始在县城试运行,90年代后期电视才开始真正普及。但由于许多地方由于宗教习惯(如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原来是不允许看电视的,直到现在才有所改变)以及一些最近才通电的乡村电视普及率较低等诸多原因,导致普通话影响较低。
  
  3、习惯势力影响大,思想观念陈旧。由于长期的历史渊源形成的地方保守观念很重,加上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影响,自己觉得本地方言最美、最动听、最易于表达思想感情。于是对普通话持鄙视态度,对讲普通话的人冷嘲热讽,讥讽普通话为“饼干话”、“炒面话”。严重打击了讲普通话的积极性。
  
  4、外地籍教师日渐减少,本地籍教师逐渐增多。70年代至80年代末,许多外地人由于种种原因来到化隆,还有许多大中专毕业生来自外地,当时化隆有许多外地教师,这部分教师对化隆的普通话推广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这些教师大部分集中在县城的实验小学(现为县第一小学)、化隆中学(现为县第一中学)以及县师范学校(1994年撤销)而在此期间就读于上述学校的人员,大部分能讲普通话。后来由于这部分教师,退休的退休,内调的内调,日渐减少。再加上有许多民办教师转正、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本地教师占了教师队伍的绝大多数,由于方言影响,这部分人大多不讲普通话,讲的又有许多人很不标准,直接影响了普通话的推广。
  
  5、少数民族同志民族语言影响重。化隆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民族成份较多,出占全县总人口52.1 5%的回族外,还有汉族、藏族、撒拉族、土族、东乡族、蒙古族等13个民族。由于藏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有自己的本民族的母语,部分回族(主要分布在群科、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等乡镇)的母语也是藏语,再加上相互杂居、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本质有互不相同的语言环境。如藏语中有许多汉语词汇,而汉语中又有许多藏语词汇。这种环境的影响,使许多人在使用普通话词汇时难免方言词汇的影响。
  
  6、山大沟深、信息闭塞、民族意识重。塔加、金源市东部的两个藏族乡,由于离县城很远,山大沟深,信息闭塞,那里的藏族同胞保留着许多传统的藏族民俗。这当中就包含着使用藏语而不是用汉语作为交际的语言载体,使得许多人不会讲汉语更不用说讲普通话,再加上当地教师大部分使用藏语教学,很多人多听不懂普通话。
  
  二、教师自身的原因
  
  1、许多领导和教师对普通话认识不到位。思想意识淡薄。县教育局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岗位“六个一”练兵,其中就有“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条。然而在实际贯彻执行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许多教师甚至于许多领导始终认为自己是本地人,没有必要讲普通话,学生也听不懂,长此以往对普通话持那种只是在广播、电视当中才讲的语言,自己没有必要学习,没必要讲的态度,等到测试之时才慌了手脚。
  
  2、平时对业务进修抓的不紧,自身素质又太低。我县教育系统有许多教师都是民转公,这部分教师大多出身农村,文化素质较低,再加上长期在边远山区任教,对自身要求不严,得过且过,业务进修上小思进取。
  
  3、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太差,考前抱侥幸心理。由于以往进行的各种考试大多是笔试,集中考试。在加上监考人员睁一眼、闭一眼,能混水摸鱼。而普通话测试则采用单兵操练,无法作弊,再加上大部分教师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小圈子里,很少与外界打交道,心理素质差,承受能力弱,许多人一进考场胆怯、发昏,以至于个别教师心脏病发作,险些酿成悲剧。
  
  4、思维局限性大,不够活跃。大部分教师对谈话三分钟准备不足,往往是三言两语就说完了,常常不足1分钟,再让他谈时,就无话可说。
  
  5、教师识字量严重不足。许多教师识字量成为测试的最大问题,如把“孤单”读成“瓜单”,把“肋条”误为“列条”等错误,令人瞠目结舌。
  鉴于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我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营造全社会推普的环境,推普工作不光要在学校展开,还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推广环境
  2、把推普工作列入学校考核、教师评定的项目当中,从学校这一块抓起,从教师抓起;
  3、鼓励教师多听广播、多看电视、多听普通话录音带
  4、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增长知识、加强自身业务进修,多与人交谈,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5、每年举办一次普通话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扩大推普工作宣传力度。
  总之,要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为我县推普工作再掀高潮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一、问题提出    学生身心发展在一定年龄阶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但由于每个人的生理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各年龄阶段中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其特殊性和差异性。反映在学习中,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均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在英语学科上,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因为对学生的来说,任何一门科目都是
去年以来,我们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中强化以监管为中心,用行业监管统领各项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行业管理权威得到政府部门认可.我们的
期刊
现代教师就是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角色需要转变    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历来推崇的是“师道尊严”,教师在课内课外是非常有权威的。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被灌输者,是教师思路的体现者和实践者
《历史与社会》在浙江省全面实施已经多年,它以其独特的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但是由于地区教育发展的差异等原因,目前还有相当多的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还不尽人意,因此,我们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必须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效率,建构农村《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教学。    一、当前农村学校《历史与社会》课堂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领域中的运用,更准确地讲,是指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运用,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
近年来,随着非资源性产业、中小企业、富民工程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有必要对我区中小企业发展规律性特点和促进中小企
文明古国,曾经像雄狮一样雄居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近代以来却是积贫积弱,伤痕累累.为了寻求医治良药,清代地主阶级的开明人士徐继畲苦心访查,编著了一部救治中国的著名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