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铭庭,植物学家,世界著名治沙专家。1957年,刘铭庭兰州大学毕业后申请来到被称之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工作,他冒着生命危险在沙漠里进行科学考察,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行走4万余公里,发现了柽柳属5个新种,并在世界上首次研究出了人工大芸的种植技术。因杰出贡献,刘铭庭荣获联合国、国家省部级大奖28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尊称为“刘红柳”。
1995年,为帮助沙区群众致富,已退休的刘铭庭骑着三轮车,带着妻子住进了沙漠。在他的艰辛努力下,沙漠被他征服了,成片的红柳林向沙漠腹地延伸,20余万的沙区人民脱贫致富。他就像一株红柳,守卫造福着沙区的人民。近日笔者采访了刘铭庭和他的家人,见证了一位科学家62年的大漠家国豪情——
山西汉子恋上江南女子,大漠里绽放爱情花
刘铭庭,1933年出生在山西省万荣县。12岁时,刘铭庭来到西安与父亲一起生活。其父亲是中国第一代司机,解放战争时,他拉着解放军的炮兵奔赴新疆。全国解放后,父亲常年开车往返新疆和西安,每次出车回来都会给他讲新疆的故事,刘铭庭的脑海里从小就对新疆大漠烙下了美好的印象。
1953年,刘铭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兰州大学植物学专业。1956年3月,刘铭庭来到新疆实习,沿途漫天黄沙蔽日,在孔雀河畔,带队的生物系老师张鹏云说:“沙漠已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生活安全,要治理沙漠只有植树造林,然而,世界上只有苏联专家找到了6个抗击风沙的柽柳树属种,中国在这块是个空白……”看着被风沙肆虐的沙漠和细若丝带的孔雀河,刘铭庭立下了“我一定要征服沙漠”的誓言。
为了能实现这一梦想,毕业前夕,刘铭庭给高教部杨秀峰部长写了封“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坚决要求到边疆工作”的信。9月,刘铭庭如愿被分到中科院新疆分院工作。当时,和田地区正在组织修建30公里的青年渠。此时,新疆已飘起了大雪,无法从事野外科考工作,劉铭庭就踊跃报名参加义务劳动。刘铭庭谦虚好学,很快,他成了修渠能手,创造了单日铺设60平方米水渠的记录。每二年,修建和田渠时,刘铭庭成了技术骨干并担任副队长,认识了在工地上从事医务工作的储慧芳。
12月的一天,刘铭庭和施工队伍要在乌鲁木齐河上架一座木桥,刘铭庭率领几个人下到了冰冷刺骨的河里,用肩膀抬起了木头。零下30摄氏度的天气,刘铭庭在河里坚持了二十几分钟,当他爬上岸,双腿已冻成了冰柱,被送进了工地医院。值班的正是储慧芳,她赶紧给刘铭庭治疗。她惊讶地说:“你再晚来十分钟,双腿恐怕就保不住了。”刘铭庭豪情万丈地说:“这点苦算什么,为了建设好新疆我愿奉献我的一切。”储慧芳十分感动。
20岁的储慧芳是江苏省扬州市人。她毕业于扬州医校,毕业前夕她向学校申请赴疆工作,后分配到新疆卫生厅。相似的经历让两人十分亲近。
出院后刘铭庭又回到了热火朝天的工地。工地上时常有人负伤流血,储慧芳忙得团团转。刘铭庭就把自己的开水给储慧芳留着,需要人出大力帮忙时,他走在最前面。储慧芳觉得很温暖。工地上每晚要召开工程进度会,会议结束时,储慧芳把自己省下的馍偷偷塞进刘铭庭的包里,说:“算是谢你了。”散会的时候,刘铭庭摸着包里的馍,看着储慧芳消失在荒漠里的背影,心里明白:他们有戏!
