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我们日常做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写论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和建议做一梳理,以期为外语学科的研究生写论文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外语学科 研究生 做研究
导言
在写硕士论文的各個环节中,很多学生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选题不对、阅读文献时间多、开题被否、答辩没通过,其中以选题和文献阅读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本文旨在通过一些教授和博士生的见解和建议来为我们外语学科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写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1、论文的定位
刘意清(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2005)对论文定位的理解:做了硕士研究生,只能说明进入了一个领域,并对这个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找到了一个立足点,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不一定要有什么理论框架,不一定要把论文做成什么样,把别人吓一跳。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永远在那里阅读别人的东西,自己却无法下笔。如果我们的立足点是在这个领域,就尽量了解,阅读相关文献,在有限的时间内,以自己的能力和认识,写一个东西出来,是好英文,没有胡言乱语和抄袭。在这个论文里体现了我们的科研训练,说出的体会是别人没有说过的,这就很好了。
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论文不要定位太高,太高了就会常常陷入 you are anything impossible。 王阳(北京大学哲学系2003年博士)说如果一开始就定位于大师级的写作,那么就有两种结果,要么你真的成了大师,要么从天上掉下来,失败了。
2、选题
高峰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2年文学博士)选题要小而具体;林斌(北京大学英语系2004年博士)关于如何选定自己的研究选题,我认为一是我们要善于发现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二是要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哪怕是一点点创新;三是要强调前期工作的文献准备。选定一个好的题目后,就要大量阅读前人的论文。在此基础上,在研究视角和其他方面找到自己的写作和研究思路。如果还有进一步的拓展,我们可以留待以后去做,不要用一篇论文来穷尽自己的研究。
程晓堂(2000-2003年北师大在读博士)选题不能弄得太玄乎。虽然说硕士论文要有高水平,要有创新,但也不能高深得谁也看不懂。
此外,我们认为,自己要喜欢自己的选题,否则就无法完成。选题的角度可以和导师商量,不要太着急。
3、阅读文献
3.1如何读文献
读的文献太多,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无话可说了。所以看到一定程度后,就要闭起门来造车。很多东西还是别人说过的,我们的方法和评论并不都是新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把它重新梳理一下。
王建(1994-1998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说:类似的问题我当初写论文的时候也碰到过,总觉得文献如海,看到一片通常牵出好几篇,真有“苦海无涯”的感觉。后来导师给了一记当头棒喝:论文是永远看不完的,看到一定时候必须要动笔。
确实如此,一者不可能穷尽所有文献,二者有些问题只有在写作中才会冒出来,这时再去进一步补充文献。关键是要有一个现实的进展计划和一个详细而实用的提纲,剩下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去做。
3.2如何找文献
每一篇文章后面,它可能有十到二十篇文献,围绕这些文章去看。这些文献有一些你可能找不到,但总有几篇可以找到,找到的这几篇文章后面又有文献,这样顺藤摸瓜,芝麻开花节节高,不会找不到。
材料多了,但是主要方向不能转移,不能狗熊掰棒子,找一个丢一个。就是说我们原来要做的课题是个什么题目,这个应该是我们首先要找的东西,这个是自己论文要用的。其他的可能与这个相关,但是一下子用不上,我们可以把这些材料先留下来,专门编一个文件号,放在这个文件里头。我原来那篇论文写完了,我再回来搞这一篇,再搜集一些材料,第二篇论文就出来了。
4、写作的过程
4.1一定要动笔
刘意清说: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心里要有一个意识,就是要把论文做为一个产品来做,按规定的时间来完成。潜意识中,大家通常都不敢动笔,因为动笔是最难的。刚开始进入这个论文,在理顺思路想写出点什么的时候,这是最最痛苦的。所以,许多同学就潜意识地在网上查阅新材料来代替动笔,这样会失去大量时间。看是一种享受,写是自己的产品,要从看转到写,不能无止境地看下去,外面再天花乱坠,我不看了,不应付了,一定要有这个想法。
4.2养成记录的习惯
阅读过程中要有记录的习惯。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随手把quotation 拉出来。摘录时,一定要注明出处,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在自己写不下去的时候,还可以欣赏自己的摘录,看看能把它们放到哪个合适的位置上。这样就不会把读和写分开,读的时候,不要老是赏析,否则写的时候你就会捞不到东西。等论文大骨架出来了,等往上挂肉的时候,很多东西都可以往里边塞。写的时候,要先看写过的部分,再续写,这样就会不断回顾前面,不断地关联,不断地修改,不断地深入。
程晓堂(2000-2003年北师大在读博士)建议尽早动笔,把框架搭起来。有的硕士生总是认为思路还不成熟,所以不动笔。其实,动笔写作也是思考的过程。早动笔把框架搭起来有几个好处: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容易通过写作来发现问题;可以把框架以文字的形式向导师和其他同行交流。要认真考虑导师和其他同行的意见。为了避免在论文后期花大量时间修改语言、格式等问题,建议在写初稿时注意一些细节(如引文的出处、参考书目的详细信息),不要留后患。多做文档备份,注意防病毒。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动笔写作的重要性。只要有想法,就一定要记录下来。每天都写一点,把论文分成一篇篇小的文章,就不会感觉到那么恐怖。
5、开题
开题的时候要说明已经做了什么工作,看了那些书,大致发现了什么问题,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6、总结
总之,以下这几点对我们外语学科的研究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第一,每天都要写一点,用专门的本子或电子文件记下自己的思想、感受和问题。第二,找好友谈话,在交谈中发展自己的思路。第三,要坚持锻炼,规律生活,避免过度疲劳,神经衰弱。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外语学科的研究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和建议,希望这些意见和建议能够为外语学科做研究带来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编.语言学研究(第4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2]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编.语言学研究(第6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关键词:外语学科 研究生 做研究