1961年,和田渠竣工了,储慧芳要回卫生厅,刘铭庭也要回研究所。庆功会后他将她约到河渠旁。望着大漠孤烟下的夕阳,他问储慧芳:“你愿与我一道把青春奉献给这无垠的沙海吗?”储慧芳点点头。刘铭庭心里一热,握住了她的手。1962年春节,刘铭庭回到乌鲁木齐科学院,与储慧芳举行了婚礼。2年后,储慧芳调入乌鲁木齐市直属小学,分得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子,两人才有了自己的家。
1964年3月,气温回升,冰雪开始融化,刘铭庭要奔赴治沙站工作,这一去就是大半年。此时,储慧芳已有了两个月身孕。她是个江南女子,性子却像沙漠上的植物一样刚强。11月16日,储慧芳半夜里发作,她在黑夜里摸索着一步一步走到友谊医院,生下孩子。半个月后,刘铭庭才结束野外科考工作回到家里。作为丈夫,他心里愧疚。他吻着女儿的小脸,对慧芳说:“我们是在修渠的时候相爱的,我们的女儿就叫刘渠华吧。”储慧芳点点头。
风儿和沙的约定,“死亡之海”里无怨相守
女儿刚满周岁,刘铭庭就离开家奔赴治沙站。站上只有4个人,刘铭庭是站上的负责人。
治沙站离家有200多公里,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每当起风时,沙尘遮天蔽日,飞石乱走。更可怕的是令人窒息的孤寂,每当夜深人静时,寂寥的大漠静得听得见自己的心跳。
一次,刘铭庭回科学院汇报工作,他顺道回了趟家,看着女儿乖巧的样子挪不动腿。储慧芳笑着说:“我如果把你留下来,你将来一定会后悔。你回去吧,我会照顾好女儿。”刘铭庭感动不已。
从此,刘铭庭把对妻儿的思念埋在心底。每当大家情绪低落想家时,刘铭庭就带领大家大声唱歌,直到精疲力竭才酣然睡去。他发现,人只要疲劳了就不怕孤寂了。于是,他就带领3个同事,玩命地工作:做科学考察,修筑防风堤,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沙漠寻找抗击风沙的新植物……
一次,刘铭庭和三个科考队员在塔里木沙漠里连续工作了七天,鞋磨破了,中午滚烫的沙子把脚底烙起了血泡,每走两步就得停下,把脚晾一会儿再走。幸好,有几个采集土壤的布袋,刘铭庭指挥大家把布袋子套在脚上,互相搀扶着走出了沙漠。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修建了10公里的防沙堤,种植了20公里的防护林,种上了上百种抗风沙植物,阻止了风沙前进的脚步。刘铭庭还把他发现的第一株“塔克拉玛干柽柳”移植在植物园里,并进行了扦插培育实验。经过反复试验,刘铭庭将产苗量由每亩的5万株提高到了50万株,扦插育苗的亩产量提高到12万株,在全世界遥遥领先。
1967年6月,刘铭庭的二女儿快要出生了。当地一名村干部劝说他回去陪妻子,刘铭庭想了好几个晚上,最终说:“耽搁了治沙好时机,一连几年的工夫就白费了。”他熬夜给储慧芳写了一封信。 1999年,刘铭庭又研发出沟渠种植大芸的新技术。他在大漠深处规划修建了一个500亩的农场,还规划了10亩的玫瑰园,他亲自和妻子种下了各色的玫瑰,这玫瑰,是他送给妻子的礼物。老三刘军不放心,也来到农场。他一面照顾年迈的父母,一面学习大芸种植技术。
在刘铭庭的帮助下,于田县全县沙区老百姓靠种植大芸脱贫致富,每年靠种植大芸纯收入16万至20万元,住上了小洋楼,买了汽车。人们尊敬地称刘铭庭为“大芸之父”。
2010年,刘铭庭的大芸农场已初具规模。随着红柳大芸在市场的竞争力下降,刘铭庭又研发出人工种植梭梭大芸的技术。每天,刘铭庭和老伴七点起床,在玫瑰园里散会儿步。吃过早饭,两人又和往常一样开始了劳动——刘铭庭骑着三轮车,载着老伴,拉着树苗,去农场“上班”。这时候,他已经77岁高龄了。有的地方去不了三轮车,储慧芳就牵着小毛驴,小毛驴驮着化肥。刘铭庭买了个录音机,一路上播放着新疆民歌:“远方的朋友们/葡萄架下坐一坐/说上几句热情的话/弹起一曲迎宾的歌/再请亲爱的朋友们/看看我们的新生活/白葡萄比不上咱心里甜/我们大家多快乐……”这是属于他们的浪漫。
2014年,刘铭庭骑着三轮车去公社拉梭梭树苗,在基耕路的陡坡处,路面湿滑翻了车,他一头栽在沙地里。当他把2000株树苗运回农场后才感觉到胸部隐隐作痛。他连夜赶到乌鲁木齐市人民医院看急诊,才发现摔断了七根肋骨。这次意外,刘铭庭住了两个月院,出院后他又回到了农场忙碌。
四个孩子都忙着自己的工作,但有时间都会从乌鲁木齐乘车辗转到一千多公里外的父亲的农场,陪父母小住几天,和父母一起干活。看大漠的落日,每路过一棵树,刘铭庭就给儿女们讲每棵树的故事,在他和妻子眼里,农场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的孩子。
2018年7月,刘渠华和弟弟刘军陪父母登上农场边的沙丘,85岁高龄的刘铭庭依然走路带风,中气十足。他无限感慨地对姐弟俩说,每登上一个沙丘,他都累得直不起腰,但又想着另一个沙丘外的景色,浑身又充满着力量。储慧芳望着如血的落日,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刘铭庭很快就要满90岁了,她想在农场里为老伴儿举办生日宴:“他这一辈子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从来没过一个像样的生日,我想给他好好办一办,咱们一大家子要欢聚一堂。”
2019年3月,刘铭庭为方便来自欧美的专家和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采访,和妻子回到了乌鲁木齐的家中,与大女儿仅一街之隔。刘渠华利用休息的时间陪伴父母,帮助父亲整理书稿。刘铭庭打算将人工大芸种植技术写成一本书,用自己的科研成果继续造福人类。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渠华说:“在我们姐弟四人的眼里,我们的父親母亲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人,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编辑/王颖
1995年,为帮助沙区群众致富,已退休的刘铭庭骑着三轮车,带着妻子住进了沙漠。在他的艰辛努力下,沙漠被他征服了,成片的红柳林向沙漠腹地延伸,20余万的沙区人民脱贫致富。他就像一株红柳,守卫造福着沙区的人民。近日笔者采访了刘铭庭和他的家人,见证了一位科学家62年的大漠家国豪情——
山西汉子恋上江南女子,大漠里绽放爱情花
刘铭庭,1933年出生在山西省万荣县。12岁时,刘铭庭来到西安与父亲一起生活。其父亲是中国第一代司机,解放战争时,他拉着解放军的炮兵奔赴新疆。全国解放后,父亲常年开车往返新疆和西安,每次出车回来都会给他讲新疆的故事,刘铭庭的脑海里从小就对新疆大漠烙下了美好的印象。
1953年,刘铭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兰州大学植物学专业。1956年3月,刘铭庭来到新疆实习,沿途漫天黄沙蔽日,在孔雀河畔,带队的生物系老师张鹏云说:“沙漠已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生活安全,要治理沙漠只有植树造林,然而,世界上只有苏联专家找到了6个抗击风沙的柽柳树属种,中国在这块是个空白……”看着被风沙肆虐的沙漠和细若丝带的孔雀河,刘铭庭立下了“我一定要征服沙漠”的誓言。