导言
在写硕士论文的各個环节中,很多学生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选题不对、阅读文献时间多、开题被否、答辩没通过,其中以选题和文献阅读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本文旨在通过一些教授和博士生的见解和建议来为我们外语学科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写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1、论文的定位
刘意清(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2005)对论文定位的理解:做了硕士研究生,只能说明进入了一个领域,并对这个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找到了一个立足点,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不一定要有什么理论框架,不一定要把论文做成什么样,把别人吓一跳。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永远在那里阅读别人的东西,自己却无法下笔。如果我们的立足点是在这个领域,就尽量了解,阅读相关文献,在有限的时间内,以自己的能力和认识,写一个东西出来,是好英文,没有胡言乱语和抄袭。在这个论文里体现了我们的科研训练,说出的体会是别人没有说过的,这就很好了。
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论文不要定位太高,太高了就会常常陷入 you are anything impossible。 王阳(北京大学哲学系2003年博士)说如果一开始就定位于大师级的写作,那么就有两种结果,要么你真的成了大师,要么从天上掉下来,失败了。
2、选题
高峰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2年文学博士)选题要小而具体;林斌(北京大学英语系2004年博士)关于如何选定自己的研究选题,我认为一是我们要善于发现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二是要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哪怕是一点点创新;三是要强调前期工作的文献准备。选定一个好的题目后,就要大量阅读前人的论文。在此基础上,在研究视角和其他方面找到自己的写作和研究思路。如果还有进一步的拓展,我们可以留待以后去做,不要用一篇论文来穷尽自己的研究。
程晓堂(2000-2003年北师大在读博士)选题不能弄得太玄乎。虽然说硕士论文要有高水平,要有创新,但也不能高深得谁也看不懂。
此外,我们认为,自己要喜欢自己的选题,否则就无法完成。选题的角度可以和导师商量,不要太着急。
3、阅读文献
3.1如何读文献
读的文献太多,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无话可说了。所以看到一定程度后,就要闭起门来造车。很多东西还是别人说过的,我们的方法和评论并不都是新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把它重新梳理一下。
王建(1994-1998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说:类似的问题我当初写论文的时候也碰到过,总觉得文献如海,看到一片通常牵出好几篇,真有“苦海无涯”的感觉。后来导师给了一记当头棒喝:论文是永远看不完的,看到一定时候必须要动笔。
确实如此,一者不可能穷尽所有文献,二者有些问题只有在写作中才会冒出来,这时再去进一步补充文献。关键是要有一个现实的进展计划和一个详细而实用的提纲,剩下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去做。
3.2如何找文献
每一篇文章后面,它可能有十到二十篇文献,围绕这些文章去看。这些文献有一些你可能找不到,但总有几篇可以找到,找到的这几篇文章后面又有文献,这样顺藤摸瓜,芝麻开花节节高,不会找不到。
材料多了,但是主要方向不能转移,不能狗熊掰棒子,找一个丢一个。就是说我们原来要做的课题是个什么题目,这个应该是我们首先要找的东西,这个是自己论文要用的。其他的可能与这个相关,但是一下子用不上,我们可以把这些材料先留下来,专门编一个文件号,放在这个文件里头。我原来那篇论文写完了,我再回来搞这一篇,再搜集一些材料,第二篇论文就出来了。
4、写作的过程
4.1一定要动笔
刘意清说: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心里要有一个意识,就是要把论文做为一个产品来做,按规定的时间来完成。潜意识中,大家通常都不敢动笔,因为动笔是最难的。刚开始进入这个论文,在理顺思路想写出点什么的时候,这是最最痛苦的。所以,许多同学就潜意识地在网上查阅新材料来代替动笔,这样会失去大量时间。看是一种享受,写是自己的产品,要从看转到写,不能无止境地看下去,外面再天花乱坠,我不看了,不应付了,一定要有这个想法。
4.2养成记录的习惯
阅读过程中要有记录的习惯。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随手把quotation 拉出来。摘录时,一定要注明出处,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在自己写不下去的时候,还可以欣赏自己的摘录,看看能把它们放到哪个合适的位置上。这样就不会把读和写分开,读的时候,不要老是赏析,否则写的时候你就会捞不到东西。等论文大骨架出来了,等往上挂肉的时候,很多东西都可以往里边塞。写的时候,要先看写过的部分,再续写,这样就会不断回顾前面,不断地关联,不断地修改,不断地深入。
程晓堂(2000-2003年北师大在读博士)建议尽早动笔,把框架搭起来。有的硕士生总是认为思路还不成熟,所以不动笔。其实,动笔写作也是思考的过程。早动笔把框架搭起来有几个好处: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容易通过写作来发现问题;可以把框架以文字的形式向导师和其他同行交流。要认真考虑导师和其他同行的意见。为了避免在论文后期花大量时间修改语言、格式等问题,建议在写初稿时注意一些细节(如引文的出处、参考书目的详细信息),不要留后患。多做文档备份,注意防病毒。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动笔写作的重要性。只要有想法,就一定要记录下来。每天都写一点,把论文分成一篇篇小的文章,就不会感觉到那么恐怖。
5、开题
开题的时候要说明已经做了什么工作,看了那些书,大致发现了什么问题,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6、总结
总之,以下这几点对我们外语学科的研究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第一,每天都要写一点,用专门的本子或电子文件记下自己的思想、感受和问题。第二,找好友谈话,在交谈中发展自己的思路。第三,要坚持锻炼,规律生活,避免过度疲劳,神经衰弱。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外语学科的研究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和建议,希望这些意见和建议能够为外语学科做研究带来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编.语言学研究(第4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2]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编.语言学研究(第6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