为了能实现这一梦想,毕业前夕,刘铭庭给高教部杨秀峰部长写了封“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坚决要求到边疆工作”的信。9月,刘铭庭如愿被分到中科院新疆分院工作。当时,和田地区正在组织修建30公里的青年渠。此时,新疆已飘起了大雪,无法从事野外科考工作,劉铭庭就踊跃报名参加义务劳动。刘铭庭谦虚好学,很快,他成了修渠能手,创造了单日铺设60平方米水渠的记录。每二年,修建和田渠时,刘铭庭成了技术骨干并担任副队长,认识了在工地上从事医务工作的储慧芳。
12月的一天,刘铭庭和施工队伍要在乌鲁木齐河上架一座木桥,刘铭庭率领几个人下到了冰冷刺骨的河里,用肩膀抬起了木头。零下30摄氏度的天气,刘铭庭在河里坚持了二十几分钟,当他爬上岸,双腿已冻成了冰柱,被送进了工地医院。值班的正是储慧芳,她赶紧给刘铭庭治疗。她惊讶地说:“你再晚来十分钟,双腿恐怕就保不住了。”刘铭庭豪情万丈地说:“这点苦算什么,为了建设好新疆我愿奉献我的一切。”储慧芳十分感动。
20岁的储慧芳是江苏省扬州市人。她毕业于扬州医校,毕业前夕她向学校申请赴疆工作,后分配到新疆卫生厅。相似的经历让两人十分亲近。
出院后刘铭庭又回到了热火朝天的工地。工地上时常有人负伤流血,储慧芳忙得团团转。刘铭庭就把自己的开水给储慧芳留着,需要人出大力帮忙时,他走在最前面。储慧芳觉得很温暖。工地上每晚要召开工程进度会,会议结束时,储慧芳把自己省下的馍偷偷塞进刘铭庭的包里,说:“算是谢你了。”散会的时候,刘铭庭摸着包里的馍,看着储慧芳消失在荒漠里的背影,心里明白:他们有戏!
1961年,和田渠竣工了,储慧芳要回卫生厅,刘铭庭也要回研究所。庆功会后他将她约到河渠旁。望着大漠孤烟下的夕阳,他问储慧芳:“你愿与我一道把青春奉献给这无垠的沙海吗?”储慧芳点点头。刘铭庭心里一热,握住了她的手。1962年春节,刘铭庭回到乌鲁木齐科学院,与储慧芳举行了婚礼。2年后,储慧芳调入乌鲁木齐市直属小学,分得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子,两人才有了自己的家。
1964年3月,气温回升,冰雪开始融化,刘铭庭要奔赴治沙站工作,这一去就是大半年。此时,储慧芳已有了两个月身孕。她是个江南女子,性子却像沙漠上的植物一样刚强。11月16日,储慧芳半夜里发作,她在黑夜里摸索着一步一步走到友谊医院,生下孩子。半个月后,刘铭庭才结束野外科考工作回到家里。作为丈夫,他心里愧疚。他吻着女儿的小脸,对慧芳说:“我们是在修渠的时候相爱的,我们的女儿就叫刘渠华吧。”储慧芳点点头。
风儿和沙的约定,“死亡之海”里无怨相守
女儿刚满周岁,刘铭庭就离开家奔赴治沙站。站上只有4个人,刘铭庭是站上的负责人。
治沙站离家有200多公里,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每当起风时,沙尘遮天蔽日,飞石乱走。更可怕的是令人窒息的孤寂,每当夜深人静时,寂寥的大漠静得听得见自己的心跳。
一次,刘铭庭回科学院汇报工作,他顺道回了趟家,看着女儿乖巧的样子挪不动腿。储慧芳笑着说:“我如果把你留下来,你将来一定会后悔。你回去吧,我会照顾好女儿。”刘铭庭感动不已。
从此,刘铭庭把对妻儿的思念埋在心底。每当大家情绪低落想家时,刘铭庭就带领大家大声唱歌,直到精疲力竭才酣然睡去。他发现,人只要疲劳了就不怕孤寂了。于是,他就带领3个同事,玩命地工作:做科学考察,修筑防风堤,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沙漠寻找抗击风沙的新植物……
一次,刘铭庭和三个科考队员在塔里木沙漠里连续工作了七天,鞋磨破了,中午滚烫的沙子把脚底烙起了血泡,每走两步就得停下,把脚晾一会儿再走。幸好,有几个采集土壤的布袋,刘铭庭指挥大家把布袋子套在脚上,互相搀扶着走出了沙漠。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修建了10公里的防沙堤,种植了20公里的防护林,种上了上百种抗风沙植物,阻止了风沙前进的脚步。刘铭庭还把他发现的第一株“塔克拉玛干柽柳”移植在植物园里,并进行了扦插培育实验。经过反复试验,刘铭庭将产苗量由每亩的5万株提高到了50万株,扦插育苗的亩产量提高到12万株,在全世界遥遥领先。
1967年6月,刘铭庭的二女儿快要出生了。当地一名村干部劝说他回去陪妻子,刘铭庭想了好几个晚上,最终说:“耽搁了治沙好时机,一连几年的工夫就白费了。”他熬夜给储慧芳写了一封信。 1999年,刘铭庭又研发出沟渠种植大芸的新技术。他在大漠深处规划修建了一个500亩的农场,还规划了10亩的玫瑰园,他亲自和妻子种下了各色的玫瑰,这玫瑰,是他送给妻子的礼物。老三刘军不放心,也来到农场。他一面照顾年迈的父母,一面学习大芸种植技术。
在刘铭庭的帮助下,于田县全县沙区老百姓靠种植大芸脱贫致富,每年靠种植大芸纯收入16万至20万元,住上了小洋楼,买了汽车。人们尊敬地称刘铭庭为“大芸之父”。
2010年,刘铭庭的大芸农场已初具规模。随着红柳大芸在市场的竞争力下降,刘铭庭又研发出人工种植梭梭大芸的技术。每天,刘铭庭和老伴七点起床,在玫瑰园里散会儿步。吃过早饭,两人又和往常一样开始了劳动——刘铭庭骑着三轮车,载着老伴,拉着树苗,去农场“上班”。这时候,他已经77岁高龄了。有的地方去不了三轮车,储慧芳就牵着小毛驴,小毛驴驮着化肥。刘铭庭买了个录音机,一路上播放着新疆民歌:“远方的朋友们/葡萄架下坐一坐/说上几句热情的话/弹起一曲迎宾的歌/再请亲爱的朋友们/看看我们的新生活/白葡萄比不上咱心里甜/我们大家多快乐……”这是属于他们的浪漫。
2014年,刘铭庭骑着三轮车去公社拉梭梭树苗,在基耕路的陡坡处,路面湿滑翻了车,他一头栽在沙地里。当他把2000株树苗运回农场后才感觉到胸部隐隐作痛。他连夜赶到乌鲁木齐市人民医院看急诊,才发现摔断了七根肋骨。这次意外,刘铭庭住了两个月院,出院后他又回到了农场忙碌。
四个孩子都忙着自己的工作,但有时间都会从乌鲁木齐乘车辗转到一千多公里外的父亲的农场,陪父母小住几天,和父母一起干活。看大漠的落日,每路过一棵树,刘铭庭就给儿女们讲每棵树的故事,在他和妻子眼里,农场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的孩子。
2018年7月,刘渠华和弟弟刘军陪父母登上农场边的沙丘,85岁高龄的刘铭庭依然走路带风,中气十足。他无限感慨地对姐弟俩说,每登上一个沙丘,他都累得直不起腰,但又想着另一个沙丘外的景色,浑身又充满着力量。储慧芳望着如血的落日,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刘铭庭很快就要满90岁了,她想在农场里为老伴儿举办生日宴:“他这一辈子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从来没过一个像样的生日,我想给他好好办一办,咱们一大家子要欢聚一堂。”
2019年3月,刘铭庭为方便来自欧美的专家和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采访,和妻子回到了乌鲁木齐的家中,与大女儿仅一街之隔。刘渠华利用休息的时间陪伴父母,帮助父亲整理书稿。刘铭庭打算将人工大芸种植技术写成一本书,用自己的科研成果继续造福人类。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渠华说:“在我们姐弟四人的眼里,我们的父親母亲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人,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